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股最近情況怎麼樣受政策的利好嗎
基本跟大盤的走勢一致。安全性好,不過股性較呆。回調是最佳買進或補倉的機會。對於銀行股,越跌越買,套不了。
[新聞晨報]利好引領大盤強勢
--------------------------------------------------------------------------------
本周大盤表現出強勢,多方一舉拿下了被市場判定為牛熊分界線的年線,在回抽確認突破有效的情況下,再度挑起投資者的熱情,大有一鼓作氣摧毀1500點整數關的壓迫,將反彈行情繼續下去的決心。
在做多氣氛明顯擴張的情況下,我們注意到本周的市場還有這樣幾個特點。
2004年的腳步漸行漸近。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在2003年最後20多天里,證券市場將可能迎來一個重大政策「頻發」期:如備受關注的發審委制度改革近日塵埃落定,而前期已徵求意見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也將出台。另外,深圳恢復發行新股的時間表、證券法修訂草案能否在本月中下旬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等,也都是歲末市場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預期,在12月中下旬舉行的人大常委會上,三大銀行法提交三審並獲通過的可能性很大。至於銀監會近日發布的《關於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的通知》,對市場、對投資者以及銀行股本身都已產生利好。
因此,江蘇天鼎秦洪認為,在《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中屢次看到了保薦人、保薦機構等這樣的字眼,這意味著相關的保薦人制度也將在不久的將來予以推出,從而意味著新股發行審核制度將進行全方面的改革,從而體現出中國證監會的監管思路有了很大的改變,意圖希望通過對證券市場的源頭監管來達到證券市場基石穩固的目的。而監管當局思路的改變不僅會影響證券市場的定位,而且還會改變證券市場的投資思路,也會矯正證券市場的「晴雨表」功能。
本周銀行股受政策利好影響,一改前期日趨衰弱的走勢,再度呈現強者的風范。對此,昆侖證券黃碩表示,銀監會推出的新舉措是一場及時雨,使兩市銀行股全線跳空高開,真是「一子活、全盤活」。想想看,年初的「五朵金花」里,只有金融這一朵花在下半年謝了,其餘的都依然在高位越開越鮮艷。假如次級債利好能改善銀行股從股市再籌資壓力的話,那麼銀行股近期甚至可以來一個超跌反彈行情。畢竟,自10月份起,中國石化、寶鋼股份、中國聯通等大藍籌已經漲了相當多,紅旗要大家輪流扛才不累。
泰陽證券認為從銀行股本身的走勢來看,本輪反彈也遠遠落後於其它大盤藍籌股的表現,這次恰逢銀監會允許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可轉債和央行允許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利好,市場主力自然借題發揮,將銀行股的行情進行到底。故投資者對這個板塊要高度關注。
山東神光也請投資者加大關注的力度,因為此前重點提示的品種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紛紛強勢上漲,顯示主流資金迴流的勢頭比較明顯。
就目前市場而言,有人認為依靠超跌反彈股行情的活躍是很難推動大盤強勢的,只有藍籌股才具備引領大盤突破的重任。對此北京首證的董旭海表示贊同,大盤短線的反復可能會以強勢整理為主,藍籌股行情則維持相對的強勢,這將穩定大盤的重心,封殺深幅調整的空間,市場得到充分休整後,大盤還將在藍籌股的帶動下尋求進一步的向上攻擊,屆時滬指突破1500點整數關口也就成為可能。
北京首放也對藍籌股的動向表示關注,因為周四滬市資金流向前10名的個股共成交44億元,占滬市總成交金額的32%,而它們的總流通市值約935億元,只佔滬市7800億元流通市值的12%,這其中只有浙江東方、五礦發展庄股的色彩較濃,其餘都是市場矚目的核心藍籌股,這與在反彈的第一階段上海梅林、東方明珠等超跌股經常榜上有名有了較大的轉變,它清晰地表明在經過個股的「雞犬升天」後,市場在混沌中分離出來的藍籌主線日益分明。
華西證券羅旭陽則明確表示,有陽光資金撐住藍籌股這棵大樹,股指自然能挺立不倒,追隨熱點炒作可出一身熱汗,但適當時候要注意休息,機會常在。
㈡ 焦炭期貨有哪幾個交割地
河北旭陽焦化有限公司
唐山佳華煤化工有限公司
青島鋼鐵集團兗州焦化廠
山西美錦煤炭氣化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宏安焦化科技有限公司
你那有焦炭需要交割嗎,
㈢ 配資公司都是怎樣收費的
配資公司都是怎樣收費的?股票交易手續費是進行股票交易時所支付的手續費。委託買賣的手續費分「階段式」和「跟價式」。(1)階段式。根據股票價格和交易股數收取手續費。(2)跟價式。根據股票的交易金額收取手續費,目前世界上多採用跟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國家為避免證券公司間的過度競爭,穩定證券業的經營,採取委託交易手續費最低限額制度。費用內容:1.印花稅:成交金額的1‰。2008年9月19日至今由向雙邊徵收改為向出讓方單邊徵收。受讓者不再繳納印花稅。投資者在買賣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稅收由券商代扣後由交易所統一代繳。債券與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項稅收。2.證管費:成交金額的0.002%雙向收取3.證券交易經手費:A股,按成交金額的0.00487%雙向收取;B股,按成交額0.00487%雙向收取;基金,上海證券交易所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45%,深圳證券交易所按成交額0.00487%雙向收取;權證,按成交額0.0045%雙向收取。A股2、3項收費合計稱為交易規費,合計收取成交金額的0.00687%,包含在券商交易傭金中。4.過戶費(從2015年8月1日起已經更改為上海和深圳都進行收取):這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根據中國登記結算公司的發文《關於調整A股交易過戶費收費標准有關事項的通知》,從2015年8月1日起已經更改為上海和深圳都進行收取,此費用按成交金額的0.02‰收取。5.券商交易傭金:最高不超過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一般情況下,券商對大資金量、交易量的客戶會給予降低傭金率的優惠,因此,資金量大、交易頻繁的客戶可自己去和證券部申請。另外,券商還會依客戶是採取電話交易、網上交易等提供不同的傭金率,一般來說,網上交易收取的傭金較低。
㈣ 2021年三季煤炭股會上漲嗎
是的會漲價。
2021年三季度煤炭行業獲公募基金持續加倉,截止2021 年三季度末基金持有煤炭行業市值占基金股票總市值比例為0.49%(同比+0.38pct,環比+0.16pct),持股總市值為310.18 億元。神華、陝煤、兗煤、山西焦煤、潞安等受基金產品青睞較多,陝西煤業和蘭花科創等加倉幅度較大,分別加倉1.48 億股和1.42 億股。
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大幅上漲65%。我們重點關注的29 家煤炭上市公司,2021 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9866.32 億元,同比上漲29.6%;合計實現凈利潤1437。15 億元,同比上漲67.1%;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155.6 億元,同比上漲65%。
如果剔除對行業影響較大的中國神華,28 家煤炭上市公司,2021 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凈利潤958.11 億元,同比上漲108.8%;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748.05億元,同比上漲105.1%。三季度煤價漲幅繼續擴大,行業整體盈利能力繼續提升。2021Q3 單季業績環比繼續走高。2021 年Q2,29 家上市公司各單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391.61 億元,2021Q3 業績458.89 億元,環比Q2 上升17.2%。如果剔除中國神華後,28 家上市公司,2021 年Q2 的歸母凈利潤為247.46 億元,Q3 為311。64 億元,環比Q2 上升25.9%。煤炭價格三季度漲幅較大,單季度業績環比繼續走高,盈利能力提升。
投資策略:市場煤公司業績大增,陝煤、蘭花等受基金進一步增持。2021 三季度煤炭價格漲幅較大,業績增速走闊,單三季度29 家重點公司業績合計增長69%,剔除神華為133%,其中昊華能源、蘭花科創、潞安環能等Q3 業績分別增長71 倍、12 倍、6.2倍等,市場煤佔比高的公司兌現了高彈性的邏輯,這也符合我們前期的一貫判斷。煤炭行業三季度受到基金關注度繼續提升,公募重點持倉比重環比提升0.16pct 至0.48%,神華、陝煤、兗煤、山西焦煤、潞安等受基金產品青睞較多,多隻股票獲得加倉,陝西煤業和蘭花科創等加倉幅度較大。當前煤炭行業政策關注度高,限價、增產措施不斷出台,煤價調整壓力最大時期或已過去,但煤價有待進一步走穩。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煤炭供應端的約束依然較強,即使去開新礦,也需要3-5 年的投產周期,在需求每年小幅增長的背景下,未來若干年煤炭就是稀缺資源,存量產能或就是高額利潤,現在主流個股按照50-60%去分紅,煤炭股的股息率預計仍將達到兩位數級別。雖然有限價政策等調控,但十四五期間煤價中樞相比過去幾年仍會有明顯提升,煤炭資產有待重新定價,股價對此反映並未充分,繼續看好板塊投資價值。優先推薦市場煤佔比高及有產能增長彈性標的,動力煤股建議關註:昊華能源(市場化定價,業績彈性非常大);兗州煤業(煤炭、煤化工雙輪驅動,彈性高分紅標的);陝西煤業(資源稟賦優異的成長龍頭,業績穩健高分紅);中煤能源(煤炭產能仍有擴張預期,煤化工業務提供業績彈性);中國神華(煤企巨無霸,業績穩定高分紅)。冶金煤建議關註:潞安環能(市場煤佔比高,業績彈性大);平煤股份(高分紅的中南地區焦煤龍頭,減員增效空間大;山西焦煤(煉焦煤行業龍頭,山西國企改革標的);淮北礦業(低估值區域性焦煤龍頭,焦煤、砂石骨料、煤焦化等多項業績增長點齊頭並進);山西焦化(持股中煤華晉49%股權,焦煤資產業績彈性大);冀中能源(市場化銷售機制,低估值區域焦煤龍頭)。無煙煤建議關註:蘭花科創(煤炭化工一體化,未來產能增量可期,煤價彈性大);焦炭股建議關註:開灤股份(低估值的煤焦一體化龍頭);金能科技(盈利能力強的焦炭公司,青島PDH 新項目將成公司增長引擎);中國旭陽集團(焦炭行業龍頭,市佔率持續提升);陝西黑貓(成長邏輯強,量價齊升)。
風險提示:經濟增速不及預期;政策調控力度過大;可再生能源替代等;煤炭進口影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