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雷軍給小米員工發股票,每人分得57萬港幣,此舉有何深意
小米員工發了股票,發了7000多萬,發給了3000多人,平均每人能得到57萬港幣的股票止損也進行了這個股票的分發,是因為執行股權激勵計劃,很多大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都會實行這個股權激勵計劃。
因為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必然需要擴充管理的層級管理的層級越多,越意味著有管理失控的風險,怎麼能讓它不失控呢?那就是讓自己能接觸到的最下級的那一層管理者對自己言聽計從,凡事從企業利益的角度去出發,他們就像是企業的董事長一樣去管理自己下面的那些人,那這樣企業就很少存在的經營失控的風險,企業經營風險會下降很多。
㈡ 小米向3904名員工授予7023萬股票,你如何看待小米的這一決定
我覺得小米公司的這一決定能夠讓它發展的很好。因為這么做可以讓員工更加賣力的為公司工作。這么做也可以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不少上市公司會分給員工股票,這樣的情況讓不少小夥伴羨慕不已。小米就像3904名員工受益的價值7,023萬的股票。我覺得小米公司的這一決定對它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員工能不能得到公司授予的股票是要有一定的資格的。有些員工為了獲得公司的股票,他們會更加賣力的工作,所以小米公司的這一做法也能夠激勵員工。
你是如何看待小米公司授以員工股票這一件事情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㈢ 小米向集團3904名員工授予7023萬股票,他們每人能分到多少
小米向集團的3904名員工授予了7,023萬的股票,可以說這次股票的發放是階梯性的,不是所有人都完全平均的,就說有700名是小米公司,所有的尖端人才,優秀的青年工程師。所以他們獲得了1,600萬的股票。
但是激勵員工基本上能想到的都做了,現在各個公司也都有做,比如說給員工績效工資,給員工股權激勵給員工,明確的晉升渠道,給員工更好的職業發展前途,給員工一些培訓,甚至說給員工的家屬一定的幫助,都是為了讓員工對企業更有歸屬感,更願意為企業盡心盡力的做事情,從而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因為員工更願意為企業做事情,企業可以降低用人的成本,雖然說員工福利花了一點錢,但是最終仍然是企業賺的。
㈣ 小米股票代碼是多少 小米集團股票
小米集團是在香港上市,其股票代碼是01810。想要買小米股票需要開交易港股的賬戶。
2018年6月25日,小米發布招股書,正式啟動公開發售。招股書顯示,小米香港IPO全球發售股份數目21.8億股,每股22港元,股票代碼1810。
小米基石投資者共有七家。
其中,中投中財(CICFH)認購1.91億美元、美國高通(Qualcomm)認購1億美元、中國移動認購1億美元、CDB PE(國開基金)認購6700萬美元、保利集團認購3150萬美元、招商局認購3000萬美元、順豐速運認購3000萬美元。
(4)小米公司股票分紅么擴展閱讀:
2019年3月12日,小米持股的老虎證券向SEC日前更新招股書。公司將以每股5美元至7美元的價格發行13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最高擬融資9100萬美元。 老虎證券於本周開展全球路演及認購,預計3月2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板塊掛牌,股票代碼為TIGR。
2019年3月19日,小米公布上市後首份年報。2018年實現總營收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經調整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5%。
2019年6月10日,小米再次宣布回購524.7萬B類股。2019年6月3日以來,小米已經進行了4次股票回購,耗資約4.5億港元。
㈤ 如何看待小米創始人雷軍 8 月 31 日轉出 3 億股小米股票到雷軍基金會
根據小米方面對記者的回復,「賣出原因是雷軍不再控制雷軍基金會導致可統計份額降低,並非減持,這家基金會是一傢具有公共性質的慈善機構,而雷軍根據香港當地條例終止對基金會的控制。」
雷軍基金會為市場所熟知,是今年7月。當時,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近期向小米基金會、雷軍基金會各捐贈3.08億股公司B類股用作公益用途,合計約6.16億股。
當時的背景之一是,雷軍剛剛官宣,2021年Q2小米全球銷量超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霸主三星。這是小米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因此,這筆「豪捐」當時引發了很大的市場反響。
按照邏輯,雷軍向雷軍基金會的捐贈並非現金,而是股票,獲得股票的基金會可以享受這些股票所帶來的分紅,然後再把分紅用於公益項目,也可以直接進行買賣等股票交易。同時,雖然雷軍所捐贈的對象為「雷軍基金會」,但是並不意味著「左手倒右手」。因為基金會要受到香港稅法制約,只能用於慈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雷軍所捐贈的是「B類股票」,小米作為港交所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其擁有「A類股票」和「B類股票」兩大類,B類股票往往意味著1股1票。
實際上,作為小米的靈魂人物,雷軍每次對於小米的持股變動都會牽動市場神經。
上一次雷軍股權變動被市場所關注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當時多家股票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小米創始人雷軍的持股數發生了變動,這被認為是雷軍本人對小米股票進行了減持。對此,小米集團公關部當時澄清表示,雷軍先生沒有減持股票,持股數量沒有變化,改變的只是他的B類股投票權數量,因為不再代理部分小股東的投票權。
此外,在2019年1月,小米集團還曾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出於對公司長期價值的信心,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和其他控股股東,承諾持有的所有股票,繼續鎖定365天,同時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CFO周受資亦做出同樣的承諾。當時,小米6個月禁售期結束,而公司股價還基本處於陰跌狀態。根據記者梳理,當時港股上市公司中,除小米外,並無已到解禁期的大股東做出過類似承諾的記錄
㈥ 小米向4931位員工授予了1.749億股股票,小米這么做的原因是什麼
小米向4931位員工授予了1.749億股股票,小米這么做的原因就是為了激勵員工,為公司創造更大的財富。
最後,小編在聽說這個事件後,確實比較羨慕小米的員工,竟然能得到公司的股票,但這也離不開員工們的努力。
㈦ 如何看待雷軍所說的,小米從未故意「飢餓營銷」
估計在小米初創的時候,大家可能還會一致的小米缺貨事件辯解幾句,但是從米1到現在小米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現在斷貨的狀況不但沒有緩解,並且連臨時取消搶購都出來了,讓任何說法都缺乏說服力。小米真的一直玩著“飢餓營銷”的把戲嗎?不過仔細想想小米的現狀,還要玩這種噱頭真的有點說不通了。
3.小米的缺貨另有原因
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句話,盡管小米雖然已經十歲了,但是底子依舊很薄,沒法實現大量備貨。這個原因其實雷軍在很多場合都講過,小米手機利潤一直保持著比較低的狀態,無法負擔起大量備貨導致的資金壓力。
小米在發售手機除了在剛開始會准備好一定量的現貨,其餘時候基本上現做現賣;只要有一款手機成為爆款,短時間內小米也沒法找到其他生產線的話,那就只能斷貨啦。這也是小米商城一周一搶的原因之一,起碼能撐個幾分鍾;要是一天一搶,那估計搶購就變成秒殺了。
一旦大量備貨導致資金難以周轉的話,小米就只能轉讓公司的股票來維持日常運營,否則小米只能選擇破產。從現在來看公司更傾向於繼續採用現做現賣的戰略,這樣好處就是不會積壓,資金周轉比較快;但是這畢竟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每一次斷貨都會打擊一次消費者信心,十分不利於公司以後的發展。
至於王騰事件,小米官方曝光了後續的聊天記錄,這個人說的大概意思小米故意不備那麼多貨,因為缺貨會導致線下哄搶提價,這樣可以保證小米每款手機的在前一兩個月的銷量。
我個人跟傾向於這是個人意見,畢竟小米9的價格和配置都在那,確實有自身的優勢;況且小米並沒有多少溢價空間,這樣故意缺貨不止沒法提升多少價格,還會影響到小米的口碑。再說這樣一直斷貨肯定會對手機銷量造成影響,畢竟一款新手機發售後前一兩個月熱度最高銷售最好,錯過這段時間等到友商發布新機的時候,銷量只會越來越差。
不過小米真不打算改變現有情況嗎?在2018年小米給了雷軍99億的股權分紅,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小米財報不太好看。既然能拿出這么一大筆錢獎勵創始人,真的不如提高下產能保證小米不斷貨,畢竟取悅消費者才是小米未來發展的根本。
㈧ 買小米股票 會有分紅嗎
不建議購買
㈨ 42萬元的小米股票每年分紅是多少
可能是幾天到一萬嗎看著當年的這個工作
㈩ 若你手裡有小米公司1%的股份,能實現財務自由嗎
能實現財務自由,小米公司到目前為止市值是約4800億。擁有1%的股份全部套現價值在48億左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擁有48億在中國完全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只要按照正常的日常進行生活,這些錢一輩子都花不完。
小米股份的1%,48億,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神話級別的財富
像月薪過萬,已經算是高薪了。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一年也才12萬。一百年的時間,也才1200萬。一千年的時間,也才1.2億。一萬年的時間,也才12億。需要努力奮斗4萬年,才能存夠48億。就算是一個年薪百萬的企業高管,掙夠48億,不吃不喝也需要4800年的時間。
所以,48億,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神話傳說般的財富。只要沒有惡習,只是奢侈生活,幾輩子都是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