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尋找翻數倍的股
翻數倍的股有哪些特徵?怎麼尋找翻數倍的股?
許多人到現在還念念不忘錯過了當時低價買入ST瓊海虹的機會,還耿耿於懷失去了當時低價購進梅林的時機。海虹和梅林的機會已經匆匆流失,再後悔也無濟於事,如果有誰還想現在購買虹和梅林等待翻倍,那顯然徒勞無功。
那麼如何做個聰明人找到今後能翻數倍股票的方法呢?首先人們暫且把今後能翻數倍的股票稱為明日之星。在股票歷史中,明日之星股在未被發現之時,往往象滄海遺珠,埋沒在眾多股票中,隨著擴容規模的不斷加劇,股票數目越來越多,尋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然而當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潛質顯露時,股價往往翻數倍,甚至十倍。這顯然不屬投機范疇,初極市場有這種機會,成熟市場也仍有這種機會。如香港股市中的和記黃浦和新鴻基地產等網路。地產股在過去的歷史中就有翻倍的經歷。中國股市是如此,國外成熟股市也有如此眾多的例子,如美國保麗來相機,IBM電腦、希爾頓集團和微軟種例子在中外股市中每年都會出現,問題是我們如何去尋找明日之星呢?
要成為明日之星應至少具備以下一些特徵:
(1) 公司主營業務突出,將資金集中在專門的市場,專門的產品或提供特別的服務和技術,而此種產品和技術基本被公司壟斷,其它公司很難插足投入。那些產品和技術在市場競爭程度不高,把資金分散投入,看到哪樣產品賺錢即轉向投入,毫無公司本身應具有的特色,以及無法對產品和技術壟斷,在競爭程度很高的領域中投入的上市公司很難成為明日之星。
(2) 產品和技術投入的市場具有美好燦爛的發展前景,當然對市場的前景具有瞻的研製必不可少。比如,世界電腦市場的龐大需求使美國股票IBM和蘋果成為當時的明日之星;香港因為人多地少,加上地產發展商的眼光,使地產上市公司利潤和股價上升數倍。
(3) 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應該在小規模或股本結構不大的公司中尋找。由於股本小,擴張的需求強烈,適宜大比例地送配股,也使股價在走高後因送配而除權,在除權後又能填權並為下一次送配作準備。如此周而復始,股價看似不高,卻已經翻了數倍。
(4) 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所經營的行業不容易受經濟循環所影響,即不但在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中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而且也不會因為宏觀經濟衰退而輕易遭淘汰,如磁卡生產等。
(5) 公司經營靈活,生產工藝創新,尤其是在高科技范圍,它們比其他的公司有高人一籌的生產技巧,容易適應社會轉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6) 公司肯花大力氣進行新技術研究和創新,肯花錢或有能力不斷發展新產品,始終把研究和發展新技術和新產品放在公司重要地位,如此,公司才有能力抵禦潛在的競爭對手,使自己產品不斷更新而立於不敗之地。
(7) 公司利潤較高或暫時不高,但由於發展前景可觀而有可能帶來增長性很快的潛在利潤。這一條對發現明日之星十分重要,因為利潤成長性比高利潤的現實性要重要,動態市盈率的持續預期降低比低企的市盈率更為吸引人。
(8) 公司的股本結構應具有流通盤小、總股本尚不太大,且總股本中持有大部分股份的大股東應保持穩定,大股東實力較強對公司發展具有促進甚至帶來優質資產的可能。
(9) 公司仍未被大多數人所認識,雖然有人聽說過公司名稱,但大多數投資者都不知道該公司的股本結構、潛質、經營手法、生產技巧和利潤潛力等,太出名或已經被投資者廣為知道的上市公司不可能成為明日之星。
(10) 明日之星股在行情初起時,股價應不高,至少應在中、低股的范疇內尋找,因為從幾元的股票翻倍到數十元較容易,而幾十元股票要漲到數百元則對大眾心理壓力較大。
要附合上述條件的明日之星可能不會太多,有些條件可能還暫時達不到標准,但主要的是在眾多股票中發掘和尋找,在明日之星未崛起之前能慧眼識珠的才是英雄,當然能發現的是英雄,能堅持從明日之星翻倍股價從頭賺到底的人才能成為發達人士。但願股市中多一些識馬英雄和堅持投資明日之星的發達人士。
『貳』 股息率的實用舉例
股息率是挑選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參考標准,如果連續多年年度股息率超過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則這支股票基本可以視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股息率也是挑選其他類型股票的參考標准之一。決定股息率高低的不僅是股利和股利發放率的高低,還要視股價來定。例如兩支股票,A股價為10元,B股價為20元,兩家公司同樣發放每股0.5元股利,則A公司5%的股息率顯然要比B公司2.5%誘人。
股票市場上,一個叫神火股份的煤炭股,在1999年、2000年行業低谷的時候,仍能保持每股三、四毛的業績,並每年都把大部分的利潤用於現金股利,2003年中期和年底分紅合計每股0.56元,扣稅後0.448元,以現價13.8元計算,股息率3.2%。最近公布半年每股盈利為0.92元的中集集團,全年利潤保守估計至少應該在1.5元/股以上,按照公司很低調的估計,2005年有15%的增長,應該有1.7元,不考慮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全球航運業的復甦,假設從2005年以後公司業務零增長,保持1.7元的每股盈利(由於公司在所處行業的絕對壟斷地位、成本優勢,公司經營應該不會出現突然失控,大幅下滑),並按照2003年股利政策35%的利潤用於現金股息,那麼其A股(000039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8月12日的17.5元股價意味著3.4%的股息率,其B股(200039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低於12元港幣的價格意味著5%的股息率,還不算其他65%未分配利潤逐年留存在公司。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當我們糾纏於1300點是底還是1400點是底,或者想著1000點、800點讓自己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那些腳踏實地的人們正輕松收獲著超越銀行存款的收益 。
我們從QFII的言行中看到了自身的價值·
從全球各經濟體的增長前景看,以中國為代表東亞地區是最有吸引力的;中國的能源、交通運輸和部分有競爭力的製造業被長期看好;在人民幣有長期升值潛力的影響下,中國的投資品市場極具吸引力;從實物操作的角度看,部分A股公司即使以國際視野來審視,也極具投資價值。
百年之後,當我們的後人評價世紀之交的改革開放,必將記入史冊的一定有兩個年份:1978年和2002年。1978年中,發生了許多重大的事件,除了真理標準的討論等意識形態上重大的轉變,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中國政府將工作重點全面轉向經濟建設,拉開了此後至少三五十年的經濟騰飛歷史的序幕。2002年同樣是值得記錄的一年,這一年裡,中國加入了經濟聯合國--WTO。從某種意義上說,加入WTO如同是第二次改革開放,中國面臨從政策性開放到制度性開放,從局部開放到全面開放,從實體經濟開放到服務、金融等行業整體開放的巨大轉變。
因此,QFII應運而生、QDII漸行漸近。
2003年是QFII大發展的一年,QFII給我們這個相對封閉的市場帶來了國際化的思路,以瑞銀為代表的國際投資者向我們闡述了一系列的大道理:從全球各經濟體的增長前景看,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地區是最有吸引力的;中國正成為全球的製造工廠,因此中國的能源、交通運輸和部分有競爭力的製造業被長期看好;進入重化工業時代,鋼鐵、石化、機械等許多行業都將出現大型的國際性企業;在人民幣有長期升值潛力的影響下,中國的投資品市場極具吸引力;從實物操作的角度看,部分A股公司即使以國際視野來審視,也極具投資價值。因此,我們看到了眾多QFII資金大量介入了以寶鋼、上海汽車為代表的製造業,以上港集箱、外運發展為代表的交通運輸業,以及以中興通訊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並且可轉債成為既能享受股市上漲收益,又能迴避大部分不確定性因素的品種,得到QFII大量持有。
我們從QFII的言行中看到了自身的價值。
但是隨著2004年以來QDII的漸行漸近,國內保險、社保資金紛紛摩拳擦掌要去海外市場淘金,A股市場的問題顯露得越來越多。用國際化的思路看A股市場,給它一個合理、客觀的評價,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給好公司一個合理公允的價格,給差的公司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是當務之急。
簡單地說,香港市場開放度非常高,它基本上可以代表了國際資金對宏觀經濟、產業、企業的主流觀點。由於香港經濟從1997年回歸以後,樓市遭重創,經濟一直處於調整中,而香港股市的主要構成是金融、地產行業,所以,國際資金對香港經濟的評價是中性偏負面,導致對香港股市的評價也比較低,是相對邊緣化的市場。由此,導致了對中資背景的國企股、紅籌股的嚴重低估,1998年金融風暴更是極大強化、扭曲了這種低估。2002年以後H股市場的價值回歸使得H股指數從900多點上升到5000多點。目前4000點處於多空平衡區域。香港市場上H股的估值對A股市場有極大的參考意義。
以國際眼光審視中國市場,成分指數、部分企業的優勢已然突出·
部分A、B股公司的估值接近H股,派息也比較有吸引力,但它們的增長潛力相當巨大,消費類品種上,H股的估值更是十分明顯地高於A、B股;QFII以及所有欲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資金必須選擇並長期持有的品種。
指數給我們一個全局的概覽,圖:1995-2003年間S &P500、恆生指數市盈率顯示,9年平均值分別是28.57倍和16.38倍,其中S &P500在1995年的市盈率最低,是17.41倍,2001年最高,是48倍,恆生指數在2000年最低,是12倍,2003年達到18.82倍。而深證100、上證50成分股指數的情況是,根據2004年一季度業績和6月30日1399點收市價格計算的動態市盈率分別是18、16倍,基本與香港市場接軌,如今指數跌到1350點,市盈率應該更低,接軌更徹底。
此外,我們看到港口、機場、電力等具備自然壟斷的企業。上海機場由於置換了集團公司的資產,今年業績將大幅增長,白雲機場在8月搬遷了新機場,侯機樓等資產比老機場擴大數倍,預計2005年以後業績將持續穩定增長。以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等為主的大型樞紐型機場、港口,將隨著經濟騰飛獲得持續、壟斷的增長。其目前的市盈率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消費類品種上,H股的估值更是十分明顯高於A、B股,值得注意的是,A-B公司從收購戰中獲勝,取得哈啤的控股權,並進一步改制,收購價格是45倍市盈率,顯示國際戰略並購中對有市場地位、銷售渠道、品牌的企業是給予了很高的估值。
雖然乳業、葡萄酒行業在行業整合方面還需要時間,這些企業能否勝出也有不確定性因素,但目前它們的市盈率大大低於成熟市場,應該是投資者給予了相當保險的折扣。
因此,對於貴州茅台、同仁堂、光明乳業以及燕京啤酒、張裕等,我們期待它們的成長,並認為目前的估值至少是合理的。
從動態市盈率的角度看,上述這些品種的市增率都小於1,在各自的細分行業中做到了亞洲甚至是全球最大,而這些品種並沒有在香港市場或美國市場上上市,因此是QFII以及所有欲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資金必須選擇並長期持有的品種。
怎樣看待短期下跌以及人民幣長期升值的潛力·
貪婪和恐懼令人們把股價看得低了還要更低,忘記了一些優質的公司正給股東帶來滾滾紅利。我們不敢說市場下個月的出價是否更低得離譜,但是遵循基本的估價原理和樸素的理財思維,是在市場上生存並發展的唯一法則。
除了上述壟斷增長的公用事業、細分行業龍頭、高派息個股外,多數A股公司情況不妙。市場走到今天的境況,原因很多,但我們仍需面對,抱怨、等待政府救市都是不現實的。我們注意到,2003年是經濟相當繁榮的一年,宏觀數據上出現了多年難得一見的產銷率98%、95%的好數據,多數行業中的大企業利潤增幅可觀。但A股市場中仍有592家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低於5%,這意味著,按照50%的資產負債率算的話,總資產收益率才2.5%,這些公司不是在創造財富,而是活生生地在毀滅財富。股東再多的投入都將填不滿公司低效率運作的漏損,三板市場已出現幾毛錢個股,主板市場出現6家1元個股,大多數股票仍難逃漫漫熊途。
當前市場看空氣息彌漫。市場心態和投資思路從結構性牛市轉向少數具備國際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基金持股也大體是集中在少數基本面比較清晰的品種上,但是最近這些品種也出現了跳水,我們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思路和心態來對待這個市場?
從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教誨中我們得知,市場每天都會給一個價格,有時很高,有時很低,喜怒無常。如果從市場角度看,有許多理由會跌到1000點甚至500點;但是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結論則相當不同。
上面說了一個中集集團的例子,上市10年的清白歷史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它過去不曾作假,今後作假的概率也不大,即使在行業最低迷的1998、1999年,仍有六七毛的業績和每股兩毛的分紅,我們有理由相信它的成本優勢和管理優勢將在集裝箱行業繼續保持。半掛車市場的容量是集裝箱市場的4倍,行業性質與集裝箱市場幾乎一樣,那麼在新領域里保持增長並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是值得期待的。如果說3%以上的息率還不夠有說服力的話,我們可以看看它的同類企業--在香港上市的勝獅貨櫃(0716),該公司2003年銷售收入3.825億美元,利潤1429萬美元,而中集是138億人民幣和6.8268億人民幣,是勝獅貨櫃的4.2倍和5.68倍。勝獅貨櫃無論從公司規模、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行業地位等方面都不能與中集相提並論,但在香港市場上的定位是3.825元,12倍市盈率。為什麼中集不能有同樣的估值,或者因具備行業領導地位而高於勝獅貨櫃的估值?雖然2005年以後增長速度將低於爆炸性增長的2004年,但依然是有增長的。美國企業長期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長期增長速度不可能高於12%。
另一個例子是福建高速(600033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2004年全年不出意外應該有0.4元/股,則目前的動態市盈率是15倍,我們翻看了香港H股中的寧滬高速、滬杭甬高速以及皖通高速,市盈率均15-25倍之間,按照去年的派息政策,今年能用40%利潤派發股利,則每股可派發0.16元,稅後股息率高於存款。既然國際標准給流量充沛的省級高速公路定價在15倍市盈率以上,有什麼理由在A股的市場上要給它一個更低的估值呢?
的確,我們會面臨這樣的詰問:海通證券持有福建高速大量的流通籌碼,萬一有各種不測風雲,則股價難免下跌;或中集(A、B股)都有了不俗的升幅,其中一個持有者需要變現,則短期浮動虧損必然出現。
面對這樣一些無法迴避的疑問,我們在《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中找到這樣的答案:公元前600年的智者伊索對投資就有一個不朽的論斷:手裡的一隻鳥值灌木叢里的兩只鳥。當你無法判斷:1、灌木叢里真的有鳥?2、它們何時出現?3、那裡到底有多少只鳥等這些問題,那麼合理運用無風險收益,以及企業未來可能帶來的現金流、利潤、股息這些信息,就應該從常識的角度判斷,是否手裡的一隻鳥值灌木叢里的兩只鳥,或者某隻股票是否值得擁有。
請讓我引用以下一大段原文:分開投資和投機的那條線永遠不那麼明亮清晰,當大多數市場參與者享受凱旋時就變得更加模糊了。並沒有什麼能像大筆輕易得來的錢那樣給理性服鎮靜劑。有那種飄飄然的經歷之後,通常明智的人會捲入與舞會中灰姑娘的行為相似的行為中。他們知道在慶祝會上逗留過久--也就是,在那些相對於很可能在未來產生的現金有巨大估價的公司中繼續投機--將最終會帶來南瓜和老鼠。盡管如此,他們都討厭錯過盛大聚會的每一分鍾。因此,眼花繚亂的參與者都計劃在午夜之前的幾秒鍾離開。但是有一個問題:他們正在一個鍾沒有指針的屋子裡跳舞。
文中評述的是牛市現象,其實也適用於熊市。貪婪和恐懼令我們把股價看得低了還要更低,忘記了這些優質的公司正給股東帶來滾滾紅利,並從2003年以來從未停止過的關於人民幣升值的討論,現在也被所有人置於腦後。我們不敢誇言上面列舉的公司今後不會出現業績下滑或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出現問題(例如伊利股份),更不敢說市場先生下個月的出價是否更低得離譜,但是遵循基本的估價原理和樸素的理財思維,是在市場上生存並發展的唯一法則。
表1 A、B、H股電力、港口、機場等公用事業股票的市盈率和派息率一覽
股票代碼 股票簡稱 8月12日收市價 以2003年業績 以2003年派息
(元/或港元) 計算市盈率 計算的股息率%
0836 華潤電力H 3.625 17.76
0902 華能國際H 5.6 13.18 4.21
0991 北京大唐H 5.65 17.1 2.92
1071 華電國際H 2.15 11.66 2.41
600642 申能股份 6.54 15.57 3.05
200037 深南電B 7.37 9.1 4.77
600098 廣州控股 8.57 13.35 3.26
0144 招商局國際H 10.75 15.38 3.9
200022 深赤灣B 12.38 20.82 2.3
0694 首都機場H 2.475 25.7 2.02
600009 上海機場 12.18 35.1 0.6
表2 A、B、H股消費類品種的市盈率、股息率一覽
股票代碼 股票簡稱 8月12日收市價 以2003年業績 以2003年派息
(元/港元) 計算市盈率 計算的股息率
0249 哈爾濱啤酒H 5.5 45 0.66
0168 青島啤酒H 7.2 32.13 2.61
000729 燕京啤酒 11.5 31.76 1.25
600597 光明乳業 7.2 16.74 2.2
600519 貴州茅台 30.09 20.1 0.61
200869 張裕B 6.06 13.44 1.24
表3 A股市場少數和國際比較具備核心競爭力優勢的企業一覽
股票代碼 股票簡稱 8月12日收市價 以2003年業績 預計未來2年增長%
(元/) 計算市盈率
600309 煙台萬華 10.82 30.9 50%
600660 福耀玻璃 6.89 21.53 40%
200039 中集B 11.74 18.5 20%
200726 魯泰B 6.02 14.24 30%
表4 H股市場主要藍籌的股息率以及A股市場部分高派現股票一覽
股票代碼 股票簡稱 8月12日收市價 以2003年業績 以2003年派息
(元/港元) 計算市盈率 計算的股息率
0001 長江實業H 60.75 14.34 2.77
0002 中電控股H 44.3 13.88 4.65
0003 中華煤氣H 12.6 25.22 2.57
0004 九龍倉H 24 19.3 1.66
0005 匯豐銀行H 118 18.04 4.1
0006 香港電燈H 33.6 11.83 5.09
0011 恆生銀行H 102 20.44 4.9
0016 新鴻基地產H 68.75 25.07 2.33
0019 太古AH 51.25 15.94 2.61
000709 唐鋼股份 4.26 9.46 6.57
000959 首鋼股份 4.76 13.2 5.04
200541 粵照明B 8.3 14.03 4.16
000027 深能源A 9.09 15.4 2.64
600019 寶鋼股份 6.75 12.05 2.96
600153 廈門建發 5.53 17.34 4.52
600177 雅 戈 爾 6.5 15.78 3.61
600508 上海能源 11.15 25.93 2.72
000933 神火股份 13.8 21.23 3.24
『叄』 如何估值股票
股票估值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影響的因素很多,沒有全球統一的標准,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
一、絕對估值 絕對估值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應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絕對估值的方法: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
絕對估值的作用: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發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股票的價格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以獲利。
對上市公司進行研究,我們經常聽到估值這個詞,說的其實是如何來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同時與它的當前股價進行對比,得出股價是否偏離價值的判斷,進而指導我們的投資。
DCF是一套很嚴謹的估值方法,是一種絕對定價方法,想得出准確的DCF值,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得出DCF 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所以DCF 估值的過程也很重要。就准確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來說,判斷成熟穩定的公司相對容易一些,處於擴張期的企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大,准確判斷較為困難。再加上DCF 值本身對參數的變動很敏感,使DCF 值的可變性很大。但在得出DCF 值的過程中,會反映研究員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判斷,並在此基礎上假設。有了DCF 的估值過程和結果,以後如果假設有變動,即可通過修改參數得到新的估值。
二、相對估值 相對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隻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於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
相對估值包括PE、PB、PEG、EV/EBITDA等估值法。通常的做法是對比,一個是和該公司歷史數據進行對比,二是和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對比,確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國際上的(特別是香港和美國)同行業重點企業數據進行對比。
市盈率PE(股價/每股收益):PE是簡潔有效的估值方法,其核心在於e 的確定。PE=p/e,即價格與每股收益的比值。從直觀上看,如果公司未來若干年每股收益為恆定值,那麼PE 值代表了公司保持恆定盈利水平的存在年限。這有點像實業投資中回收期的概念,只是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而實際上保持恆定的e 幾乎是不可能的,e 的變動往往取決於宏觀經濟和企業的生存周期所決定的波動周期。所以在運用PE 值的時候,e 的確定顯得尤為重要,由此也衍生出具有不同含義的PE 值。E 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歷史的e,另一個是預測的e。對於歷史的e 來說,可以用不同e 的時點值,可以用移動平均值,也可以用動態年度值,這取決於想要表達的內容。對於預測的e 來說,預測的准確性尤為重要,在實際市場中,e 的變動趨勢對股票投資往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市凈率PB(股價/每股凈資)和凈資產收益率ROE:PB &ROE適合於周期的極值判斷。對於股票投資來說,准確預測e 是非常重要的,e 的變動趨勢往往決定了股價是上行還是下行。但股價上升或下降到多少是合理的呢? PB&ROE 可以給出一個判斷極值的方法。比如,對於一個有良好歷史ROE 的公司,在業務前景尚可的情況下,PB 值低於1就有可能是被低估的。如果公司的盈利前景較穩定,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增長性特徵,公司的PB 值顯著高於行業(公司歷史)的最高PB 值,股價觸頂的可能性就比較大。這里提到的周期有三個概念:市場的波動周期、股價的變動周期和周期性行業的變動周期。這里的PB 值也包括三種:整個市場的總體PB 值水平、單一股票的PB 值水平和周期性行業的PB 值變動。當然,PB 值有效應用的前提是合理評估資產價值。
提高負債比率可以擴大公司創造利潤的資源的規模,擴大負債有提高ROE 的效果。所以在運用PB &ROE 估值的時候需考慮償債風險。
PEG估值法是一代宗師彼得·林奇最愛用的一種估值方法。非常簡單實用!方法如下:
個股動態市盈率除以稅後利潤增長率小於0。8 的將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是這種方法對周期性行業參考意義不大。所以大家要注意行業選擇使用!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商品價格周期性變動的行業,其盈利對商品價格的變動最為敏感。所以,商品價格上升時是確定的投資時機。預期商品價格下降時則是賣出時機。在周期的高點和低點的時候,可以用其他方法來判斷是否高估或者低估。比如,用PB (ROE)等方法判斷是否被低估。對於資源類公司,在周期底部的時候可以用單位股票資源價值作為投資的底限。在周期的上升或者下降的階段,主要參考資源價格的變動趨勢。
建立在准確盈利預測基礎上的PE 值是一種簡潔有效的估值方法。估值方法之間存在相互聯系,盈利預測是一切的基礎,但還不夠,需要綜合使用幾種估值方法來降低風險。研究報告基地,最全面的上市公司研究報告
三、聯合估值 聯合估值是結合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尋找同時股價和相對指標都被低估的股票,這種股票的價格最有希望上漲。
『肆』 在大陸買港股開戶投資全流程是什麼樣的港股有什麼優勢
開戶之前,美股研究社(meigushe101)認為,小白可以對港股先有個大致的了解,更有利於之後在港股投資。
一、香港市場概況
截至到2016年第二季度,香港股市上市公司共1902家,其中主板1666家,創業板236家。主要包括以下三類公司:
1.香港本土股及外資股(584隻):
也稱:藍籌股(Blue Chip):是指恆生指數成分股。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具有行業代表性、流通量高、財務狀況良好、盈利穩定及派息固定、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成為藍籌股(對應的為恆生指數)
2. H股(231隻):
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香港的外資股,一般而言,H股的上市企業規模相當大。大多屬於基礎產業且為改行業的領導企業(對應的指數為恆生國企指數)。
3.紅籌股(1111隻):
泛指由中資企業直接控制,或35%以上的股份由中資企業控制的公司,注冊地在海外,其主要特點是有注資及重組概念,因這些公司的母公司在內地大多資產雄厚,多為各省市地區的窗口企業。港股現貨交易額中,機構投資者佔比高達61%,具體如下:
1.海外機構佔34%
2.交易所參與者佔16%
3.本地機構佔24%
4.海外個人佔5%
5.本地個人佔21%
二、港股交易時間明細
開市前時段:09:00 -09:30
早市:09:30 -12:00
午市:13:00 -16:00
收市競價交易時段:16:00-16:10(僅限525隻合資格股份)
三、港股與A股的區別
1.交易機制不同
如果是港股小白用戶、或者新手,建議在近年來出現的新型互聯網券商中做選擇。
『伍』 什麼是ST,藍籌股等股票名詞,我不明白,請予以詳賜!
如果那隻股票的名字加上st 就是給股民一個警告,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一個警告作用,如果加上*ST那麼就是該股票有退市風險,希望警惕的意思,具體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證監會交的財務報表,連續3年虧損,就有退市的風險,其它狀況出現異常主要是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
在海外股票市場上,都有藍籌股的說法.所謂藍籌股,是指業績優良,市值較大,股性活跌的股份。在香港,讀者耳目能詳的藍籌股有匯豐控股、長江實業、恆基發展、新鴻基地產、中信泰富等。現納入恆生三十三指數的股份,由於都屬於各行業的佼佼者,因此大都可算作藍籌股,但是有股份開始走下坡路,如果變化較大,恆生指數服務公司會作適當的調整,即剔除某些股份,換進相同數量的新近發展較快的股份。
如果說藍籌股的說法適應於幾乎所有的股票市場的話,那麼,紅籌股的說法則僅適應於香港股票市場。目前對於紅籌股的定義,尚存在一定的爭議。主要觀點有兩種:一是按業務范圍區分,即如果某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等業務,那麼,該公司的上市股份即將稱為紅籌股,彭博資訊紅籌股指數即按此標准遴選;二是按權益多寡區分,即,如果某上市公司權益中的大部分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或具有大陸背景,那麼,該公司的上市股份即是紅籌股。今年4月中旬,恆生指數股公司著手編制恆生紅籌股指數, 該公司傾向於按權益多寡區分。在上述爭議尚無定論之時,我們不妨將兩方面的股份都看成紅籌股。
『陸』 關於藍籌股、紅籌股、A、B、股代表什麼意思啊
在海外股票市場上,都有藍籌股的說法.所謂藍籌股,是指業績優良,市值較大,股性活跌的股份。在香港,讀者耳目能詳的藍籌股有匯豐控股、長江實業、恆基發展、新鴻基地產、中信泰富等。現納入恆生三十三指數的股份,由於都屬於各行業的佼佼者,因此大都可算作藍籌股,但是有股份開始走下坡路,如果變化較大,恆生指數服務公司會作適當的調整,即剔除某些股份,換進相同數量的新近發展較快的股份。
藍籌股這一說法近年來也逐漸為中國大陸的證券傳媒所援用。深圳的深發展,上海的四川長虹、陸家嘴等都是證券界人士和證券傳媒所喜聞樂道的藍籌股。
如果說藍籌股的說法適應於幾乎所有的股票市場的話,那麼,紅籌股的說法則僅適應於香港股票市場。目前對於紅籌股的定義,尚存在一定的爭議。主要觀點有兩種:一是按業務范圍區分,即如果某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等業務,那麼,該公司的上市股份即將稱為紅籌股,彭博資訊紅籌股指數即按此標准遴選;二是按權益多寡區分,即,如果某上市公司權益中的大部分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或具有大陸背景,那麼,該公司的上市股份即是紅籌股。今年4月中旬,恆生指數股公司著手編制恆生紅籌股指數, 該公司傾向於按權益多寡區分。在上述爭議尚無定論之時,我們不妨將兩方面的股份都看成紅籌股。
在香港最為有名的紅籌股有:中信泰富、粵海投資、招商局海虹、上海實業,以及不久前上市的深業控股和北京控股等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的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票。1990年我國A股股票一共只有10隻,至1997年底,A股股票增加到720隻,A股總股本為1646億股,總市值17529億元人民幣,與GDP的比率為22.7%。1997年A 股年成交額為30295億元人民幣。我國A 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自1991底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B股上市發行以來,經過6年的發展,中國的B 股市場已經由地方性市場發展到由中國證監會統一管理的全國性市場。到1997年底,我國B股股票有101隻,總股本為125億股,總市值為375億元人民幣,B股市場規模與A股市場相比要小的多。近幾年來,我國還在B股衍生產品及其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1995年在深圳南玻公司成功地發行了B股可轉換債券,蛇口招商港務在新加坡進行了第二上市試點,滬、深兩地的4家公司還進行了將B股轉為一級ADR在美國櫃台市場交易的試點等。
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 Kong ,取其字首,在香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依次類推,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分別叫做N股和S股。
『柒』 李兆基什麼時候投身股市的
1972年新鴻基地產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餘年的「三劍客」也於此時分手了。分手後,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他又用這些物業於1972年底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為副主席。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氣沖天之時,李兆基趁機將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漲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撈了一把。
『捌』 求香港上市券商股票代碼
00665(大福證券) 00086(新鴻基公司)00064(結好控股)00952(華富國際)00218(申銀萬國)00510(時富金融服務集團)00821(匯盈控股)00619(南華金融)00655(香港華人有限公司)00812(敦沛金融)00111(信達國際控股)00717(英皇證券) 00335(美建集團)
香港大型本土最佳上市券商,港股美股恆指期貨外匯貴金屬開戶或咨詢請加好友
『玖』 中國股市盤子最大的前十名
去證券軟體系統中,選定所有A股股票,分別選擇按股票總市值、流通市值排名,前十名就是中國股市盤子最大的前十支股票,還有流通市值最大的前十支股票,主要是四大銀行股、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