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守投資人買銀行股票一直吃分紅可以嗎
只要你有大量的證券和股票賬戶,持有銀行股分紅和打新股是一件非常非常愉快的事情。有更多的證券賬戶意味著什麼?即建議如果你的兄弟姐妹、父母等家庭成員沒有投資股票的計劃,不妨建議他們開立證券賬戶。用來投資股票認購新股,賺錢是一件相對安全且收益相對較高的事情!都說零售銀行股拒絕賺錢,但始終是各大機構投資者的最愛。證券公司、社保基金、各大保險公司都是銀行股的常客。
我打算長期持有,也就是十年前,我買了中國建設銀行看看能賺多少,本金10萬。因為我長期持有不賣,所以不考慮印花稅、傭金之類的。2010年8月11日,我們以1.91元的收盤價買入,一共剩下523個地段,107元。根據2011年分紅規則,每10股派息2.11元。我們不需要復利繼續投資,等我們收到錢的時候,就會拿出來做別的。
2. 保守投資人買銀行股票一直吃分紅可以嗎有哪些建議
很多投資者投資時候會嫌棄銀行的定期存款或者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低,但股市的波動風險是很多保守投資者無法接受的,但銀行股的波動率相對較小,投資風險相對較低,很多投資者想把錢直接買銀行個股,銀行每年的分紅相對較高而且穩定,而且股價的上漲也能獲得一部分的收益,整體的收益相比銀行定期存款和銀行理財存在優勢,甚至買入後可以獲得打新的份額。那這種想法是否可行呢,銀行股就沒存在回落風險嗎,這類投資策略是否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呢,下面我就來重點解釋下該問題。銀行股股息率分析我們打開目前四大行的股票走勢分析,個股的整體走勢往上的,但這之間存在大牛市和大熊市的階段,個股相對起伏較大,但銀行個股的整體走勢還是往上的,具體我們以一家銀行走勢為例,參考下圖:
上圖表明每年的凈利潤在逐步的遞增,公司凈利潤上升後股東權益自然跟隨上漲,那每股收益也是上升,那造成股價自然要上升。這裡面很多投資者也會疑惑,雖然市場上的貨幣發行量在增加,但不一定平均分配到各個銀行啊,這里主要存在兩大因素:第一,四大行的地位在目前中國是其他銀行無法撼動的,更多客戶還是選擇四大行居多。第二,目前銀行大部分都是國有控股,銀行牌照獲得資格相對較難,所以銀行的擴張率較低。所以貨幣發行量增加,大銀行的分配到的額度也是逐步增加。總結:通過上圖銀行股息率的分析和銀行股價長期上行走勢分析後,如果我們長期投資銀行股是可行的,但在銀行個股選擇上注意,選擇大銀行和上市較久的銀行,如果剛上市沒幾年的銀行股大部分受到資金炒作過,股價相對較高。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3. 股票長線,靠長期持有,吃分紅和紅利能掙錢嗎
理論上是可以掙錢的,但現今實際上是難以實現的!
股票有升跌,其中不乏人為因素,如果一隻股票分紅了(也不是經常分紅的),但它股價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如果不幸來個跌停,那你要分多少紅才能補回?
現在投資股票賺錢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低買高賣掙差價了!現在很多散戶做長線的都是被逼的,被套了也就安慰自己這是在做長線投資。。。
神馬短、中、長線的都是浮雲。
4. 股票可以靠分紅盈利嗎
可以。中國股市也有很多分紅高的公司。尋找他們您就到那些成熟期的公司里找,有很多。隨便舉兩個:雙匯發展和宇通客車。分紅率相當的高,有個十萬、二十萬,靠分紅都能維持生活。
但是這種成熟的、對股東負責的公司往往缺乏做市值的意願。借殼、重組他們幾乎不搞,沒有概念、題材,所以想賺快錢的股民一般不炒他們,導致價格上漲緩慢,吃差價賺錢比較難。
5. 如果有500萬元,全倉買入銀行股票,靠吃分紅能維持生活嗎
如果有500萬買入中國銀行或者農業銀行股票,靠分紅肯定能生活的,而且還能生活得有滋有味。
因為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是國內四大行,根據歷史四大銀行的分紅數據,四大行的股票每年保持有分紅的,而且分紅的收益還不低,分紅收益保持在4%~7%之間,意思就是500萬按照分紅率每年可以分到20萬~35萬元之間。
每個月有2.5萬,每天有821.9元,這個開銷金額已經足夠過上小康生活,即使生活在一線城市,同時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生活在小城市的話過的質量會更好,會讓多少人羨慕嫉妒恨的生活。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500萬買入中國銀行或者農業銀行靠分紅是可以生活的,而且還能過上小康生活,生活的質量還是挺高的。
6. 有多少人炒股是為了分紅
這個問題我給別人回答過很多。你已經發掘到接近了股票的本質。股票並不是零和游戲,至少並非所有的股票都是零和游戲。
我覺得你是對股份公司(不一定是上市的)的本質不太清楚。你耐心看看股份制是怎麼來的,思考一下,有問題再補充。
首先,股份公司,包括不上市的股份公司,都起源於合夥賺錢的需求,很多人把錢湊到一起做買賣,當然要事先說好你占幾股,我占幾股,賺了利潤分的時候好按這個比例分,所謂分利潤,就是分紅。
其次,股份公司並不是把每年賺的錢都分給股東,因為它需要用賺的錢追加投資才能擴大規模賺更多的錢,但是有的股東需要把自己的錢拿回來點維持生計,怎麼辦呢?——這就是股票交易的起源: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10年都不分紅,把賺的所有錢都用來造新船,10年以後才大舉分紅,因此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只能看到自己的公司擴大卻10年拿不回任何錢,於是1609年阿姆斯特丹設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需要用錢的股東可以把持有的股份按議價賣給別人,議出什麼價格當然會跟公司的發展有很大關系了。也就是說,公司的船變多了,大家都知道將來可能分紅很多,那就會想買的人多想賣的人少,自然股價就上去了。
如果這些看明白了,你的問題就可以回答了:
1有多少人炒股是為了分紅?
——這個,呵呵,看個人了,不同人群、不同市場都不一樣的。同一個人也可以既為了倒賣也為了分紅,看側重哪邊些了。
2現在的上市公司 是每年都分紅嗎? 分紅的錢會比買股票的錢還多嗎?舉例就是加入我10元/股 買了100股 花掉1000元 到年底 每股分紅20元 呵呵 有這當子好事嗎?
——不同的企業不一樣,有的分紅,有的不分紅,不分紅的並不代表將來也不分紅。至於是不是買股票的錢還多,那又得看股價多高了。舉個例子吧:微軟上市16年從來不分紅,但第一次分紅就分了320億美元,超過了當時很多大公司的全部市值。
當然也有的一直到最後退市消失都不分紅。兩種都有,不可一概而論。
股價10元,到年底分紅20元,沒有這檔子好事,但今年分紅少,明年加一些,到10多年後每年分紅超過10元,還是有可能的。參見微軟的例子。
再給你一些數據:在美國和香港股市,整體上股息大概為股價的3~5%。有人做過統計,如果買標普500指數(也就是買很多大公司取一個平均效果)長期持有,紅利再投資,100多年平均下來年復合收益率是10%,肯定是高於銀行和國債利率的。
3 國家對上市公司分紅有明確要求嗎?就是 每年一定要分紅之類的?
——沒有要求。看企業的盈利狀況和發展計劃。參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例子,如果公司需要擴張,就會用錢買船而不分紅。
4 如果不是為了分紅 那麼這些股民們 每天樂此不疲的炒一張廢紙 來做什麼?
——參見東印度公司的例子,將來的分紅可能多。當然也有很多情況,他只是覺得將來還有更傻的人願意花更高的價錢來買,這就是所謂博傻嗎。反正不管將來分紅多少,只要有人買,你就能把股票賣出去。
5 接第四問 人家炒球票的 到最後一張球票500元炒到1000元 是因為有人想買票看球 人多票少 有人覺得花1000元看場球值 炒房子的 一套房子 20萬炒到100萬 到最後終會有人買來住 那麼這些人炒股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如果不是為了上市公司的那點可憐的分紅的話 只能說這些人炒的是最後誰傻
——部分正確。但是到底是不是最後賣不出去就沒有用處,不一定。有的公司後來真的分了很多紅,當時花1000買的人後來拿到這么多分紅已經很值了。還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微軟上市16年從來不分紅,但第一次分紅就分了320億美元,你能說微軟股價漲了幾十倍以後買進的人就吃虧了嗎?你說的最後一個傻子倒霉蛋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兩種都有,不可一概而論。
7. 我買了20000手中天科技股票現在分紅是10送3股轉12股派1元,我能得多少股
我能得3000000股和200000元現金
8. 500萬買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股票,靠分紅能生活嗎
你了解股票分紅嗎先舉一個例子說明什麼是股票分紅,為什麼要買股票。假設現在小明開了一家公司,就叫做小明公司,為了籌集更多資金擴大公司規模,小明准備把公司上市,股價定為十元,那為什麼有人要買這個公司的股票,憑什麼成為股東呢。實際上,小明在這時候就有承諾是拿出該公司的部分利潤分給股東,這就是投資股票的本質,也是價值投資最看重的。
雖然未來不可預測,但是花500萬買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股票,每年的分紅還是一個比較可觀的數字,相關數據顯示,500萬買銀行股票每年可以分到十幾萬左右的分紅,按道理來說肯定是可以養老的了,但是一定程度上投資還是應該謹慎選擇,畢竟收益與風險是並存的,合理投資才最重要。
9. 股票一定要炒嗎每年都買入一定的數目,長期持有吃分紅,作為養老靠譜嗎
散戶和小股民都是靠在市場買股票,即是市場價。這樣養老機會不大。機構和大富豪都是認購的,成本低好多。這些東西是沒得比辦法的,誰錢多誰制定規則。人家1塊多認購的中石油,2塊多認購的建行靠分紅早就回本了。
10. 股票分紅疑惑
分紅送股後要除息除權很正常的。國外也一樣。
比如一個公司總股本一億股,每10股派2元,那這個公司就要拿出去2000萬用來分紅,也就是這個上市公司分紅後少了2000萬塊錢,那公司的價值不就少了2000萬嘛,所以要相應的除息。
除息後公司的靜態市盈率會降低,因為他的靜態每股收益不變,但是股價變低了。
買股票最大的價值當然是跟著公司一起從小公司成長為大公司。當然這要看你的投資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