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小米集團股票虧慘了
擴展閱讀
復星和智飛股票代碼 2025-09-01 06:25:25
快看漫畫的股票代碼 2025-09-01 06:12:26

小米集團股票虧慘了

發布時間: 2022-05-15 20:35:01

⑴ 小米股票下跌原因

一方面是由於資本市場對其股價並不看好;
另一方面,從小米的財報來看,其營收主要靠手機和硬體,如果按硬體公司來計算市值,小米難以支撐其2183億的市值。
1、為此,小米需要不停地拓展和互聯網相關的業務,擺脫「硬體公司」的帽子,以期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進而扭轉股票一路下滑的頹勢。 為此, 雷軍說:「過去小米的核心戰略是以手機為中心,今後是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
2、無論是從財報、從股價還是公司披露的業績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小米正處於「柳暗花未明」的關鍵時刻:手機業務需要通過高端市場和海外市場貢獻更多利潤;IoT業務需要在還未興起的智能家居市場,不斷嘗試並提供全新和具有說服力的方案;互聯網服務業務,需要找到准確的切入點和清晰的方向,靠P2P推薦絕非長久之計。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於2010年3月3日 ,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體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同時也是一家專注於高端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 小米公司創造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小米還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手機晶元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
1、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概念。小米還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手機晶元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是小米公司的願景。都能享用來自中國的優質科技產品。小米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費類IoT物聯網平台,連接超過1億台智能設備,MIUI月活躍戶達到1.9億。
2、小米沒有森嚴的等級,每一位員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夥伴。小米崇尚創新、快速的互聯網文化,討厭冗長的會議和流程,讓每位員工在輕松的夥伴式工作氛圍中發揮自己的創意。小米相信用戶就是驅動力,並堅持「為發燒而生 」的產品理念。

⑵ 股價再度破發第35天,小米公司目前的處境如何

小米公司的處境相對比較艱難,因為小米公司的高端夢基本上已經破碎,小米公司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發展問題。

當我們提到小米公司的時候,很多用戶其實非常支持小米公司,同時也認可小米公司的產品。在小米公司到港交所上市以後,你們公司的股票當天就出現了破發的情況,所以直接導致小米公司的發展規劃不得不做出相應的調整,這也不利於下面公司今後的發展。

一、小米公司的股票破發已經35天了。

對於看好小米公司的用戶來說,很多人之前認為小米公司的股價會暴漲,誰也沒有想到小米公司的股票當天就破發了。在此之後,小米公司的股票已經跌去了一半左右,這也代表著資本市場對於小米公司的態度並不樂觀,小米公司需要重新規劃自己的發展問題,同時也需要考慮如何應對資本市場的壓力。

⑶ 小米股價暴跌是怎麼回事

小米股價暴跌是怎麼回事?股票形態就象一個大籠子,它把股票的一切信息進行合成,最終顯示為一幅圖畫。不論是公司的經營狀況、還是主力的意圖最終都會無一遺漏地反映在這幅神奇的圖上。發往伊犁,效力贖罪。道光二十一年(公元

⑷ 小米市值一夜蒸發4000億,有哪些原因

就在昨日,1月27日消息,小米集團港股盤大跌超5%報16.5港元/股,總市值4100港元,刷新了一年來最低紀錄,同時再次跌破發行價。

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夜驚魂「,讓很多人徹夜難眠,大多數都未能避免大反彈,多家機構認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俄羅斯、烏克蘭的局勢,俄方表示,烏克蘭軍隊在頓巴斯地區大規模集結,准備發動襲擊,受此影響,美東時間周一當天的黃金和原油價格明顯波動,A股市場中的黃金板塊成了當天少數翻紅的板塊,而在全球資本流動加快的背景下,A股和美股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弱化的風險。

華夏基金認為,從全球范圍看,投資者開始遵循避險原則,地區危機正在影響農產品、工業金屬、股票等資產價格,對A股市場風險造成負面沖擊。

有專家認為,春節還有幾天要到了,情緒因素還會影響市場表現,但未來隨著各種政策、指標等穩定下來,市場也有望修復,會迎來一段時間的穩增長,各位投資者怎麼看?

⑸ 雷軍損失50座小米科技園,小米市值是怎樣蒸發的3100億

今年世界500強排名,小米名列468位,是500強中最年輕的企業,耗時僅有9年的時間,而且,在全球上榜互聯網企業中排名第7位。因此,應該說小米是非常成功的企業。

小米所有的產品中,我用過的只有三種:小米手機、小米盒子、小米移動電源,給我的感覺是手機、盒子做工可以,性能一般,移動電源質量還是不錯的。

股價下跌蒸發的只是市值,市值只是再融資的籌碼,如果不需要再融資,50座小米科技園又算什麼呢,等風來的時候,可能會有100座科技園在等著他。

⑹ 小米股價怎麼跌得這么厲害

一年多前,獨角獸的概念被投資界熱炒,與資本距離最近的科技互聯網企業近水樓台。而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的獨角獸之一,呼聲頗高,其公司配售額度甚至遭遇瘋搶,就連互聯網巨頭馬雲、馬化騰和李嘉誠都先後斥巨資進行大筆認購。
    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上市之後,股價雖然短暫出現了破發,但隨後股價也開始一路上漲,最高上漲到了22港元。但漲勢並未持續太久,小米股價就開始走出持續下跌的態勢。
    小米股價一蹶不振,最核心的難關是,小米手機國內銷量增長近乎停滯。根據IDC數據顯示,小米二季度國內出貨量同比微漲2%,比去年二季度多賣了30萬台,達到1450萬台。但是對比華為出貨2850萬台,漲幅21.3%;OPPO出貨2120萬台,漲幅5.5%、vivo出貨1990萬台,漲幅24.3%,小米的漲幅是最小的。
    其次是小米解禁,原始股東瘋狂拋售,小米集團在1月9日限售股解禁後,各方頻頻出手。小米上市前投資者晨興集團及小米3名聯合創辦人劉德、洪鋒、黎萬強所持有的股份,合計有43.87億股可於市場流通,佔B類股份25.34%,相當於整體股份(A類及B類股份)的18.25%。按7月8日收盤價9.61港元計,該批解禁股份市值達421.6億港元。其中就包括了小米第四大股東、俄羅斯富豪YuriMilner掌舵的ApolettoManagers基金,其在7月9日減持5.94億股,股份價值達60億元。
    市場分析認為,小米屬於科技互聯網公司,而科技公司都有周期性,在達到一定程度巔峰後,快速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智能物聯網是小米的夢想,這個夢想基於手機和所有能夠聯網進來的硬體終端,鏈條過長,也意味著收獲期很遠,不可能短期內改善小米的財務狀況。隨著5G時代的到來,很多標准甚至沒有最終敲定,未來的商業生態存在的變數很大,小米苦心孤詣基於4G打造的物聯網生態,在5G時代是否能夠延續猶未可知。

⑺ 3年前股價大跌,雷軍曝曾被投資人訓了一個小時,真的會有人訓斥雷軍嗎

在雷軍10周年演講會上,雷軍曾經爆出這樣一個秘聞,那就是在三年前港股股價大跌的時候,雷軍曾經被投資人訓斥了一個小時,我覺得肯定會有人訓斥雷軍,因為幾年前小米集團的股價走勢的確很差勁,一些投資人買了小米的股票,可以說是被套牢在了山頂。實話實說,有時候投資人因為公司虧了錢發點牢騷也正常,更何況虧了不少

我個人覺得雷軍被投資人訓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前幾年小米集團的股價走勢的確很低迷,低迷到當初購買了小米集團股票的股民被套牢在山頂。從24元跌到8元,甚至有傳聞說要跌到4元了,雷軍也縮著不敢見人,這時候投資人找上門來無非就想表明態度,繼續支持小米賣股票他們是肯定不可能賣的,他們找上門只想跟雷軍探討一下小米集團的發展而已。

綜合以上種種,在三年前小米集團股價大跌的時候,雷軍曾經被投資人訓了一個小時,我覺得這個事情是真的,投資人訓斥雷軍這種事情肯定會存在。

⑻ 雷軍猛推120億港元回購,上市14個月市值蒸發3300億小米,到底是怎麼回事

雷軍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團(01810)發布自願公告稱,小米董事會將行使此前股東大會授予的股份回購權利,在權利有效時間段內,將按照不超過120億港元總價,不定期從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小米集團表示,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及「智能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集團以股份購回表達對現時及長期業務前景充滿信心。本公司將繼續提供「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相信該價值定位在現時市場狀況下會更具競爭力。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小米主要股東晨興資本也於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發小米集團合計約1.11億股B類股份,此次配股可視為各GP及LP將其在基金權益兌換為小米集團的股票。有專業人士認為,晨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獲得基金權益,此舉是股票轉讓的行為。也許正是出於對股價前景的擔心,雷軍才會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購計劃。

⑼ 小米集團突然發布公告,股票和債券暫時停止交易,到底發生了什麼

小米公司打算增發一些股票和債券,所以才會進行這樣的操作的,一般來說,在每一個公司進行增發股票和債券的時候,都會把原來的股票進行暫時停止交易,這也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是為了能夠從整體上衡量股票的價格。小米當時是在香港股市當中上市的,這對於小米集團的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次的突然暫時停止交易,其實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都是想不到的,這件事情現在已經上了熱搜,而且很多投資者一直在討論這件事情。

我認為小米集團的這個操作對於未來的發展肯定是有幫助的,不僅僅能夠解決短期的問題,而且從長期上可以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⑽ 小米為什麼虧損那麼大

5月2日,小米提交招股書,正式申請在香港上市,中信里昂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擔任聯席保薦人。

根據招股書草擬本數據,小米2017年收入1146億元,經營利潤122.16億元;2016年收入684億元,經營利潤為37.85億元;2015年收入668億元,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

但有一項數據值得注意,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於就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小米集團有凈負債人民幣1272億元及累積虧損人民幣1290億元,對此我們該如何理解呢?
原來,這其中牽涉到優先股公允減值變虧損的概念,也就是說小米招股書中的累計虧損,包括了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而優先股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據了解,優先股對應的公允價值在公司的高速發展過程中,會產生了大量價值的增值,因為股東沒有退出,這部分對股東而言是賬面「浮盈」的價值增長部分,在IPO之前就被計為公司對股東的負債,IPO之後優先股轉為普通股,這部分虧損就消失不再計入報表。

對此,見智研究所的數據分析師就對全天候科技解釋稱,「很多公司在上市前都會發行可轉化優先股進行境外融資。這些可轉換優先股可以在公司上市完成後按照約定的比例轉換為普通股,其約定價格往往大幅低於上市後的每股發行價。」

值得注意的是,在會計計量上,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要求將普通股價值與轉換價之間的差額計為虧損,這也是很多公司賬面出現由可轉換優先股造成巨額虧損的原因。

如果對此你還不理解,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一開始公司制定的上市轉股價是10港元,後來因為公司股價漲到了20港元,報表上就會計提每股10港元的虧損,不過實際這一部分虧損對於公司經營是沒有影響的。

而實際上,這種虧損一般只會出現在以國際會計准則(IFRS)匯報的公司, 美國會計准則(US GAAP)對可轉換優先股處理跟IFRS不同,小米的招股書中的財務報表,採用的恰恰就是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

總而言之,小米上市後可轉換優先股將全部轉換為普通股,這一「虧損」不會再出現在當期的利潤表上,不過資產負債表上權益部分的累計虧損將會保留,影響後續分紅的能力。
再回到小米的招股書上,我們可以看到,截止到2017年12月份期間,小米的累計累計虧損約為1290億,但如果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和股權激勵,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投資公允價值的增益,及收購導致的無形資產攤銷,小米於2016年及2017年經調整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8.969億人民幣及人民幣53.6億元人民幣。

實際上,小米這種可轉換優先股的設置,被很多的上市公司所採用,也被業內人士解讀是一種股權保護方法,即先是以公允價值當作負債的形式,一旦遇到有人惡意收購,馬上可以轉化為股權。

在此之前美圖赴港交所上市的時候也曾遭遇類似的質疑,當時美圖招股書上顯示其截止2016年6月30日累計虧損為63.6億元,但是這其中同樣牽涉到了優先股公允減值變虧損的概念。

此前根據媒體的報道,保薦機構給小米IPO定價基本確定在1000億美元以上,爭1200億美元,基石投資者定價在800億美元以上。

而據專業人士表示,通常公司上市之前估值漲的越多,公允價值帶來的虧損就會越大,根據保薦而優先股公允價值虧損並非真的虧損,是把投資人的增值算進去了。所以,和通常意義實際的虧損不同,這類 「虧損」越大,說明公司的發展越好,價值提升越大。全天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