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復星醫葯業績怎麼樣
據上市公司季報顯示:復星醫葯(600196)今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5,880,507,166.48元,同比下滑12.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7,198,049.34元,同比下滑18.97%。
疫情的出現,很多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不過也有一些行業因此受益。比較突出的就是醫葯行業,特別是醫葯細分里的疫苗行業。過去國人都認為新冠疫苗是一次性生意,只要接種了都能夠得到永久保護,但由於新冠的不斷變異和反復,市場也開始意識到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不得不說,新冠很可能會像流感一樣頻頻發生,從而推動全民范圍內的疫苗接種。這種情況下,復星醫葯可以充足地在疫苗常態化帶來的機會中受益,並且,這家公司還具備一些其他制葯單位所不能比擬的獨特優勢。
在開始分析復星醫葯前,這里有一份整理好的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這就分享給大家,趕緊戳開領取:寶藏資料!醫葯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復星醫葯經營主要是葯品製造與研發,涵蓋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服務以及葯物流通領域。公司通過創新研發提升自身競爭力,通過收購國際產品及戰略投資帶動外部發展,而今已經完成了醫療保健全產業鏈布局,在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方面,已經遙遙領先了。
簡要介紹了公司概況之後,下面,學姐就給大家聊聊公司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mRNA疫苗,助力復星騰飛啟航
2020年3月,復星醫葯與德國mRNA 疫苗研發公司BioNtech變成合作夥伴,在中國是可以合作開發、商業化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唯一一家企業。
常用的滅火疫苗,就是將人體外產生的病毒抗原蛋白輸入人體,使人體免疫反應被激活。mRNA疫苗,是把遺傳編碼信息直接輸入人體,運用人體細胞內的RNA翻譯機器,產生抗原蛋白,激活免疫反應,其安全性和保護率都遠超普通滅火疫苗。
另外,一旦病毒大面積變異,滅活疫苗都有可能會被重新研發;而mRNA疫苗只要針對變異病毒重新編碼便可以馬上量產了。
顯然,面對一直在變異和始終反復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享有獨家優勢,有助於復星創造更多的利潤。
亮點二:成立全球研發中心,以仿轉創,打造更強競爭力
創新葯是打造核心競爭力從而走向全球的一大利器,面對多變的疾病環境,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才能走向全球。
復星醫葯以此為目標,全球研發中心在2020年年初宣布成立,設立四大高科技平台,全力推進創新研發,圍繞著中國、美國、歐洲,進一步提升葯品的臨床前研究與臨床開發能力。
公司可以積極迎接變化,以此創造更大的競爭力,將來勢必會做大做強的,復星醫葯未來會發展的更好。
由於篇幅是有限的,更多關於復星醫葯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可以看看我整理的這篇研報,點擊就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深度研報】復星醫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新冠疫苗的注射根據疫情的發展很有可能會常態化,疫苗企業會得到很多的利潤增量,且相比滅火疫苗,mRNA疫苗存在更多優勢,不久的將來也許會成為疫苗界的主流產品,復星醫葯將充分享受這一紅利帶來的巨大機會。
與此同時,復星醫葯開拓未來,積極作出轉變,大力布局創新葯。創新葯的發展前景算是醫葯行業里比較好的,有國家政策作為支持力量,能幫助公司擴大營收規模,唯有做好准備,未來的發展才有希望。
籠統地說,復星醫葯正在高確定性的疫苗和高成長性的創新葯的階段,未來公司股價將會非常可觀。但是文章並不是實時更新的,如果想知道更准確的關於復興醫葯的發展趨勢,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復星醫葯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復星醫葯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Ⅱ 復星醫葯2012年報·為什麼應付股利結構變化這么大
明顯你沒有認真閱讀年報(你提問中的圖片是該年報中159頁並非你所說的160頁),建議你看一下該年報中的61頁和69頁有什麼不同:61頁中所顯示的是該公司的合並會計報表中(所謂的合並會計報表是指把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的會計報表情況納入公司的會計報表)的負債方面的情況,而69頁中所顯示的是該公司的母公司的會計報表中(所謂的母公司會計報表是指該公司自身的會計報表,而其所控股的子公司的會計報表並不計算在內)的負債方面的情況。
必須要注意的是在61頁中是有應付股利這一欄的,而這里的應付股利數值恰恰就是159頁中所對應的相關數值,而69頁中是沒有應付股利這一欄的,為什麼69頁中不顯示應付股利,實際上是有原因的,雖然在年報中已經宣布每10股派2.1元,即每10股現金分紅2.1元,但這個是屬於預案,所謂的預案實際上是未經股東大會同意,若經過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同意這個方案會變成決案(即已表決的方案),在會計上在宣布時是不做相應的會計處理的,而要等到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同意後才會做相應的會計處理,也就是說該公司的2012年年度的分紅方案並未反映其未來的相關分紅。既然相關的公司分紅沒有在會計上反映,而61頁中的應付股利所指的是那些應付股利的應付對象是以什麼身份存在,實際上其身份就是該公司所控股的子公司的那些少數股東,這些少數股東實際上就是這些子公司的部分股權並非在母公司的控制范圍內,而這些控股子公司在年度末進行分紅時就會產生相關的應付股利,而在合並會計報表時雖然母公司同樣能得到相關的應付股利,但由於在合並會計報表過程中會對相關的重復會計信息進行抵銷,所謂的抵銷是由於母公司對子公司分紅得到的資產實際上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轉換,並沒有對整個合並會計報表產生任何實質性的流入或流出,故此這個是要被抵銷的,但對於那些少數股東的分紅是最終會形成流出,故此這些是需要列明的。同樣你也是翻查2011年該公司的年報,情況也是與這個相類似,實際上這些應付股利都是對那些控股的子公司的少數股東進行的分紅,每年的旗下子公司分紅並不相同,有些是分給自然人股東為主,有些是分給法人股東為主,就會導致這種異常的變化差異。
Ⅲ 復星醫葯的十大股東
股東名次 股東名稱 持有數量(股) 持有比例(%) 凍結數量 質押數量 1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916473036 48.1200 0 0 2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滬 52001389 2.7300 0 0 3 中國建設銀行-華安宏利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31999919 1.6800 0 0 4 交通銀行-華安策略優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18697799 0.9800 0 0 5 全國社保基金一一零組合 13189126 0.6900 0 0 6 交通銀行-安順證券投資基金 10399900 0.5500 0 0 7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國滬深300增強證券投資基金 9355979 0.4900 0 0 8 中國銀行-招商先鋒證券投資基金 8998966 0.4700 0 0 9 上海申新(集團)有限公司 8638672 0.4500 0 0 10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 8568240 0.4500 0 0
Ⅳ 復星醫葯股分紅前為什麼一直在跌
復星醫葯 優質醫葯控股公司,有較好的長期投資價值。近期走弱的原因是前期漲幅較大,正常回調
Ⅳ 復星醫葯股票
疫情的出現,大多行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過也有得到發展的行業存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醫葯行業,特別是醫葯細分里的疫苗行業。過去大家認為新冠疫苗是一次性生意,接種後便能得到永久保護,但由於新冠的不斷變異和反復,市場也開始意識到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區別還是很大的,新冠很難從根本上控制,後期也可能流感化,進而導致疫苗接種更為普遍。這種情況下,復星醫葯將充分享受到疫苗常態化帶來的機會,此外,該公司還擁有其他制葯企業所沒有的獨特優勢。
正式分析復星醫葯前,我已經幫各位整理好了一份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趕緊戳開領取:寶藏資料!醫葯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復星醫葯以葯品製造與研發作為經營業務的核心,涵蓋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服務以及葯物流通領域。公司通過創新研發提升自身競爭力,通過國際化收購及戰略投資實現外延式、整合式發展,整個醫療保健產業鏈布局都已經實現了,成為中國領先的醫療健康產業集團。
清楚了解到公司的概況以後,接下來,學姐就帶大家聊聊該公司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mRNA疫苗,助力復星騰飛啟航
2020年3月,復星醫葯與德國mRNA 疫苗研發公司BioNtech達成合作關系,在中國獨家擁有合作開發、商業化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權利。
尋常的滅火疫苗,指的是將人體外產生的病毒抗原蛋白輸入人體,使人體免疫反應被激發。mRNA疫苗,是把遺傳編碼信息直接輸入人體,運用人體細胞內的RNA翻譯機器,產生抗原蛋白,激活免疫反應,其安全性和保護率都遠超普通滅火疫苗。
除了上述內容,要是病毒大面積變異,滅活疫苗或許都將會被重新研發;而mRNA疫苗不同,它只用針對變異病毒重新編碼之後就可以馬上量產。
顯然,在不斷變異和持續反復的新冠病毒面前,mRNA疫苗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使復星的利潤得以增長。
亮點二:成立全球研發中心,以仿轉創,打造更強競爭力
創新葯是打造核心競爭力從而走向全球的一大利器,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多變的疾病環境,才會走向全球的舞台。
復星醫葯以此為目標,全球研發中心在2020年年初宣布成立,設置四大高科技平台,全力提倡創新研發,以中國、美國、歐洲為核心,始終不斷增強葯品的臨床前研究與臨床開發能力。
面對變化公司是積極接受的,以此建立更厲害的競爭力,將來來做大做強或將是肯定的,復星醫葯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篇幅的原因,有關於復興醫葯更多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可以看看我整理的這篇研報,點擊鏈接就可以直接查看:【深度研報】復星醫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隨著疫情的發展,新冠疫苗的注射也許會變為常態化,疫苗企業會得到很多的利潤增量,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一比較,就能看出mRNA疫苗的優勢,憑借這些優勢很有可能在將來成為疫苗主流,復星醫葯將能很好的享受到這一紅利帶來的更廣闊的前景。
與此同時,復星醫葯面向未來,盡最大努力做出轉變,全力布局創新葯市場。創新葯是醫葯業里比較有前景的領域之一,國家也有相應的扶持政策,有助於公司營收規模擴大,為未來的增長做好充分准備,未來可期。
概括來說,復星醫葯正處於確定性強的疫苗、成長性高的創新葯領域中,看好公司未來的股價表現。但是文章具有一定滯後性,要是想更深入了解復興醫葯未來的發展方向,從下面的鏈接進去,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復星醫葯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復星醫葯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Ⅵ 復星醫葯會增發嗎
會增發。該公司已於2010年3月25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文件,核准該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600萬股新股,6個月內有效。
Ⅶ 復星醫葯每股收益怎麼變化那麼大
主要原因在2009年的第三季度,你看一下這股票所發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預增公告就會明白是一件什麼事情了,主要是去年其參股的公司上市導致相關參股的投資出現溢價所導致的帳面盈利。
(註:原來的公告你應該看了吧,內容有點過長故此現在刪除了)
對於補充問題的回答:實際上你可以在股票軟體看到相關的情況的,只不過是一些簡略數據,你在股票軟體中的該股票的分時圖或K線圖界面那裡按F10,然後再選擇「財務分析」相關的那一欄目,關鍵是要看一下「每股收益(扣除)」這一個指標,由於這一類由於其投資的股權上市交易屬於非經常性收益,而「每股收益(扣除)」這一個指的是把那些非經常性收益扣除後的每股收益,這一個指標更能反映這股票的實際正常經營情況。這是相關的2009年年報的情況:
復星醫葯公布2009年年報:基本每股收益2.02元,稀釋每股收益2.02元,每股收益(扣除)0.3元,每股凈資產5.23元,凈資產收益率38.57%,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47.9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374112529.25元,營業收入3872256326.96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2498201836.08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6476522231.34元。
由於投資的相關股權通過上市所增加的溢價根據相關的會計准則要計算進公司的業績之中,故此其每股收益會出現這種大幅非正常的情況,但你可以通過看「每股收益(扣除)」這一個指標更能反映這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實際上這種計算出來的市盈率太狹義了,如果在國際通行的做法是用「每股收益(扣除)」這一個指標作為計算市盈率的分母更能反映市盈率。對於你現在所說的11倍市盈率並不代表該股票有上漲空間,原因是相關股權投資上市的股權增值早已經被市場炒作過了,現在的股價並不完全依賴這方面。
Ⅷ 為什麼復星國際比復星醫葯股價低
郭廣昌多次強調,復星國際股價被嚴重低估,然而,
這樣說,郭廣昌必然感到委屈,兢兢業業為股東創造價值,每股凈利潤五年復合增長率21%,即使沒有20倍市盈率,也應該有15倍市盈率吧?
復星國際的基本面不可謂不強,市場不會不知道,不可能不了解。我們在上文提到的「綜合所有信息」,
復星國際上市十一年來,累計通過上市公司地位向少數股東融資五次,第一次IPO融資127億港元,第二次2013年下半年發行可轉債38.75億港元,第三次2014年供股,籌資48.89億港元,其中少數股東提供7.2億港元,第四次2015年增發,融資93億港元,第五次供股2015年下半年,籌資116億港元,其中少數股東提供30億港元。
港
港
目前,復星國際大股東持有總股本的71.7%,復星國際少數股東持有28.3%,這其中包含了管理層持股。
少數股東分多次投入的290港億元,如果按照年化收益10%計算,則十一年來應得本息合計558億港元,每年向少數股東派息亦以年化收益10%計算,累計至今應為45港億,則少數股東持有市值至今應為513億港元,對應28.3%的股權比例,復星國際市值應不低於1812億港元。
(注意,如果2017年沒有漲,則上市以來九年復合回報率為負)
1,
,該筆可轉債至今4.5年,轉股價10港元,發行至今領取股息5次,累計達到1.05港元(含2017年末期股息0.35港元/股),當前股價為17.02港元,五年回報率超過80%,
。
2,
,供股價格為9.76港元/股,供股後至今,累計派息4次,總計0.9港元,當前股價為17.02港元,四年回報率超過100%,年復合回報率約為20%,但注意,這其中大股東郭廣昌等為上市以來首次認購上市公司股份,而大股東認購額超過供股總額的79%,
。
,供股價格為13.42港元/股,供股後至今,累計派息3次,總計0.73港元,供股至今不足3年,總回報率超過34%,
。該次供股為上市以來大股東郭廣昌等第二次認購上市公司股份。注意,2015年供股之前,每股派息最高不超過0.17港元,與上市第一年每股派息相同,少數年份低於0.17港元。2015年供股之後,連續三年派息分別為每股0.17,0.21,0.35港元。
。
在少數股東當中,還有哪些人不但沒有賺一分錢,反而還虧錢了呢?2015年5月,復星國際向少數投資人定向增發4.65億股,每股發行價20港元,這一部分股東至今每股虧損2.25港元。
,如果假定二級市場少數股東為一個整體,那麼
,其餘少數股東損失了本金或時間(年化收益低於10%)。也許,你可以在2008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選擇買入復星國際而賺到錢,
造成復星國際估值過低的關鍵因素,就是其頻繁而嫻熟的股權融資技巧,復星國際上市十一年來,頻繁向股東伸手要錢,向股東分紅以及回購股票卻非常少,這一行為,被稱為
,
。
舉例來說,2013年復星國際發行可轉債,轉股價10港元/股,而2015年年末至2017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復星國際的股價處於9-12港元之間,若郭廣昌真為股東利益考慮,就應當持續回購股票,除非股價偏離轉股價過多,至少應當回購3.875億股。尤其2017年5月之後,Ironshore已經交割,公司負債率已經大大降低,現金頭寸充足。然而,公司在2017年全年僅回購3000多萬股。
沒有得到大老闆的授權,怎麼能隨便回答這么重要的問題,可是又不敢問大老闆要授權,搞不好是一頓批評
也許郭廣昌(假裝)認為,市場還沒有意識到復星國際的價值,等市場認識到復星國際價值的那一天,肯定會有很多投資人大呼後悔,這是不切實際的。
目前,復星國際股價對應2017年市盈率不足10,股息率2%,在如此低的市盈率水平和股息率之下,董事會沒有理由不執行大規模的回購。
復星國際不執行大規模回購的理由有三:
1, 可能被利用。
2, 有合規風險。
3, 現在錢的成本高
此外,還有一個隱含的理由,現在已經不再提了,那就是公眾人士持股比例太低。
以上四條理由全部為托辭。
1, 公司在如此低的價格下回購,有利於全體股東,誰愛利用誰利用,公司從來沒有曾諾過低於多少一定回購。
2, 公司有沒有重大內幕消息要披露,董事會比任何人都先知道,證監會通過豫園重組當天如果有回購,亦可以向香港證監會與香港交易所給出合理解釋。
3, 網易自2017年推出10億美元回購計劃之後,剛剛又推出了新的10億美元回購計劃。復星國際海外資金或許有些緊張,但這完全不影響公司通過境內資金兌換外幣執行回購。既然公司披露了負債率低於50%,這就表明公司總體上現金充裕。此外隨著青島啤酒股價的上漲,亦可以通過抵押青島啤機股權獲得現金。難道說公司永遠負債,就永遠不能執行回購嗎?
4, 復星國際上市以來公眾持股比例最低為21%,按照《上市規則》之規定,復星國際的公眾人士最低持股比例為15%,仍有接近13億股的回購空間。
我們再以騰訊為例進行擴展說明,騰訊的股息率很低,也從未進行過回購,為什麼騰訊僅以良好的基本面就獲得數十倍的市盈率水平呢?
首先,騰訊上市時就非常注意估值水平,為了讓參與IPO的投資人獲得良好回報,騰訊CEO劉熾平建議創始人團隊,不要把市值一下子飈太高,以後好和市場溝通。
其次,騰訊除IPO之外,20年來從未再進行過股權融資,也就是不再「啃老」。
第三,騰訊的股權結構非常健康,騰訊並不是AB股架構,其大股東南非MIH持有騰訊股權比例為30%,不是絕對控股,而創始人持股不足10%,健康的股權結構給二級市場投資人獲得董事會有效席位的機會。
以上關鍵的三條,騰訊與復星國際恰好相反,這也說明了,郭廣昌所謂「市場還沒有認識到復星國際的價值」這一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事實是什麼呢? 事實是專業投資人早就把復星國際拉黑了!
高市盈率的公司,股息率過低情有可原,因為公司已經盡力回饋投資者,而投資者也願意給公司以較高的估值水平。但低市盈率的績優公司,股息率不足2%,
公司不但不會回購股票以回饋股東,反而隨時尋找機會增發或者供股向股東要錢。
相比於其他兢兢業業把公司做大做強回報股東的公司而言,復星國際更像是一個通過向股東索取資金來做大做強的公司,復星國際是天生帶著這樣的目的上市的。如果上市不是為了融資,那為什麼要上市?一些公司的行為或許令郭廣昌費解,例如網易2017年和2018年各公告了一次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兩個回購計劃總額達到20億美元,約為公司市值的18分之1。如果這道選擇題讓郭廣昌來做,他或許會把這20億美元留在公司,或者選擇分紅,畢竟在不出售股份的情況下,股價上漲只是讓小投資者賺錢,而分紅則能夠讓他自己拿到現金。
復星國際在資本市場上的運作,如復星地產在港股的退市,豫園股份的重組方案,均遭到投資人的詬病,這更加損害了復星國際原本就不佳的金融品牌。不再贅述。
Ⅸ 復星醫葯送配 手續
復星醫葯送配是制自動分配的哦~
疫情的出現,很多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不過也有部分行業因此得到發展。例如:醫葯行業,特別是醫葯細分里的疫苗行業。在過去,所有人都認為新冠疫苗是一次性生意,接種後是永久保護我們的,可是因為新冠始終在變異以及反復,市場逐漸意識到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是不同概念的,新冠流感化的可能性很大,很大可能推動全民疫苗接種。這樣的環境下,復星醫葯可以充足地在疫苗常態化帶來的機會中受益,而且,公司還具有其它制葯單位不能做到的獨特優勢。
正式分析復星醫葯前,下文中有一篇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我這就分享給大家,戳開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醫葯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復星醫葯經營主要是葯品製造與研發,涵蓋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服務以及葯物流通領域。公司通過創新研發提升自身競爭力,通過國際化收購及戰略投資拓展公司的外延業務,現如今已完成醫療保健全產業鏈布局,在中國醫療健康產業集團的發展中,它還是比較迅速的。
清楚地知道公司的基本情況後,接著學姐就帶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公司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mRNA疫苗,助力復星騰飛啟航
2020年3月,復星醫葯與德國mRNA 疫苗研發公司BioNtech簽訂合作協議,在中國是可以合作開發、商業化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唯一一家企業。
常用的滅火疫苗,就是將人體外產生的病毒抗原蛋白輸入人體,使人體免疫反應被激發。mRNA疫苗,是把遺傳編碼信息直接輸入人體,利用人體細胞內的RNA翻譯機器,產生抗原蛋白,激活免疫反應,其安全性和保護率都遠超普通滅火疫苗。
另外,但凡病毒大面積變異,滅活疫苗或許都將會被重新研發;而mRNA疫苗不同,它只用針對變異病毒重新編碼之後就可以馬上量產。
很顯然,面對著始終在變異和反復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享有獨家優勢,使得復星有更多利潤。
亮點二:成立全球研發中心,以仿轉創,打造更強競爭力
創新葯是打造核心競爭力從而走向全球的一大利器,只能這樣做才能適應多變的疾病環境,才會走向全球的舞台。
復星醫葯把這個作為目標,全球研發中心成立於2020年年初,成立四大高科技平台,積極扶持創新研發,以中國、美國、歐洲為核心,持續的提高葯品的臨床前研究與臨床開發能力。
面對變化公司是積極接受的,以此使的公司的的競爭力更強,後面來做大做強或將是不可否認的,復星醫葯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由於篇幅受限,許多和復興醫葯相關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只要點擊就可以進行查看:【深度研報】復星醫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新冠疫苗的注射或將常態化,疫苗企業會從中得到不少的利潤增量,相比於滅活疫苗,mRNA疫苗的優勢更加明顯,憑借這些優勢很有可能在將來成為疫苗主流,復星醫葯將充分享受這一紅利帶來的巨大機會。
與此同時,復星醫葯把握未來,努力轉變,加大創新葯領域的市場份額。創新葯的未來發展趨勢算是醫葯行業里比較樂觀的,還擁有國家政策的扶持,有助於公司營收規模擴大,為未來的發展做好准備,前途是光明的。
總體而言,對於復星醫葯來說,它正處於高確定性的疫苗和高成長性的創新葯領域中,公司未來的股價一定能穩步上升。但是文章有局限,而市場一直在變化,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復星醫葯未來行情,點擊下面的鏈接,可以向資深投顧詢問這只股票是否值得購買,看下復星醫葯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復星醫葯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