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港大新銀行的簡介
大新金融為集團人壽及綜合保險業務的控股公司,亦為大新銀行集團有限公司之主要股東。大新銀行集團持有兩間經營銀行業務附屬機構(大新銀行及豐明銀行),一所證券交易公司,及與SGHambrosBank合資經營離岸私人銀行業務。
集團擴展迅速,於2006年6月30日,集團的總資產值超過990億港元。大新集團在個人銀行業務、中小型企業融資及銀行壽險經營范疇上,已成為香港中型金融服務機構其中之先驅。集團勇於創新及進取的文化,正是業務增長的基石。
惠譽國際及穆迪於2006年分別已給予集團之主要銀行附屬機構大新銀行A-及A3級之長期信貸評級。
② 在香港上市的銀行有哪些
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
③ 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於1987年11月5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公司。大新集團包括兩家上市公司,為分別於1987年及2004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大新金融」)及大新銀行集團有限公司(「大新銀行集團」)。大新銀行集團持有四間銀行附屬機構(大新銀行、豐明銀行、澳門商業銀行及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
④ 大新銀行的私人銀行
大新銀行私人銀行處擁有穩固的根基,廣闊的國際視野,加上豐富的專業經驗,時刻助你掌握理財先機。大新銀行於香港已有六十多年歷史及經驗,在不斷的發展中與客戶一起成長,以香港為根基,清晰了解本地客戶的需要。我們靈活而主動地尋找商業良機,更珍惜與客戶的長久關系。
保密、誠實可靠、承諾和專業
大新銀行私人銀行處以大新金融,理財之選為使命,一直致力向香港及整個地區的私人銀行客戶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以提供保密、至誠和專業的服務為經營方針。
強大的大新金融集團為後盾
大新銀行私人銀行處有大新金融集團的全面業務作支援,向客戶提供完善的環球金融服務,讓客戶可同時享有商業銀行及零售銀行服務。他們致力成為大新金融,理財之選,協助客戶作出明智的理財抉擇。
開放式平台
大新銀行私人銀行處一直努力為客戶搜尋適時及優質的投資創意及產品。他們採取開放式的平台,與眾多不同的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分析及挑選當中最合適的產品,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投資管道。
⑤ 南昌都有哪些銀行 一定要全
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南昌銀行、九江銀行、贛州銀行、上饒銀行、洪都農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民生銀行、大新銀行、渣打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等
(5)大新銀行集團股票趨勢分析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個大型國有銀行, [1-2] 具體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工,農,中,建),亦稱中央四大行,其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力量。
國有四大行經歷了從建國之初,各自分工的專業銀行階段,到新世紀,各自基本成為綜合性大型上市銀行,並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戰略。如今的四大行業務范圍也都不再單一,共同朝著綜合性、國際化、現代化大型商業銀行的目標前進。
一、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55號,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
2014年1月29日,中國工商銀行簽署了一份股份購買協議,中國工商銀行同意向標准銀行倫敦控股有限公司收購標准銀行公眾有限公司已發行股份的60%,標准銀行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標銀倫敦在股份購買協議項下義務的擔保人簽署股份購買協議。2014年12月,中國工商銀行收購標准銀行獲得銀監會、英國審慎監管局及南非儲備銀行的批准。
2016年6月22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於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16年(第十三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工行名列三甲。 [15] 8月,工行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4。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10。
中國工商銀行
上證A股:工商銀行(601398)。
二、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最初成立於1951年, 總行位於北京建國門內大街69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總行設在北京,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10年7月15日和16日,農行A股、H股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2015年入圍由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第23位。
2015年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近2萬億元,其中辦理「港股通」跨境人民幣資金結算量239億元,為116家跨國集團企業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歸集,金額達130億元,為多家境外機構提供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及RQFII託管服務。 [26] 2016年7月20日,《財富》發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農業銀行名列第二十九名。 8月,中國農業銀行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7。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中國農業銀行排名第34。
中國農業銀行
上證A股:農業銀行(601288)。
三、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簡稱BOC,中行)於1912年2月5日,經孫中山先生批准,正式成立。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中國銀行是香港、澳門地區的發鈔行,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航空租賃,旗下有中銀國際、中銀投資、中銀基金、中銀保險、中銀香港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是國內唯一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也是國內全球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機構遍及中國內地及51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經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等多項業務。2013年7月,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雜志公布了2013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名,位居第9位,與2012年排名一致。此外,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名結果,中國銀行以885.16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10位,較2011年排名上升1位,位居銀行業第2位。2014年11月12日, 中國銀行和德國第二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簽署協議,以後可以直接從法蘭克福為客戶提供人民幣支付。
2016年7月20日,《財富》發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銀行名列第35位。8月,中國銀行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位。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中國銀行排名第29位。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中國銀行排名第94位。
中國銀行
上證A股:中國銀行(601988)
四、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簡稱CCB,建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金融大街25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主要經營領域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和資金業務,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14,121 家(2012年),在香港,台灣,墨爾本等地設有分行,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建行亞洲、建行倫敦、建行俄羅斯、建行迪拜、建銀國際等多家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中國建設銀行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與多個大型企業集團及中國經濟戰略性行業的主導企業保持銀行業務聯系,營銷網路覆蓋全國的主要地區,於2013年6月末,市值為1,767 億美元,居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2016年7月20日,《財富》發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建設銀行名列第二十二名。 [46] 8月,中國建設銀行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5。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中國建設銀行排名第14。
中國建設銀行
上證A股:建設銀行(601939)。
⑥ 江西經濟發展的前景如何
近兩年來,江西省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對外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顯示出實現在中部地區崛起的強勁勢頭。要保持和發展這種勢頭,就要堅持和完善已有的發展思路,提升江西經濟工作水平,實現四個轉變,從根本上解決江西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中制約發展的許多深層次問題。從推動產業發展規模由小而分散向集中優勢發展支柱產業轉變。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所尋求的發展往往是從小而分散的產業規模開始,選擇易於形成經濟增長點的各類見效快的產業,門類的多樣性必然導致支柱產業發展的不充分。支柱產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形象,是參與國內外分工和競爭的實力,在產業結構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其產業關聯度大,具有較強的產業帶動作用,對產業結構及整個經濟增長起著決定性作用。樹立地區經濟支柱產業要解決好作為一級利益主體的地方各級政府如何利用資源稟賦的自身優勢,選擇和確定本地區的支柱產業,打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行業。這次省政府在深入研究、反復測算的基礎上明確提出的發展江西的六大支柱產業的增加值佔到全部工業的67%以上,有一定的自我開發能力和較強的相關性,集資源與技術開發、系列加工、生產經營、產品銷售、配套服務為一體,發展前景廣闊。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時期,與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政府應當在培植支柱產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從現階段的實際出發,適當提升政府的行政拉力,加強計劃、規劃、導向發展,做大總量,實現資本的良性積聚和集中。要服務於江西的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調整引資思路,更好地引進外資,有選擇地引進,對那些能夠和我們互促的、互補的、先進的、有利於我們產業升級的、結構優化的、開拓新的市場的外資要大力引進,對於一些和我們重復的、爭市場、爭資源或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的應堅決不再引進。同時要建立和規范資產管理、建立產業扶持發展基金和高風險產業扶持發展基金,節約和集中有限的外力扶助支柱產業發展。從注重要素驅動的外延式發展向主要依靠投資驅動和科技創新的內涵式發展轉變。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波特爾的看法,世界經濟大致可分為三個不同類型,一是要素驅動的經濟,其競爭優勢來自於基本的要素如低成本勞動力,自然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關鍵;企業的產品都是簡單的、由其他國家設計的產品;技術來源是引進、模仿和消化吸收;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價格競爭。二是投資驅動的經濟,在這一階段,生產的效率是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復雜了,技術的來源大都是來自於技術許可、外國直接投資、合資企業和模仿。此時,企業已經有對產品吸收引進的能力。三是創新驅動的經濟。在這一階段,企業可以推出創新的、處在全球技術前沿的產品。競爭優勢來自於創新產品在全球的競爭力。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江西省的經濟還處在要素驅動的階段,投資需求的拉動成為江西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在強化招商引資和優惠政策力度的情況下,工業園區建設雖成績顯著,但還處於起步階段;區域經濟主要依靠數量的擴張,企業內在活力和創新能力還不足,效益增長的基礎不穩固,綜合經濟效益指數不高。北京大學學者在最近開展的《中國省市自治區新經濟指數研究報告》中,對我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的新經濟品質和發展潛力進行了分析,江西在全國列第24位,比江西人均GDP在全國的位次還退後了一位,這說明江西的區域創新能力還很弱。江西雖然是一個資源富饒的地區,但是自然資源僅是形成資源密集型產業的前提,而無相應的技術以及掌握技術的各類人才,資源密集型支柱產業便難以形成,即使在特定的背景下得以形成,也難以在逐步開放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只有區域創新能力才是區域經濟發展不滅的「引擎」。十六大確定的我國新時期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它包括三個重要的維度:一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二是轉變發展方式,使經濟增長和發展轉移到主要依靠勞動者素質和技術進步的軌道上來;三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協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因此,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是江西實現高速增長、奮力崛起的方向。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改變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只注重增長而不注重發展的思路;在實施區域創新戰略中,政府的任務主要不是實施項目,而是致力於創造一個有利於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的環境,在市場准入、企業融資、研究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技術創新及科技產業化的發展搭建平台;在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活動中,合理地利用當地經濟自然資源、科技資源和文化資源,引進先進技術,獲得技術供應,主動承接沿海和海外支柱產業的擴散並努力做好配套,千方百計地吸引更多的高新技術產業落戶江西;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和力度,增強大型國有企業自我發展和自我提升產業結構的內在動力,企業要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的主體,用於研發的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5%;科研機構轉變為面向市場競爭進行技術創新的主體和法人實體,加強企業與省內外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聯合技術開發,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和社會各界,採取多種形式創辦民營科技企業或創建多種所有制的風險投資公司,建立服務於科技創新及產業化的資本市場體系。從注重硬環境建設向注重提供優質服務的軟環境建設轉變。軟環境不是優惠政策,它應該包括人文環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以及市場環境和管理環境(或稱政務環境),而與經濟發展更緊密、更直接的是政務環境。江西基礎設施建設的高速發展,有效地支撐了經濟快速發展。但如果政務環境不利於經濟的發展,這不僅會影響投資者的情緒,也會極大地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甚至對地區的發展失去信心而離去。因此,政府的有效性是關鍵。盡管這個問題容易引起注意,但卻不容易進行改進,因為管理環境的改變或改革會直接影響到改革者自身的利益。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搞好招商引資工作,這是現階段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經濟的全球化形成了人財物的大流動,人財物在哪裡聚集,哪裡經濟發展就快。除自然稟賦外,人財物流動本質上並不是靠多麼特殊的優惠政策,而是看是否有良好的市場環境和規范的市場機制。顯然,能創造這一環境、促進一這機制形成的主體是政府。投資環境的改善,主要在於營造比較優勢。一個地方要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就必須做好幾方面工作。一是要有觀念上的比較優勢。現在落後地區與發達地區的一個重要差距就是觀念上的差距。很明顯,一個地方有沒有觀念上的優勢與這一地方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在所有創新當中,觀念創新應該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因為觀念是指導人們行動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政府要不斷推動思想解放,通過思想解放,形成觀念上的優勢,進而在全省范圍內形成關注開放、參與開放、服務開放的濃厚氛圍。二是形成合理、公開、公平的稅費環境。對於投資者提出的要求,政府要慎重對待。要在國家政策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滿足其要求,而不能向投資者開「空頭支票」,輕易許諾無法兌現的諾言,否則會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在政策問題上,主要是做到公開、平等、公正與合理,給予投資者實實在在的支持。三是強化規劃布局,重視工業園區建設。工業園區是企業發展的主要載體,是招商引資的落腳點。因此,政府必須完善區內的水電路等設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四是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全社會的信用觀念。五是政府優質高效的服務。真正的投資者在優惠政策方面並沒有過分要求,絕大多數是看政府的服務意識強不強,在市場經濟中角色轉換是不是到位。各級政府應加強自身的改革和建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從逐步的、積累式改革向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和產業發展規律的新體制、新機制轉變。經濟增長取決於一個有效率的經濟組織,一個有效率的經濟組織的產生,需要在制度和機制上做出安排和確立產權,以便對人的經濟活動造成一種激勵效應,以提高效率。當前,在發展支柱產業上江西表現出兩個突出的現象,一是作為宏觀調控的政府對支柱產業的發展所直接動用的資源越來越少;一是作為支柱產業主體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其產權制度和治理結構、投融資機制、技術創新、市場營銷、分配與激勵機制等都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第一個現象是市場經濟要求的必然結果,如果「有形的手」對資源過多配置,就必然在社會總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出現資源配置的不公平,造成投資主體的法律地位難以保障。第二個現象是江西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中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最終要靠制度創新和體制創新解決。一方面我們要把各種經濟成分納入統一管理,加強對國有資產和土地開發的合理利用,提高投入回報率,在全省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另一方面,要把產業結構調整與國有企業發展、國有資產和重組結合起來,改革國有資產配置結構,使國有資產投向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要通過體制的創新,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各個社會階層的積極性,破除對非公有經濟的各種偏見、歧視和限制,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戰略重點,用市場經濟的辦法抓民營經濟,積極為社會投資提供項目載體和投資空間,打破優勢行業和重點行業存在著的嚴重的行政性壟斷,推動支柱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