『壹』 請問誰知道聯想集團有哪些股東比列分別是多少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貳』 聯想股東名單
楊元慶、朱立南、趙令歡、Gordon Robert Halyburton Orr、William Otto Grabe、William Tudor Brown、Yang Chih-Yuan Jerry、楊瀾、胡展雲、Gianfranco Carlo Lanci、Laura G. Quatela、Luca Rossi、Matthew David Zielinski、Matthew Zielinski、Yong Rui等,其中楊元慶先生現擔任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朱立南先生、趙令歡先生等現擔任聯想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是由中科院計算所投130萬元人民幣,11名管理人員共同創辦的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富有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
拓展資料
一、聯想的經營范圍以及成就
聯想的主營業務是ICT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服務。主要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平板電腦、智能設備、智能手機、伺服器、存儲設備、軟體定義解決方案、高性能集群。聯想集團擁有輻射全球的銷售和服務網路,核心業務全球市場份額均處於領先水平。公司個人電腦業務在2019年度與2020年度銷量持續引領市場,產品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移動設備業務中,公司2020年在拉美地區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二;數據中心業務方面,在2020年11月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聯想集團的超級計算機入圍182台,佔比達36.4%,在全球高性能計算機供應商中排名第一。
二、、聯想在各個領域的優勢
在智能終端領域,公司擁有豐富的產品組合,在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擁有大規模的硬體安裝基數;
在邊緣計算及雲計算領域,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低功耗、高性能、適應嚴酷環境的邊緣計算伺服器;
在雲端存儲及計算領域,公司可提供面向從傳統企業客戶到雲運營商超大規模客戶,從私有雲、公有雲到混合雲等眾多形態與規模的數據中心設備產品;
在網路通信技術領域,公司致力於推動網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並實現網路關鍵技術設備自主創新和國產化;
在智能化解決方案領域,公司以業務智能化轉型為目標,重點發展以行業智能為核心的產品與服務體系,致力於成為行業智能及數字轉型的引領者。
『叄』 聯想集團目前一共有多少股股票
公司名稱:聯想集團集團主席:柳傳志公司業務:集團的主要業務為在中國、美國、歐洲、...已發行股本(股):10008898107已發行股本-H(股):10008898107每手股數:2000每股凈值產值(倍):1.274每股盈利(港元):0.110市盈率(倍):48.07市值(億):530.47電話號碼:-網址:www.lenovo.com
『肆』 聯想集團股權結構
聯想集團股權結構如下: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7.380%
楊元慶先生:6.089%
其他董事:0.099%
公眾:56.432%
補充資料;
一、股權是什麼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二、在法律上認定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標准
《公司法(2013年修訂)》
第二百一十六條第(三)款: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第八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
(一)投資者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東;
(二)投資者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
(三)投資者通過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能夠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
(四)投資者依其可實際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
(五)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三、《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第181條:
(一)實際控制人: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二)控制:指能夠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可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狀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構成控制:
1.股東名冊中顯示持有公司股份數量最多,但是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2.能夠直接或者間接行使一個公司的表決權多於該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股東能夠行使的表決權;
3.通過行使表決權能夠決定一個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當選;
4.中國證監會和本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九)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指上市公司持有其50%以上的股份,或者能夠決定其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的當選,或者通過協議或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控制的公司。」
『伍』 聯想公司有哪些領導
聯想公司領導如下:管理團隊董事會、監事會成員:董事長:楊元慶;董事:鄧麥村、曾茂朝、盧志強、朱立南、趙令歡;監事:李勤、余政、王津。總裁室成員:總裁:楊元慶;常務副總裁:朱立南;高級副總裁:趙令歡、陳紹鵬、副總裁:陳國棟、寧旻、唐旭東 ;助理總裁:李蓬、鄒博、鄭月明。
『陸』 聯想集團投資控股的公司的高管人員名單
從1990到2016年聯想高層管理人員變動及變動的人員行為風格
『柒』 聯想集團的股權構成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捌』 聯想集團十大股東
聯想集團十大股東分別如下:
1.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56%
2.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持股比例20.37%
3.柳傳志持股比例18%
4.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98%
5.北京聯恆永信投資中心,持股比例7.55%
6.朱立南,持股比例2.04%
7.寧旻,持股比例1.53%
8.黃少康,持股比例1.27%
9.陳紹鵬,持股比例0.85%
10.唐旭東,持股比例0.85%
【拓展資料】
聯想控股現主要股東:
1.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歷屬中科院,是聯想控股第一大股東
2.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兩者是聯控的員工持股平台,源於2001年成立的聯控員工持股會,股東為聯想控股600多位老員工。
3.泛海控股,2009年國科控股公開掛牌轉讓聯想控股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泛海控股
4.王玉鎖,2019年1月聯想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天然氣大王新奧能源實控人王玉鎖,聯恆永信向新奧國際出售5409萬股,每股價格21.56港元,總對價11.66億港元
5.柳傳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將9.6%聯控股權轉讓給柳傳志5名自然人。
未來聯控股權變化分析:
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是聯控第一大股東,也是聯想控股三大投資平台所發基金的主要出資人,還是聯想控股一手創建的聯泓新科第二大股東,聯想控股亦參與投資國科控股發起的母基金,投資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發成果轉化,兩者在投資方面合作較為密切。從2009年國科控股對其轉讓聯想控股29%股權說明看,國科控股並不謀求對聯想控股的控股權,僅是作為長期支持聯控發展的第一大股東。
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的股東為數百位聯想控股的老員工,持股數在數十萬-數千萬。聯想1984年創建至今已有37年,聯想控股的老員工相當部份早已退休,或離職,甚至離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強的將所持聯控股權變現需求,長期由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集中管理數百位聯控老員工的股權並不太合適。未來這兩大員工持股平台預計會將聯控員工持股進行分批拆分轉讓變現。考慮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轉讓變現將主要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完成。
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債務壓力,應有較強的轉讓聯控股權變現的需要,同樣是港股的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泛海控股這么大股權想短期內完成變現只能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
『玖』 聯想股東有誰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隨著企業的發展,創業骨幹受到越來越大的風險壓力,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也就是我們的大股東,對聯想的產權機制及時進行了改造。1993年,聯想成立了員工持股會。董事會做出決定,將每年利潤的35%獎勵給員工持股會。中國科學院作為大股東雖然在當時無權代表國有資產對企業的股權實行改造,但它有給員工獎勵、分紅的權利。而員工持股會就把這些獎勵積存了起來,直到2001年在國家的批准下,用它買回了聯想公司35%的股權。總之,聯想控股公司由一家國有獨資企業變成了一家真正的股份制企業,聯想的創業者和骨幹員工真正成為了企業的主人。
有管理界人士在評價聯想的成功時指出,如何擴大營銷能力、建立ERP系統、發展產品技術,這些都極為重要,但回看聯想20年高速發展歷程,能幾次越過風險,走出低谷,邁向新高峰,其更根本的原因是產權機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