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薪超過12萬如何申報個稅
可以選擇:網上電子申報、掛號信函郵寄申報、直接到稅務機關申報等方式申報。
1、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進行自行納稅申報可以選擇採用以下三種申報方式:
(1)網上電子申報;
(2)掛號信函郵寄申報;
(3)直接到稅務機關申報。
2、根據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即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
3、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自行申報地點應區別不同情況按以下順序來確定,具體為:
(一)在中國境內有任職、受雇單位的,向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
(二)在中國境內有兩處或者兩處以上任職、受雇單位的,選擇並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
4、年所得中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未減除法定費用扣除額(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額。年所得中的財產租賃所得是指未減除法定費用扣除額(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繕費用的收入額。
(1)股票分紅超12萬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怎麼填擴展閱讀:
1、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納稅申報,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2、根據《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如果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兩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兩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❷ 個人所得稅申報表。這個怎麼填
個人所得的免徵額是3500元,超過了這個數才用繳的,只要單位員工的工資沒有超過免徵額的,就都不用交個人所得稅。
但是,只要員工發工資,就要依法按時申報個人所得稅,員工個人信息及工資情況要如實填寫。
相關規定:
個人所得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准: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金額數-3500)×3%-0=個人應繳納所得稅金額數
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填寫規定
(1)滑鼠雙擊桌面"明細申報表",選擇"啟用宏",進入EXCEL填寫工作單中。
注意:這個表格是經過加工的,只有點擊"啟用宏",文件才能正常的填寫和保存。
表格中的黃色區域為可操作區域(用戶在黃色區域中輸入數據後,灰色區域系統自動生成數據)。
(2)稅款所屬月份必須按照申報日期的格式填寫,如"200X-XX"。
(3)"本期本單位總人數"指本單位所有員工實際總人數,包括納稅的和不納稅的人數。
(4)"其中納稅總人數"指這個月交個人所得稅的人數。
(5)"全部人員收入總額"指單位所有人的收入數,不用扣除各項費用,比如四項保險費等。
(6)「繳款書號碼」一定要填寫完整准確,注意一張繳款書對應一張申報表,繳款書的金額必須和申報表的金額一致。零申報的企業,該項目不填。
(7)"國籍編碼"、"職業編碼"、"所得項目編碼"三項數據,系統都用編碼顯示,點擊空格旁的下拉菜單,進行選擇。
"納稅人收入額"指這個人這個月的所有收入,不減除任何費用。
"應納稅所得額"指扣除各項費用後計算個人所得稅的金額。
(8)「稅率」一定按稅率表填寫1-45之間的數值,系統默認百分率,不能填寫小數,比如「0.05,0.1」等。
注意:收入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和實繳稅款這四欄之間沒有邏輯關系,都需要納稅人來填寫。
(9)需要增加行的時候,把游標移到下一欄,點擊工具欄中「增加一行明細」,可以錄入多個納稅人的情況。如果錄錯了納稅人的情況,點擊工具欄中「刪除一行明細」。
(10)數據輸入完畢確認無誤後,將游標移到任意一格,再點擊「保存個稅明細申報上傳文件」按鈕。
注意:保存時不要點擊EXCEL表格的「保存」,一定要點擊"保存個稅明細申報上傳文件"按鈕,在保存過程中,系統會對填寫的表單進行檢查,如果出現錯誤,游標會停在錯誤的地方,提醒你改正,檢查無誤後,系統提示文件保存的具體位置,我們建議把文件保存在桌面上,方便上傳。如果有稅款,文件名默認為「繳款書號.csv」,如果沒有稅款,文件名默認為「稅款所屬日期.csv」,進行保存,建議不要修改文件名,方便查找。
(11)點擊"確定"按鈕後,關閉表單,在桌面上,你可以看到已保存的文件。
❸ 12萬以上個人所得稅申報怎麼計算
應納稅稅額=(每月收入額-檢出費用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薪十二萬應交的個人所得稅為:(12000012-3500)*20%-555=745。
計交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例子:如你當月累計收到工資:6500元時:應納個稅所得額=6500-3500=3000。應交個=3000*10%=300,速算扣除=105,實交個稅=300-105=195;你的到手工資收入:6500-195=6305元。
(3)股票分紅超12萬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怎麼填擴展閱讀:
徵收辦法:征稅對象。
1、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3、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❹ 個人所得稅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申報怎麼填 其中:年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額 已繳扣稅額 都填什麼
個人所得稅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申報表,一式兩份,表頁為A4橫式,第一聯報稅務機關,第二聯納稅人留存。其中:
12、年所得額:
填寫在納稅年度內取得相應所得項目的收入總額。年所得額按《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的規定計算。
各項所得的計算,以人民幣為單位。所得以非人民幣計算的,按照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摺合成人民幣。
13、應納稅所得額:
填寫按照個人所得稅有關規定計算的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所得額。
14、已繳(扣)稅額:
填寫取得該項目所得在中國境內已經繳納或者扣繳義務人已經扣繳的稅款。
15、抵扣稅額:
填寫個人所得稅法允許抵扣的在中國境外已經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16、減免稅額:
填寫個人所得稅法允許減征或免徵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實際填報時,年所得額那一項,工資薪金所得那一行里填的所有數據(包括應納額、已扣稅)要和你單位的工資稅務系統的數字一致,最好是你去找單位財務取得這個數據,免得你填錯了還得重填。
這個表是讓你對上年繳稅情況自行申報,多退少補,不是根據你現在報的數據繳稅,稅你已經繳過了。
❺ 年薪12萬以上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
年收入12萬以上個稅申報計算方法:
(一)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計算。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額計算。
(五)財產租賃所得: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繕費用的收入額計算。
(六)財產轉讓所得:按照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轉讓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後的余額計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額全額計算,每次20%。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月薪超過3500的(不含保險),所得年終獎÷12,按照得出的數額找到對應稅率,然後直接套入年終獎的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2)月薪不足3500的(不含保險),則先從年終獎中拿出一部分錢,將當月工資補足3500元後,然後將剩餘的年終獎金額套入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5)股票分紅超12萬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怎麼填擴展閱讀: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實施條例》第三十六條和《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凡年所得達到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論是否已足額繳納了稅款,均應在年度結束後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年度收入超過12萬元的限額時必須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本文將對個稅計算以及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做一個簡單介紹。
一、關於個人所得稅申報的規定與手續
如果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所得超過12萬元,無論其平常取得各項所得時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或者是否已向稅務機關進行了自行納稅申報,年度終了後,均應當按《辦法》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申報時所需的手續資料如下:
1、根據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所得、應納稅額、已繳(扣)稅額、抵免(扣)稅額、應補(退)稅額等情況,如實填寫並報送《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
2、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包括納稅人的身份證、護照、回鄉證、軍人身份證件等。
3、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其中,納稅申報表可以從稅務局網站上免費下載,也可以直接到各地方稅務機關的辦稅大廳免費領取。
二、關於年收入12萬個稅申報
年所得12萬元以上,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11項所得合計達到12萬元。
這11項包括: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1年所得12萬元以上,不包含以下所得: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 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可以免稅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11.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納稅申報,稅務機關發現後,一般是征管部門通知個人申報。稽查在檢查單位扣繳情況時,也可能對12萬申報情況做出處理。
如果查實納稅人年所得12萬以上而未進行自行申報的,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方面,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如果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 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另一方面,按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❻ 年收入超過12萬申請個人所得稅申報的問題
這要看這12萬元屬於什麼款項了,屬於以下范疇的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分為境內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項內容:
1、.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卷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也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去的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組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勞物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象、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所說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個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譯的作品等。個人取得遺作稿酬,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稅。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將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稅。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貨款利息和購買各中種債券的利息。股息,是指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紅利,也稱公司(企業)分紅,是指股份公司或企業根據應分配的利潤按股份分配超過股息部分的利潤。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的股票面額為收入額計稅。
8.財產租賃所得
財產租憑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9.財產轉讓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征卷、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自有財產給他人或單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轉讓不動產和動產而取得的所得。對個人股票買賣取得的所得暫不征稅。
10.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經常性的,屬於各種機遇性所得,包括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含獎金、實物和有價證券)。個人購買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獎券、中國體育彩票,一次中獎收入不超過10000元的,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10000元的,應以全額按偶然所得項目計稅。
11.其他所得
除上述10項應稅項目以外,其他所得應確定征稅的,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國務院財政部門,是指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截止1997年4月30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項目有:
(一)個人取得「菜冠深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基金會」頒發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獎金。
(二)個人取得由銀行部門以超過國家規定利率和保值貼補率支付的攬儲獎金。
(三)個人因任職單位繳納有關保險費用而取得的無償款優待收入。
(四)對保險公司按投保金額,以銀行同期儲蓄存款利率支付給在保期內未出險的人壽保險戶的利息(或以其他名義支付的類似收入)。
(五)股民個人因證券公司招攬大戶股民在本公司開戶交易,從取得的交易手續費中支付部分金額給大戶股民而取得的回扣收入或交易手續費返還收入。
(六)個人取得部分單位和部門在年終總結、各種慶典、業務往來及其他活動中,為其他單位和部門的有關人員發放現金、實物或有價征券。
(七)辭職風險金。
(八)個人為單位或者他人提供擔保獲得報酬。
個人取得的所得,如果難以定界是哪一項應稅所得項目,由主管稅務機關審查確定。
【起征調整】
❼ 請問個人年所得超過12萬如何申報最好說具體點。
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納稅申報流程
依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62號)規定,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應當在納稅年度終了後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納稅人向北京市地方稅務局進行納稅申報的,按照以下方式和流程辦理。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採用如下三種申報方式:網上申報;郵寄申報;直接到稅務機關申報。
一、 個人自行網上申報
第一步 納稅人登錄個人所得稅網站(gs.tax861.gov.cn),點擊進入「自行納稅申報」界面。
第二步 納稅人初次申報,首先進入基本信息頁面,填寫個人基本信息(以後申報不再填寫基本信息)。
第三步 基本信息填寫完畢並提交後,獲取申報密碼。
第四步 納稅人進入「年度申報」頁面,使用申報密碼進行登錄。
第五步 在申報頁面中,在線填寫《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申報)》。
第六步 納稅人提交納稅申報表(如果系統校驗成功,頁面顯示「此次申報成功」字樣。如果系統校驗申報錯誤,頁面顯示錯誤提示信息,並返回填寫頁面,按要求修改補充)。
第七步 納稅人將申報信息留存備查。
第八步 納稅人申報完成後,可以通過密碼查詢修改申報數據。
(納稅人如密碼丟失,憑身份證到主管稅務機關取回。)
二、 個人自行郵寄申報
根據《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第二十三條規定,郵寄申報必須採取掛號信函方式。
第一步 納稅人從網上或稅務機關獲取紙質《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申報)。
第二步 納稅人按照填表要求填寫申報表。
第三步 納稅人在信封上填寫詳細的稅務機關地址、郵編及收件人,並在收件人下方位置填寫「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第四步 納稅人將申報表裝入信封,以掛號信函的方式郵寄到稅務機關。
第五步 納稅人將申報信息留存備查
三、 個人直接到稅務機關申報
納稅人直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可以選擇以下兩種申報方式:一是提交紙質申報表格方式;二是使用稅務機關提供的專用計算機網上申報方式。
1、 紙質申報方式
第一步 納稅人到主管稅務機關領取紙質《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申報)。
第二步 納稅人按照填表要求填寫申報表。
第三步 納稅人直接將申報表提交給受理稅務機關。
第四步 納稅人將申報信息留存備查。
2、 使用稅務機關提供的專用計算機網上申報方式
納稅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指定受理納稅申報的服務大廳,運用專用計算機進行網上申報。其申報流程與「個人自行網上申報」一致。
四、 集中代理網上申報
(一) 用戶名和密碼的獲取
1、 代理人屬於企事業單位的,具有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用戶名和密碼,可以使用此用戶名和密碼進行本單位人員集中代理申報。
2、 代理人沒有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用戶名和密碼:
第一步 登錄個人所得稅網站(gs.tax861.gov.cn),進入代理人身份登記頁面,進行代理人身份登記。
第二步 提交代理人登記信息,獲取集中代理申報初始密碼。
第三步 代理人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身份驗證,由稅務機關審驗其代理資格,並激活初始密碼。代理人使用此密碼進行集中代理申報。
(二) 代理人申報
第一步 代理人登錄個人所得稅網站(gs.tax861.gov.cn),進入下載中心頁面,下載集中代理申報軟體。
第二步 代理人在集中代理申報軟體中錄入納稅人(被代理人)申報數據。
第三步 填寫完所有被代理人申報數據之後,集中上傳申報數據。
第四步 如果上傳成功,軟體提示申報成功;如果軟體校驗數據有誤,則撤回此次所有申報記錄,軟體提示代理人進行修改。
第五步 代理人可以通過申報軟體查詢、修改申報數據。
❽ 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填寫問題
一、是,薪酬就是合同里簽訂的工資,是扣除一切費用之前的數額。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二、是,計算時需要扣除五險一金外,還需扣除其他,具體分析如下: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免徵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1)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 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
(2)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如下圖:
(3)個稅免徵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1、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2、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3、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4、扣除標准: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三、例子如下: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6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6000—3500)×3%—0=75(元)。
(8)股票分紅超12萬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怎麼填擴展閱讀:
新稅法規定主要對四個方面進行了修訂:
1、工薪所得扣除標准提高到5000元。
2、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
3、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第一級級距由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元調整為15000元,其他各檔的級距也相應作了調整。
4、個稅納稅期限由7天改為15天,比現行政策延長了8天,進一步方便了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納稅申報。
❾ 個人年收入超過12萬的怎麼申報
個人年收入超過12萬要自行申報,具體申報方法如下(以支付寶申報為例):
第一步:打開支付寶;
第二步:點擊「城市服務」;
如果你的支付寶這個位置上沒有「城市生活」,請點擊後面的「全部」,進去稍微找一下;
(9)股票分紅超12萬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怎麼填擴展閱讀
一、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納稅人需自行申報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62號)第二條規定,凡依據個人所得稅法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一)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二)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三)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五)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本辦法第二條第一項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無論取得的各項所得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均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於納稅年度終了後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二、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自行申報注意事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關於明確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口徑的通知》(國稅函〔2006〕1200號)規定: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除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62號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規定計算年所得以外,還應同時按以下規定計算年所得數額:
(一)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不得減除納稅人在提供勞務或讓渡特許權使用權過程中繳納的有關稅費。
(二)財產租賃所得。不得減除納稅人在出租財產過程中繳納的有關稅費;對於納稅人一次取得跨年度財產租賃所得的,全部視為實際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
(三)個人轉讓房屋所得。採取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按照實際徵收率(1%、2%、3%)分別換算為應稅所得率(5%、10%、15%),據此計算年所得。
(四)個人儲蓄存款利息所得、企業債券利息所得。全部視為納稅人實際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
(五)對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按照徵收率核定個人所得稅的,將徵收率換算為應稅所得率,據此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合夥企業投資者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後,合夥人應根據合夥協議規定的分配比例確定其應納稅所得額,合夥協議未規定分配比例的,按合夥人數平均分配確定其應納稅所得額。對於同時參與兩個以上企業投資的,合夥人應將其投資所有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相加後的總額作為年所得。
(六)股票轉讓所得。以一個納稅年度內,個人股票轉讓所得與損失盈虧相抵後的正數為申報所得數額,盈虧相抵為負數的,此項所得按「零」填寫。
上述年所得計算口徑主要是為了方便納稅人履行自行申報義務,僅適用於個人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年度自行申報,不適用於個人計算繳納稅款。各級稅務機關要向社會廣泛宣傳解釋12萬元以上自行申報年所得的計算口徑。
按照《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納稅人可以委託有稅務代理資質的中介機構或者他人代為辦理納稅申報」。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自願委託有稅務代理資質的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扣繳義務人或其他個人代為辦理自行納稅申報時,應當簽訂委託辦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協議(合同),同時,納稅人還應將其納稅年度內所有應稅所得項目、所得額、稅額等,告知受託人,由受託人將其各項所得合並後進行申報,並附報委託協議(合同)。
稅務機關受理中介機構、扣繳義務人或其他個人代為辦理的自行申報時,應審核納稅人與受託人簽訂的委託申報協議(合同),凡不能提供委託申報協議(合同)的,不得受理其代為辦理的自行申報。
❿ 如何填寫年薪12萬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填寫稅申報表有如下步驟:
1、所得年份和填表日期:
申報所得年份:填寫納稅人實際取得所得的年度;
填表日期:填寫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的實際日期。
2、身份證照類型:
填寫納稅人的有效身份證照(居民身份證、軍人身份證件、護照、回鄉證等)名稱。
3、身份證照號碼:
填寫中國居民納稅人的有效身份證照上的號碼。
4、任職、受雇單位:
填寫納稅人的任職、受雇單位名稱。納稅人有多個任職、受雇單位時,填寫受理申報的稅務機關主管的任職、受雇單位。
5、任職、受雇單位稅務代碼:
填寫受理申報的任職、受雇單位在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或者扣繳登記的編碼。
6、任職、受雇單位所屬行業:
填寫受理申報的任職、受雇單位所屬的行業。其中,行業應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填寫,一般填至大類。
7、職務:填寫納稅人在受理申報的任職、受雇單位所擔任的職務。
8、職業:填寫納稅人的主要職業。
9、在華天數:由中國境內無住所的納稅人填寫在稅款所屬期內在華實際停留的總天數。
10、中國境內有效聯系地址:
填寫納稅人的住址或者有效聯系地址。其中,中國有住所的納稅人應填寫其經常居住地址。中國境內無住所居民住在公寓、賓館、飯店的,應當填寫公寓、賓館、飯店名稱和房間號碼。
11、第11行「應納稅額」:根據相關行次計算填寫。
12、第12行「減免稅額」:填寫符合稅法規定可以減免的稅額。納稅人填寫本行的,應同時附報《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13、第13行「已預繳稅額」:填寫本年度在月(季)度申報中累計已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14、第14行「應補(退)稅額」:根據相關行次計算填寫。
(10)股票分紅超12萬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怎麼填擴展閱讀
申報資料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以下簡稱《納稅申報表》);
一、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護照、回鄉證、軍人身份證件等)復印件。
二、申報地點:
1、在中國境內有任職、受雇單位的,向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2、在中國境內有兩處或者兩處以上任職、受雇單位的,選擇並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3、在中國境內無任職、受雇單位,年所得項目中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或者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下統稱生產、經營所得)的,向其中一處實際經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4、在中國境內無任職、受雇單位,年所得項目中無生產、經營所得的,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5、在中國境內有戶籍,但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並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6、在中國境內沒有戶籍的,向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經常居住地,是指納稅人離開戶籍所在地最後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