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OM網的介紹
TOM集團有限公司(股票號碼∶2383) 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TOM為領導大中華的中文媒體集團,經營五大業務,包括互聯網(TOM在線)、戶外傳媒(TOM戶外傳媒集團)、出版、體育、電視及娛樂等,業務遍及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在五大業務均領域中,TOM皆穩占市場領導地位。
『貳』 李嘉誠股票
長江實業(00001.HK)、和記黃埔(00013.HK)、長江基建(01038.HK)、香港電燈(00006.HK)、赫斯基能源(加拿大多倫多倫上市代碼:HSE)、長江生命科技(00775.HK)、TOM集團(02383.HK)、和記港陸(00715.HK)、和記電訊香港(000215.HK)及英國上市的和黃中國醫葯科技(倫敦證交所另類投資市場上市代碼不詳)
『叄』 TOM集團是做什麼的啊
TOM 集團有限公司(股票號碼∶2383) 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TOM為領導大中華的中文媒體集團,經營多元化業務,包括互聯網(TOM在線)、戶外傳媒(TOM 戶外傳媒集團)、出版、電視及娛樂等,業務遍及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在各經營的業務領域中,TOM 皆穩占市場領導地位。
集團於1999年10月成立,為和記黃埔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其他策略性投資者組成的合營公司。集團總部設於香港,地區總部分別設於北京、上海及台北,在20多個城市聘用逾4,000 名員工。
TOM在線有限公司(「TOM在線」)是國內最大的無線互聯網增值服務供應商,以年輕時尚兼追趕技術潮流的群體為服務對象。憑借其無線互聯網業務擁有的龐大資源優勢,TOM在線會整合和聚合旗下各項產品和服務,發展一個差異化的互聯網平台,帶來互聯網與流動通訊一體化的用戶體驗。
為因應社交網站的發展趨勢,TOM在線的門戶網站於二○○八年初推出工具化及模塊化的新用戶介面,成為一個結合應用與工具為核心的互動平台,以滿足不同消費用戶的需要。TOM在線將運用本身的開放平台,聚合本地及跨國夥伴,繼續共同引進及開發創新的產品與服務。
年內,在國內新推出的電子商務平台TOM易趣網,介面簡單易用,所提供的新功能及服務包括搜尋器及虛擬產品如預繳流動電話卡等,廣受用戶歡迎。該個獨立平台為國內的買家與賣家,提供適切本地市場的電子化服務,締造了一個穏固的廣大網上市場。
TOM-Skype是專為國內市場研發的領先網上通信服務,擁有全球最大的Skype網路電話用戶基礎,未來將會推出更多本地化服務。
TOM在線成功完成私有化後,將與集團之傳統業務共同拓展數碼化商機,進一步鞏固集團的媒體平台。
TOM戶外傳媒集團(「TOM戶外」)是中國內地領先的戶外廣告公司,經營超過三十四萬平方米媒體資產,廣告發布廣遍國內六十多個主要城市。TOM戶外設於北京、上海及廣州等各大城市的十六家附屬公司,為國內的本地及跨國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專業媒體方案。
TOM戶外擁有規模冠稱全國的廣告牌及單立柱網路,並且基於已有的龐大媒體網路,成功擴展其資產組合,廣納位於一線及主要二線城市的不同類別戶外資產。年內於重慶取得的地鐵廣告權,為擴展至地鐵媒體奠定重要的里程碑。
TOM戶外在國內屢獲殊榮,年內獲頒獎項計有「2007年中國品牌建設最具影響力廣告公司」、「2007中國最具創新競爭力十大傳媒機構」及「中國十大戶外媒體供應商」。
TOM集團在大中華區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出版平台。年內,集團先後出版近五十本雜志,印刷量逾二千萬本。集團亦推出二千多個新書目,目前書目總計超過一萬五千個,書本印刷量逾一千三百萬冊。
TOM集團旗下的城邦出版集團,是台灣規模最龐大的書刊雜志出版商。為進一步擴張其出版平台,集團拓闊在國內的市場版圖,推出多本書刊包括《DG BEST 數碼世界》、《國際名表》、《MOOK自游自在》及《藏羚羊》等。至於在香港出版的旗艦雜志《茶杯》,則是菁英族群的必讀之選。
為加強傳統出版業務與數碼平台產生更大協同效益,TOM集團憑借其在台灣的領先博客網站Pixnet,繼續在大中華地區發展社群網路服務。該網站不單是集團推售新書的預先推廣及調研平台,並為集團出版的雜志提供在線社交網路頻道。
華娛衛視是一個二十四小時普通話綜藝娛樂衛星頻道,致力為國內觀眾引進亞洲乃至世界各地最新的娛樂節目,並同時提供具有創新意念及獨特表現手法的自製節目。
華娛衛視為首家取得廣東地區有線網路落地權的境外頻道,並通過中央平台全國范圍播放,遍及全國三星級以上酒店及涉外小區。該個電視頻道經由亞太六號衛星及亞洲三號衛星轉播至中國內地及亞太地區。華娛衛視緊貼最新的娛樂潮流,將繼續聯同跨國夥伴將國外電視趨勢引進到國內,開創中國電視領域的先河。
電視及娛樂集團旗下的羊城是綜合市場傳訊專家,亦是國際品牌客戶屬意的國內專業推廣公司。羊城的主要業務包括交叉銷售集團旗下產品、進行媒體策劃和購買、以及為客戶度身訂造公關及市場推廣計劃和項目管理,業務范圍不但遍及全國重點城市,並已延伸至三線及四線城市。
未來電視及娛樂集團將會抓緊新媒體商機,拓闊服務范圍,製作更多贊助節目及籌辦更多市場推廣活動。
『肆』 TOM在線在香港退市以後,股東原來持有的股票怎麼辦
破產了還可以清算公司資產,還能分到錢錢,所以不用擔心
『伍』 上一周美國股市走勢如何
周一跌108點,周二跌370點,周三跌65點,周四漲47點,周五跌65點,
收於12182.13,一周跌了561點,-4.4%,
『陸』 TOM公司 是中國的嗎
是的,但嚴格說是香港公司。
TOM集團於1999年10月成立,是和黃與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即李嘉誠投資的公司)和其他策略性投資者組成的合營公司。集團總部設於香港,地區總部分別設於北京、上海及台北,在二十多個城市聘用逾四千名員工。
TOM集團有限公司(股票號碼∶2383) 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為領導大中華的中文媒體集團,經營五大業務,包括互聯網(TOM在線)、戶外傳媒(TOM戶外傳媒集團)、出版、體育、電視及娛樂等,業務遍及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在五大業務領域中,TOM皆穩占市場領導地位。
參考資料:http://www.tomgroup.com/gb2/tom/tom.asp
『柒』 2022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名單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名單:
公司名稱 網站 股票代碼
中華網科技公司(中) http://www.china.com CHINA
新浪網(英) http://www.sina.com/ SINA
搜狐網(英) http://www.sohu.com/ SOHU
網易網(年報:英;財務報表:中) http://www.163.com/ NTES
Tom集團有限公司(中) http://www.Tom.com/ TOMO
中星微電子 http://www.vimicro.com/index_gb.html VIMC
盛大網路: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英) http://www.shanda.com.cn/ SNDA
僑興電話(僑興環球電話有限公司) http://www.cosun-xing.com/ XING(僑興集團:http://www.qiaoxing.net )
空中網(英) http:// www.kongzhong.com KONG
前程無憂(英) http://www.51job.com JOBS
金融界:財富網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英) http://www.jrj.com.cn JRJC
上海四方 http://www.sifang.net/
攜程旅行網 http://www.ctrip.com/ CTRP
掌上靈通網(財務報表:英) http://www.linktone.com/ LTON
UT斯達康 http://www.utstar.com.cn/ UTSI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英) http://www.asiainfo.com/ ASIA
e龍:藝龍網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財務報表:英) http://elong.com LONG
中芯國際 http://www.smics.com SMI
九城關貿:九城網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英) http://www.ninetowns.com NINE
分眾傳媒:分眾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英) http://www.focusmedia.cn/cn/index.htm FMCN
德信無線:德信無線技術有限公司(財務報告:英) http://www.techfaithwireless.com/chinese/index_chinese.htm CNTF
太
華友世紀:華友世紀通訊有限公司(財務報告:英) http://www.hurray.com.cn/ HRAY
『捌』 tom.com的中文是什麼
TOM集團有限公司(股票號碼∶2383) 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為領導大中華的中文媒體集團,經營五大業務,包括互聯網(TOM在線)、戶外傳媒(TOM戶外傳媒集團)、出版、體育、電視及娛樂等,業務遍及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在五大業務領域中,TOM皆穩占市場領導地位。
集團於一九九九年十月成立,是和黃與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其他策略性投資者組成的合營公司。集團總部設於香港,地區總部分別設於北京、上海及台北,在二十多個城市聘用逾四千名員工。
『玖』 李嘉誠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李嘉誠擁有的上市公司如下:
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香港電燈、赫斯基能源、長江生命科技、TOM集團、和記港陸、和記國際電訊及英國上市的和黃醫葯。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漢族,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全家逃難到香港。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99年亞洲首富,2011年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3年12月24日,新出爐的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香港富豪李嘉誠以297億美元的凈資產,成為亞洲首富。
『拾』 年度盤點|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
【導讀】新年伊始,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物聯網也迎來了更多充滿戲劇性的挑戰與變革,在疫情爆發後,各地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及發生的這大大小小的的事件背後,多多少少都有物聯網的身影,為此,在這里小編整理了相關報告後,和大家說說2020年物聯網在全球的主要進展,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和借鑒!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
Part I: Covid-19對IoT 2020的影響
受疫情影響,公眾對物聯網的興趣下降了15%
人們通過Google搜索「物聯網」話題的頻率在2020年驟然下降。自2020年3月疫情大流行以來,這一下降比例達到15%;此後,「物聯網」話題搜索量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並處於較低水平,也沒有回升跡象。物聯網顯然不像其它話題那樣在公眾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同一時間范圍內,公眾對游戲的搜索興趣猛增了約65%、對「在家工作」的興趣增加了104%、對「失業救濟金」的興趣猛增了250%。在對3000多個財報電話的分析顯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IoT」一詞的使用量呈類似下降趨勢。但是,有關物聯網,尤其是「工業物聯網」的討論在第三季度又重新開始。
盡管疫情大流行,但2020 IoT市場仍然強勁
盡管Covid-19疫情不斷,並且
2020年全球GDP下降了5%,物聯網市場在2020年仍在增長(無論是支出規模還是連接設備總數)。雖然有少量物聯網項目因各種原因(如在封鎖期間無法建立基礎設施)而停止或推遲,但大多數物聯網項目在2020仍在繼續。
事實上,2020年是智能設備的一個拐點——活躍的物聯網連接數量(例如:連接的汽車、智能家居設備、連接的工業設備)等,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非物聯網連接的數量(例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目前全球有217億活躍的連接設備,其中54%(117億)是物聯網設備連接。到2025年,預計將有超過300億個物聯網連接,即地球上幾乎每人有4個物聯網設備。
十餘個物聯網主題隨疫情加速發展
物聯網在應對疫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以物聯網為中心的用例在幫助世界應對疫情方面發揮了(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最值得注意的包括工作場所、醫院和其它基於物聯網的接觸者追蹤(例如:Concept
Reply的跟蹤和定位系統),以及整個疫苗供應鏈中的產品跟蹤和驗證(例如:Controlant)。
對2021年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進入2021年,物聯網技術的整體情況,看起來很樂觀。人們普遍認為,任何因Covid-19對業務的負面影響都將在2021年逐漸消失,新的「數字化轉型浪潮」將推動物聯網市場的發展。企業將加速發展的主題之一是「新技術支持的商業模式」,其中許多新的商業模式將由互聯的物聯網產品來實現。企業關注的另一個主要主題是「人工智慧」。
Part II: IoT 2020十大進展
最大的物聯網新勢力:小米
2020年1月,來自中國的電子製造商小米宣布計劃在未來5年內至少投資72億美元用於5G和人工智慧(AIoT)。新的推動包括對智能電視、無人機、電動滑板車、空氣凈化器、路由器、安全攝像頭等一系列消費和企業物聯網設備的重大投資。
物聯網在對抗Covid-19中的最大貢獻:挽救生命
在2020年初,物聯網行業沒有人能夠預見到,IoT技術將在這一整年中為拯救生命而扮演重要角色。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於2020年6月進行的一項被廣泛引用的研究估計,在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期間,社交距離僅在歐洲就挽救了300萬條生命。雖然這些被挽救的生命大多可以歸功於人們只是待在家裡、戴上口罩和避免接觸,但物聯網技術無疑在一些情況下阻止了進一步的傳播。
許多物聯網廠商競相推出社交距離工具(包括Bosch.IO的工作場所隔離和聯系人追蹤解決方案,Software AG和Dell的Smart Social
Distancing解決方案,或Concept Reply的追蹤和定位系統等)。
位於德國萊比錫的Goebecke麵包店只是使用這種解決方案的眾多企業之一。該企業老闆介紹,工作場所的音頻提醒和對員工數據的分析能力,都使員工更加謹慎、意識更強,這些員工隨後變換了各自之間的距離。
最近,用於Covid-19的物聯網的重點已經轉移到疫苗供應鏈監控上,以確保疫苗安全交付,不發生產品丟失、篡改或變質。例如,輝瑞公司(Pfizer/Biontech)選擇了冰島的初創公司Controlant來監控其Covid-19疫苗的配送。
加速最快的物聯網垂直領域:醫療保健
多年來,由於行業的高度規范性以及缺乏對醫療數字化的支持和緊迫性,在醫療環境中實施物聯網項目被證明是很麻煩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Covid-19已經導致了醫療保健領域的數字化爆炸,特別是在醫院。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在2020年5月發布了多項臨時政策,以在2020年支持數字化工具。德國在2020年10月首次允許醫生開出針對特定疾病的數字健康應用(例如,一款有助於治癒焦慮症的應用)。
在大流行期間激增的應用之一是「遠程醫療」,即醫生通過視頻會議治療患者。醫生報告說,遠程醫療通常被視為只是邁向數字診斷的第一步,它依靠物聯網設備從遠處診斷病人。數家醫院於2020年開始進行試驗。2020年12月,一名倫敦外科醫生在加利福尼亞用5G技術對香蕉進行遠程手術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2020年最大的物聯網融資:Samsara
Samsara又成功了。2020年5月,在第一次Covid-19大封鎖期間,該公司又籌集了4億美元,旨在進一步擴大其工業物聯網業務。本輪融資對該公司的估值為54億美元,較2019年投資時估值下降14%。首席執行官Sanjit
Biswas在宣布這輪融資時,還宣布裁員300人(占勞動力的18%),這是由於Covid-19對關鍵垂直運輸系統的影響。
2020年值得注意的頂級投資(與物聯網相關)包括:
最重要的技術標准化:5G Release 16
2020年7月,3GPP標准機構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發布版本16,這是5G技術的第二套規范,也是5G
IoT的關鍵一步。構成版本16的一套新規范包括對「超可靠、低延遲通信」(eURLLC)、定位功能以及對TSN(時間敏感網路)的支持等方面的重大改進,所有這些方面對於各種物聯網用例的物聯網連接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高端應用,如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應用。此外,版本16還可以在新的5G核心網上部署和管理NB-IoT和LTE-M技術,使5G網路可以通過這些技術管理大規模和低復雜性的物聯網。當前,全球約有2億個IoT連接使用NB-IoT
/ LTE-M的產品。預計,面向高端應用的5G物聯網將在2022年及以後興起。
最著名的新流行語:AIoT
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物聯網的真正價值可以通過應用於物聯網數據流的AI/ML演算法來解鎖。因此,事後看來,「AI + IoT=
AIoT」在2020年出現並成為一個新流行語也就不足為奇了。在2020年12月,Google對這個話題的搜索量大概比12個月前多了70%。有趣的是,這個詞似乎起源於中國(而不是像「
IoT」一詞起源於美國)。華為和小米以及台積電(TSMC)這幾年一直在推崇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概念,即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融合。
2020年,許多「非中國」公司在品牌推廣工作中都使用了這個術語。美國工業軟體提供商Aspen Technology於2020年8月宣布了其新的工業4.0
AIoT
Hub,瑞士網路安全公司Wisekey於2020年9月推出了以AIoT為中心的新數字戰略。在2020年推崇這一術語的公司的其它例子包括總部位於新加坡的ASM
Pacific Technology和總部位於美國的分析軟體提供商SAS。
最大的物聯網相關收購:Nvidia-ARM
2020年9月13日,英偉達宣布有意收購ARM,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半導體交易,估值400億美元。除了是最大的半導體交易外,此次收購有望為AI&邊緣物聯網帶來新的技術創新。英偉達收購的主要業務板塊是ARM的處理器IP,其中也有重要的IoT成分,尤其是邊緣計算。ARM的IoT產品&服務集團(ARM的Pelion
IoT平台、MbedOS、SoC解決方案/安全、KigenSIM解決方案)將不參與此次交易。如果這筆交易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中國企業永遠得不到ARM的技術。這可能會進一步造成美中貿易關系的不平衡,從而使美國在半導體知識產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2020年的重要收購(與物聯網相關)包括:
最雄心勃勃的新物聯網連接技術:Amazon Sidewalk
2020年11月,亞馬遜通知Amazon Echo設備和Ring安全攝像頭的客戶,Amazon
Sidewalk將很快推送到他們的設備上。Sidewalk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旨在創建一個鄰里共享的網路,讓寵物或資產追蹤器等物聯網設備,即使在家庭Wi-Fi網路中斷或超出范圍時也能連接到互聯網。這是通過將不同的Wi-Fi網路連接成一個低帶寬網路,供不同用戶的物聯網設備使用的技術。
2020年9月,LoRa低功耗標准幕後的晶元公司Semtech宣布已與亞馬遜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以合作構建網路;幾個月後的12月,據報道LoRa聯盟正在洽談,也將加入並支持Sidewalk,使用開放的LoRaWAN標准,該聯盟及其500多家成員公司都支持該標准。
最重要的政府舉措:美國物聯網網路安全改進法
2020年12月,《物聯網網路安全改進法案》終於簽署成為美國法律。其中,該法律要求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NIST)定期(至少每5年一次)更新物聯網安全標准和指南。專家們希望,該法律能夠促使製造商在設計物聯網設備時考慮到一些網路安全功能(例如:使用安全編碼實踐、提供足夠的認證、定期給設備打補丁)。
最大的IoT 2020 IPO:C3.ai
2020年12月9日,C3.ai上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股票代碼為「AI」)。C3是一個真正的物聯網成功案例。該公司由美國億萬富翁Tom
Siebel於2009年創立,他因創立Siebel Systems公司而聞名,2006年1月該公司出售給甲骨文。C3.ai最初叫C3
Energy,主要專注於電網、電表和公用事業的數字化,該公司後來(2016年)品牌更新為C3IoT,並將其關注點擴大到能源之外,作為一個橫向物聯網平台。近年來,該公司強調通用分析和人工智慧能力,這也是為什麼該公司再次將品牌重塑為C3.ai。今天的C3.ai聲稱它可以從5700萬個感測器讀取數據,但Siebel明確表示,重點是AI(包括非IoT應用)。2020年12月上市至今,股價已較開盤價飆升超過40%,估值近140億美元(截至2021年1月8日)。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關於「年度盤點|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認為要想在大數據行業有所建樹,需要考取部分含金量高的數據分析師證書,這樣更有核心競爭力與競爭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