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內地公司有的是股份公司,而有的是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是不能上市的,估計是你看錯了
❷ 一家公司為什麼要在不同的市場發行股票啊 如發行A股又發行H股
1、a股是在內地發行交易所上市的,以人民幣作為票面貨幣的股票,h股是在香港發行交易所上市的,以港幣作為票面貨幣的股票。發行條件是分別滿足這兩個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發行上市要求。
2、上市公司往往把旗下資產組合包裝,同一公司或者以子公司的形式分別在內地滬深交易所和港交所發行上市,其總公司作為大股東既實現了對實際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又達到了在內地和香港分別融資的目的。投資者投資目標是公司的未來利潤,同一公司分紅會以人民幣和港幣兩種形式分別給予兩地投資者。
❸ 為什麼中國內地公司都跑到美國,香港去發行股票
是啊,這些內地公司為什麼到別處去了呢?大概是嫌國內的池子太小,不夠他們抽。
❹ 關於在香港上市的問題
看你是用什麼主體上市啦,通俗點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到香港去注冊間公司然後再收購上市公司或者收購准備上市的公司。這是最快的。
如果大陸公司直接去上市就是直接以內地公司的名義向香港聯合交易所申請發行登記,獲批准後就可以發行股票,然後申請掛牌交易.通常直接上市都是採取IPO形式,但是因為兩地法律不同,對對公司的管理 股票發行和交易的要求不一樣,同時直接上市的成本較高,程序較復雜,要聘請的中介機構也較多,花費的時間長等等缺陷。
或者你願意的話,可以注冊一間香港有限公司,運作幾年用它直接上市也是可以的。
香港上市主要分成2大版塊,你可以選擇主版或者創業版上市,2大版塊的上市要求不同,主版的要求比較高。
總體來說簡單講的話可以是這樣,下面給你講講程序和條件。
關於上市公司的程序和條件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上市的要求及程序,上市的條件,主板與創業板的區別。詳細如下:
第一部分:上市的要求及程序
1. 哪些人有權利去做上市?
首先是一定要金融體系有牌照的人才可以去做上市的。關於這個牌照,證監有9種不同類型的牌照,包括有:購買股票,做孖展,外匯,資產評估,期貨市場的買賣等等。而第六種牌照所說的就是幫別人上市。當拿了第六種牌照後,合法的人就可以做關於上市的事宜了。當然,也不是一間證券行擁有了第六種牌照就可以做得到的,這只是其中一個要求而已。還要有注冊會計師的牌照,法律顧問,律師的牌照,還要有Compliance officer去肯定這間公司會遵守這些所有的規則,Compliance officer(一般都是由大律師去做的)。具備了所有單一的體系,基本上就完成了協助別人上市的規則了。可以這么說,天下暫時還沒有一間公司擁有全部這些牌照的。通常大家都是自己做自己的那一份工作而已,我們公司也只是自己做會計師那一部分。如果請的起的話,我也會做他的法律顧問那一部分的。Compliance officer有時會做,可是做得並不多。當然了,公司注冊秘書我們是做了很多間的,因為這個牌照本身就不是很困難的。也就是說當中要有很多人去參與,才會肯定一間公司的運作是正常的。不過在這個運作裡面,首先最重要的還是做好公司的那盤數。所以參與一間公司上市,是需要集齊很多類專業人士才可以滿遞FORM進去的程序的,而當中是要由金融體系裡持有第六種牌照或者以上的體系的人才有權利去遞FORM進去的。在結合了全部的資料後,作為最後一個統籌將資料遞入進去的。所以技術上,是要由很多的專業人士一起去做才會完成公司的上市的。正因為這樣,上市公司的費用也是很貴的,變數也很大。那所謂主板和二板有什麼不同呢?主板是需要找一個承包商,就是預先找一個銀行體系的人或者很有錢的人一定會買你的股票,拿二板一般是不需要承包商的,賣不完就放在那裡,讓它慢慢賣。所以技術上,兩個市場都有雷同,但是要求當然會有很多不同的。
2. 上市的一般程序:
公司要作出申請上市前,基本上要請一個第六種牌照的人,還有其他有關的專業人士,因為那些文件都是需要簽名的,那麼這間公司就可以作出申請了。一般在聆訊前二十五日內需要將以下文件遞交完畢的:包括涉及公司的架構,公司的帳目,會計師的意見,律師的意見。還有一些Compliance officer意見,金融體系第六種牌照持有人幫你所寫的意見,公司未來的前景,重大合約等等,還有管理董事裡面的背景信息,有沒有能力管理等等。要全部證實你有沒有符合條件的,也符合人事的管理,符合財力才可以去做這個申請的。接著開完這個聆訊會之後,就要看他批不批你上市了。如果批准了你上市,通常下一步是你自己去決定什麼時候去上市的。所以要在上市的十四日之前寫好你的招股書,拿去聯交所審批。那什麼是招股書呢?其實每間公司上市,你都可以去拿一本。招股書是有既定內容的,編寫跟印刷,至於想印刷多少,那就見仁見智了。接著就要決定一個時間表,什麼時候正式在聯交所那裡上市,決定下來之後是不能改變的。在那天之前就應該已經收到了大家認購股票的錢,並在上市之前公布哪些人抽到。如果抽不到的話,就把錢退回給他的(通常是開支票等),第二天就會在聯交所掛牌買賣了。也就是說只要你集齊了所有的文件遞交上去,最快二十五日內就可以開聆訊會。聆訊會你請我答辯的話,基本上99%都會PASS的。PASS之後就交給公司處理了,公司就會寫那個Prospectus,也就是招股書。接著就可以安排時間掛牌上市了,你的公司就這樣踏上了上市之路。
第二部分:上市的條件:
符合上市的條件有哪些,這一步是很重要的。當然我幫你上市之前,是一定要確定你的條件是否符合的。如果你的條件不符合的話,我們是不會幫你上市的,所以我們要看你的所有文件後才能決定。那要什麼文件才可以呢?其實很簡單的,第一:基本95%都是靠一種文件的,就是AUDIT REPORT,要符合資產跟盈利的要求;第二:要有一些未來發展的計劃,一些意見,一些有關人士的推薦認可,這些文件的來源也是根據AUDIT REPORT的內容再寫出來的,所以沒有什麼困難的。所以要上市的話,就要先搞定公司那盤數,聯系有兩年歷史。創業板是不需要有盈利要求的,但是主板是有盈利要求的。如果盈利達到的話,就可以去做申請了。當然還有其它一些要求的,例如上市之前你要超過三百個股東或者以上;也要發行量的要求,例如你的大股東要持有35%或者以上;最少的集資要求,如果是主板的話,可能要幾億,創業板的話最低要四千萬等。這些要求都很簡單的,到那個時候你可以自己上去查的。AUDIT REPORT弄好了之後,就可以把公司公布給別人知道,目的就是要證實給別人知道你的公司是盈利的,有前途的。然後再委託我寫未來發展的計劃,你只要付錢,我就會幫你去寫好了。如果是要上主板的話,就要找一個承包商,如果創業板的話是不需要承包商的。當然中間還有審批董事背景資料是不是符合正常做那個管理的,管理的經驗是否符合,但是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條件。把這些全部做好之後,然後那些專業人士肯幫你CERTIFILE簽名的話,你就可以遞入聯交所了。聯交所效率很高的,如果資料已經齊全的話,二十五日內就可以開庭,開庭後你委託一個可以能幫得到你的人士出庭答辯就沒有問題了,接著法庭就會審批是否通過,通過之後你編寫Prospectus,接著決定什麼時候掛牌,然後再公眾銷盤。總結一下,第一件事情就是委託我們建立會計系統,第二件事情就是做AUDIT REPORT,接著每半年做一個清晰的REPORT,連續做2年,然後你就可以去做後者——上市的動作。
如果公司真的是盈利和資產沒有問題的話,技術上後面的工作百分之百是很容易可以完成的。上市是需要付出很多費用的,首先你要印製招股書,給政府牌照費,聯交所上架的運作費等,牽涉的費用是一百多萬的。如果你的財政狀況沒有那麼多現金的話,我甚至可以幫你在承包商那裡做借貸的。把整件事簡化了,你會覺得真的很簡單。第一:一間公司假若真的符合條件,資產和盈利狀態是沒問題的:找我們入數,AUDIT REPORT每半年做一次;接著當你打算上市了,我就可以幫你集齊所有的專業人士所需要的牌照和文件,並寫好所有的報告;然後幫你遞入聯交所作出申請,申請後就聆訊了,聆訊後就可以編寫Prospectus,就可以招股了。一般在香港是不會怎麼為難你的,不過為難最大的也就是你的公司資產和盈利是否足夠,如果你是創業板的話,盈利和資產都是沒有管制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公司真的有是有前景的,而你又打算去上市的話,我可以說是保證可以做得到的。但是到底有沒有人士去購買你的股票呢?這個我就不能保證了。
第三部分:主板和創業板的區別:
上市是分析兩個板的,一個是主板一個是創業板,主板方面的要求有:要找一個承包商,就是說要預先找到一個銀行體系的人或者很有錢的人購買你的股票,而且要求公司每年盈利在三千萬以上,資產是要幾億的,而股東方面都是有要求的,一般要求在三百個或者三百個以上的;但是創業版不用找承包商,盈利和資產方面都是沒有要求的,而股東方面同樣是有要求的,也是要有三百個或者三百個以上的股東的。如果滿足以上的條件後就可以委託我們去做一份完成清晰無誤的AUDIT REPORT,要提醒的是,在上市前半年都要做一次AUDIT REPORT,在連續做了兩年後那麼公司的這盤數基本上就沒問題了,那接下來是要做的事就是集齊所有專業人士去幫你申請上市了。
香港上市比國內要求低,很多企業選擇走向世界的跳板就是香港。提醒一下要香港上市的企業界的朋友,上市是需要付出很多財力和時間成本的。目前充斥很多號稱只需要做做公關,最後再給點傭金就可以幫你搞定是騙人的,一般來說輔導期的費用就會超過300萬左右。
您可以在大陸38個城市以及海外73個國家找到我們的各公司以及分公司,取得最近的服務.
LA集團在大陸直屬機構--馬哥哪注冊會計集團願意為您效勞!
我們的聯系方式:
青島:青島市市南區高雄路18號海洋大廈6樓I室
香港:九龍太子長沙灣道3號長勝大廈一樓A-F室(總部)
UNITA&B,12/F.,FULL WIN COMM,NO.573,NATHANROAD,MONGKOK,KLN,HK
海外:USA TAIWAN BVI SEYCHELLES MAURITIUS AUSTRALIA
NEW SINGAPORE MALAYSIA FRANCE ENGLAND ZEALAND
青島:24小時熱線: (0532) 86663466 FAX:(0532) 86663477
史濟平 先生
集團超過100個品牌,涉及海外公司注冊、管理,海外公司報稅、稅務反對,全球商標、專利多途徑注冊等,同時擁有證券公司,房地產公司,以及提供香港上市服務的牌照。
❺ 為什麼中國的很多企業集團的股票並不在中國上市,而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嗎。謝謝!
1,財務指標達不到A股的上市標准,只好去美國上市。
2005年8月,網路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個疑問。我們來看看吧,網路2003年才宣布盈利,至上市時盈利的記錄只有兩年。而直到上市當年前一個季度,網路的凈利潤才只有30萬美元,相當於240萬元人民幣,這根本達不到A股中小板的上市條件「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甚至達不到現在創業板的上市條件:「最近2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發行前凈資產不少於兩千萬元」。
網路還算好的,新浪搜狐(SOHU)網易(NTES)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公司不要說盈利,連盈利模式都說不清呢,更說不上達到A股的上市標准。
2,因為A股不堪「圈錢」。
比如某次股市暴跌之後,很多投資者要求停上ipo,以阻止「資金被分流」。沒想到監管部門從善如流,真把ipo給停了。但企業還是得融資啊。所以這段時間,中石油(PTR)中移動這些比較優秀的央企都跑到香港去圈錢,此後也去美國發行了adr.
❻ 阿里巴巴為什麼要去香港上市
1、從法律角度分析阿里巴巴的上市地選擇:阿里巴巴在境內上市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首先,拆除VIE結構技術復雜。將境外權益轉到境內,過程中涉及到系列協議的終止、廢除等諸多法律問題,需要付出相應的對價。
軟銀、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開曼公司股份,阿里巴巴開曼公司通過VIE結構控制境內阿里巴巴集團的權益。「如果把阿里巴巴開曼公司變成空殼,權益轉回到境內,不再向其輸送利益,軟銀、雅虎持有的是空殼,需要獲得什麼樣的收益?是不是該在境內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中,也持有30%股份?但問題就在於,當初設置VIE結構就是不讓外資投資境內的公司。」
且不說軟銀、雅虎願不願意退出,假設二者願意退出,阿里巴巴集團按照上市的價格贖買股份,如果阿里巴巴集團估值達到千億美元,雅虎軟銀所持股份加起來估值幾百億美元。通常拆除VIE架構,可以通過內地人民幣基金接盤。「但阿里巴巴體量這么大,沒人能接這個盤子。」
其次,牽扯到的稅務、審計和時間成本高昂。阿里巴巴集團之前為上市所做的准備,包括文件、期權等方面,都是按照境外規則設計。如果轉回境內,一是面臨大量稅收,二是需要按照境內的會計准則重新設計。「稅務、審計的成本都是非常驚人的,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2、阿里巴巴的大股東——雅虎和軟銀都是外國公司。阿里巴巴上市後仍然想維持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阿里集團目前採用的是比較特殊的合夥人制度,這種制度可能在大陸上市以後無法延續。但這種公司治理結構被馬雲認為是阿里集團生命的基礎。
目前馬雲及他的合夥人只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10%的股份(馬雲持有7%左右股份),但他們有權提名董事會的大部分董事,當然阿里巴巴的股東們可以否決合夥人提出的這些董事候選人,但之後仍然由這些合夥人重新挑選新的候選人以供股東批准。
馬雲近期給支付寶的借唄用戶提額,並且開放了上萬個借唄名額,另外還利用芝麻體系與第三方商家合作「螞蟻付錢」進行借貸,最高30萬,可以在微信公眾服務號添加「螞蟻付錢」即可申請授信額度,無論是個人還是商家都可以,這也讓很多用戶對馬雲的支付寶表示支持。
馬雲希望,公司上市之後創始人也依然對公司緊握掌控權,現在阿里巴巴擬赴美上市,應該就是奔著合夥人對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優惠而去。
A股承載力虛弱。盡管A股市場規模較大,總市值20多萬億元,即使和全球成熟市場相比,這個市值規模也名列前茅,但由於機制等問題,其體質較為虛弱。
3、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阿里巴巴之所以擬在美股上市,是由於其成熟市場嚴格的監管和法律法規,以及集體訴訟制度,使得上市公司不敢肆意妄為,濫竽充數的壞公司將會原形畢露並被及時清除出場,好公司則會只爭上游從而贏得投資者青睞,這樣的環境更有利於阿里巴巴的茁壯成長。
❼ 為什麼一個上市公司可以在美國發行股票,還可以再在香港、內地發行股票難道總股數可以變動的
總股數是可以變的。可以股票分紅,總股數就會增加,也可以公積金轉增資本,總股數也可以增加。配股也可以增加總股數,發行可轉換債券,如果持有人行權,等於增加了公司發行在外的總股數。現在國內市場上市公司逐步實現了全流通,也就是市場上流通的股票數就是其總股本數,以前,有限售股無法上市流通時,在股票市場上流通的所謂「流通股」只是其股票總數的一部分。
上市公司融資途徑很多,可以發行公司債券,可以增發股票(如向特定對象定向增發股票)都可以增加總的股票數量。在美國、香港、內地發行股票所面對的法律規定,上市條件不同,只要符合相應要求,同一個上市公司,在不同證券市場發行股票,都屬於融資行為,由於人民幣並非自由兌換貨幣,投資者很難同時投資不同市場同一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
公司上市屬於融資行為,並不能簡單理解為將全部資產換成股票,而且增發股票,意味著稀釋了每股收益,總資產理論上並沒有同步馬上發生變化。
比如你講的1000萬股上市,假定其每股收益2元,再增發1000萬股,每股收益就變成1元,其市場價格,也就是公司的公允價值仍然是2000萬元,並沒變化。
❽ 我國銀行為什麼喜歡在海外(含香港)首先發行股票與國內發行比有什麼特別的利益
國內上市的管制相當嚴格,審批程序也非常煩瑣,給上市公司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❾ 一個公司為什麼可以在多個股市上市
1、上市公司可以在多個證券市場上發行股票,是為了更好地融資,就像國內的A股和B股、H股等。在我國,股票公開發行後即獲得上市資格。上市後,公司將能獲得巨額資金投資,有利於公司的發展。只是每個市場對同一個公司的股票所認同的價值不同,導致股票價格不同。
2、股票上市是指已經發行的股票經證券交易所批准後,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法律行為,股票上市,是連接股票發行和股票交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