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廣汽集團股票年報
擴展閱讀
天津奇思科技股票代號 2025-08-20 17:56:45

廣汽集團股票年報

發布時間: 2022-04-14 13:15:38

Ⅰ 汽車零部件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1、海域汽車600741:主營業務為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及銷售,其流通市值在行業內排名第一,為645.05億元,市盈率達到8.74;
2、濰柴動力000338:中國柴油機行業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流通市值在行業內排名第二,為509.69億元,市盈率達到9.19;
3、福耀玻璃600660:是國內最具規模、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其流通市值在行業內排名第三,為458.08億元,市盈率達到23.67。
除此之外,還有均勝電子600699、星雨股份601799、萬向錢潮000559、威孚高科000581、萬豐奧威002085等。

拓展資料
一、新能源汽車板塊龍頭股票有:
1、藍黛科技(601127):龍頭。2016年6月15日,公司在A股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1127.小康股份先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就業先進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等榮譽,多次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500強、中國機械500強,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772萬,近五年復合增長為-50.5%;每股收益0.0100元。
2、寧德時代(000625):龍頭。上述補貼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對2018年度損益影響額為2億元,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55.83億,同比增長22.43%,近三年復合增長為28.39%;毛利率27.76%。
3、比亞迪(002510):龍頭。2017年年報稱,報告期內,在原有新能源汽車客戶基礎上新增了北汽新能源、智車優行、威馬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客戶,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42.34億,同比增長162.27%;凈資產收益率7.43%,毛利率19.38%,每股收益1.4700元。
4、小康股份(002594):龍頭。比亞迪擁有龐大的技術研發團隊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相繼開發出一系列全球領先的前瞻性技術,建立起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17.29億,同比增長-2690.76%。
5、新能源汽車股票其他的還有: 廣匯汽車、均勝電子、中國汽研、長城科技、亞瑪頓、漢馬科技、順威股份、星源材質、保力新、雷迪克、派生科技、玲瓏輪胎、亞鉀國際、江淮汽車、天賜材料、廣汽集團、蠡湖股份等。

Ⅱ 梳理車企2019財報:國企應注意合資下滑、自主孱弱現象

4月3日,汽車預言家對主流車企公布的2019年財報進行梳理後發現,受車市環境下行以及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和國五國六標准切換影響,近八成車企集團銷量出現下滑,營收層面也出現相應程度下跌。

車市下行對於車企集團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國內市場出現銷量下滑的同時,中國車企海外市場表現可圈可點,上汽、長城等車企表現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車企市場整體表現中,各車企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起到「壓艙石」關鍵影響。可以說,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對於集團整體產生「提升」以及「拖累」作用。

汽車預言家對於主流車企財報進一步分析發現,盡管各大車企表現下滑,但有一個共同點值得關注,就是在研發投入方面均未縮減,反而進行加大投入。進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車市下行雙重影響,政府出台刺激政策,車企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品更新投放。行業對於未來市場回暖保持期待。

1

車市下行八成車企集團銷量下滑

汽車預言家梳理主流車企集團財報發現,2019年,上汽集團全年累計銷量623.79萬輛,同比下跌11.54%,位居車企集團銷量第一;一汽集團整車銷量達346.4萬輛,同比增長1.3%;東風集團全年銷售293.20萬輛,同比下降3.9%;北汽集團累計銷售226萬輛,同比下跌5.91%;廣汽集團累計銷量為206.22萬輛,同比下降3.99%,汽車銷量位列全國前五,市場佔有率同比提升約0.35個百分點;長安汽車集團累計銷售新車約176萬輛,同比下滑15%。

出口企業方面,以中國品牌企業為主。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2019年排名前十位的出口企業分別為上汽、奇瑞、北汽、江淮、東風、長安、大慶沃爾沃、長城、一汽、華晨,合計出口83.78萬輛,占出口總量的80%以上。在出口前十的企業中,上汽、長安、長城增速較快。

具體來看,以上汽集團為例,隨著海外市場份額增加,2019年整車出口以及海外銷售35萬輛,同比增長26%,佔比高達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33%。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得益於其在海外構建了包括創新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營銷中心、供應鏈中心以及金融公司在內的汽車產業全價值鏈。

長城汽車方面,2019年,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全面進階,海外業績表現強勁,實現整車出口6.54萬輛,同比勁增44.93%。其中,皮卡車型全年出口1.75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4.66%;SUV車型出口4.38萬輛,同比勁增57.62%。營業收入達到55.22億元,同比上漲66.61%。

此外,長城皮卡連續22年保持國內、出口銷量雙第一,全球保有量突破160萬輛,國內市場佔有率超35%。在過去一年,長城皮卡重磅發布長城炮新品牌,上市三個月累計銷售1.82萬輛,一舉摘得10萬元高端皮卡銷量冠軍。

4

車企業績表現成也合資敗也合資

2019年車市環境下行,部分車企集團呈現逆勢上揚,分析人士指出,這與各大車企集團自身旗下的合資品牌表現有很大關聯。

上汽集團2019年整體表現,可謂是合資、自主全線承壓。合資版塊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兩大巨頭全年銷量均出現同比下滑,其中上汽大眾全年銷量200.1萬輛,相比去年206萬輛的成績同比下降了3.07%,上汽通用全年銷量160萬輛,相比去年197萬輛的成績下滑更加嚴重,同比下降18.78%。

自主板塊中,上汽乘用車(榮威、名爵品牌)2019年累計銷量下降4.08%,值得一提的是「商轉乘」的上汽大通全年銷量實現15.3萬輛,同比增長21.36%。

在一汽集團的346.4萬輛業績中,一汽-大眾銷量高達213萬輛,同比上升3.8%,成為國內首家銷量突破210萬輛大關車企,大眾品牌為139.8萬輛,奧迪品牌近69萬輛,同比增長4.5%。此外,一汽豐田銷量為73.8萬台,同比增長2.5%。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一汽紅旗宣布其銷量突破10萬台,同比狂漲了233%,一汽奔騰累計銷量12.05萬台,同比上漲33.4%。

東風集團方面,旗下的神龍汽車,2019年銷量為11.4萬輛,同比下滑55.17%;另外一方面,東風本田、東風日產合資品牌表現搶眼,數據顯示,東風本田2019年銷量突破80萬輛,同比增長11.02%;同期,東風日產115.9萬輛,微增0.27%。

在銷售收入、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同時,東風集團毛利率有所提升。東風集團2019年綜合毛利率為13.3%,較去年同期增加0.5%。「毛利率的增加主要是降成本及銷售結構變化的影響。」例如,為加強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業績,對其宣傳投放進行了縮減。

北汽集團在高端化方面,2019年全年北京賓士銷量達到55萬輛,同比增長15.2%。福建賓士實現2.5萬輛的銷量。此外,2019年3月,ARCFOX在日內瓦車展上進行全球首次品牌亮相,成為北汽集團高端品牌全球化戰略的開端。

廣汽集團方面,合資品牌中廣汽豐田2019銷量同比增長17.59%達到66.2萬輛,營收同比增長17.12%,為980.54億元。廣汽本田同比增長3.98%達到77.08萬輛,營收同比增8.03%,為1057.11億元。兩者營收均創下歷史最高記錄,銷量占廣汽集團總規模近七成。

此外,在廣汽集團財報中,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的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約120%和140%,部分車型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為此「兩田」積極擴充產能。援引財聯社報道:「3月中旬,廣汽豐田將投建第五條生產線,計劃年產能20萬輛。此外,廣汽本田增城工廠產能擴大建設項目二期也已經在2月投產,每年產能增加了12萬輛。」

相比之下,廣汽集團其它業務板塊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自主陣營廣汽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28.14%至38.45萬輛。廣汽菲克和廣汽三菱分別實現銷量7.39萬輛和11.30萬輛,下滑40.96%和7.64%。

長安汽車中,合資板塊的長安福特全年銷量18.4萬輛,同比下滑51.3%;長安馬自達全年銷量13.36萬輛,同比下滑19.66%。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長安合資板塊銷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產品更新換代速度過慢,例如長安福特從2016開始就開始缺乏新產品,一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開始好轉。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對於車企集團2019年的市場表現,一方面受中國車市環境下行影響,另一方面也值得車企集團自我反思。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能帶來高額銷量的同時,也對集團整體業務產生關鍵影響。隨著中國車市環境的轉型升級,這也倒逼車企集團對於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開始重新審視。

5

再窮不能「窮研發」?車企研發投入累計破千億元

車市環境下行導致銷量營收等方面的數據收縮,面對這種情況部分車企集團仍然堅持過度研發,以保證產品緊跟市場需求。

以吉利汽車為例,2019年年報顯示,吉利在研發上的投入為54億元人民幣,占收入比例的5.6%。汽車預言家梳理對比發現,這一研發投入比和賓士、寶馬基本一致。這一研發投入比高於目前國內上市汽車企業研發投入比例。

此外,在現金儲備層面,吉利汽車2019年增加35億元達到190億元現金儲備,充分保證集團資金流通安全。

長城汽車方面,為應對「新四化」轉型,財報顯示2019年長城汽車研發投入27.16億元(費用化支出),同比增長55.8%。研發費用精準、高效投入到清潔化技術、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以及全球研發布局等領域。

對於比亞迪的2019年業績表現,在比亞迪的官方說明中明確提到,2019年出現的凈利潤下滑,除了因為行業政策變化外,另外一方面就是研發費用上升所致。盡管比亞迪未透露具體的研發費用,但從2016年至2018年歷年研發費用分別為45億元、63億元、85.35億元來看,外界預計2019年研發費用將近百億元。2020年研發費用或將超百億元。

其中最近發布的「刀片電池」就是比亞迪研發的最新成果之一。具體來看,刀片形狀的電池單體可直接安裝在電池包內,使使電池包復雜度大幅下降,降低了製作難度、組裝復雜度、生產成本、重量、故障率,並提升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長安汽車方面,盡管出現虧損擴大,但對於研發領域長安汽車並未因虧損而進行縮減。汽車預言家梳理發現,長安汽車一直將歷年收入的5%作為研發費用投入。據悉,上一個五年計劃長安汽車投入160億元用於研發,對於下一個五年計劃,長安汽車將在研發領域投入近300億元。同時,長安汽車還計劃每年投入不低於研發費用的10%作為車輛智能化研究,目前來看,研發成果涵蓋了L3自動駕駛技術、遙控泊車、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已於2019年4月正式啟用,該中心投資43億元。

對於2020年車市表現,有權威機構預測世界汽車銷量或將減少近三成,中國市場銷量甚至下降15%,短期之內很難恢復。面對車市環境下降,市場競爭加劇,汽車預言家梳理多家車企集團發現,為應對難關,車企進行多種手段降本增效,但從主流車企來看,研發投入力度上並未進行縮減反而加大。

對此行業專家認為,汽車作為技術密集型集成者,越是市場環境下行越需要加大投入。才能在市場環境下行中有機會翻轉。

6

政府政策+車企推新多種舉措期待市場回暖

對於2020年,盡管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車企經銷商開始復產復工。但對於中國車市來講,中汽協預計仍將延續2019年下行態勢。

面對車市大環境,個車企集團也開始紛紛出台應對措施。其中廣汽集團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加緊推進各項生產,努力降低疫情對車企生產帶來的不良影響。2020年計劃推出19款全新及改款車型,包括8款自主品牌產品。廣汽集團預計全年產銷同比增長3%左右。

比亞迪車企方面,受2019年7月補貼大幅度退坡以來的影響,導致2019年銷量出現走低。進入到2020年面對疫情對車市帶來的沖擊,3月11日,工信部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大幅退坡,此後3月31日,國務院宣布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將延長兩年。除此之外,3月27日,比亞迪發布了「刀片電池」組成的電池系統,自發布以來,比亞迪股票已經上漲13%。這一些列的政策以及自身調整表明,2020年對於比亞迪來將迎來利好。

對於疫情的影響,在吉利公布的2019年財報中顯示,吉利汽車對於目前規劃的2020年141萬輛銷量目標不進行調整,保持戰略定力。結合2020年是吉利並購沃爾沃十周年,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表明吉利汽車對於自身的研發、生產、平台技術以及銷售渠道體系成熟,表明吉利汽車的抗風險能力加強。

上汽集團,除了與廣汽集團進行全產業鏈合作之外,上汽奧迪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上汽大眾MEB工廠落地成都,這或將助力上汽集團在2020年實現業績回暖。

北汽集團方面,北汽集團將其定性為「穩中求質,跑贏大盤」,計劃目標為226萬輛,挑戰目標為235萬輛;計劃營收目標為為5200億元,挑戰營收目標為5300億元。

對於未來市場前景,東風集團認為,未來五年,汽車市場仍將保持微增長態勢,市場整體預計增長1.2%,其中乘用車增長1.6%,商用車下降1%。為此,東風集團預計2020年、2021年將分別投資161.72億元,208.57億元,總計370.29億元。高於2019年155.78億元的投資金額。

長安汽車集團方面,在合資品牌方面,除了迎來林肯品牌首款國產全新林肯冒險家之外,未來三年內林肯再計劃推出5款新車型,以鞏固品牌形象。外界也看到針對合資品領域,長安福特發布「福特中國2.0戰略」,經過2019年系列改革和調整,多家證券機構認為,長安汽車2020年業績將得到改善,並且做出「買入」評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廣汽集團是不是上市公司

不是,正在安排上呢

廣汽集團從2002年開始談及上市構想,2005年進入上市輔導期。

今年4月20日,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表示,廣汽集團已向證監會遞交相關申請,目前正等待較好的市場時機上市。

Ⅳ 廣汽新能源進入特斯拉後視鏡

據最新的10月銷量數據顯示,廣汽新能源整體依然延續快速增長的勢頭,月銷量突破7000輛,持續刷新今年月銷最高記錄。其中埃安V產能繼續爬坡,持續月銷超2000輛;埃安S出現供不應求,依舊穩居新能源車中國品牌銷量第一。

從最近的新能源車銷量榜看,9月份純電轎車市場除了今年以來長期位居第一的國產特斯拉Model3,緊隨其後的就是廣汽新能源旗下的埃安S,1-9月,埃安S累計銷量30515輛。埃安S的主力產品售價在15~17萬元之間,可見除了高價格的部分極客消費,在普通消費者中,如果自主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力出色,還是會得到消費者的高度認可的。

?

根據《2019年上海市綜合交通運行年報》,常駐上海的外省市號牌小客車有167.4萬輛,限行升級以及滬牌既貴又難拍的現實背景下,這167萬多輛的「外牌」將成為新能源車企的潛在消費者。可以說,這些對廣汽新能源都是極大的利好消息,銷量創新高也是毋庸置疑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廣汽新能源或將獨立的消息也讓廣汽集團股票走出一波強勢連漲,累計漲幅已超40%。可見外界對廣汽新能源品牌獨立普遍看好,或將加速這家新能源頭部企業走向發展新階段。

業內人士分析,縱觀廣汽新能源這三年來的業績表現,此時獨立出來,很有可能是在為後續資本市場操作準備。成立三年,廣汽新能源銷量年復合增長率超300%,創造了國內新能源車企銷量最快超過10萬輛的記錄。

文/鄭文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節後開盤全軍覆沒,疫情之下汽車股走向何方

「武漢疫情、成都地震,明天還將迎來一個壞消息:股災!」2月3日凌晨,當成都青白江區5.1級地震將不少人民驚醒後,朋友圈開始討論2020年的確是壞消息一個接一個。

情況如大多數人預料的那樣,2月3日上午,鼠年首個開盤日,除了醫葯和醫療器械行業相對穩健,滬深兩市開盤即迎來千股跌停。截至當日收盤,上證指數跌7.72%,深證指跌8.45%,創業板指跌6.85%。

?

對於此次與特斯拉達成合作,寧德時代認為這代表了特斯拉對公司動力電池的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的認可,進一步驗證了公司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競爭力。寧德時代成為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無疑將繼續鞏固寧德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全球霸主地位,拉開與第二名比亞迪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優異的年報數據也讓寧德時代成為了投資者眼中的"網紅"。日前,寧德時代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19年實現凈利潤40.64億元-49.11億元,同比增長20%-45%。

文/杜余鑫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大方派息、大手筆投入研發!廣汽集團為何在行業寒冬也那麼大方

廣州話當中「唔孤寒」,大概是大大方方、不吝嗇的意思。

讀罷廣汽集團(601238.SH,02238.HK)2019年報後,功夫汽車第一印象就是這個詞——「唔孤寒」。

自主品牌方面,廣汽傳祺將於2020年推出多款自主品牌新車型,如GS4PHEV(插電式混動)和Coupe版、GA8中改款等。廣汽新能源今年還將推出兩款全新純電車型,進一步鞏固發展優勢。

隨著2019年自主板塊的調整完成,可以寄望,2020年將是廣汽自主品牌火力全開的一年。

由此可以看出,在不確定的2020年,相對於其他汽車集團而言,廣汽集團的發展仍舊在「確定的軌道」上穩步前行。

四、功夫拍案

行穩致遠,進而有為。

在行業遭遇巨大下行壓力的2019年,廣汽集團「穩」占車市先機。

在不確定性的2020年,廣汽集團以「進」之道,沿著「確定性軌道」前行。

廣汽集團深蹲後,在車市的起跳、在股市的起舞,都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廣汽豐田擬投63.42億元建20萬輛電動車產能

廣汽豐田目前擁有三條生產線年產能可達到60萬輛,此前被曝出正在建設第四生產線,專為新能源車型,年產能20萬輛。此外,廣汽豐田還將在2022年建設完成第五生產線,將投產全新EV平台下的兩款SUV和一款MPV,年產能同樣為20萬輛,累計投資63.42億元。待第四、第五生產線全面建成後,廣汽豐田年產能將躍升至百萬輛。

2020年2月27日,廣汽豐田以9.19億元拍下廣州南沙一處工業用地,面積為75.5萬平方米。據了解,廣汽豐田將在此投建第五條生產線,預計2022年建成投產,計劃年產能20萬輛(新能源車)。

根據廣汽豐田在2020年4月發布的第五產線招標書信息顯示,第五產線總投資約人民幣63.42億元,擬生產全新EV平台的兩款SUV和一款MPV等新能源汽車。

廣汽豐田在2019年一直處於滿產狀態。

根據2018年底廣汽豐田第四產線的環評公示,廣汽豐田一、二生產線建於老廠區,總汽車產能38萬輛;第三產線於2018年1月建成,初期產能為10萬輛/年。

2019年廣汽豐田產量為67.06萬輛,以2019年48萬輛的設計產能計算,產能利用率達139.71%。

根據廣汽集團2019年報顯示,第三產線已在2019年12月擴充至22萬輛/年,廣汽豐田設計產能已達到60萬輛。

加上第四、五產線的40萬輛,廣汽豐田2022年的設計產能將達到100萬輛。

2025年,豐田計劃實現100萬輛純電動車的銷售目標,豐田把新能源的主要戰場放在了中國。

到2022年,一汽豐田將形成32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廣汽豐田將形成4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其在中國兩個合資公司累計產能到2022年已經接近80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從年報中看汽車企業能否平穩度過2020年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汽車市場已經呈現出大比例下滑態勢,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7.4萬輛和367.2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2020年開年的「黑天鵝」事件無疑是給本就呈現下滑態勢的汽車市場雪上加霜。

銷量方面,2019年江鈴汽車共銷售新車29萬輛整車。其中包括9.7萬輛JMC系列卡車、5.9萬輛JMC系列皮卡、5.2萬輛SUV、4.6萬輛福特全順系列商用車、3.6萬輛JMC品牌輕型客車,總銷量比去年同期上升1.75%。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