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美國卡萊集團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買格力還是茅台股票代碼 2025-08-18 22:38:18

美國卡萊集團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2-06-09 07:09:37

1. 東莞橋頭卡萊廠怎麼樣

摘要 東莞卡萊互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卡萊,是一家為測試儀器、射頻/微波、汽車、網路、民用飛機、軍用航天等電子消費品市場提供高性能電線、電纜、連接器以及電子線束組件的高科技產品美資獨資生產廠家。我們的產品應用在航空、國防電子、無線設備、光纖通訊和測試等領域。東莞卡萊是美國卡萊集團的一家分公司,卡萊集團是一家實力排行在美國500強內的美國上市公司,旗下的股票業績在美國紐約有非常出色的表現。東莞卡萊位於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東莞市橋頭鎮鄧屋管理區新湖工業園(臨近橋頭汽車總站),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工廠擁有佔地面積10,556平方米(114,000平方英尺)的生產基地,內設現代化無塵車間,生產符合醫療標準的醫療產品 並設有專用的模具房設計及生產注塑成型模具.使用先進的SAP系統進行數據管理.現時公司擁有職員工500多人,業務還在進一步不斷快速拓展

2. 為什麼mba要寫論文題目

不都要寫論文題目嗎?我給你一些提目,自己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項目經理制在中小型建築設計企業中的研究和應用
2.社交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研究
3.上海傑盛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調整研究
4.AAA公司車用反光膜營銷策略研究
5.A公司特種乳液生產線精益生產研究
6.銀行客戶服務滿意度研究—以恆生銀行客戶服務為例
7.知識管理在軟體外包公司中的應用—以A公司為例
8.A公司在全球最新光伏公共政策下的應對之策
8.D公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產品固定成本核算研究
10.B公司洗滌劑部門重點客戶管理研究
11.復星醫葯發展民營醫院產業戰略研究
12.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實施效果分析
13.中國企業債券信用利差的影響因素研究
14.民生銀行私人銀行服務發展模式研究
15.A銀行票據中心業務發展策略分析
16.多維視角下會計事務所合並對審計市場績效的研究
17.國際工程總承包項目稅務風險控制研究—以某電站工程公司為例
18.小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授信風險的分析與防範
19.利率市場化對S銀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20.以溫州銀行為例的民營銀行經營戰略研究
21.基於售後服務數據的家電產品質量早期預警機制研究
22.美國JM輪件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戰略研究
23.證券公司資產管理中的股權質押業務研究
24.M公司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發展機會及對策分析
25.信息技術新形勢下ABC公司轉型戰略研究
26.電梯維保現狀及智能遠程監控應用分析
27.汽車產業零部件供應商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28.汽車零部件二級供應商供應鏈融資模式研究
29.IT運營共享服務模式在H金融集團中國子公司的應用研究
30.電信行業中外企業技術聯盟的管理研究與實踐
31.伊薩中國公司的精益戰略的定位與執行研究
32.可口可樂(中國)公司機會均等與多元化管理研究
33.H(中國)公司面向外資企業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及改進研究
34.寶鋼非高爐煉鐵工藝發展戰略的研究
35.上海航天ABC新能源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236.汽車零部件項目管理中的風險評估
37.AC公司供應鏈中庫存和信息管理問題研究
38.ABB公司樓宇對講業務品牌策略研究
39.X汽車企業內飾設計與製造外包策略探討
40.鋼鐵企業營銷供應鏈電子商務應用評價研究
41.SMS公司組織結構優化策略研究
42.惠普家用電腦售後服務話務量預測研究
43.A公司設備采購優化策略研究
44.區域醫療信息平台需求工程的應用研究
45.發動機樣機開發供應鏈柔性管理研究
46.新媒體環境下快速消費品企業營銷策略研究
47.基於VMI庫存管理的研究及在富士電機企業中的應用
48.SG公司開發鏈與供應鏈的整合研究
49.基於TOC和TRIZ集成理念的產品改進設計研究
50.基於事業部體制的航天型號多項目管理模式研究
51.賓士汽車中國市場品牌聯合策略
52.美國卡萊公司供應商管理策略研究
53.基於產業鏈的移動互聯網投資策略分析—模擬技術在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54.上汽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知識管理業務模式研究
55.新股發行定價問題實證研究—以中小板為實證樣本
56.精益六西格瑪在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X公司的應用研究
57.第一財經頻道上星戰略研究
58.善淘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59.3M公司晶銳系列汽車隔熱膜上市策略研究
60.界面管理在AC公司項目管理中應用的研究
61.統一鮮果茶上市營銷策略研究
62.H基金公司股票投資市場風險管理研究
63.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人力資源管控研究
64.研發人員激勵因素和留職意向關系研究
65.浙江光大國旅發展戰略研究
66.上海城漫漫畫有限公司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67.NV日化公司供應商選擇及管理策略研究
68.SW研究室員工激勵計劃與員工滿意度關系研究
69.SH電氣公司股票價值分析
70.電氣製造類企業間接物料集中采購戰略研究
71.飛利浦照明大客戶管理系統研究
72.員工開明性對工作創造力的影響研究
73.S銀行區域化經營模式下BBMT培養機制設計
74.醫葯企業處方葯學術營銷MCM策略
75.中德商務談判中商務經理的崗位勝任力模型分析
76.HU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77.D公司特殊材料在中國圖書市場的開發策略研究
78.SCC銀行系統優化部項目團隊勝任力模型研究
79.稅收管理信息系統的產品研發與實施應用
80.XX公司的多元化戰略研究
81.醫療診斷企業售後服務能力提升研究:以A公司為例
82.科學儀器代理行業微型企業人員激勵機制設計
83.CMS公司技術專家管理體系設計研究
84.華能國際電子商務平台運營管理創新與安全防範研究
85.AP增粘劑在中國汽車市場策略研究
86.工業泵模塊化生產與采購策略及實施方法研究
87.A公司光學透明膠粘劑新產品上市策略研究
88.庫柏公司研發項目團隊激勵研究
89.上海化學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90.融合環境下電信運營商呼叫中心服務提升研究
91.郵儲銀行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92.W公司供應中斷條件下的采購對策研究
93.基於延遲製造技術的土方工程機械生產系統改進研究
94.基於結構方程的浦東機場航站區旅客滿意度實證研究
95.技術工程師的創新激勵研究—以M公司為例
96.大型化工企業原料庫存控制策略與方法研究
97.X(中國)公司IT組織機構變革的研究
98.HAMILTONBEACH小家電品牌中國市場營銷策略
99.中小製造企業價值流管理及實施方法研究
100.A公司中國市場銷售渠道整合策略

3. 美國、日本在「歷史拐點」上的「華麗的轉身」給我們什麼啟示

告訴我們在歷史的拐點上要抓住機遇,注重革新,注重學習,引進新技術,諸如此類的話多說些就好了

4. 深圳市特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歷史

2000年10月25日,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4月,從深圳羅湖區搬遷至南山區華南觀賞生物開發中心大院。
2001年4月,產品企業標准通過深圳市技術質量監督局的產品標准備案。
2001年6月,首次通過綦江齒輪廠的匹配認證。
2001年11月,通過深圳市的新產品鑒定,產品正式推向市場。
2001年11月,特爾佳電渦流緩速器被認定為深圳市高新技術項目。
2001年12月,第一個駐外機構——上海辦事處成立。
2002年3月,被評為深圳市2002年度重大產業化建設項目。
2002年4月,通過(襄樊)東風車橋廠的產品試驗。
2002年4月,正式推行QS9000質量管理體系。
2002年5月,被評為(深圳)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示範基地重點推廣示範企業。
2002年7月,獲得深圳市南山區科技三項經費的支持。
2002年9月,特爾佳電渦流緩速器被評為2002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
2002年10月,開始利用ERP軟體系統進行企業管理。
2003年5月,被評為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
2003年5月,第一個技術服務站——廣州服務站成立。
2004年4月,德國克羅福特高層來公司考察,洽談合作事宜。
2004年5月,觀瀾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生產研發用地獲批。
2004年9月,公司總經理凌兆蔚、常務副總經理馬巍赴歐洲考察。
2004年10月,應南山區政府邀請參加第六屆高交會和首屆人才高交會。
2004年11月,泰國客人來我司考察,洽談。
2004年12月,獲得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
2004年12月,被列為深圳市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計劃項目。
2005年3月,被認定為深圳市2005年度重大建設項目。
2005年7月,公司開始建立產品實驗室
2005年8月,與重慶汽車研究所合作承擔的《國家汽車電渦流緩速器總成技術條件》標准實驗在公司進行。
2005年9月,上海公交界及各大客車廠領導來公司考察。
2006年3月,公司兩位領導被評為城市車輛專家委員會執行委員。
2006年4月,通過ISO/TS16949:2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現場審核。
2006年5月9日,特爾佳觀瀾新廠房隆重奠基。
2006年8月,公司IPO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正式成立。
2006年11月,海外事務小組成立。
2006年11月,美國卡萊集團來訪。
2006年11月,產品在泰國車展隆重亮相,泰國交通部領導專程前往參觀。
2006年12月,被評為「深圳市自主創新百強中小企業」。
2006年12月,公司部分核心員工開始持股。
2006年12月 ,被評為「深圳知名品牌」。
2006年12月,股份制改造完成,正式變更登記為特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2月12日,觀瀾新廠房全面封頂。
2007年4月,蟬聯中國客車大賽CIBC最佳零部件獎。
2007年5月,被評選為「南山區民營領軍企業」。
2007年8月,公司被認定為深圳市民營領軍骨幹企業。
2007年10月,公司榮獲第四屆「全國百佳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稱號。
2007年12月,特爾佳緩速器獲得「中國客車工業50周年十佳新技術推廣產品」。
2008年2月1日,特爾佳股票(002213)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12月24日,特爾佳IPO獲證監會通過。

5. 誰知道巴斯夫公司的發展歷史

巴斯夫集團是世界第三位、德國第二位的以化工為主體的大型跨國化學公司,在1996年美國《幸福》雜志評選"出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排名第82位。巴斯夫集團的業務遍及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39個國家設有140多個生產廠,生產8000餘種產品。其主要業務分布包括:
·保健和營養品
·染料和塗料
·石油和天然氣
·化學品
·塑料和纖維
·其它業務
巴斯夫集團是上市公司,其股票在歐洲78個大城市掛牌上市。集團總部設在德國路德維希港。
一、發展簡史
巴斯夫集團130多年的發展史可分為六個階段。
1.染料時期(1865~1901年)
這一時期,巴斯夫集團的前身----巴登苯胺鹼廠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在其研究部門的不懈努力下,不斷推出新的染料,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產企業。1865年4月27日,由恩格霍恩(F. Engelhom )建立了"巴登苯胺鹼廠",當時只有職工30人。恩格霍恩為一家煤氣廠廠主,他從1961年就開始從煤焦油生產苯胺和品紅。1870年,巴登苯胺鹼廠從煤焦油生產蔥酮染料,接著生產了亞甲基藍,堅牢紅、金胺、靛藍,陰丹士林藍等染料,並在德、法、美、俄等國建立了染料生產和銷售機構。1888年,開發出了接觸法硫酸生產工藝,開始生產高濃度硫酸。1900年,巴登苯胺鹼廠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廠之一、擁有職工6207人,其中有148名化學家、75名工程師、305名銷售人員。
2.化肥時期(1901~1923年)
這一時期,巴斯夫集團(巴登苯胺鹼廠)開發出了HaberBosch合成氨工藝,並成功地合成了尿素,揭開了其歷史發展新的一幕。
1907年,巴登苯胺鹼廠與拜耳、阿克發公司合資收購了奧古斯特C維多利亞煤礦(Auguste Victoria CoaI Mine),以確保原料的供應。
1908年,巴登苯胺鹼廠開發了用氫和氮高壓合成氨工藝(Haber--Bosch工藝)。1910年,發明了合成氨的高效鐵催化劑。1913年在Oppau建成了第一套合成氨裝置,開始工業化生產合成氨。並於1914年成立了Limburgethof農業研究站,為農業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該廠開始生產炸葯、毒氣等軍用品。
1921年,位於Oppau的合成氨廠發生爆炸,合成氨裝置受到嚴重破壞。
1922年巴登苯胺鹼廠開發出合成尿素。1923年開發出合成甲醇。並於1924年開發出褐煤沸騰床氣化技術----溫格勒法。
3.新的高壓合成技術發展階段(1923~1943年)
這一時期,在Haber--Bosch工藝的基礎上發展高壓合成技術成為巴斯夫集團業務活動的重點。另外,隨著汽車工業的興起,巴斯夫集團亦開始著重發展與之相關的燃料、合成橡膠、表面塗料、染料原材料及車用試劑等工業。
1925年,巴登苯胺鹼廠與拜耳。赫斯特等五個公司合並為法本工業聯合公司(I.G.Farben)。
1927年,巴斯夫集團生產出第一批汽油。
1929年,法本公司開始工業化生產苯乙烯, 1930年開始工業化生產聚苯乙烯、聚丙烯睛、聚丙烯酸酯, 1931年開發了聚異丁烯、聚氯乙烯)
1935年,法本公司生產了世界上第一盤錄音磁帶。
1937年,法本公司開發出聚乙烯。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本公司建設了由乙炔和甲醛生產丁鈉橡膠的大型裝置,生產軍需品。 4.主產裝置的破壞和重建時期(1943~195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巴斯夫集團工廠的33%被完全毀壞, 61%被嚴重破壞。戰後,巴斯夫集團著手進行工廠的重建工作/
1948年該廠發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剛恢復的工廠又被炸毀。
1950年,開發出流化床生產硫酸工藝。
1951年,開發出可發性聚苯乙烯。
1952年,法本公司解體,已登苯胺公司作為法本公司的三個繼承者之一,重新注冊。
5.石油化工時期的開始(1953~1965年)
巴登苯胺公司繼承了戰前所沿襲下來的注重研究開發的優良傳統,繼續在新興起的塑料工業的工藝開發中保持領先地位。石油代替煤成為石油化工的原料,標志著石油化工時期的開始。
973年,巴登苯胺公司正式啟用巴斯夫(BASF)名稱。
1975年,巴斯夫在安特衛普生產MDI。
1977年,巴斯夫由丙烯生產丙烯酸的9萬噸/年裝置投產。
80年代,巴斯夫副集將業務拓展的重點集中在南亞和遠東,最初投資重點為韓國,進入90年代以來,巴斯夫集團將中國作為其業務發展的中心。
1980年,與韓國曉星公司合資建廠生產聚苯乙烯和可發性聚苯乙烯。
1981年,巴斯夫集團在路德維希港建成一座45萬噸/年的蒸汽裂解裝置,以確保其乙烯和石化原料供應。
1982年,巴斯夫集團收購了丹麥的一家維生素廠。1984年,與匈牙利合資建廠生產聚氨酯。
1985年,巴斯夫集團收購了美國的一家塗料廠和復合材料廠,並收購了孟山都公司在英國希爾桑德斯的合成纖維中間體生產廠。
1986年,巴斯夫集團對其在美國的機構進行改組,合並為已斯夭公司(BASF Corporation )。
1988年,巴斯夫集團收購加拿大寶蘭山公司的聚合物分散體業務。在韓國與曉星公司合資建MDI生產廠。
1989年,巴斯夫集團用自己的技術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並收購了美國和西班牙的兩個有機玻璃廠,關閉了曼海姆煉廠。
1991年,巴斯夫出售了奧古斯特·維多利亞煤礦。
90年代以來了以來,巴斯夫集團在中國上海. 南京.沈陽和金陵等地建立了眾多的生產合資或獨資的生產裝置。1996年,開始在南京的綜合石化裝置的建設,這是其在中國投資最大的項目。
二、組織機構
巴斯夫集團由核心公司BASF公司和ABSF公司直接或間接控股50%%以上的遍布世界各地的約350家子公司組成。
巴斯夫集團實行監事會監督指導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領導體制。集團管理委員會設執行委員會負責日常經營業務管理,並領導各部門經理的工作。目前,集團管理委員會下設20個經營部門,12個地區管理部門,11個公司部和6個職能部門分管各種業務,實行矩陣式的組織管理體制。
三、經營狀況
1.規模
1996年巴斯夫集團銷售額達314.6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5%;凈利潤達18.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9%;股東權益匯報率14.8%;比上年增長0.5個百分點;資本支出24.27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3%,資產總值從1995年的271.226億美元增加到282.052億美元;資產負債率為53.13%,比上年減少4.22百分點。
表1和表2分別給出了巴斯夫集團1995和1996兩年銷售額分部門和分地區的分布情況。
由於巴斯夫集團的多元化經營,盡管1996年因市場疲軟,化學品、塑料與纖維及其慚業務領域的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保健和營養品、染料和塗料、石油和天然氣三個領域的收益增幅較大,故其總的經營狀況仍屬良好。 巴斯夫集團的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歐洲為其最主要的市場,約占銷售額的63%和凈利潤的75%。南美繼亞太地區之後成為巴斯夫集團第二個銷售額增長最快的地區, 1996年該地區的銷售額比1995年增加了15%,作為業務拓展重點的亞大地區的增長率亦達到11.7%。
2.業務分布
巴斯夫集團經營的業務范圍很廣,可分為六個門類,主要業務有:
·保健和營養品:制葯,精細化工,化肥,植物保護產品
·塗料和染料:各種染料,顏料,塗料,加工助劑,分散體,油漆及印刷系統
·化學品:基礎化學品(乙烯,丙烯,乙炔,合成氣,氨,甲醇,硫酸,氯,燒鹼等),工業化學品,中間體
·塑料和纖維:聚烯烴,工程塑料,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纖維中間體,合成纖維
·石油和天然氣:原油和天然氣勘探、生產及銷售,石油煉制,成品油銷售
·其它業務
表3給出了近兩年巴斯夫集團分部門的銷售額、資產總值、凈利潤及資產回報率簡況。
從表3可以看出,1996年巴斯夫集團各部門中除塑料和纖維部門外,其它各部門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從凈利潤來看,保健和營養品、染料和塗料、石油與天然氣三個部門比1995年有所增,其它業務繼續虧損,而化學品、塑料和纖維兩個部門的盈利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996年,巴斯夫集團核心業務的五個部門的資產回報率均較高(不包括其它業務),但包括其它業務在內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卻基本與1995年持平。從資產分布來看,除化學品有所下降外,另外四個核心業務領域資產總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它業務部門亦有所增加。
巴斯夫集團在世界范圍內有140多個生產廠,在39個國家設有生產基地,主要的生產基地有德國的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 )、韋瑟靈(wesseling ),比利時的安特衛普(Antwern),西班牙的塔拉貢那(Taragona),英國的希爾桑德斯(seal sands),美國的弗里波特(Freeport )和蓋斯瑪(Geismar),巴西的Guaratingneta。
巴斯夫集團染料生產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目前染料和顏料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石油化工作為其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經營領域,在世界上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巴斯夫集團是歐洲第5大乙烯生產廠家,居世界第14位。1993年4月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建成60萬噸/年裂解裝置, 25萬噸/年環氧乙烷和16萬噸/年丙烯酸酯裝置。1994年3月巴斯夫集團購買了ICI公司兩套各15萬噸/年聚丙烯裝置,成為歐洲第2、世界第5大聚丙烯生產廠家。
巴斯夫集團還是世界最大的丙烯酸生產企業,在歐洲和北美有生產能力60萬噸/年,比居第2位的羅姆哈斯公司多1倍。巴斯夫集團在世界聚苯乙烯生產中也占重要地位,能力居世界第2位。巴斯夫集團其它主要石化產品1996年的生產能力見表4。
3.經營簡況
巴斯夫集團近幾年繼續繼承注重研究與開發的良好傳統,逐步出售其非核心和不盈利的業務,並通過新、擴建生產裝置和收購相關生產廠,大力加強和拓展核心業務。巴斯夫集團在穩定國內和歐洲市場的基礎上,重點拓展北美、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同時加強南美市場的經營。巴斯夫集團經營狀況良好,銷售額、資產總值、凈利潤等指標均呈穩定增長的勢頭,而資產負債率卻逐年下降。表5、6分別給出了巴斯夫集團近兩年的資產負債狀況和財務損益簡況,表7給出了其近6年的主要經營指標。
四、經營戰略
巴斯夫集團之所以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是其面對世界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戰略,使自己始終保持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所致。近幾年,巴斯夫集團大規模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管理,所採取的戰略措施有:
1.在穩固國內和歐洲市場的基礎上,大力拓展北美和東亞市場,同時兼顧南美和非洲市場
加強德國路德維希港、施瓦策蓬柏及比利時安特衛普三大生產基地的生產裝置的新建、擴建,以鞏固歐洲市場。
在北美地區,對美國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洲刃、伊利諾斯州、阿拉巴馬州等地的生產企業進行擴能;新建墨西哥阿爾塔米拉的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分離廠及M苯乙烯共聚物和聚苯乙在東亞地區,巴斯夫集團在中國的上海、南京、吉林、沈陽等地已經或計劃成立九家合資企業;在韓國蔚山,巴斯夭韓國公司的聚四氫吠喃生產企業和BASE公司的ADS生產企業正在施工。
巴斯夫集團其主要市場或重點拓展市場的地區或國家設立分公司,直接指導當地業務的發展。1996年,巴斯夫集團成立了總部設在丹麥的保健和營養品公司以及總部設在北京的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
2.鞏固核心業務,放棄非核心業務,優化產業結構,逐步實現從經營多元化到注重核心業務的戰略轉移巴斯夫集團通過收購進一步加強核心業務。如收購日本北陸制葯公司並成為該公司的主要股東、收購法國的GNR醫葯公司和荷蘭的Sudco公司,以拓展其醫葯領域的業務;收購了山道士公司的除草劑業務,增加了所保護的農作物的種類,拓展了植物保護領域的業務范圍;通過獲得M. Dohinen公司49%的股權,並收購英國倫敦Zeneca公司的織物染料業務,拓展其染料和顏料業務。出售非核心業務。 1996年,巴斯夫公司將其在世界范圍內的磁記錄產品業務出售給韓國高麗公司,並關閉其在印度尼西亞的相關業務;撤出其在Comparex信息系統公司的40%的股權並出售給南非一家公司;將油田化工業務出售給貝克特殊化學品公司。1997年初,將氣體生產用催化劑業務買給了ICI。巴斯夫集團還與薩斯喀徹溫公司達成了出售鉀和鉀鹽公司51%的股權給後者的協議。
3.與競爭對手合資或建立聯盟,以產主技術優勢和主產裝置的互補,增強競爭優勢巴斯夫集團與美國Lynx公司合資成立了總部位於海德堡的公司進行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研究。巴斯夫集團還計劃將其聚乙烯業務與殼牌公司聯合,成立一個合資公司,負責巴斯夫和殼牌各佔50%股權的萊茵烯烴公司和購進的蒙特爾聚烯烴公司的歐洲聚乙烯業務。與殼牌公司的聯合將產生合資企業一BAsELL,該公司將在荷蘭蒙爾代克新建廠生產環氧丙烷和聚丙烯。將歐洲的不飽和烯烴業務與荷蘭的DSM公司合資。巴斯夫集團還計劃與赫斯特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經營二者的聚丙烯業務。
4.注重科研開發,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巴斯夫集團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己有100多年的歷史。科研是已斯大集團的優良傳統,亦是其不斷發展的基礎。巴斯夫集團每年都要投入20億馬克左右進行研究與開發, 1996年更是達到創記錄的22.86億馬克,比上年增加9.5%。巴斯夫集團從事科研與開發的人員達10091人,其中具有本科學歷的達2393人。1996年申請專利1107件,使其專利累計達到了約75000件。
5.加快同一區域內企業一體化進程,實現全業間在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礎設施建設。後勤管理、廢物處理及分配等方面的協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由於巴斯夫集團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生產基地的50家生產企業在能源供應上實行了一體化,該地區已不再用昂貴的油氣燃料產生工業用蒸汽。在美國蓋斯馬和弗里波特的企業亦強調實行聯合。
五、資金實力、投資動向及建設項目
1.資金實力及投資動向
巴斯夫集團資金實力雄厚,近幾年的資本支出穩定增長。巴斯夫集團對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狀況如表8所示。表9和10分別給出了巴斯夫集團1992--1996年間的支出部門分布狀況和1996年資本支出的地區分布簡況。
巴斯夫集團對固定資產的投資雖然沒有象1989~1993年間那樣維持在40億馬克左右,但從1994年以來一直呈穩定增長的勢頭, 1997年亦計劃投資38億馬克以上。
從巴斯夫集團資本支出的部門分布來看,保健和營養品領域一直呈增加的趨勢,且近幾年有加速發展的跡象。巴斯夫集團對化學品、塑料和纖維兩個領域的資本支出在經過4年的下降後, 1996年又重新增加投資。染料和塗料領域作為巴斯夫集團的傳統核心業務,發展一直較為平穩,這一點在巴斯夫集團對該領域的資本支出上亦可看出。巴斯夫集團對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資本支出波動較大。巴斯夫集團對其它業務領域的資本支出近三年穩定增長,但明顯比1993年前減少。總的來看,巴斯夫集團的資本支出是圍繞其發展戰略進行投入的,染料和塗料,化學品、塑料和纖維三個領域作為其傳統的優勢領域得到了穩定發展,保健和營養品作為巴斯夫集團新興的核心領域發展形勢良好,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作為原料來源,近三年亦得到了穩定發展。
從巴斯夫集團資本支出的地域分布來看,歐洲市場是其穩固的重點,其中對德國國內的資本支出占將近一半。北美市場是巴斯夫集團拓展的重點。巴斯夫集團對亞太、非洲及南美的資本支出所佔比例最小,而其在亞大地區的投資重點是中國,其次是韓國。
2. 1996~1997年度在建項目
巴斯夫集團在1996年用於固定資產的投資為36.39億馬克,比上年增加了20.3%。其中2.97億馬克用於收購除草劑業務, 17.50億馬克用於德國國內生產裝置的建設。已經完成或正在施工的生產設施有:
路德維希港:異佛爾酮二胺、烷基氨基丙胺、旋光活性中間體和特種乙烯單體的能力擴建,在一家合成氨生產廠中生產甲醇,從氧化三苯瞬再生三苯磷。
Schwarzheide :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裝置,丁二烯和對苯二甲酸的生產
安特衛普:乙醇胺,硝基苯的生產裝置建設,蒸汽裂解爐和苯乙烯能力的擴建美國北卡萊羅納州Enka:Basifil牌纖維的生產裝置建設
墨西哥阿爾塔米拉:丁二烯和苯乙烯分散體生產裝置的建設
中國上海: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的織物染料、助劑和顏料生產裝置的建設 其它擴建項目有:
路德維希港:擴建蒸汽裂解爐以生產丁二醇、新戊醇和碳的氯氧化物衍生物
韋瑟靈:對萊茵烯烴公司的聚乙烯、聚丙烯及裂解爐進行擴建
安特衛普:甲醛生產裝置的建設
美國得克薩斯州弗里波特:新的合成氣生產裝置建設,碳基--C4產品、酚化物、超級酞胺、己內酞胺擴建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蓋斯瑪:特種氨化物、丁內酯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擴建
美國伊利諾伊州喬利埃特:高抗沖聚丙烯能力的擴建
美國阿拉巴馬州莫比爾Ultraform公司:聚縮醛生產能力增加一倍
墨西哥阿爾塔米拉:苯乙烯共聚物和聚苯乙烯的生產裝置建設
韓國蔚山:巴斯夫韓國公司的聚四氫吠喃和曉星一BASF公司的ABS樹脂生產裝置
中國:與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的丁辛醇生產裝置和與上海的中國世佳集團公司的尼龍地毯纖維廠的建設
六、科研情況及石化領先技術
巴斯夫集團非常重視研究開發(R&D),每年都投資約20億馬克,1996 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22.86億馬克。另外,巴斯夫集團還拿出2. 7億馬克用於新實驗室、中試裝置和設備的建設。巴斯夫集團1995、1996兩年在研究與開發方面的投資及分布參見表11。1996年,在巴斯夫集團各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有10091人,其中2393擁有大學學歷。1996年巴斯夫集團新增1107件專利,到年末在全世界共擁有75000項專利。
巴斯夫集團研究工作的特點是,除路德維希港總部的中央研究部門擁有強大的實力外,還在全球各地設立多個地方發展部門,在當地進行研究工作。設於路德維希港的中央研究設施有4個歷史悠久的實驗室,研究范圍分別為:化學品、塑料、醫葯品及植物保護產品,以及染料及助劑和特種化學品等。此外,又設多個工程發展部門,為整體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援。世界各地的研究部門則分屬各營業部門及附屬公司所管轄,主要從事與生產及市場推廣有關的研究工作。
巴斯夫集團在石油化工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工藝技術有:
1. N--甲基毗咯烷酮抽提法制丁二烯技術
此技術最早於1968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採用此項技術制丁二烯的裝置己達28套,遍及德、英、美、日、法、意、中、印、韓、巴西、羅馬尼亞、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奧地利等10多個國家,總生產能力達252.2萬噸/年,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丁二烯抽提技術。
2. Novolen氣相潔聚丙烯生產技術
此技術1977年實現工業化,世界上採用此技術生產聚丙烯的裝置能力已達170萬噸/年,是僅次於海蒙特公司環管法的第二種應用最廣的聚丙烯生產技術。
3. MDEA法脫酸性氣體技術
此技術最早於1971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採用此技術的脫酸性氣體裝置已有63套,已建的5套,在設計的14套,共82套,遍及德、美、加、荷、英、法、俄、日、韓、馬來西亞等27個國家。
4.改良雷帕法制1,4--丁二醇工藝技術
以甲醛、乙炔為原料制1,4--丁二醇的雷帕法由巴斯夫公司最早實現工業化生產, 1975年巴斯夫公司又將其改進為改良雷帕法(即雷帕常壓法)。此法採用懸浮床流程,催化劑與產物在反應器內實行分離,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1,4.丁二醇生產工藝之一。
5.固定床氧化法制鄰苯二甲酸酚工藝技術
此法1976年開始工業化,以鄰二甲苯為原料,採用高效的釩一鈦系表面塗層環狀催化劑和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鄰苯二甲酸酥生產工藝之一。目前世界上採用此法的裝置能力已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32%。
6.甲酸甲酯法制甲酸工藝技術
此技術於80年代初實現工業化,巴斯夫公司用此法建立了10萬噸/年的甲酸生產裝置。此法先以CO和甲醇為原料反應生成甲酸甲酯,生成的甲酸甲酯再在萃取劑存在下水解製得甲酸。
7.發泡聚丙烯主產技術
這是巴斯夫公司開發的新工藝,產品可用於汽車及保溫材料等。
8.可發性聚苯乙烯主產技術
巴斯夫公司早在1952年就取得了可發性聚苯乙烯生產技術的專利權。目前該集團在四大洲11個基地上生產可發性聚苯乙烯,並形成了商品名為styropor的由30多種不同品種組成的可發·性聚苯乙烯系列產品,其產量居歐洲第一位。
9.備種加氫精製和加氫處理催化劑制備技術
巴斯夫在長期的石油化工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烯烴和芳烴加氫、加氫脫硫、加氫脫氮、加氫脫金屬、潤滑油和蠟加氫精製為特點的各種加氫精製和加氫處理催化劑系列產品並擁有其制備技術,這些催化劑可用於各種原料的精製和處理,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中。
10.水溶性油漆主產技術
巴斯夫已採用其開發的此項技術於1993年在德國施瓦策蓬琅建成萬噸級生產裝置,其產品污染小,可用作汽車拋光漆。
11.甲苯二異氰酸酯(TD1)和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L)主產技術。
七、對華關系
巴斯夫集團與中國的業務往來歷史悠久,關系極為密切。遠在1886年,巴登苯胺鹼廠已向中國出口品紅。1982年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於香港成立,分設4個市場推廣部門及一個功能部門。4個市場推廣部門分別是:
·染料、顏料及特種化學品部
·化工部
·農業及精細化學品部
·塑料部
1986年,巴斯夫集團在中國的聯絡工作合並入新成立的北京及上海代表處。1990年巴斯夫集團在廣州增設一間代表處,以促進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業務發展。目前,巴斯夫集團已與中國達成5項合資及12項技術轉讓協議。
巴斯夫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個合資項目是上海高橋一巴斯夫乳膠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88年,為巴斯夫集團與上海高橋石化公司合資經營,雙方各佔一半股權。合資公司年產6000噸丁苯乳膠。由於市場對乳膠的需求旺盛,該公司又增設一座2萬噸/年的廠房,目前已經投產。
1989年4月,巴斯夫集團與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金陵石化公司簽訂一項合資協議,這是巴斯夫集團在中國的第二項合資計劃,合資公司名為金陵巴斯夫樹脂公司、雙方參股各半。1993年,高橋石化公司與巴斯夫集團又對半合資成立了上海高橋·巴斯夫分散體公司,廠房建於浦東。1994年,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巴斯夫集團佔75%的股份,主要生產顏料和紡織染料。1994年巴斯夫集團與揚於石化公司合資成立的揚子·巴斯夫聚苯乙烯系列產品有限公 司,生產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另外,該公司將計劃建廠生產可發性聚苯乙烯。1995年巴斯夫集團與東北制葯總廠成立了東葯一巴斯夫(沈陽)維生素有限公司,巴斯夫集團佔70%的股份。1995年,巴斯夫集團還與吉林化學工業公司合資建立了巴斯夫一吉化新戊醇有限公司,年產新戊醇1.5萬噸,巴斯夫集團佔60%股份。同年,巴斯夫集團的Lacke和法本( Fartien )公司與上海塗料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巴斯夫上海塗料有限公司,生產各種塗料,巴斯夫集團佔60%股份。巴斯夫集團的北美分公司--巴斯夫公司還擁有上海地毯背材有限公司5%的股份。1996年12月,巴斯夫集團與中國世佳集團公司簽定了以尼龍-6生產地毯纖維的協議。為此,雙方合資成立了巴斯夫華源尼龍有限公司,位於上海青浦縣,巴斯夫集團持有70%的股份。能力為7000噸/年的裝置將於1998年年底投產,並計劃擴能至1.9萬噸/年。巴斯夫集團在中國最大的投資是將與揚子石化公司合資建立一套以60萬噸/年石腦油裂解乙烯裝置為主的綜合石化廠,包括芳烴、丁二烯抽提裝置,合成氣設施,氣體分離裝置和一個發電廠。總投資超過60億馬克,預計2003年投產。另外,巴斯夫集團計劃與上海高橋石化公司以及上海華藝集團公司合資在上海槽涇工業園區建立一個MDI/TDI生產廠,計劃2001年投產。 到目前為止,巴斯夫集團是中國化學工業最大的國外投資者,投資總額超過了10億馬克。

6. 卡萊制動 有競爭力嗎

為美國卡萊制動產品與摩擦材料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首家授權代理,為中國用戶提供製動系統的OEM配套,技術支持、產品銷售和售後技術服務。傑瑞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完整的制動系統產品系列,覆蓋從制動踏板閥至比例控制模塊至制動器,包括行車制動器、駐車制動器、緊急制動器、盤式制動器、液壓閥等多種產品。

7. 卡萊麗和隆力奇關系

卡萊麗和隆力奇是合作關系。

6月12日,科蒂公司與隆力奇簽約暨供應鏈交流會在隆力奇隆重舉行。會上,隆力奇與科蒂公司旗下個人護理品牌阿迪達斯簽訂2021年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拓國內美妝市場。這是雙方繼2017年首度合作以來,第四次簽署戰略合作。科蒂大中華區首席財務官宮莉晶,科蒂集團大眾美妝事業部大中華區銷售副總裁諶莉、大眾美妝事業部大中華區供應鏈總監陳海默,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卡萊麗總裁陸小宇,隆力奇多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崔建等領導出席會議。在舉辦重大合作的時候卡萊麗和隆力奇都會來參加,此前兩家也一直有合作。網路知道

8. 美國卡萊集團在中國有幾家廠

摘要 美國卡萊集團在中國有:卡萊(梅州)橡膠製品有限公司

9. 卡萊·肯亞尼的介紹

卡萊·肯亞尼(calerckiacn卡萊肯亞尼),國際著名品牌。是源自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一座風景秀麗,璀璨奇國的海濱城市 -- 洛杉磯,誕生於世紀2O世紀30年代,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calerckiacn (卡萊肯亞尼)傳承西方國家文化精神,蘊含著西部文化的特色,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生活的崇尚,追求自由生活的執著。

10. 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每年一半的應屆生離職吧,加班情況分部門,有的部門嚴重。薪資包含32個小時加班費,待遇在蕪湖還是可以的。這個要提前知道。伙食一般。工作壓力較大,極度缺人,趕上找工作旺季,有的部門科室都快走光了。內部培訓的話,不多。工作內容一般無人帶,需要自己摸索。

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始建於2004年7月,公司專業從事汽車安全系統相關產品產品的研究、開發與製造的現代化高技術企業;具備各種制動器、真空助力器、ABS、ESP等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和製造能力。

公司業務:

公司專業從事汽車安全系統相關產品產品的研究、開發與製造的現代化高技術企業;具備各種制動器、真空助力器、ABS、ESP等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和製造能力。蕪湖總部建築面積10萬余平方米,員工1500餘人。

公司現已批量供貨的產品36個;正在開發的新品研發項目65個。其中出口產品9個,主要出口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尼、埃及等8個國家。

公司主要客戶有奇瑞汽車、北汽、長城汽車、力帆汽車等;國外主要客戶有通用汽車,烏克蘭汽車集團,美國卡萊等國際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