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聯網自媒體發展的新趨勢
互聯網媒體發展六大新趨勢
一、移動化、數據化、智能化
1994年4月20號互聯網正式進入我國,在互聯網技術的變革和推動下,我國互聯網已經經歷了以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騰訊網等門戶網站為代表的門戶時代,以新浪微博和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時代,目前已經進入以今日頭條和一點資訊為代表的智能媒體時代。智能媒體時代的典型代表是創立於2012年的今日頭條,其主要特徵是移動化、數據化和智能化,鑒於今日頭條代表著互聯網媒體發展新趨勢且取得了巨大成功,近年來,互聯網媒體紛紛掀起向今日頭條學習和對標的風潮,這種現象可以簡稱為「頭條化」。除了網易、搜狐、阿里UC之外,在中國最擅長做互聯網產品的騰訊也開始向今日頭條學習。具體到騰訊,一是抽調懂技術和產品的帥才親自掛帥,由著名的產品經理、騰訊COO任宇昕親自操盤;二是把OMG定位為技術和產品驅動內容分發部門。一方面網路媒體事業群下快報產品部更名為興趣閱讀產品部,職責調整為負責興趣閱讀產品天天快報的研發運營推廣工作,快報的個性化推薦技術建設和體驗優化,以及快報的內容運營工作;另一方面網路媒體事業群下成立內容平台部,負責搭建公司級內容開放平台,包括內容合作體系、內容生態體系,內容運營體系、內容數據體系、內容品類體系、內容特徵體系等工作,建立公司級安全,健康,完善的內容生態,支持公司各大平台的內容分發需求。
1.移動化
在3G尤其是4G技術的推動以及大規模商用和滲透下,我國互聯網從PC互聯網快速進入移動互聯時代,移動紅利成為互聯網媒體發展的重要紅利。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佔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目前,移動紅利基本上被今日頭條、微信、微博、快手等互聯網分發平台和媒體瓜分殆盡,移動化已經成為標配和操作系統。
2.數據化
伴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日益成熟,一方面可以對數字化內容數據化,通過對數字化內容打上顆粒度很細的標簽,內容可以更好地結構化、標准化,內容的價值也能帶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另一方面可以對用戶進行全方位、多層次、深度的標簽化,進而更好地了解用戶的消費行為和潛在價值。從商業價值的角度,用戶遠遠大於受眾和網民。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大數據技術出現之後才有真正的用戶概念,在傳統媒體時代,只有受眾而沒有用戶,在PC互聯網時代,只有網民也沒有用戶。當前,智能媒體正在快速迭代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根本原因就在於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用戶連接失效」。
3.智能化
門戶網站興起之後,在給我們帶來豐富、多元的海量信息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信息過載」的世紀級難題,隨著每個人的好友越來越越多,社交媒體也越來越重,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用社交關系推薦來解決信息過載的辦法也已經失靈,而唯有基於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之上的智能信息匹配才能有效解決信息過載難題,即在用戶個性化、定製化的信息需求和豐富多元的海量信息之間通過科學的演算法推薦來實現高效匹配。
從目前發展來看,移動化紅利已過,而數據化和智能化紅利還有很大空間和潛力可挖,所以所有的互聯網媒體紛紛向數據化和智能化轉型也就理所當然了。
二、從CTC(Copy to China)到CFC(Copy from China)
1.前期我國互聯網媒體採取的多是CTC模式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一直是互聯網新模式和商業模式領先者和創新者,1994年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在美國創立了雅虎,也開啟了門戶網站模式1996年4月12日,雅虎以13美元的發行價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此後,我國的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等紛紛把「門戶網站模式」引入中國,並成功在美國上市。除了以新浪網等為代表的門戶模式,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模式,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搜索模式,新浪微博、微信等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亞馬遜、谷歌、Twitter和Facebook等的影子。在CTC模式下,我國互聯網媒體的實力與國際互聯網巨頭相比差距懸殊,我國的互聯網媒體基本蜷縮在國內市場被動防禦,而不可能像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縱橫四海、在世界范圍內跑馬圈地。
2.CFC開始成為潮流
首先,我國互聯網媒體實力快速增強。得益於國內規模龐大、縱深寬廣的市場,快速增長的經濟和全面發展的社會,非對稱管制的互聯網政策以及對復雜場景的創新性理解,阿里巴巴、騰訊、網路、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媒體狂飆猛進,用戶數、收入、凈利潤、技術能力都飛速成長,已經成為世界互聯網領域的重要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創立於2012年的今日頭條,完全採取基於最新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引領了世界互聯網的新趨勢。經過移動互聯網和中國復雜場景錘煉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在世界互聯網舞台上實力更為強勁、心態上更加自信、主動權也更強。雖然我國互聯網媒體取得了很大發展,但是其主要市場還是主要集中在只佔全球互聯網人口的五分之一的國內市場,對於互聯網媒體這種「二八效應」特別顯著的行業來說,如果不通過有效的國際化戰略進軍另外五分之四的國際市場,就會被美國互聯網媒體巨頭越拉越遠。
其次,阿里巴巴、騰訊和網路和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平台在國內取得領先優勢之後,紛紛從防禦國門到主動開辟海外戰場,吹響了反擊戰的號角,代表著新時代的新趨勢。一是阿里國際化布局主要集中於電商和支付領域,而媒體領域較少。包括耗資2億多美元投資了矽谷的移動聊天和視頻通話應用Tango、向美國增強現實公司Magic Leap注資近8億美元、阿里UC將在未來兩年內准備向東南亞地區投入3000萬美元,扶持該地區的自媒體的內容生產。二是騰訊在媒體領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投資。主要包括2016年12月末全資收購了泰國最大的門戶網站 Sanook Online (曾在2010 年收購了其近半股份),2012年也購入了韓國領先的移動信息服務提供商Kakao若乾股權,通過公開市場入股「閱後即焚」視頻社交App SnapChat母公司Snap,持股比例超過12%。
三是新勢力的代表今日頭條主動到北美開辟海外主流市場。早在2015年6月,今日頭條就啟動了國際化戰略,通過自建以及收購的方式在日本、印度、東南亞、北美、巴西等地作了相應布局,而其他媒體領域的主要布局包括:2017年11月,完成了對海外音樂短視頻平台Musical.ly 的收購,交易總價近 10 億美金;2016年10月,以2500萬美金領投印度最大的信息分發平台Dailyhunt的D輪融資;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控股了印尼一家排名前三的印尼語新聞推薦閱讀平台「BABE」;2017年年初通過「資本+技術輸出」的方式全資收購北美主流短視頻應用Flipagram;2017年11月,收購和投資了獵豹移動旗下的新聞聚合平台News Republic 和直播平台 Live.me。
第三,主動出擊北美主流市場能夠有效提升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當前國際傳播格局出現了本質變化,互聯網成為國際傳播能力的核心平台和競爭主戰場。在傳統傳播時代,美國藉助新聞集團、CNN、時代華納等實力強大的國際傳媒集團,在國際傳播中居於主導地位,其他發達國家也憑借其旗下的國際傳媒集團獲得一定的國際話語權。但在互聯網傳播時代,美國藉助谷歌、Facebook、Twit ter等在全世界跑馬圈地,而其他國家則沒有能與之在國際市場上匹敵的對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國際傳播能力相比傳統傳播時代,實力更強、領先優勢更為顯著。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而今日頭條等互聯網企業積極進軍北美主流市場,構建基於移動互聯的新傳播體系和傳播平台,能夠將國內正能量的故事傳遞給國際社會,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有效地提升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
當然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的是,目前在技術、用戶、規模、實力等各個方面,美國的互聯網媒體巨頭仍然有著顯著優勢,而我們要從CTC模式成功切換到CFC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互聯網廣告居於主導地位
2012年,我國報業開始進入斷崖式下滑通道,2015年電視業也步入大幅度下滑的泥沼,經過近幾年的此消彼長,互聯網媒體廣告已經成為占據媒體廣告市場的絕對主導力量。
1.我國互聯網廣告體量大且保持高速增長
與傳統媒體廣告收入繼續大幅度下滑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已經體量很大的互聯網廣告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我國的網路廣告已經從2011年的537.7億元快速增長到2016年的2902.3億元,在短短的5年時間內,增長了4.40倍。而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廣告司劉敏司長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廣告產業總體規模達到6489億元,其中互聯網廣告收入佔比2200億元,占總體廣告收入的30.82%;據有關機構預測,2017年互聯網廣告佔比將達到54%,傳統媒體佔比將下降至46%。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統計年報和國家統計局提供的廣播電視設備製造業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廣播廣告收入為145.83億元,全國電視廣告收入1004.87億元。可以預測的是,2016年報紙的廣告收入應低於500億元,期刊的廣告收入不到100億元,四者之和應低於1800億元。無論是基於艾瑞咨詢的數據還是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網路廣告的收入都已經遠遠超過四大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之和。
此外,根據艾瑞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我國網路廣告季度市場規模為698.9億元,同比增長31.1%;第二季度為861.6億元,同比增長28.5%;上半年網路廣告收入為1560.5億元,同比增長29.65%。可以看出,2017年我國網路廣告收入雖然已經超過3000億元,但是依然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長。
其次,互聯網媒體廣告收入的馬太效應明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社交媒體和智能媒體等更為先進的互聯網媒體正在快速迭代傳統門戶網站,新浪網、搜狐網等門戶網站的廣告收入增速較低甚至出現負增長,而騰訊、阿里巴巴、網路、今日頭條、新浪微博等互聯網廣告收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7年前三季度,新浪網門戶廣告收入為8.872億美元,同比增速47.47%。但在新浪網路廣告營收同比增長的2.856億美元中,新浪微博的廣告和營銷收入同比增長2.814億美元,可以看出新浪門戶網站的廣告收入增長僅僅為可以忽略的0.042億美元;網易網的廣告收入為16.72億元,同比增長12.37%;搜狐網的門戶網站廣告收入為2.42億美元,同比下滑30.86%;鳳凰新媒體的廣告收入為9.429億元,同比增長7.27%。其中,第一季度PC廣告收入同比下滑21.5%,第二季度同比下滑21.2%,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1.8%;騰訊的廣告收入為280.78億元,增速為50.20%,預計全年廣告收入會超過400億元,超過全國報紙的廣告收入;網路前三季度的廣告收入為527.21億元,同比增長9.06%。雖然第一季度出現1.3%的下滑,第二季度同比增長5.6%,但是第三季度已經同比增長22%,預計今年會達到800億元,超過報紙、期刊和廣播的廣告收入之和;新浪微博前三季度7.413億美元,同比增長61.15%。具體見表1。
表1 2017年前三季度互聯網媒體廣告收入及增速 %
互聯網媒體 2017Q1 2017Q2 2017Q3 前三季度合計
值 增速
新浪網(億美元) 2.28 2.952 3.640 8.872 47.47
網易網(億元) 4.45 5.96 6.31 16.72 12.37
搜狐網(億美元) 0.81 0.86 0.75 2.42 -30.86
鳳凰新媒體(億元) 2.411 3.387 3.631 9.429 7.27
網路(億元) 147.38 178.83 201 527.21 9.06
騰訊(億元) 68.88 101.48 110.42 280.78 50.20
資料來源:根據互聯網公司財報整理。
此外,阿里巴巴雖然沒有公布自身的廣告數據,但是根據艾瑞的數據,其2016年的廣告收入為821.5億元,且從理論上講其廣告收入增速與其營收收入增速成正比,阿里巴巴前三季度營收為1258.56億元,同比增長60.18%,預計2017年阿里巴巴的廣告收入會超過1200億元,超過傳統電視的廣告收入。
四、雙融加快
首先,產業融合高速推進。互聯網打破了不同產業之間的界限,不同產業之間開始快速跨界融合,之前涇渭分明的產業邊界已經不存在。產業融合一方面使得互聯網巨頭可以打造巨大的生態系統,無論是阿里巴巴、騰訊還是網路,都在打造跨越多個行業、參與者眾多、互利共贏的生態系統;另一方面產業融合也使得「跨界打劫」時常發生,直接後果就是互聯網媒體的競爭更為激烈。
其次,產金融合。金融業是產業上的皇冠,是產業發展的加速器,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和助推,無論是已經是功成名就的阿里巴巴、騰訊和網路等BAT互聯網巨頭,還是新興的今日頭條、快手等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一是今日頭條2016年以110億美元估值融資10億美元的基礎上,2017年又以220億美元的估值獲得20億美元巨額融資,以支撐其在微頭條、短視頻、抖音和悟空問答等各個業務線的全面拓展;二是愛奇藝完成一筆15.3億美元的可轉債認購,主要認購方為網路、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潤良泰基金、IDG資本、光際資本、紅杉資本等,其中網路認購3億美元。充足的資金能夠幫助愛奇藝鞏固和擴大自身的領先地位,相信不久的未來其盈利已不是難題。三是快手以30億美元估值獲得3.5億美元的融資,此次融資由騰訊領投。四是一點資訊以30億美元的估值融資1.2億美元,這也是其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之後的新一輪融資,由北京文投集團投資。此外,在美國資本市場,搜狗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募集5.85億美元;在香港市場,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募資總額73億港元。
五、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互聯網經濟是規模經濟效應極其顯著的行業,近些年,阿里巴巴、騰訊和網路大力通過投資和並購進行戰略性布局,尤其通過在優勢領域的收購來提升自身的市場佔有率,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
首先,在網路游戲產業領域,基本形成了騰訊和網易的雙寡頭市場結構。根據《2016年游戲產業年會》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655.7億元,其中移動游戲市場規模達819.2億元。2016年,騰訊的網游收入為708.44億元,其中手游收入約382億元;網易網路游戲凈收入為279.80億元,手游收入大約為179.07億。可以看出,騰訊和網易的網路游戲收入之和為988.24億元,手游收入之和為561.07億元,分別占網游總收入和手游收入的59.69%和68.46%。2017年前三季度,騰訊的網游收入為735.16億元,預計全年會超過1000億元,網易的網游收入為282.77億元,預計全年有可能達到400億元。2017年,騰訊和網易在網路游戲市場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
其次,在互聯網廣告領域,阿里巴巴、網路、騰訊和今日頭條成為主導。2017年,預計阿里巴巴的廣告收入超過1200億元,網路的廣告收入超過800億元,騰訊的廣告收入超過400億元,今日頭條的廣告收入超過150億元,四者合計為2550億元,占據了互聯網廣告市場的70%以上。
第三,在數字閱讀領域,閱文集團處於領先地位。閱文集團由騰訊集團花50億元收購的盛大文化和其旗下的騰訊文學整合而成。根據閱文集團公開的招股書,閱文集團2016年實現營收25.68億元,較2015年的16.06億元同比增長59.1%。而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6年網文市場規模達到46億元,閱文集團佔比為55.83%。
第四,在音樂領域,已經形成了騰訊音樂、阿里音樂和網易音樂佔主導的市場結構。
六、新巨頭浮出水面
目前,在互聯網媒體領域,阿里巴巴、騰訊和網路等BAT互聯網三巨頭處於絕對領先地位,而隨著今日頭條的強勢崛起,必將會成為互聯網媒體領域的新巨頭。
創立於2012年的今日頭條,依靠其徹底、全面的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全新技術底層架構,緊緊抓住大數據技術紅利、移動互聯網紅利、自媒體紅利和短視頻紅利,一出生就風華正茂,短短5年左右的時間內成長為超級獨角獸。根據各類報道數據顯示,今日頭條2015年收入在16億元左右,2016年收入在60億元左右,2017年收入將超過150億元,而預計2018年的收入將在300到500億元之間,2017年初在引入20億美元戰略投資時估值為220億美元。高速發展中的今日頭條在穩固了智能分發平台領頭羊的地位之後四處出擊,先是用火山小視頻去對標快手,再用微頭條去對標新浪微博。
此外,快手、B站、一點資訊等都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
2. 易鑫預審流程靠譜嗎
易鑫預審流程還是比較靠譜的,易鑫是比較正規的平台,有很強的互聯網背景,背後的股東有易車、騰訊、京東和網路。
一、關於易鑫集團
易鑫集團是由騰訊,京東,網路、易車等互聯網巨頭打造的互聯網交易平台,整合旗下易鑫車貸App、易鑫車險App、易鑫汽車報價App、淘大App、淘二手車App、淘車網、京東車貸頻道等第三方加盟合作平台,聯合汽車品牌、金融機構、銀行等機構,擁有汽車品牌230餘個,銀行、金融機構220家,線下網路1500餘家汽車總營業額超過500億元,業務范圍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易鑫集團宣布將在全球發售約8.79億股股票,其中香港市場約8800萬股,國際市場約7.91億股。該公司向國際承銷商出售超額配售股份,不超過全球募集股份的15%。每股面值為每股0.0001美元,預計股價為6.6-7.7港元。易鑫集團此次最多可募資67.68億港元。這是繼眾安在線和閱文集團之後,騰訊又一家股份制公司。
二、易鑫股東背景實力驚人
易鑫集團成立於2014年,專注於汽車金融概念。今年年初開始拓展汽車新零售交易生態,建立了涉及C端消費者、B端汽車廠商、汽車經銷商、汽車融資合作夥伴、售後服務商的生態圈。易鑫集團是業內唯一一家聚集了騰訊,京東,網路,順豐和IDG的公司。招股書顯示,易車和易車香港作為控股股東持有總股份的51.63%,而騰訊持有易鑫集團33%的股份,京東12.68%,網路3.51%,IDG0.84%。從股東名單來看,可謂「名流薈萃」。易鑫上市資產包括旗下淘車、易鑫汽車貸款應用和網站,包括新車交易、二手車交易、汽車分期、汽車租賃、汽車保險、售後服務等服務,覆蓋汽車交易全周期的整個產業價值鏈。
易鑫集團已成為國內大型互聯網汽車零售交易平台,易鑫自己的網站和應用積累了超過5000萬的月活躍用戶,2016年,易鑫共推動汽車零售交易和汽車相關交易超過16萬筆,總價值達260億元。
3. 有哪些國漫出國後成了香餑餑
我覺得漫畫是文化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文化輸出的主要方式之一。眾多傳統中國風的國漫作品,從畫風到故事性,是公認的經典,可惜未能連續發力。時至今日,隨著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國漫的再度崛起值得期待。
蔡勁也曾表示「互聯網漫畫使國漫顯著地拋棄了之前紙媒時代所受的日漫影響,開始快速地恣意生長。」如今國漫團隊協作的商業模式,使國漫從生產力上有了竟爭力。以上均為個人觀點。
4. 華潤萬象生活什麼時候上市怎麼參與新股打新
8月31日晚間,據港交所文件披露,華潤萬象城生活服務有限公司提交了招股書。
至於具體的上市時間還沒出通知。
要參與打新,首先得開設股票賬戶而國內的券商無法參與港股打新。所以想打華潤得選擇香港持牌的券商。
想開設A股股票賬戶的可以私信我。
港股打新與A股打新不同,兩者有一定的區別。
第一,二者對申購資金的要求不同
第二,二者對是否持有證券市值的要求不同A股打新需要證券賬戶下持有A股市值,方具備打新資格,持有滬市市值只能打滬市新股,持有深市市值只能打深市新股,A股打新需要承擔持有的A股市值下跌風險。港股打新無須持有證券市值,投資者證券賬戶下有現金即可申購港股新股。
第三,二者的中簽率不同港股打新中簽率高,經常打1手即可中簽,自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港股188隻新股的1手中簽率從0.8%至100%不等,其中1手中簽率達到100%的新股就有51隻,佔比為27%。A股打新中簽率低,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A股中簽率為0.012%至0.513%,其中中簽率最高的華能水電中簽率僅為0.513%。港股和A股的中簽率完全是天上地下。
第四,A股打新戶數多,港股打新戶數少
即使在2018年熊市期間,A股打新戶數仍高達1200萬以上。港股打新戶數要大大低於A股,以2017年的最熱門新股閱文集團為例,該股申購戶數為41.8萬,已經在香港新股申購戶數中排名前10位。一般的港股新股申購戶數約為1萬至2萬,有些冷門的新股僅有幾千戶申購。
第五,二者的風險不同,港股有破發的風險,而A股的風險較小。
想開設A股股票賬戶的可以私信我。想打新的朋友可以加一下,即使現在用不到,以後也可以用得到,比如打新螞蟻集團的新股。
5. 閱文集團的招股書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募資前景如何
您好
閱文集團的招股書中有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閱文集團的招股書說明自己的投資方面不是很順利。
第二、要注意投資風險,因為閱文集團的招股書中沒有對企業有一個良好規劃。
第三、閱文集團的招股書對募資沒有一個前景,所以估計未來一般!
6. 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是發生了什麼事
閱文集團今日宣布,董事會宣布與賣方訂立購股協議,據此,賣方已有條件同意出售而閱文集團已有條件同意收購目標公司(新麗傳媒)100%股權,總金額為155億元。
騰訊接盤光線傳媒所持股份後,曹華益為新麗傳媒最大股東,持股為33.3%,林芝騰訊持股為27.642%,為第二大股東,曲雅倩為第三大股東,持股為15.26%。
華興合創、萬達影業分別持股為0.408%、聯想之星持股為0.1224%。新麗傳媒2017年營收為16.7億元,營業利潤為4億元,凈利潤為3.4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1億元。閱文集團上半年營收22.83億元
閱文集團今日還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總收入達到22.83億元,同比增長18.6%。
7. 5000億元網路版權產業如何崛起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中國網路版權市場迎來了從流量經濟向內容經濟的結構性轉變,並帶動了音樂、動漫、游戲、網文等版權產業的快速崛起。目前我國網路版權產業總規模超過5000億元,並以30%的年均增長率持續增長,或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能之一。
根據報告,目前我國網路核心版權產業的行業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其中,我國網路文學產業規模為100億元,題材從以往玄幻為主導的單一類型向多元化發展,並逐漸形成以網路文學為基礎的泛娛樂IP開發模式,同時在內容出海方面成績斐然,逐步搶佔全球市場。
藉助移動設備的普及,我國網路游戲產業規模於2013年超過美國。我國網路視頻行業規模高達521億元,10年間成長近百倍,在產業正版化轉型之後,網路視頻用戶付費規模保持了極高的增速。網路音樂產業行業規模突破150億元,付費音樂及在線演藝成為其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8. 劉詩詩「夫妻店」稻草熊公開超購逾402倍,影視股IPO「回溫」了
這場因創始人吳奇隆、股東劉詩詩趙麗穎的身影而備受矚目的明星資本盛宴,終於拉開帷幕。1月15日早9時,股份將在聯交所主板開始買賣。時隔四年多,稻草熊再戰IPO,市場環境已然巨變。
去年4月,港交所宣布對「同股不同權」等三類公司打開大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與港交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意味著「創業板+H股」的模式已經正式落地,多項政策為影視公司登陸港股帶來利好。
影視公司資本化回溫了嗎?盡管上述四家上市取得進展的公司多屬業內頭部,但也無疑釋放出些許利好跡象。兩個月之前,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基金由中宣部和財政部共同發起設立,目標規模500億元,首期已募集資金317億元。這同樣也是一個「回春」信號。
根據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影視公司來看,歡喜傳媒自上市以來股價持續下行,目前的股價為1.470港元,力天影業上市首日破發,股價跌超33%。對稻草熊來說,萬里長征剛剛邁出了第一步,上市之後能否輸出爆款,得到市場的認可才是更重要的。
9. 閱文集團要上市了嗎,哪裡可以打新股
閱文集團是在港交所發行新股,不是在A股市場發行。
騰訊發布關於閱文集團招股章程及預期全球發售的規模及發售價范圍的公告,公告稱,閱文集團(00772)10月26日-31日招股,公司擬全球發售約1.51億股,其中90%為國際發售,10%為公開發售,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行價48-55港元,每手買賣單位200股,預期股份將於2017年11月8日上午9時正開始上市買賣。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騰訊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THL A13、Tencent Growthfund及 Qinghai Lake)間接控制該公司合共61.95%已發行股份。緊隨全球發售完成後,騰訊通過該等全資附屬公司將間接控制該公司合共52.66%已發行股份。因此,上市後,該公司將仍為騰訊的附屬公司,而騰訊、THL A13、Tencent Growthfund及Qinghai Lake將構成該公司的一組控股股東。
公司介紹
閱文集團是中國最大在線出版和電子書公司。旗下擁有創世中文網、起點中文網、雲起書院、起點女生網、紅袖添香、瀟湘書院、小說閱讀網、言情小說吧等網路原創與閱讀品牌,騰訊文學圖書頻道、華文天下、中智博文、聚石文華、榕樹下、悅讀網等圖書出版及數字發行品牌,由天方聽書、懶人聽書等構成的音頻聽書品牌,以及承載上述內容和服務的移動應用 QQ閱讀。
據招股書披露,其近期來主要營業收入佔比仍然傾斜於在線閱讀,依託IP開發的「泛娛樂」運作幫助其重整旗鼓。圍繞IP開發,從圖書出版到游戲、動漫、影視的全版權發展,其擁有《擇天記》《餘罪》《英雄聯盟之誰與爭鋒》《大官人》《鬼吹燈》《從前有座靈劍山》等多個成功案例。
根據閱文集團發布的公告顯示,依託付費用戶的增長,其自有平台產品在線閱讀收入從2015年的7.88億元增長至2016年收入17.24億元。2015年其全年營收為16.06億元,但虧損3.54億;相比之下,2016年閱文集團營收為25.68億元,同比增長59.1%;實現凈利潤為3040萬元,成功扭虧為盈。
認購狀況
閱文的保證金預定額已經達到600億港元,如果以閱文公開發售集資額8.33億港元計算,已經超額認購逾71倍,而這600億元保證金分別來自海通國際的210億港元、耀才證券的200億港元、輝立證券的120億港元及信誠證券的70億港元。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指,現時該行暫已為客戶預留約30張的「最高上限申購票」,總值近125億港元。他又表示,原預留的200億港元孖展額已獲全數認購,暫已增至250億港元,不排除會再進一步加至400億港元。
估值對比
在估值方面,保薦人之一的摩根士丹利用現金流折現法(DCF)推算閱文的估值在446億至535億港元,相當於2019年預測市盈率23倍至28倍。在今年1月,閱文完成了第六輪融資,投資者以10億美元認購3,020萬股普通股,每股值3.31美元,即約值25.8港元。
同行對比方面,掌閱科技(603533.SH)作為閱文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今年9月底以4.05元的價格上市,現價接近40元,升幅近1000%,市盈率203倍。
閱文集團的另一競爭對手中文在線(300364.SZ)目前的市盈率為301倍。
券商意見
瑞信和中金估計,閱文的合理估值介乎430億至近520億人民幣。根據中金估計,合理估值相當於閱文2019年預測市盈率32至39倍,或市盈增長率0.49至0.58倍。未來3年復合年均純利增長預測,瑞信和中金分別估計為百分之52及2.3倍。看好集團在付費在線閱讀市場的領導地位,及國內市場增長潛力,瑞信預計,閱文每月平均活躍用戶將由今年1.9億,提升至2019年2.6億用戶。
安信國際證券披露研報認為,預計閱文集團的招股反應能媲美早前上市打著Fintech名堂的眾安在線。由於閱文集團集資規模較小,料超額認購倍數更大。預期股份上市後表現理想,建議申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