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股票
擴展閱讀
買格力還是茅台股票代碼 2025-08-18 22:38:18

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6-08 17:57:41

1. 世一堂是什麼

一個老字型大小的制葯品牌
世一堂,一個見證歷史滄桑的百年老字型大小,早在解放前因與北京同仁堂簽下永不進關的一紙文約而聞名遐邇,從此就有了"北有世一,南有同仁"的說法。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歷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七年(1827年),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制葯廠。作為中華傳統五大堂之北堂,早在1915年世一堂的葯品就獲得首屆巴拿馬博覽會金獎,曾被原國內貿易部認證為"中華老字型大小"。世一堂牌商標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國際注冊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保護組織成員,在黑龍江省歷屆商標評比中都名列第一,其品牌無形資產評估超過10億元。

2. 世一堂的簡介

世一堂創建於清朝道光七年,即公元1827年,已經有180餘年歷史。世一堂的祖地在吉林市,
早在中華民國年間就與北京同仁堂齊名,在葯屆素有里有同仁,外有世一之美稱。世一堂建立之初
世一堂的鼎盛時期在清道光年間,那時郭萬春任總經理。當時,吉林的駐守是常順將軍,恰逢其母大病之際,郭萬春竭力服侍,使常順將軍的母親很快康復。為表謝意,常母收郭萬春做了義子。於是,憑借常順將軍的扶持,郭萬春做了隨營將軍,可以監督軍人,世一堂達到了鼎盛。
1931的「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被佔領了,民族經濟遭到滅頂之災。世一堂雖憑借其雄厚的實力未立即倒閉,但仍未免遭到坐吃山空的厄運。解放後,黨的一化三改政策挽救了民族經濟,世一堂的發展狀況得到了改善。1956年初,公私合營,轉變為半社會主義企業,1965年,網點調整,世一堂被撤銷,1980年,恢復了世一堂老字型大小,遷到河南街100號,運遷後新址改為河南街244號。

3. 哈葯股份的榮譽

·2011年
2011年,是哈葯集團經受住前所未有嚴峻考驗,努力保持經濟穩步發展的一年。一年來,集團上下緊緊圍繞既定目標,全面實施「六大戰略」,加快推進內部資源整合和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45%,再創歷史新高。
(一)積極推進營銷創新,市場拓展初見成效。
哈葯集團將營銷管理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從結構調整、產品梳理、老產品二次開發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大膽創新。通過實施營銷信息化項目建設和派駐市場監督員,建立了更加貼近市場的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了市場監督考核,對渠道、流向、貨款回收等關鍵環節的管控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三精製葯、哈葯六廠、中葯公司通過加強OTC隊伍建設,強化終端市場維護,整合一級代理及二級分銷商資源,不斷拓寬終端渠道,突出抓好重點增量產品的銷售,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11年,集團生產的61個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規模優勢品種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03%的好成績。
(二)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奠定全面整合科技資源基礎。
為不斷推進科技創新「一體化」的運作,哈葯集團組建了哈葯集團葯物研究院,圍繞抗腫瘤、心血管、生物葯等領域,確定了一批重點研發產品,集中優勢資源,加大攻關力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哈葯總廠的新產品頭孢美唑鈉及其制劑榮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集團共有豬藍耳病活疫苗等17個新產品取得生產批准文號,其中,由葯物研究院研製、哈葯生物申報的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是國內首批質量標准完全符合美國葯典(USP)的仿創抗腫瘤葯物,這標志著集團在高質量仿製葯研發上取得新進展。哈葯股份、三精製葯、哈葯生物、哈葯疫苗四家公司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哈葯生物順利通過新版GMP認證現場檢查,成為全省首家認證企業。
(三)積極推進資產重組及管理整合,提升企業運行質量。
哈葯股份通過向哈葯集團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哈葯集團所持有的哈葯生物及三精製葯的所有股份,推進資產重組,整合醫葯平台資源。目前,重組方案已通過中國證監會審核批准。這標志著哈葯集團全面兌現股改承諾,並使得集團公司醫葯資產圓滿實現整體上市,大幅提高了哈葯股份資本運作和行業整合能力,為哈葯集團深入實施戰略性資本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0年
「十一五」時期,是哈葯集團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集團全面實施創新發展戰略,通過引進資本,實現產權結構的根本調整,化發展「瓶頸」為競爭優勢,全力推動集團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哈葯人」用大思路、大氣魄和大手筆,繪出了一條令人欣喜和驕傲的經濟增長曲線,展現出集團經濟發展的輝煌成就和巨大進步:
——這是集團經濟再創輝煌的五年。2006年到2010年,集團主營業務收入五年翻一番(年均復合增長率15%),利稅五年增長1.21倍(年均復合增長率17.2%),利潤五年增長2.35倍,集團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這標志著在全體「哈葯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圓滿實現了「十一五」期間「再造一個新哈葯」的規劃發展目標,超額完成了集團董事會下達的「效益指標跑贏大盤」的戰略任務。
——這是躋身世界醫葯強企的五年。哈葯集團的行業地位顯著提升,規模實力躋身世界制葯50強行列,連續5年蟬聯中國制葯工業企業百強冠軍,連續5年入圍中國非處方葯品生產企業前三強;連續5年躋身全省工業企業前十強行列,哈葯集團的經濟規模已達到全省醫葯產業經濟總量的70%以上。哈葯集團已成為哈爾濱市經濟社會實現歷史性跨越發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經濟支撐之一。
——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五年。通過實施大項目建設,推動新興產業發展,集團的經濟運行質量、產業能級等方面邁上新台階。五年來,集團累計投資13.49億元,實施了31個技改項目。截止目前,共有19個項目竣工投產,累計新增銷售收入15億元,新增利潤3億元。
——這是在創新中發展的五年。五年來,集團通過實施技術創新,共獲新產品批文60個,另外有55個品種在研,其中6個在研品種為國家一類新葯。累計獲得國家授權專利89個;共有129個品種通過國家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目前,集團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品種數量已經達到59個,其中22個品種銷售規模超億元。
——這是塑造世界級新哈葯形象的五年。「哈葯」品牌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屢創新高。「哈葯」品牌價值由2006年的106.35億元提升至160.62億元,連續5年摘得中國醫葯行業最具價值品牌桂冠,入圍「影響世界的中國力量品牌500強」;入選「亞洲品牌100強」,「哈葯」、「三精」、「世一堂」及「蓋中蓋」4件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牌總評估價值已超過300億元,創造了巨大的無形資產價值。目前,集團已擁有「哈葯」、「世一堂」等4件國際注冊商標,優勢品牌數量居全國醫葯行業第一。5年來哈葯集團支持和參與社會公益總支出達 2.5億元,並獲得了國家民政部「愛心捐助獎」,「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優秀企業」等榮譽稱號。在社會上進一步樹立了哈葯集團大企業、大品牌、講誠信、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形象。
·2009年
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哈葯集團新世紀以來經受考驗最為嚴峻的一年,是醫改政策及宏觀經濟波動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沖擊和壓力最強的一年,是企業管理團隊及內部結構深度調整、資源整合幅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實施戰術轉換,變中求進,企業「耐壓耐寒」能力增強最快的一年。
面對金融危機和醫葯政策調整的雙重壓力,我們以「保增長、調結構、抓項目、促升級」為主線,化「危」為「機」,不斷優化產品和產業結構,千方百計克服了無戰略性資本擴張和內部經濟存量增速趨緩的不利因素,以膽識和氣魄寫下絢麗篇章,集團經濟呈現出總量擴大、結構優化、增長加速、質量提高的良好態勢,各項指標均創歷史同期新高。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集團公司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6%;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91%;利潤同比增長15.05%,其中營業收入增幅高於全國排名前25位醫葯類上市公司平均增幅6個百分點,利潤增幅領先4個百分點。自1989年哈葯集團成立以來,集團綜合經濟效益連續20年蟬聯黑龍江省醫葯企業之首;自2005年起,利潤指標和品牌價值在全國4738家制葯企業中連續五年位居首位。2009年「哈葯」品牌評估價值高達15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值6.7億元,躋身亞洲品牌500強行列。
實踐證明,注重戰略謀劃,戰術配合,寬思敏行,從逆境中發現和培育有利因素,危機之初,未雨綢繆;危機襲來,果斷出手,把保增長和擴內需、調結構結合起來,在應對沖擊的「哈葯思路」中凸顯整合、創新和管理三個主題詞,走適應哈葯集團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是2009年集團經濟逆勢上揚,連創佳績的關鍵所在。
一是瞄準一個目標,整合優勢資源,創出集團產業集群發展新格局。一方面,我們堅持以專業化、集約化的產業發展合作平台積極吸納、爭取跨國醫葯企業的產業轉移,以外部增量力促集團支柱產業升級。目前,集團已與世界著名跨國制葯企業簽署了合作經營高端頭孢菌素類品種合作意向書,擬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攜手推進中國抗生素產業提速發展,拉開了哈葯集團與國際一流同行合作的序幕。中葯公司成功增資控股河南商丘百川葯業,並由此去實現企業銷售網路對中原地區的覆蓋,百川葯業的葯材基地也將對中葯公司主要生產原料供應發揮作用,進一步拓展了中葯產業鏈。另一方面,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重新審視集團內部資源稟賦,實施生產經營專業化發展戰略,從集團整體利益出發,逐步理順集團內部產業鏈的分工與合作,在核心領域做強做精。集團內部資源整合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集約化管理和低成本運作,強化了保健品及直銷板塊主營業務產業鏈。
二是抓住一條主線,強化自主創新,形成後續規模優勢品種新亮點。針對新醫改政策帶來的市場機遇和需求,加速儲備、研發市場潛力大、技術壁壘高的競爭型產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擬向社會公開招標引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技術、產品和標准,共涉及9大領域、60多個品類,規模和數量均創集團歷史之最。在國家SFDA對新葯注冊要求嚴格規范的情況下,集團全年共取得7個新葯生產批文,並有70個新產品在研、16個新產品待批。哈葯總廠鹽酸頭孢替安原料葯及制劑被授予「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三精製葯「新型口服緩釋制劑及工藝技術平台項目」及哈葯生物公司「抗腫瘤創新葯物——重組內皮抑素30肽的研製項目」被列入「國家重大新葯創制項目」。藉助國家科技部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實施的強大引擎,集團的科技創新體系、新葯研發及新產品中試和產業化必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三是堅持一項原則,推廣卓越管理,激活提速增效的新動力。 我們從機制創新入手,通過加強內部控制,不斷消除「管理短板」,在內控建設、質量風險控制、成本費用控制、安全生產管理、高層領導幹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整合集團內部采購渠道資源,集團成立了招標采購部,進一步規范了大宗物資及媒體廣告招投標采購程序,有步驟地推進集團內部原料采購的集中管理,深入實施「雙優陽光采購」工程,全年節約采購成本4.51億元。通過強化現金流、全面預算及集團財務集中管控,進一步發揮集團公司、哈葯股份、三精製葯和醫葯公司四個「現金池」的作用,有力地提升了企業掌控資金的能力和經營質量。
歷盡驚濤駭浪的2009年已經過去,在迎戰金融危機的「考場」上,哈葯集團堅定沉著,在風雨中前行,在風暴中挺立,戰勝嚴重困難、完成艱巨任務,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4. 哈葯集團的歷史沿革

哈葯集團,輝煌篇章,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剛剛組建,到改革開放的號角在祖國神州大地吹響;從10多年前,沖出政府機關的圍牆走企業化發展道路,到實現連續8年快速增長;從實施「調整、整頓、發展」的三大戰略,到企業改制引進國際戰略資本,哈葯人,不僅在昨天,今天,也將在明天擔負起振興祖國醫葯的脊樑;從七大基地的形成,到「十一五」規劃發展的藍圖和夢想;為保障人類的健康,哈葯人與業界共享中國醫葯產業崛起的智慧和力量!
2009年2009年,對哈葯集團來說是企業發展歷史上面臨形勢最嚴峻、發展任務最艱巨、內部結構調整最集中的一年。綜合評價2009年全集團的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三點:第一、三項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2009年,全集團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91%;利潤同比增長15.05%,利稅同比增長15%,實現了連續第五年的高速發展。哈葯集團在經濟危機中贏得讓業界同仁振聾發聵的輝煌業績。 第二、生產經營管理亮點紛呈。一是大企業支撐能力明顯提高。葯總、三精、葯六、醫葯公司四大支柱型企業,對集團整體發展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二是中葯板塊強強聯合效應得到體現。中葯公司的規模影響力以及產品信譽度顯著提升。三是生物制葯和生物疫苗產業迅速形成新的效益增長點。為集團業績提升做出了新貢獻。四是制度創新使管理躍上新台階。強化「現金池」管理,有效統籌了資金使用;深化集中招標采購,進一步降低了運營管理成本。第三、重點企業管理層調整效應顯現。2009年,我們對三精、葯六、中葯公司、醫葯公司等企業的領導班子進行了重新調配。在一年當中進行如此大的調整,這在哈葯集團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經過這樣大范圍的深度調整,使一些精彩的人物,晉位到精彩的崗位上,不僅使集團公司的組織架構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緊湊,企業執行力顯著提升,同時也標志著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更趨成熟完善,管理方式更為先進科學、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得到鞏固和提高。
2008年200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在這一年裡,哈葯集團與國人一道共同經歷了雪災肆虐、汶川地震、股市大跌、奧運盛典、神七飛天、三聚氰胺毒奶粉、完達山刺五加污染、全球金融海嘯等等對經濟、社會和企業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的大事件。面對諸多悲喜交加重大事件和激烈競爭催逼下的「雙重大考」,集團以變應變,使企業表現出強勁的生機和活力,在困境中創出了集團經濟發展的新佳績:
2007年在我國醫葯經濟告別嚴冬,穩步復甦,走出行業發展低谷的形勢下,哈葯集團上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市場機遇、不斷擴大品牌競爭優勢,集團的各項工作均取得可喜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集團公司2007年營業收入達111.06億元,同比增長18.88%;利潤10.36億元,同比增長64.45%。各項主要指標均超額完成預算目標,集團經濟總量、運行質量和競爭能力明顯提高,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譜寫出哈葯集團發展史上的又一華彩樂章。2007年哈葯集團經濟工作取得了最顯著的成就:品牌價值首次突破130億元大關,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10億元大關,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24億元大關,利潤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外貿出口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凈資產收益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實現較大增長,增長率持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發展規模和質量明顯提升,集團經營發展勢頭進一步趨好,各項指標均連續三年創歷史最好水平。集團營業收入、利潤指標繼續保持國內同行業排頭兵地位;經營規模實現歷史性跨越,首次躋身世界制葯50強行列。這些成就,標志著哈葯集團綜合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我們朝著全力打造「創新型世界級新哈葯」目標又邁出堅實的一步。針對集團內部產業資源布局分散,集約化程度相對不高的問題,重點開展了集團公司發展布局研究,積極實施集團內部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堅持把集團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促進協調發展上來。通過對中葯二廠、中葯三廠營銷業務流程合並重組,迅速增強了集團中葯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優化資源配置,圓滿完成了哈葯四廠從哈葯股份到三精製葯的資產轉移,促進了上市公司做強做大。三精製葯順利入選「上證公司治理板塊樣板股」,並成為黑龍江省唯一一家入選的上市公司。一系列內部資源整合項目的實施,迅速提升了產業層次,初步形成了集中度大、關聯性強、集約化水平高的產業集群效應。藉助哈葯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的機遇,對集團各企業產品品牌進行有效聚集整合,採取培育自主品牌葯、創立處方葯企業品牌、建立國家行業品牌三種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層次,形成產品品牌競爭格局中的優勢地位。經權威部門評定,「哈葯」品牌價值連續三年蟬聯全國醫葯行業第一位,評估價值已達到136.81億元,兩年內升值30億元。哈葯、三精、哈葯六廠及世一堂等4個品牌的總評估價值已超過256億元。「三精葡萄糖酸鈣」、「新蓋中蓋」位居中國十大補鈣品牌榜前列。哈葯集團憑借在醫葯商務領域及誠信經營方面的卓越表現,先後榮獲「中國AAA級信用企業」、「2007年度全國對外貿易信用AAA企業」榮譽稱號,這標志著哈葯集團獲得了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築牢了大企業誠信經營的國際信用基礎。
2006年哈葯集團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哈葯集團這個剛剛組建的合資企業經受市場競爭考驗的一年。在這令人難忘的365天里,哈葯集團遇到了來自宏觀政策調整及市場環境多變的各種嚴峻挑戰,困難之巨,前所未有:宏觀上,面對著失調、失衡、失序、失業、失續的「五失現象」;行業中,面對著葯品降價、治理商業賄賂、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秩序、葯品招標模式發生新變化等多項改革政策調整帶來的陣痛難消等問題,又使本就困難重重的醫葯市場風聲鶴唳,不堪重負,整個醫葯行業呈現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整體下滑,行業虧損面高達25.5%,虧損額同比增長28.5%,國內重點醫葯企業利潤降幅均在13%以上的不利局面。然而,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這種「風刀霜劍嚴相逼,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艱險形勢下,2萬名哈葯人卧薪嘗膽,戮力同心,迎難而上,逆風飛揚,變競爭壓力為發展動力,藉助國際先進的「藍海戰略」理論,全面調整產品及營銷結構,強化資本運作及成本管理,擺脫了「紅海戰略」中企業發展的「三高一低」現象,走上了一條產品良性循環、市場良性循環、資源與環境良性循環、經濟效益良性循環、企業自身發展良性循環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之路。2006年集團公司銷售收入達100.03億元,同比增長10.78%;實現利稅14.1億元,同比增長7.64%;實現利潤6億元,同比增長11.3%。上述成果的取得,不僅使集團圓滿完成了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開篇之作,並且實現了經營規模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利潤指標突破6億元大關的新跨越,在集團乃至哈市醫葯經濟發展史上留下了一道閃光的軌跡。與此同時,哈葯集團在國內醫葯行業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日漸凸顯:2006年1~10月集團公司利潤和銷售收入指標分別在全國醫葯工業企業中排名第1位和第3位; 集團公司名列第88名。哈葯股份被評為全球華商醫葯百強冠軍;三精製葯高居2006最佳成長性上市公司50強醫葯類公司首位……這標志著哈葯集團已經成為中國醫葯行業經濟效益「逆勢上行」、快速增長的成功典範。·2005年2005年6月,哈葯集團增資擴股項目獲得國務院國有資產委員會批准。7月,國家商務部批准哈葯集團通過增資擴股,企業性質由國有獨資公司變更為中外合資企業。
2004年2004年12月,哈葯集團與中信資本冰島投資有限公司、華平冰島投資集團、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正式簽署《重組增資協議》。三家公司以現金方式向哈葯集團增資20.35億元人民幣,分別獲得哈葯集團22.5%、22.5%和10%的股份,成為哈葯集團的新股東。原股東哈爾濱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持有45%的股權,繼續保持其國有股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2003年2003年底,哈葯股份與哈爾濱建築材料工業(集團)公司正式簽定了《股權轉讓協議》,並先後兩次收購其持有的哈爾濱天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簡稱「天鵝股份」)46.07%的股權,成功獲得對天鵝股份的相對控股權,並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將哈葯股份所屬的三精製葯有限公司96%股權置入天鵝股份。2004年9月30日,經上海證券交易所批准,天鵝股份正式更名為三精製葯。

5. 國內有哪些著名的上市公司

1、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注冊資本2749億元人民幣,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煤炭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煉制;成品油儲存、運輸、批發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新能源、地熱等能源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咨詢、施工、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研發、製造與銷售;電力、蒸汽、水務和工業氣體的生產銷售;技術、電子商務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有關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對外工程承包、招標采購、勞務輸出;國際化倉儲與物流業務等。

2、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國網通和原中國聯通的基礎上合並組建而成,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境外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是中國唯一一家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同時上市的電信運營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

中國聯通主要經營GSM、WCDMA和FDD-LTE制式移動網路業務,固定通信業務,國內、國際通信設施服務業務,衛星國際專線業務、數據通信業務、網路接入業務和各類電信增值業務,與通信信息業務相關的系統集成業務等。2009年1月6日,原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與原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重組合並,新公司更名為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為與合並前的中國聯通相區分,業界常以「新聯通」進行稱呼。

3、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長安汽車是中國汽車四大集團陣營企業,2014年長安品牌汽車產銷累計突破1000萬輛,2016年長安汽車年銷量突破300萬輛,2017年入選央視「國家品牌計劃」,成為中國汽車品牌行業領跑者。

長安汽車始終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發實力,研發實力連續4屆8年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擁有來自全球17個國家的研發人員1.1萬餘人(其中高級專家近500人),先後有14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在重慶、北京、河北、合肥,義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伯明翰、美國底特律和美國矽谷建立起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建立汽車研發流程體系和試驗驗證體系,確保每一款產品滿足用戶使用10年或26萬公里。


4、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4年6月30日,該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在中國全國范圍內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大型發電廠,截至2007年6月30日擁有權益發電裝機容量31747兆瓦,可控裝機容量為36024兆瓦,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

5、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4年11月29日,簡稱上汽集團,前身是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104。2006年經過重組,上海汽車成為中國A股市場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同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10.6萬輛,同比增長13.7%,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憑借2014年度920億美元的合並銷售收入第11次入選《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第85位,比2013年上升了28位。2015年7月8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中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7。2015年12月28日,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宣布與上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6、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哈葯集團有限公司為中外合資企業。哈爾濱市國資委佔45%,中信資本冰島投資有限公司和華平冰島投資有限公司各持股22.5%,哈爾濱國企重組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持股10%。擁有哈葯股份、人民同泰兩家上市公司。


哈葯集團旗下擁有哈葯總廠、哈葯三精、哈葯六廠、哈葯世一堂、哈葯中葯二廠、哈葯生物、哈葯疫苗等國內知名葯品製造企業和哈葯人民同泰、哈葯營銷有限公司商業流通企業。截至2015年末,哈葯集團資產總額165億元,固定資產48億元,凈資產94億元。現有在職員工2.52萬人。

7、海爾集團公司

1984年在青島創立,是一家生活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從開始單一生產冰箱起步,拓展到家電、通訊、IT數碼產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產、生物制葯等領域,從製造產品逐漸轉型為製造創客的平台。公司旗下青島海爾(股票代碼:600690)和海爾電器(股票代碼:01169)兩大平台上聚合了海量創客及創業小微。

公司致力於推動從產品硬體到解決方案的轉型,通過智慧家庭U+生活平台、互聯工廠構建並聯交互平台和生態圈,提供互聯網生活解決方案,最終實現用戶的全流程交互、交易和交付體驗。

8、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1988年進入房地產行業,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城市配套服務商,公司業務聚焦全國經濟最具活力的三大經濟圈及中西部重點城市。2016年公司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位列榜單第356位;2017年再度上榜,位列榜單第307位。

公司定位於城市配套服務商,堅持「為普通人蓋好房子,蓋有人用的房子」,堅持與城市同步發展、與客戶同步發展的兩條主線。公司核心業務包括住宅開發和物業服務。近年來,在鞏固核心業務優勢的基礎上,圍繞城市配套服務商的定位,積極拓展業務版圖,進入商業開發和運營、物流倉儲、冰雪度假、集中式長租公寓、養老、教育、「軌道+物業」等領域,同時積極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

9、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全的乳製品企業,位居亞洲乳業第一、全球乳業八強,也是唯一一家同時符合奧運及世博標准,並為奧運會及世博會提供過乳製品的中國乳品企業。在董事長潘剛的帶領下,2015年伊利集團營收首破600億元,收入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在「全球織網」的戰略下,伊利已經實現國際化布局。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伊利集團旗下多款產品長期居市場領先地位,整體營業額在行業中遙遙領先,是唯一一家進入全球排名前八的亞洲乳企。

10、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的電子、電器製造企業。公司創立於1981年,是全球性規模經營的消費類電子企業集團之一,旗下擁有TCL集團、TCL多媒體科技、TCL通訊科技,通力電子等四家上市公司。形成多媒體、通訊、家電和部品四大產業集團,以及房地產及投資業務群,物流及服務業務群。

2015年7月28日,TCL發布兩則公告,獲紫光通信增持,同時首次回購股票。2016年1月6日,TCL在CES開展前夕發布了全新QUHD量子點旗艦電視X1。2016年1月14日,TCL與樂視聯合開發曲面電視。

6. 世一堂的世界紀錄

2007年2月13日,英國吉尼斯紀錄中國地區認證官吳曉紅博士一行來到哈爾濱,為黑龍江省首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獲得者———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授牌。
此次授牌的標的物是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第22號制劑樓牆外的陶瓷壁畫《清明上河圖》。該壁畫長201.01米,高7.47米,總面積1472.6平方米。共用0.2米×0.2米的瓷磚36815塊。該壁畫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陶瓷壁畫。
據介紹,這幅《清明上河圖》陶瓷釉面磚壁畫,是根據現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畫卷,按比例放大製成,工藝非常復雜。該巨幅陶瓷釉面磚壁畫由唐山美術陶瓷廠30多名著名繪畫師歷經近一年時間精心製作完成。耗資300多萬元。

7. 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的歷史沿革

歷經坎坷 生命不息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在鞭炮聲和百姓紅火的大秧歌中迎來了解放。解放後黨和政府實行保護發展民族工商業政策,銀行提供貸款扶植老店,世一堂在黨和政策的扶植下重獲新生。
歷經滄桑 重現聲望
1956年,公私合營後,世一堂葯店劃歸哈爾濱市葯材公司領導,成立2個部門,即道里世一堂門市部和道外世一堂門市部,保留原世一堂葯店稱號,恢復傳統中葯材的加工生產。
歷經蛻變 痛苦磨礪
1966年,世一堂經歷文革後遭受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縷春風為全國都帶來了新的轉機,葯材事業也逐步興旺發達。為進一步發展歷史悠久的中醫葯事業,恢復傳統的中葯老字型大小,世一堂貼金大字牌匾又重新掛了起來。同時,恢復了傳統制葯的作法和服務質量。「配伍醫方唯道地,炮製遵古乃精靈」的祖訓和義利共生的經營理念一如既往地為他們帶來了新生。貨源充足、品種繁多、裝璜美觀,連國際友人和港澳同胞也不遠千里慕名而來。世一堂再一次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8. 世一堂的品牌簡介

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是哈葯集團的骨幹企業,始創於1903年,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制葯企業之一,是國家重點制葯工業企業,是中國馳名商標企業,是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守信企業,現正在申報國家守信企業。 世一堂制葯廠於1988年異地改建後,佔地面積13.4萬平方米,有員工1500多人。企業資產總額46168萬元。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36094萬元。世一堂管轄世一堂飲片公司、世一堂華納醫葯公司、世一堂保健品公司等多家企業。企業生產的主導品種有六味地黃丸、丹佛胃爾康、冠心泰、牛黃降壓片、金貝痰咳清等品種。
世一堂從成立開始,就以「世一堂』作為自己的品牌,推銷世一堂自主生產的葯品,宣傳世一堂的老字型大小。百年來,通過世一堂人不斷的努力,世一堂制葯廠秉承創始人李星臣老先生的祖訓「配伍醫方唯道地,炮製遵古乃精良」,做地道葯材,做誠信企業,守合同、重承諾,守誠信、重服務。依靠質量、品牌、信譽,贏得了幾代消費者的信任,歷經百年錘煉,在中葯行業真正樹立起百年基業。
企業一直以「世一堂」作為產品的商標來推銷產品和宣傳世一堂的品牌。世一堂制葯廠於1989年8月30日和2001年1月14日分別以359467號、1504522號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在5類中成葯、中葯材、各種丸、散。水劑等商品上注冊了「世一堂」商標。1991年又根據馬德里締約國條約進行了國際注冊,是黑龍江省唯—一家國際注冊商標企業。從1992年起,「世一堂」牌商標數次被評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1996年原國內貿易部授予企業為「中華老字型大小」。從2000年起,年年被評為哈市守信企業。2006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企業。2007年被商務部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吉尼斯世界記錄榮譽企業。
世一堂制葯廠從百年老字型大小企業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關鍵就在於創立自己的品牌戰略與文化以及企業的創新意識。「百年老廠,信譽標志,馳名中外,質量象徵」是世一堂對社會和消費者的承諾,世一堂在他們艱難創業的歷程中逐漸地走向成熟。

9. 哈葯股份(600664)和哈葯集團三精製葯股份有限公司(600829)是一個公司嗎

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於1993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國醫葯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股票代碼「600664」。股票簡稱「哈葯股份」。
本公司控股股東是哈葯集團有限公司,為國有控股的中外合資公司,目前持有的股份比例占本公司的45.06%。本公司現有哈葯集團制葯總廠、哈葯集團制葯六廠、哈葯集團中葯二廠、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等10家分公司,哈葯集團三精製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829)、哈葯集團醫葯有限公司、哈葯集團營銷有限公司、哈葯集團銷售有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哈葯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哈葯集團中葯有限公司等7家全資子公司。

一個老頭,一個是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