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叫股票分紅
分紅,亦稱利潤分享,即分配紅利的簡稱。1899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分紅會議」中指出:「分紅是指企業單位提拔一定比例的盈利,分配給該企業單位一般被雇員工的報酬,此種報酬按自由協約的計劃,事先訂定提拔的比率;比例一經決定,即不得由僱主變更」。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勃·桑納德教授對分紅定義為:「所謂分紅,簡言之,是指受雇員工在其正常薪資之外,分配一部分僱主所得的利潤而言」。
「辭海」對分紅的解釋為:「企業團體於每屆決算時,由盈餘中提出一部分分配於使用人或勞動者,謂之分紅,亦稱花紅,含有獎勵勞動補助工資之意」。陸光先生亦有類似的定義:「僱主為通過人性合作,提高生產,降低成本,因而根據一項自由的合約,將事業單位獲得的利潤,依照事先訂定的比率,與被僱人共享」。此外李善勐先生所作的定義為:「一個經營業務的公司,於經濟繁榮的年度中,獲得盈利,在凈得中提出一部分分配給員工,謂之分紅」。又杜功璧先生亦曾指出:「公司每營業年度終了,經過決算,如有盈餘,通例先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提存法定盈餘公積,提列定率股息後,余數即為股息及紅利,是股東出資的報酬,若讓出若干嘉惠員工,即系分紅。」
在台灣公司法規定,公司無盈餘時,不得分派股息及紅利。但法定盈餘公積已超過資本總額 50%時,或於有盈餘的年度所提存的盈餘公積,有超過該盈餘 20%數額者,公司為維持股票的價格,得以其超過部分派充股息及紅利。由此可知分配紅利的限制。
簡介:分紅有紅利再投資和現金分紅兩種方式,這兩種分紅方式的差別是,一個是單利增值,而紅利再投資是復利增值。所以大多數客戶比較喜歡選擇紅利再投資的方式
編輯本段基金分紅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方式派發給基金投資人,這部分收益原來就是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分。因此,投資者實際上拿到的也是自己賬面上的資產,這也就是分紅當天(除權日)基金單位凈值下跌的原因。
基金分紅與收益:分紅並不是越多越好,投資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分紅方式。基金分紅並不是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准,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準是基金凈值的增長,而分紅只不過是基金凈值增長的兌現而已。
對於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如果想實現收益,通過贖回一部分基金單位同樣可以達到現金分紅的效果;因此,基金分紅與否以及分紅次數的多寡並不會對投資者的投資收益產生明顯的影響。至於封閉式基金,由於基金單位價格與基金凈值常常是不一樣的,因此要想通過賣出基金單位來實現基金收益,有時候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基金分紅就成為實現基金收益惟一可靠的方式。投資者在選擇封閉式基金時,應更多地考慮分紅的因素。
現金分紅:現金分紅是直接獲得現金紅利,不用支付贖回費,而且免稅,即落袋為安;
紅利再投資:將所分得的現金紅利再投資該基金,即俗稱的「利滾利」,這樣做既可免掉再投資的申購費,而且再投資所獲得的基金份額還可以享受下次分紅。
基金分紅的條件?
在符合有關基金分紅條件的前提下基金的分紅條件主要有:
(1)基金當年收益先彌補上一年度虧損後,方可進行當年分紅;
(2)如果基金投資當期出現凈虧損,則不進行分紅;
(3)基金分紅後基金單位凈值不能低於面值。
參考資料:網路
分紅的意義是什麼?
分紅的意義在於,股票持有人除了股價上漲獲利以外,還可以通過分紅的途徑受益。
說白了,分紅相當於儲蓄利息。
咱們國內公司捨得分紅的少,人們主要是靠股價上漲賺錢。國外成熟市場,上市公司分紅比較高而且穩定,長期投資者主要通過分紅獲利。
再說一下,分紅(包括送股、轉增股)除權後股價降的問題。
其實很簡單,例如今天(股權登記日)股價10元,明天(分紅日)每股分紅1元。如果不除權的話,人們勢必在今天瘋狂搶購,明天收到分紅後就會有不少人拋售,造成股價劇烈波動,而且不符合公平原則(有無風險收益,1元)。
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在定製度時,會這樣做嗎?
補充:
你說的對,好公司的股票,都是不斷地除權、填權,比如海油工程(600583)、蘇寧電器(002024)等等。分紅也好,送轉股也好,除權一段時間之後,股價就會回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說完成了填權)。這樣的公司股票,就應該長期拿著。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58457993.html?si=1&wtp=wk
Ⅱ 股票分紅
是要扣除10%的稅,即0.04*10%=0.004,所以每股分紅0.036,即是3分6,那除息那天的股價要減去分紅的數值,持有那股票除息那天就要交所得稅。
Ⅲ 分紅屬不屬於按勞分配
如果是共同出資共同勞動的分紅,屬於按勞分配。如果只出資不參加勞動,以股分紅,屬於資本分配。
按勞分配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在公有制范圍內,第二是勞動收入。公有制控股企業的分紅,雖然是在公有制范圍內,但不是勞動收入,所以不能稱之為按勞分配。仍然屬於按生產要素分配。分紅分為現金分紅和股票分紅,現金分紅是將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拿出一部分分配給股東,股票分紅就是送股票給股東。我國分配方式具體如下:
1、我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2、基本內容 為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3、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前提;
4、按勞分配原則是指把勞動量作為個人消費品分配的主要標准和形式,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
按勞分配指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後,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按勞分配存在於公有制之中,它包括工資、薪金、獎金、津貼等。集體所有制中農民的勞動收入也屬於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主體,但不是社會唯一的分配原則。它只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基本分配原則,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也還存在著其他分配方式。按勞分配還不能以每個勞動者的勞動時間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換實現的價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勞動量為尺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Ⅳ 股東工資和分紅計算在一起嗎
不能計算在一起,工資有工資的征稅標准,分紅有分紅的征稅標准,合在一起,就沒有辦法明確的計算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了。
Ⅳ 分紅算工資收入嗎
分紅不算工資收入。
分紅按20%的稅率繳納個稅。
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一九八九年九月三十日國務院批准 一九九○年一月一日國家統計局令第一號發布)
第十一條 下列各項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
(九) 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
《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Ⅵ 請問股東分紅算工資性收入嗎
股東按照比例所得的利潤分紅不屬於工資收入。工資收入按3%至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分紅按20%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對工資的定義如下: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Ⅶ 公司分配的股票算平均收入吧
股票收益不納入工資總額范圍。
股票分紅算在收益里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
不過基金分紅並不能給投資者帶來實際收益,投資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外匯期貨期權等金融產品獲得的收益,都屬於投資收益基金分紅。但一般不得超過月收入的50%這里的「月總收入」指實際收入總額,包括工資獎金等可申請法院調查令來調查。
股票分紅,即公司通過增發股票替代現金支付,並根據股東所持股份數量向股東發行一定數量的新股作為股票收益。如果公司股票的面額是100元,那就可以獲得現金股息10元,又有一個股東持有公司100股股票,那麼公司就不會支付現金給該股東1000元,而是支付公司10股新股;這種支付方式有兩個好處:一是便於公司擴大自有資本,即可以直接將分配給股東的現金紅利轉化為工廠對公司的新投資;二:股東可以免徵所得稅,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Ⅷ 股票分紅是什麼意思
你好,分紅是上市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每年都會有盈利,一般會在年底或者年中派發現金,這種以現金形式發放給股東的行為就是分紅。
【類別】分紅的方式有以下幾點:
【作用】股票分紅是股東作為股份公司投資人取得的投資收益,公司通過將股東應該取得的紅利轉化為公司股票,表明股東對公司經營前景的認可。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Ⅸ 股票紅利是否算工資總額
您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第七款、第三條第四款規定,股票紅利(股息)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股票紅利(股息)不在工資總額內。
Ⅹ 公司股份分紅算工資收入嗎
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國家統計局令第1號)第十一條第九款規定「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