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宜家組織架構!!!!!!!!!!!!!!!!
宜家的機構組織
宜家創始人Ingvar Kamprad一直渴望創建一種擁有長期獨立和保障的所有權組織。
宜家集團為注冊於荷蘭的斯地廷英格卡基金會所有。
該基金會擁有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是所有宜家集團公司的母公司,包括由Swedwood工業集團到在各國經營宜家商場的所有公司。
宜家國際系統有限公司擁有宜家概念和商標,與在世界各地的每一所宜家商場簽署授權經營協議。宜家集團是宜家國際系統有限公司的最大的授權經營者。
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管理董事會:
Hans-Goran Stennert (主席)、Lennart Ahlgen、Jan I Carlsson、Goran Lindahl、Carl Wilhelm Ros。
Ingvar Kamprad(高級顧問)。
宜家集團管理層:
Anders Dahlvig(集團總裁)、Hans Gydell(集團副總裁)、Josephine Rydberg-Dumont、Mikael Ohlsson、Thomas Blomquist、Pernille Spiers-Lopez、Lars Gejrot。
詳細資料您瀏覽這里:http://www.yxzj8.com/yingxiao/3820.html
⑵ 宜家集團的集團簡介
宜家傢具以其富有現代感且不尋常的設計而聞名。其中有很多是自行組裝傢具,被設計來讓消費者自行組裝,而不是販賣現成組裝好的傢具。由於一個未經組裝傢具的體積被壓縮了,宜家宣稱這樣可以使他們降低產品的價格與減少包裝。未組裝的商品被稱為「平整包裝」。
宜家的創建者稱他們的設計為「民主設計」,意思是宜家將製造和設計容為一體。回應20世紀的人口爆炸與對材料的期許,宜家擅長於規模經濟,掌握了材料潮流並且創造出一套降低成本和資源的生產程序。這樣的結果是可以生產出具有高度適應力的傢具,無論是大型房屋還是為數越來越眾多卻受到忽略的小型寓所,這些傢具都能夠改變大小來容納。宜家引以為傲的地方,在於它創造了不同於歐美傳統的傢具路線,而將焦點放在節約的美學上。
以全世界做為銷售對象的宜家傢具,他們對於世界觀的獨特見解反應在產品的產地選擇與包裝內組裝說明書的設計。宜家的產品雖然大都是由北歐出身的設計師操刀,但實際上的生產地點卻遍及全球各國,消費者只需拿起產品仔細閱讀標簽上的說明,就可以輕易發現整個產地名單像是一個縮小的聯合國,成為采購時另外一種趣味。除此之外,由於銷售地區涵蓋許多語言不同的國家,宜家並不像一般廠商以多國語文並列的方式編寫他們的產品說明書,取而代之的他們以簡單的卡通圖畫來編繪組裝步驟說明書,完全避免了語言與文字可能帶來的隔閡。 宜家的采購模式是全球化的采購模式。宜家的產品是從各貿易區域(Trading Area)采購後運抵全球26個分銷中心再送貨至宜家在全球的商場。宜家的采購理念及對供應商的評估主要包括4個方面:持續的價格改進;嚴格的供貨表現/服務水平;質量好且健康的產品;環保及社會責任(簡稱IWAY-The IKE Away of Purchasing home furnishing procts-宜家采購家居產品要求,它是宜家公司對供應商有關環境保護,工作條件,童工和森林資源方面的政策)。
宜家在全球的16個采購貿易區設立了46個貿易代表處分布於32個國家。貿易代表處的工作人員根據宜家的最佳采購理念評估供應商,在總部及供應商之間進行協調,實施產品采購計劃,監控產品質量,關注供應商的環境保護,社會保障體系和安全工作條件。如今,宜家在全球53個國家有大約1300個供應商。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家居供應商。宜家一貫以「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為自己的經營理念。 我們在這方面的長期目標是,所有宜家建築物都採用除化石燃料以外的其它可再生能源供能。此外,我們希望改進宜家總體能源效率,在2005年的基礎上提高25%。除了這些行動之外,我們還將盡可能使用節能燈泡,倉庫只在工作時開啟照明設備,並安裝更多絕緣裝置以節省供熱和製冷的能量。
我們會確保宜家集團所有商場,倉庫,分發中心,工廠和辦公司的供熱和製冷都使用風能、太陽能、生物燃料和地熱能。
⑶ 宜家IKEA為何不在財富500強排名之列
還是實力不行
中國石化才排28
⑷ 英特宜家和宜家是同一家公司嗎如果不是,他們是什麼關系
你又不給分。。。英特宜家和宜家同屬宜家集團,英特宜家是宜家集團中負責房地產等的公司,宜家家居是負責零售的。
⑸ 宜家的創始人是誰
2004年4月4日瑞典《商業周刊》最先報道:瑞典家居製造商宜家公司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成為世界首富,其個人資產已達到4000億瑞典克朗,約合530億美元,而根據2004年《福布斯》雜志公布的世界富豪排行榜顯示,英格瓦·坎普拉德個人凈資產為185億美元,排行第13位。美國《商業周刊》最新的品牌調查顯示,宜家為全球前50名最知名品牌之一,名列第43位。截止到2003年8月31日,宜家共有7.66萬員工,186家宜家商場分布於31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廣大地區,世界各地的連鎖公司及特許經營店銷售12400多種商品,相對固定的消費者約1.2億人。宜家商場還在繼續增多之中。
宜家集團為注冊於荷蘭的斯地廷英格卡基金會所有。該基金會擁有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是所有宜家集團公司的母公司,包括Swed-wood工業集團以及在各國經營宜家商場的所有公司。宜家國際系統有限公司擁有宜家概念和商標,與在世界各地的每一所宜家商場簽署授權經營協議。宜家集團是宜家國際系統有限公司最大的授權經營者。
到了1986年,坎普拉德一手構建的組織體系已經十分完善,於是他辭去了宜家總裁的職務,擔任公司高級顧問。不過到目前為止,盡管坎普拉德已不再參與宜家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但他仍然是公司的最大股東。
1926年,英瓦爾·坎普拉德生於瑞典南部的史馬蘭。7歲時隨家人從普加特瑞德教區搬遷到愛爾姆特瑞德地區。他從這里起步,開創了世界商業史上的一個時代。
1953年,宜家家居的第一間商品展示室開設於阿姆胡特。在50年代早期,宜家還是以銷售傢具為主,而這間店面的設立,對日後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1955年,為了避免競爭對手所發起的抵制行動,並解決貨源的供應問題,宜家開始自行設計傢具,進而使顧客能以更低廉的價格,購買到設計新穎、功能更佳的產品。「平板包裝」成為宜家產品的設計核心,不僅可避免運送途中造成損壞,也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把問題轉變成機會,已經成為宜家企業精神的一部分。
宜家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迅速地國際化,成為一家跨國集團:1975年,在澳大利亞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1976年,在加拿大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1977年在奧地利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1979年,在荷蘭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兵分多路、在世界各地開拓市場的宜家,成為地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巨大王國。在宜家的大本營瑞典,繼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埃耳姆哈爾特商場、60年代建立的斯德哥爾摩庫根科瓦商場和70年代建立的歌德堡商場、馬爾默和林雪平商場。
在開拓海外市場時,宜家想盡了辦法,有時進入某個地區遇到了阻力和困難,宜家公司便會避開最難解決的那部分問題,直接面對那個地區潛在的數量巨大的消費群體。宜家把瑞典森林中最有特色的麋鹿製成玩具、圖片,免費散發到那些地區,而且還贈送聖誕樹。每棵聖誕樹上都毫無例外地必定掛上一隻毛茸茸的小玩具麋鹿。「麋鹿」在某些國家和地區;甚至都快要成為宜家的代稱了,麇鹿戰術也為宜家進軍世界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20世紀70年代的擴張中,使宜家在德國最為成功的6年時間里接連開起了8家商場。另外,宜家在加拿大也取得了成功,繼1976年溫哥華宜家商場開業後,又相繼在1977年建成了多倫多商場,過了一年又建成了埃德蒙頓商場。在70年代的最後一年裡,建成了渥太華宜家商場,宜家終於攻進了加拿大的首都後來。加里宜家商場也建成投入運營。
20世紀70年代,宜家從亞歐大陸到北美大陸,再到澳洲大陸;從東半球到西半球,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建立起了日後龐大王國基本雛形。
1995年8月英氏控股董事會做出了決定:未來幾年內,宜家將在中國大陸開拓市場。1998年,在中國開辦了第一家宜家商場。其實,宜家與中國早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真正的業務往來,宜家從那個時候開始在中國采購商品,到2001年時,中國已經成為宜家在全球最大的采購國,占其總采購量的14%;宜家在中國設立了7個采購辦事處,有雇員400餘人,並且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宜家用60多年的時間,打造成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字招牌,真的成了傢具行業中的第一家。
⑹ 宜家集團的母公司是哪家公司
宜家集團為注冊於荷蘭的斯地廷英格卡基金會所有。該基金會擁有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是所有宜家集團公司的母公司,包括Swed-wood工業集團以及在各國經營宜家商場的所有公司。宜家國際系統有限公司擁有宜家概念和商標,與在世界各地的每一所宜家商場簽署授權經營協議。宜家集團是宜家國際系統有限公司最大的授權經營者。
⑺ 瑞典的宜家傢具公司為什麼不上市
上市是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可能宜家的老闆不喜歡那種虛化的經營模式,更喜歡穩穩當當的自己用自己的錢來發展企業,其實這樣也很好啊。不是人人都願意借錢的。
⑻ 宜家為什麼這么火
綜述
1、主要質量好,才那麼火,從創建初期,宜家就決定與家居用品消費者中的「大多數人」站在一起。這意味著宜家要滿足具有很多不同需要、品位、夢想、追求以及財力,同時希望改善家居狀況並創造更美好日常生活的人的需要。
2、針對這種市場定位,宜家的產品定位於「低價格、精美、耐用」的家居用品。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宜家把自己定位成面向大眾的家居用品提供商。因為其物美價廉,款式新,服務好等特點,受到廣大中低收入家庭的歡迎。
3、瑞典宜家集團【宜家家居(IKEA)】於1943年創建於瑞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傢具家居用品企業,銷售主要包括座椅/沙發系列、辦公用品、卧室系列、廚房系列、照明系列、紡織品、炊具系列、房屋儲藏系列、兒童產品系列等約10,000個產品。
4、在全球29個國家/地區擁有355個商場(2017年8月31日起),其中有35家在中國大陸,分別在北京(三家)、天津(兩家)、上海(五 家)、鄭州、武漢、廣州(兩家)、成都(兩家)。
5、深圳、青島、南京、無錫、大連、沈陽、濟南、寧波、重慶、杭州、西安、哈爾濱、佛山、蘇州、徐州、南通、長沙。 其中重慶為亞洲地區最大宜家標准店。
⑼ 宜家集團的基金會
斯地廷·英格卡基金會擁有宜家集團,而INGKA Holding B.V.(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是所有的宜家集團所屬公司的母公司。Stichting INGKA Foundation(斯地廷·英格卡基金會)和INGKA Holding B.V.(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均位於荷蘭。管理董事會成員:Göran Grosskopf(主席)、Mathias Kamprad、Lars-Johan Jarnheimer、Göran Lindahl、Carl Wilhelm Ros、Bruno Winborg和Magdalena Gerger。英格瓦·坎普拉德於1986年從集團管理層退出,現任高級顧問。
⑽ 宜家是什麼
對於1825資本主義第一次經濟危機,英國壟斷資本主義加強干預經濟的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延緩經濟危機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