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米股價怎麼跌得這么厲害
一年多前,獨角獸的概念被投資界熱炒,與資本距離最近的科技互聯網企業近水樓台。而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的獨角獸之一,呼聲頗高,其公司配售額度甚至遭遇瘋搶,就連互聯網巨頭馬雲、馬化騰和李嘉誠都先後斥巨資進行大筆認購。
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上市之後,股價雖然短暫出現了破發,但隨後股價也開始一路上漲,最高上漲到了22港元。但漲勢並未持續太久,小米股價就開始走出持續下跌的態勢。
小米股價一蹶不振,最核心的難關是,小米手機國內銷量增長近乎停滯。根據IDC數據顯示,小米二季度國內出貨量同比微漲2%,比去年二季度多賣了30萬台,達到1450萬台。但是對比華為出貨2850萬台,漲幅21.3%;OPPO出貨2120萬台,漲幅5.5%、vivo出貨1990萬台,漲幅24.3%,小米的漲幅是最小的。
其次是小米解禁,原始股東瘋狂拋售,小米集團在1月9日限售股解禁後,各方頻頻出手。小米上市前投資者晨興集團及小米3名聯合創辦人劉德、洪鋒、黎萬強所持有的股份,合計有43.87億股可於市場流通,佔B類股份25.34%,相當於整體股份(A類及B類股份)的18.25%。按7月8日收盤價9.61港元計,該批解禁股份市值達421.6億港元。其中就包括了小米第四大股東、俄羅斯富豪YuriMilner掌舵的ApolettoManagers基金,其在7月9日減持5.94億股,股份價值達60億元。
市場分析認為,小米屬於科技互聯網公司,而科技公司都有周期性,在達到一定程度巔峰後,快速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智能物聯網是小米的夢想,這個夢想基於手機和所有能夠聯網進來的硬體終端,鏈條過長,也意味著收獲期很遠,不可能短期內改善小米的財務狀況。隨著5G時代的到來,很多標准甚至沒有最終敲定,未來的商業生態存在的變數很大,小米苦心孤詣基於4G打造的物聯網生態,在5G時代是否能夠延續猶未可知。
㈡ 小米公布重大人事調整,這樣的調整究竟是好是壞
我覺得這樣的調整是好的,一個新的企業總要有“新鮮的血液流入”,才能迸發出源源不斷的活力。
近一兩年來,小米集團的人事變動,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的人事變動非常頻繁。從2018年4月28日,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和黃江吉因個人原因辭職,到2019年11月29日,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黎萬強因個人原因辭職,小米8位聯合創始人已離職3位。
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創新和復興是企業前進的必由之路,這意味著人事調整是必然的。這也正如阿里巴巴一樣,35歲就可以退休的道理是一樣的。
對此,你覺得呢?
㈢ 黎萬強為小米帶來了什麼
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黎萬強今天在微博上表示,務虛會已經結束,正式回歸已經進行。未來它將主要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圖片,並將介紹小米圖片是小米籌備階段全新的子公司。
然而過去幾年,小米經歷了估值不斷上升的過程,這一點值得質疑。小米的450億美元估值已經超過特斯拉的270億美元和Airbnb的250億美元,接近優步的500億美元,但現在被質疑為估值過高。具體業務層面上,小米也遭遇華為等競爭對手帶來的越來越大的壓力。如今,黎萬強的回歸能否讓小米再次恢復強勁增長。
㈣ 小米影業掌門人黎萬強出手做減法,它這一年都做了啥
競爭越激烈,對用戶好處越大,就像當初的打的APP,倆家競爭激烈,好多紅包,現在合並了,沒什麼紅包了,不過燒錢這是一種亞健康發展狀
㈤ 有人說雷軍喊打喊殺的背後是小米銷量疲軟,市值管理失控,真的是這樣嗎
雷軍失態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這種發到快手都會被刪的內容,居然大咧出現在了紅米發布會的PPT上。而雷軍喊打喊殺,表面上是把盧偉冰扶上馬送一程;更深層的原因,是在銷量疲軟、股價跳水的大背景下,做話題營銷和替支持者發泄的一石兩鳥。如果發布會上喊口號放狠話管用,錘子的銷量早就超過小米了。
小米缺乏對行業基本的尊重,是以破壞者而不是建設者的姿態出現的。而這種研發和產品思路對小米的發展,也是重大的隱患。
㈥ 小米高管黎萬強離職,你怎麼看待高管離職現象
高管離職的現象太常見了,一個地方時間長了,難免會有停滯不前的時候,況且人是需要改變的,離職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雖然身為高管,離職影響很大,但是有更好的發展我覺得還是應該去做的。
㈦ 小米的股份構成,最大的股東是誰啊
最大股東是雷軍
小米的股份構成就需要從小米的創業歷史開始了
小米號稱八大創始人,其中的七位:雷軍、林斌(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光平(原摩托羅拉中心高級總監,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劉德(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黎萬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黃江吉(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
另外一個人是王川,多看創始人,也是雷軍天使的項目,專注於改良Kindle的閱讀系統,創立多看之前開發了一套被國內大部分KTV採用的點播系統,所以對於開發Linux系統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時候就著手開發電視盒子——小米盒子的雛形。
小米在2010年創立時,規模是含7位合夥人的14人團隊,就是「上樑山喝小米粥」的14個人。王川是後來被小米收購成為合夥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團隊扁平化的思路,團隊僅為三層:合夥人、核心管理層及基層員工。
因為沒有任何公開資料,只能根據坊間傳聞及行業慣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軍的股份在40%左右,其餘的合夥人在5%左右,留給員工的期權池在10-20%。所以看到雷軍的股份是其餘任何一位合夥人的5-10倍之間,甚至超過其餘合夥人的總和。
創立小米時,雷軍的身家在幾十億人民幣左右,遠超其餘所有人的總和,是其餘任何一個合夥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
因為雷軍在當時已經名滿天下,不僅是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半創業人(做過金山的CEO),還是成功的創業人(和陳年一起倒騰了卓越並成功在2004年賣給Amazon,估價為7500萬美元),還是成功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估值曾高達30億美元的凡客,後來上市的YY和獵豹等等,以及若干沒上市的明星項目)。
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而已。雖說創業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資人的眼中,間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創業者的身家有關系,身家越高,投資人願意賭你。
小米作為互聯網初創企業是沒有天使投資人的,因為雷軍本人就是,他也參與了後續融資。在小米創業時,其它合夥人的資產加一起可能只有雷軍的百分之幾。雷軍既出錢又親自出任創始人CEO當然股份佔比很高。
(7)黎萬強拋售小米集團股票擴展閱讀:
小米的成績
小米公司自創辦以來,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機719萬台,2013年售出手機1870萬台,2014年售出手機6112萬台,2015年售出手機超過7000萬台,2017年Q2季度出貨量2316萬台 ,2017年全年售出手機9240萬台 。2018年售出手機超過1.2億台 。
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小米分別有 6.1%、13.4% 及 28.0% 的收入來自全球其他地區,小米的海外收入每年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長。相比於小米 2016 年 91 億元的海外市場收入,2017 年達到了 321 億元。
2017年,小米集團收入11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5%,與全球收入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且盈利的上市公司相比,按收入增長速度計算,小米在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
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機銷量的排行中,小米列世界第四,而且創造了97.4%的增長,中國區的增長是57.6%。
IDC 數據顯示,2018 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在西歐地區的出貨量為 62.1 萬台,成為西歐地區銷量排名第六的手機品牌。小米在希臘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 24%,超過蘋果和三星排名第一。小米在西班牙的市場份額為 12%,排名第四。
2018年7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小米排名第十。
2018年9月20日,小米集團的精準扶貧殘疾人,共圓美麗中國夢項目榮獲2018年第三屆「CSR中國教育獎」CSR China TOP 100以及最佳社會貢獻獎。
2018年10月9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宣布,小米8旗艦系列取得了發布4個月出貨量超過600萬台的成績。
2018年10月25日,小米宣布提前完成2018年1億部手機的全年出貨目標。
2019年1月31日,IDC發布了2018年四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小米2018年出貨量1.2億台以上,佔比8.7%,排名全球第四、中國廠商第二,逆勢上揚32.2%。
㈧ 小米創始人
小米創始人是雷軍。
雷軍1969年12月16日出生於湖北省仙桃市,雷軍作為中國互聯網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電子商務創新領袖人物,曾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及十大財智領袖人物、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等多項國內外榮譽,並當選《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
同時兼任金山、YY、獵豹移動等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雷軍曾任兩屆海淀區政協委員,2012年當選北京市人大代表,2013年2月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17年12月,榮獲2017「質量之光」年度質量人物獎。
(8)黎萬強拋售小米集團股票擴展閱讀:
小米公司在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互聯網智能電視,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產品等領域也顛覆了傳統市場。截至2016年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態鏈企業已達60餘家。
其中紫米科技的小米移動電源、華米科技的小米手環、智米科技的小米空氣凈化器、加一聯創的小米活塞耳機。
納恩博Ninebot的九號平衡車等均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影響整個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明星產品。 小米生態鏈建設將秉承開放、不排他、非獨家的合作策略,和業界合作夥伴一起推動智能生態鏈建設。
㈨ 雷軍終於放手,小米2號人物黎萬強離職,黎萬強對於小米來說意味著什麼
黎萬強對小米來說是顆大棋子,有了他可以抵上很多員工了,可以呼風喚雨。雷軍少了他,就是少了左膀右臂了。
㈩ 黎萬強的個人履歷
2009年底,已經在金山工作了近十年的黎萬強想換一個方向。他首先想到的是開個影棚,因為他一直以來都喜歡攝影,算是個發燒友。辭職之前他給雷軍打電話說要辭職,雷軍說你要慎重考慮。後來他倆約在奧體中心附近一家叫做「胖胖」的韓國料理吃飯,雷軍問他辭職之後到底做什麼,黎萬強說准備開個影棚。雷軍一聽就笑了,說:「你別扯淡了,跟我干吧。」
2010年,黎萬強參與創辦小米科技。2010-2012年任職其間,負責MIUI整體研發、設計、運營,現任小米網負責人。
2011年, 黎萬強開始負責組建小米網,全面負責小米手機的運營、營銷、服務、電商、物流等業務,為小米手機品牌深入電子消費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負責小米網期間,黎萬強創造了包括F碼、米粉節、手機控、參與感等互聯網熱門詞彙。黎萬強善於利用新媒體平台展開營銷活動。
2014年, 小米公司共計銷售了6112萬台手機,較2013年的1870萬台增長227%;含稅銷售額743億元,較2013年的316億元增長135%。
2016年1月5日,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黎萬強昨天發微博稱,結束閉關,正式回歸。未來將主要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並介紹說小米影業是處於籌備階段的小米全新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