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tcl集團2016股票何時分紅
可以留意F10裡面的信息。
㈡ 怎麼做股票的財務分析
第一節 市盈率:最簡單的公司定價指標
一、怎樣計算市場盈率
市盈率是一間公司股票的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 =每股市價/每股盈利
目前,幾家大的證券報刊在每日股市行情報表中都附有市盈率指標,其計算方法為:
市盈率 =每股收市價格/上一年每股稅後利潤
對於因送紅股、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造成股本總數比上一年年末數增加的公司,其每股稅後利潤按變動後的股本總數予以相應的攤薄。
以東大阿派為例,公司1998年每股稅後利潤0.60元,1999年4月實施每10股轉3股的公積金轉增方案,6月30日收市價為43.00元,則市盈率為
43/0.60/(1+0.3)=93.17(倍)
以市盈率為股票定價,需要引入一個"標准市盈率"進行對比--以銀行利率折算出來的市盈率。在1999年6月第七次降息後,我國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25%,也就是說,投資100元,一年的收益為2.25元,按市盈率公式計算:
100/2.25(收益)=44.44(倍)
如果說購買股票純粹是為了獲取紅利,而公司的業績一直保持不變,則股利的收適應症與利息收入具有同樣意義,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把錢存入銀行,還是購買股票,首先取決於誰的投資收益率高。因此,當股票市盈率低於銀行利率折算出的標准市盈率,資金就會用於購買股票,反之,則資金流向銀行存款,這就是最簡單、直觀的市盈率定價分析。
二、正確看待市盈率指標
在股票市場中,當人們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標去衡量股票價格的時候,會發現市場變得無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懸殊,並沒有向銀行利率看齊;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場表現越好。是市盈率指標沒有實際應用意義嗎?其實不然,這只是投資者沒能正確把握對市盈率指標的理解和應用而已。
1.市盈率指標對市場具有整體性的指導意義
市場的資金永遠向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動,就股票市場的整體平均市盈率而言,基本上是與銀行利率水平看齊的。在降息以前,我國股市平均市盈率達到35-40倍就顯得偏高了,而經過7次降息後,股市平均市盈率上升至40倍,則被視為"恢復性"的上漲。
2.衡量市盈率指標要考慮股票市場的特性。
與銀行儲蓄相比,股票市場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股票投資的收益,除了股息收入外,還存在買賣價差產生的損益。股票定價適當高於銀行存款標准,體現了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原則。
二、正確看待市盈率指標
3.以動態眼光看待市盈率
市盈率指標計算以公司上一年的盈利水平為依據,其最大的缺陷在於忽略了對公司未來盈利狀況的預測。從單個公司來看,市盈率指標對業績較穩定的公用事業、商業類公司參考較大,但對業績不穩定的公司,則易產生判斷偏差。以上面提到的東大阿派為例,由於公司市場前景廣闊,具有很高的成長性,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股價上升,市盈率居高不下,但以公司每年80%的利潤增長速度,以現價購入,一年後的市盈率已經大幅下降;相反,一些身處夕陽產業的上市公司,目前市盈率低到20倍左右,但公司經營狀況不佳,利潤呈滑坡趨勢,以現價購入,一年後的市盈率可就奇高無比了。
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增長潛力的認同,不僅在中國股市如此,在歐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場上同樣如此。從這個角度去看,投資者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高科技板塊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過100倍,而摩托車製造、鋼鐵行業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0倍了。當然,這並不是說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越好,我國股市尚處於初級階段,莊家肆意拉抬股價,造成市盈率奇高,市場風險巨大的現象時有發生,投資者應該從公司背景、基本素質等方面多加分析,對市盈率水平進行合理判斷。
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定性分析
一、公司背景如何
除了了解公司的主營業務和注冊地,以便進行行業和地域分析外,追溯一下公司的來龍去脈也是很有意思的。
1.看看大股東是誰
按股股東對公司有絕對的控制權,其實力及對上市公司的扶持態度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的前景。例如,天津港(600717)原名津港儲運,控股股東天津港務局實力雄厚,以實物配股的形式將優質資產注入股份公司,既達到天津港(600717)借殼上市的目的,也保證了股份公司近3年業績的高速增長;與此相反,上海一家本地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經營困難,直接和間接佔用股份公司資金近10億元,注冊會計師對收回款項的可能性表示懷疑,消息披露後,股價應聲跌落50%。
2.看看公司的歷史沿革
了解公司在上市以前的歷史,有去偽存真的功效。一家上市公司簡稱中帶有"科技"字樣,前身卻是一家夕陽行業的大型企業,由於改制不徹底,設備陳舊,歷史包袱沉重,名字再冠冕堂皇,也不會被市場所認同;中關村(000931)的設立,源於重組瓊民源的背景,由於牽涉到1.8億瓊民源社會公眾股股東的切身利益,公司的誕生盡顯管理層的呵護,一正三副北京市長為其剪綵,新聞媒體熱情渲染,註定了它上市以後的多資多彩。
二、誰在管理公司
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競爭。公司決策層和高級管理人員的經營管理能力,加上員工的整體素質是決定公司命運的關鍵:
四川長虹有倪潤峰,青島海爾有張瑞敏,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壯大,成為行業龍頭;王石及時收縮戰線,果斷殺回深圳房地產市場,避免了深萬科象某些大型集團一樣,在多元化發展中陷入泥潭;東大阿派的員工學歷高,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公司充滿朝氣和活力……
相反,某些公司領導經營管理不善,卻熱衷於個人宣傳,以把自己的頭像登上報刊廣告為樂事,股東的血汗錢得不到珍惜,如此企業又怎能令人放心呢?
三、公司產品有知名度嗎
這實際上是公司在行業競爭中的地位問題。提起彩電,人們馬上會想起長虹、康佳、TCL;提起冰箱,會想起海爾、科龍。產品的知名度,直觀地反映了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如果說某上市公司生產彩電,而其品牌早已湮沒在市場硝煙之中,商場櫃台上又難尋芳蹤,投資者對其股票恐怕要遠而避之了。
評判企業的競爭地位,除了市場知名度、市場佔有率,還要看企業的技術水平和新產品開拓能力。在彩電行業大打價格戰,慘烈廝殺之時,康佳一方面沉著應戰,一方面迅速將技術含量高的純平彩電推向市場,新產品以質取勝,附加值較高,與那些一味以低價搶占市場份額的企業相比,康佳的業績受價格戰影響的幅度肯定要小。
第三節 公司財務報表解讀
公司當期財務報告,是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期報告中的重要內容,也是評判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信息源。對於投資者來說,了解各項主要的財務指標的含義,是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的第一步。
一、每股收益:最直接的業績指標
1.由於股本發生變化,每股收益不能體現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變化
假設一家上市公司1997年總股本為1億,稅後利潤5千萬元,則1997年每股收益為0.50元;1998年,公司每10股送10股送股,總股本變為2億,全年稅後利潤8千萬元,則1998年每股收益為0.40元,由於股本總數的變動,使每股收益下降,我們不能據此認為公司的經營業績滑坡,實際上,公司業績是呈然快速增長的。所以,在看公司歷年每股收益值的變化時,必須結合其股本擴張情況。
2.全年每股收益≠中期每股收益×2
由於不少行業在經營中有明顯的季節性,上市公司的全年業績不能以中期業績乘2簡單推算。如空調行業的公司,其上半年的業績往往佔全年業績的七成。另外,經營環境重大變化也會對公司業績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以錦州石化為例,1998年中期每股收益僅0.012元,下半年國家嚴厲打擊走私,公司下半年業績迅速改善,全年每股收益0.21元。
二、每股凈資產:股票的含金量
每股凈資產,是公司期末股東權益總額除以總股本數的值。從理論上講,凈資產值反映了公司中屬於股東的資產的價值,故有人把它視為股票的含金量。
看每股凈資產值,不能光看其絕對值的大小,還要看資產的質量,這就需要引進一個新的指標--調整後每股凈資產值。它在計算時扣除了3個以上的應收款項、待處理的財產凈損失,擠幹了水分,更真空地反映了股東擁有資產的價值。當一家公司凈資產值與經調整後凈資產值相差較大,其資產質量和潛在的虧損狀況將令人擔憂。
三、凈資產收益率:評判經營效率的硬指標
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稅後利潤總額/股東權益× 100%
或 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值× 100%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改制包裝中資產評估、實物資產折股比例、新股高溢價發行等因素,新改制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後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具有不可比性。
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反映公司對股東資產的經營效率,在公司分析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凈資產收益率:評判經營效率的硬指標
1.縱向比較公司經營業績變化
前面我們講到,由於股東變動,一家公司歷年每股收益的變化缺乏可比性,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對公司每1年1元錢的凈資產可創造多少利潤進行對比,直接反映了公司經營效率的變化。
2.橫向比較不同公司經營的優劣
假設A公司每股收益0.5元,每股凈資產4元,B公司每股收益0.3元,每股凈資產2元,投資者就不能簡單地以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的絕對值高而認為A公司好,其實,A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為12.5%(0.5/4*100%),每1元凈資產能創利0.125元,B公司凈資產收益率15%,很明顯,B公司對資產的經營效率要高於A公司。
3.配股資格線
根據中國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欲申請配股,其最近3年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值不得低於10%,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公司不低於6%。目前,上市公司為爭取保住配股資格而調節利潤的情況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這無疑為投資者的推斷增加了一條線索。
四、利潤表:業績來源可靠性分析
一家公司業績出現增長,當然可喜可賀,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還需要細致了解公司業績的增長從何而來?能否持續?查閱財務報告中的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分析利潤的構成,當發現凈利潤的增長與主營業務收入不同步,就要從以下幾個角度找原因了。
1.成功控制費用,降低成本
當成本下降以後,主營業務收入下降並未影響主營業務利潤,保證了業績的增長,這是一件好事。不過,從另一方面看,成本的控制終歸有個限度,假如主導產品的銷售不能擴大,公司可持續性的增長就難有保證。
2.其他收入大增意味著什麼
如果主營業務利潤未見增長,公司利潤增加來自其他收入,就要多個心眼了:前景好的公司,可能會有較穩定的投資收益,但如果是靠一次性出讓資產、非穩定性投資收益得來的高額利潤,可視為公司業績的"水分"。深市某家上市公司1996年每股收益高達1.16元,比1995年增長328%,可當年主營業務收入下降20%,公司收益80%來自短期證券投資,到1997年,由於無法再從評判市場獲利,其每股收益又跌至0.05元。把這樣的股票認作高成長股,顯然是要吃虧的。
3.所得稅減免意味著什麼
由於公司所得稅稅負下調,利潤總額未見增長,而凈利潤出現增長,這也不能代表公司具備成長性。
㈢ 請大神幫我分析一下TCL集團2013一季度的財務報表健不健康
1、財務報表是否健康這個問的太大,財富報表的分析有很多:包括資產負債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股票市場上用的還有市價比率分析;全面分析的還包括杜邦分析等。如果用於管理,則需要調整報表成管理用財務報表,之後可以分析的東西就多了。
2、就TCL集團的資產負債來看。負債有些高,資產負債了逐年遞增,已經達到了73%以上,一般超過50%,則財務就有限緊張。而且TCL集團的流動比率只有1.18,速動比率只有0.89,短期財務上,也有不小壓力。
㈣ 2012年買入TCL股票,現在股價是1.84元還可以持有嗎升值的空間有多大。。
最好換成其他股票。TCL集團業務很雜亂,主營收入同比增長8.97%,而凈利潤同比下降47.50%,公司的管理不行!
建議選擇:主營業務突出(最好是國家大力支持、新興產業),概念突出,各種財務指標好的股票,買賣要根據技術分析去判斷。
㈤ 企業財務報告分析研究論文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論文字數:5829,頁數:13, 論文編號:CW023 摘要:論文首先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進行了闡述;其次,論文結合了惠州市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其報表進行了分析;然後,應用能力分析對其綜合財務狀況進行了杜邦分析;最後,利用財務報表分析結果和提出存在的問題,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財務報表 上市公司 財務比率
目錄
摘要 I
1 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 1
2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 1
2.1 資產負債表分析 1
2.1.1 主要資產項目分析 1
2.1.2 主要負債項目分析 1
2.1.3 主要所有者權益項目分析 2
2.2 利潤表分析 2
2.3 現金流量表分析 3
3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比率分析 3
3.1 盈利能力分析 3
3.1.1 各項盈利能力指標 3
3.1.2 TCL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3
3.1.3 盈利質量分析 6
3.2 營運能力分析 7
3.3 償債能力分析 8
3.4 增長能力分析 10
3.5 杜邦財務綜合分析 11
4 公司財務報表體現的經營問題和解決對策 12
5 結論 12
參 考 文 獻 12 以上回答來自: http://www.lwtxw.com/html/51-5/5204.htm
㈥ tcl財務報表
你好,呵呵,找財務報表的方法很簡單
1、TCL是上市公司,雖然很搓,但好歹是只股票,必須公開財務報表的,股票代碼是000100,叫做*ST TCL,ST就是special treatment,搓股票的標志
2、下載股票軟體「錢龍 旗艦 2007」,安裝到電腦上,進行簡單的注冊,可以免費使用
3、進入軟體登錄後,輸入000100,找到*ST TCL
4、進入該股信息後按F10就能找到財務報表了,連Z值檢驗都有,呵呵,爽吧!!公司的信息很全的,還可以將數據倒出,方便用SPSS進行技術分析
祝你使用愉快!!!呵呵,學財務、有前途啊!!
㈦ 近幾年TCL集團合並財務報表存在問題分析
建議你親自到此公司實地考察下,評估下運作系統。這樣你做起計劃方案論文才有可信度。
㈧ 股票「tcl集團」分紅了,如果我只買了1手,那有分紅嗎
有分紅,無論多大和多小的流通股東得到的分紅比例都是一樣的,比如每股分紅0.10元,是按股數多少計算的,即分紅金額=股票數量*0.10元/股。
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