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層氣概念股有哪些
煤層氣是三大重要清潔能源之一。煤層氣又稱煤層瓦斯、煤層甲烷,主要以吸附、溶解或游離狀態賦存於煤層及固岩中,屬於非常規油氣資源,是綠色清潔能源。我國煤層氣儲量豐富,分布集中,產業鏈較為完整,適於大規模開發利用,同時,應用領域眾多,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煤層氣概念股(相關個股)
石油濟柴:ST濟柴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屬唯一的柴油機專業製造企業,也是全國機械行業骨幹企業之一。公司是國內非道路用中高速中大功率柴油機和氣體發動機的主要生產商,主導產品「濟柴牌」發動機,廣泛適用於石油鑽探、工礦機車、工程機械、艦艇漁船及發電設備,是國家軍工等要害領域和場合的重點選用產品。主要生產三大主導機型:陸用2000、3000和600系列,功率200~1740kW柴油機及配套機組;船用直列4缸、6缸、8缸,V型8缸、12缸,功率180~1100kW柴油機及配套發電機組;燃氣(包括天然氣、煤層氣、煉焦煤氣、沼氣等多氣體)30~1500kW氣體發動機及配套機組。產品現有123個品種、270個型號,其技術水平、生產總量和市場佔有率在國內中大功率發動機製造業中名列前茅。
天科股份:天科股份擁有煤層氣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公司主營碳一化學技術及催化劑的生產和銷售,在氣體分離、純化應用領域居於世界前列。
准油股份:淮油股份和中石油煤層氣公司一直在煤層氣開發領域合作,公司負責提供的技術支持。公司是一家油田服務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油田動態監測、儲油罐機械清洗、油田管理、運輸服務等。主要客戶為新疆的各大油田,主要包括中石油旗下的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以及中石化西北分公司。考慮到民營企業資金緊張,賬款回收期長等原因,公司業務開拓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系統內。
黃海機械:黃海機械主要經營岩土鑽孔設備業務,產品有機械立軸式岩心鑽機、全液壓岩心鑽機、水平定向鑽機、多功能煤層氣鑽機、多功能工程鑽機,以及鑽機配套使用的鑽桿產品,在煤層氣鑽機方面公司擁有先發優勢,未來會隨著煤層氣開采規模化。
惠博普:惠博普增資山西國祥,持股比例30%,山西國祥負責神池-原平-五台線的煤層氣輸氣管道。公司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地面系統裝備的工藝技術研發、系統設計、成套裝備提供及工程技術服務業務。公司業務已涵蓋油氣處理系統、油氣開采系統、油田環保系統和油田工程技術服務等領域。
恆泰艾普:恆泰艾普擬用自有資金1.5億元收購中裕(河南)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裕能源」)所持有的河南中裕煤層氣開發利用開發有限公司,中裕煤層氣系中裕燃氣的全資子公司中裕能源與河南省煤層氣成立的合資公司,其控股股東中裕燃氣在下遊行業具有良好的燃氣銷售渠道,另一股東河南省煤層氣由河南省政府出資並管理,股東為河南6家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和5家煤炭企事業單位,負責統一安排全省煤層氣的勘查、開發和利用,是全國首家專業從事煤層氣抽采利用和瓦斯綜合治理的國有大型能源企業。
通裕重工:通裕重工控股子公司貴州寶豐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一般經營項目:瓦斯氣(煤層氣)、頁岩氣、天然氣、沼氣、生物氣、煤氣等系列可燃氣體能源開發利用及運營;EPC項目以及能源合同管理。
2. uavas start是什麼意思
Havas哈瓦斯集團是全球六大廣告和傳媒集團之一,總部位於法國巴黎,start是開始。這兩個詞合起來並不是一個片語
3. 求格瑞克相關資料,包括母公司,股票代碼,股價,市值
8月17日,一家名為「GreenDrogonGas」(下稱「綠龍煤氣」)的美國能源公司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二板市場(AIM ,Alternative I n v e s t m e n t M a r k e t)登陸,其主要投資為在華的5大煤層氣(註:甲烷氣體,俗稱瓦斯)項目。與之相對的是,與綠龍子公司格瑞克國際公司(下稱「格瑞克」)同步進入國內煤層氣開發的海外石油巨頭,幾乎全部失守國內市場,其中包括菲利普斯、阿科能源以及德士古公司等。
當天,綠龍煤氣發行了450萬股,每股5.56美元,有望籌得資金2500萬美元。
美國綠龍海外上市
綠龍煤氣是透過其子公司格瑞克在華進行運作的。從1999年至今,公司已經與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聯公司」)簽有5項合作開發協議,涉及開發的面積約6700平方公里、16.55億立方米煤氣。
據格瑞克一位高管介紹,實際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公司就與國外合作開發煤層氣。不過格瑞克進入中國還是在世紀之交。公司相關人士並不願意透露此次在倫敦上市的原因,不過業內人士稱,美國市場對公司審計要求較為復雜,使得企業奔赴簡單易行的歐洲股票市場進行交易。
能源巨頭撤退
與綠龍煤氣合作的中聯公司則是國內唯一一家從事煤層氣勘探、開發及銷售的專業公司。近幾年,該公司的合作夥伴也在悄然發生轉變。
1999年至2004年,與之合作的大部分外資企業都是國際石油界的航母企業,如菲利普斯、德士古等。但這些巨頭現已基本撤退或暫停國內的煤層氣項目。僅有綠龍煤氣、遠東能源、美國奧瑞安能源、英國瑞弗萊克油氣等中小型能源企業潛行中國。
中聯公司一位研究員表示,目前菲利普斯和阿科能源都已將合作區塊轉讓給了遠東能源和德士古。而德士古雖然簽訂了合作協議,卻沒有繼續投資開發。
近十年來,煤層氣的開發對改善能源結構、加快利用潔凈能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由於該行業利潤率低,投資見效慢,因此外資紛紛撤離「這些外資企業做了一段時間後,發現產量達不到預期目標,所以就中途退場了。」該研究員還表示,石油價格的飆升也促使他們抽身而去。
山西汾渭能源開發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常毅軍則表示,初期開采條件的不成熟是導致產量不濟的重要原因。
他說,隨著國內政策的到位、管網鋪設的加快以及開采方式的不同,煤層氣的勘探生產也將逐步加快。
4. 哈瓦斯通訊社的歷史
1822年起,哈瓦斯開始從英、德、俄、意等國的報紙上翻譯、編輯新聞供給巴黎。1832年成立翻譯事務所,專門經營翻譯外報的新聞業務,編輯後分送給機關政府、外交使館、銀行、商業報團、個人和訂報用戶。1835年翻譯事務所正是定名為「哈瓦斯通訊社」,他是第一個把Agencen這個法文單詞用於「通訊社」的人。哈瓦斯社最初的新聞稿是復寫或石印印行的,每日一份,後來增加到每日數份,自稱「報紙的報紙」。他的供稿原則是「迅速和優質」,初期靠快馬傳送,1837年開始在巴黎、布魯塞爾、倫敦之間用信鴿傳遞信息,當日到達,使得比利時和英國早報上的新聞,巴黎的晚報就可刊出。這樣一來,巴黎十幾家報紙和許多機關、公司、和個人都成為他的訂戶。連巴爾扎克都說:「一般人都認為巴黎有好多家報紙,但是嚴格地說全巴黎只有一家報紙,那就是曾在盧梭大街開過銀行的哈瓦斯先生經營的『哈瓦斯通訊社』編發的新聞稿。」
1845年,該社在國內開始用電報傳送新聞,並在布魯塞爾、羅馬、維也納、馬德里、美國等地開設分社。1850年,哈瓦斯將社務交給兒子奧格斯特(Auguste)。50年代,該社已經普遍使用電報向法國各地及歐洲許多報紙供稿。1857年,奧格斯特與「通用廣告社」合作,和200家地方報紙訂立了合同,用國內新聞交換各報第三或第四頁的部分廣告(通常是一頁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然後再將廣告版面售予廣告商。這種將通訊社和廣告業務合並的做法既得到了豐厚的經濟回報,又受到各報的歡迎,極為成功。 通訊社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19世紀中葉,發明了電報,其發展速度相當快,到1872年世界性的電報網就已初具規模。哈瓦斯社的業務也隨著電報的普及不斷的擴大著。
1856年與路透社、沃爾夫社訂立了交換股票行情的協議,1857年兼營廣告業務,1895年,於路透社、沃爾夫社正式交換新聞,1860年,發展國際電報通訊業務,60年代,該社通過海底電纜把新聞業務擴展到了拉丁美洲。
1870年與路透社、沃爾夫社簽訂了「三社協定」,享有獨占權的地區是:法國、瑞士、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埃及(同路透社合作)、中美洲、南美洲。1893年,美聯社加入協定(改稱「三社四邊協定」)後,勢力范圍有所調整:哈瓦斯社在法國及其殖民地、南美、歐洲天主教國家等。
1879年,巴黎銀行家愛蘭奇(Baron L』Erlanger)接辦該社後,改為股份有限公司,以擴大經濟來源。
該社還下屬兩家小通訊社,一個是無線電通訊社,專門播發政治和財政消息;一個是法布拉通訊社,是西班牙的主要通訊社之一。到1934年,哈瓦斯社的報紙訂戶已達兩千餘家。
1921年「通用廣告社」完全並入哈瓦斯社。一戰後哈瓦斯社成為法國廣告界的最大控制者,控制了法國報界廣告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1930年《小巴黎人報》的駐紐約記者在一次會議中,就哈瓦斯社控制廣告及廣告收入對報業的影響發表了意見:一家報紙離開哈瓦斯社,就會喪失全部廣告收入。廣告社有這樣大的權利,對報紙及大眾的影響是十分可怕的,因為具有實力的廣告客戶反對報紙的編輯方針時,便直接或間接的加以干涉,迫使報紙放棄主張或掩蓋此事。 表面上哈瓦斯是一家民營的通訊社,但大部分經費來自政府,政府各部門及殖民地報紙是該社最大的主顧,如1931年政府資助該社的費用為3600萬法郎並常利用哈瓦斯社作為政治、外交行動的探測氣球。它實際是「半官方」的通訊社。
哈瓦斯社也沾上了法國新聞界接收賄賂的習氣。沙俄政府的檔案中有這樣的記載:1904年以後,對法國新聞界的賄賂以哈瓦斯社和《時報》為主,哈瓦斯社每月一萬法郎以上。
20年代後期,經濟危機使其財政趨於惡化,虧空日益嚴重。1931年起,依靠政府補助維持,顯現出明顯的官方意志。
二戰爆發後,希特勒佔領巴黎,哈瓦斯社被德軍接管,成為納粹的宣傳工具。1940年12月,維希政府將其改組成三個機構:廣告社、法國新聞社(French Information Service)、世界電訊社(Telemondial)。後者專管國際新聞,實際是「德國新聞社」的支社。自此,世界上第一家通訊社在戰火中消逝了。
該社的一部分愛國員工在國內建立了四個反法西斯通訊機構:1940年倫敦的法國獨立新聞社、1942年阿爾及利亞的法非新聞社、國內的新聞資料通訊社和自由法國通訊社。
5. 哈瓦斯社的發展歷程
通訊社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19世紀中葉,發明了電報,其發展速度相當快,到1872年世界性的電報網就已初具規模。哈瓦斯社的業務也隨著電報的普及不斷的擴大著。
1856年與路透社、沃爾夫社訂立了交換股票行情的協議,1857年兼營廣告業務,1895年,於路透社、沃爾夫社正式交換新聞,1860年,發展國際電報通訊業務,60年代,該社通過海底電纜把新聞業務擴展到了拉丁美洲。
1870年與路透社、沃爾夫社簽訂了「三社協定」,享有獨占權的地區是:法國、瑞士、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埃及(同路透社合作)、中美洲、南美洲。1893年,美聯社加入協定(改稱「三社四邊協定」)後,勢力范圍有所調整:哈瓦斯社在法國及其殖民地、南美、歐洲天主教國家等。
1879年,巴黎銀行家愛蘭奇(Baron L』Erlanger)接辦該社後,改為股份有限公司,以擴大經濟來源。
該社還下屬兩家小通訊社,一個是無線電通訊社,專門播發政治和財政消息;一個是法布拉通訊社,是西班牙的主要通訊社之一。到1934年,哈瓦斯社的報紙訂戶已達兩千餘家。
1921年「通用廣告社」完全並入哈瓦斯社。一戰後哈瓦斯社成為法國廣告界的最大控制者,控制了法國報界廣告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1930年《小巴黎人報》的駐紐約記者在一次會議中,就哈瓦斯社控制廣告及廣告收入對報業的影響發表了意見:一家報紙離開哈瓦斯社,就會喪失全部廣告收入。廣告社有這樣大的權利,對報紙及大眾的影響是十分可怕的,因為具有實力的廣告客戶反對報紙的編輯方針時,便直接或間接的加以干涉,迫使報紙放棄主張或掩蓋此事。
6. 急!相當急!關於法國廣告史!
1997年法國的總廣告費為1580億法郎,比上一年增長3.3%。其中五大媒體的廣告費為540.36億法郎,也有所增長;印刷媒體在廣告費中的比重逐漸下降,雖然絕對額有所增加(參見表15-3-7);最大廣告產品類別為食品,為81億法郎,以下依次為流通、運輸、服務和化妝品,信息、媒介部門的廣告費急劇增長;行動電話、衛星數字電話等的廣告投資增大,帶動整個廣告業的發展。法國有1000多家廣告公司,專職廣告人員約3萬多人,此外還有經常為廣告業提供各種特別服務的專業人員4000多人,如攝影家、畫家、化妝師等。
1997年經營額最大的廣告公司為哈瓦斯廣告,其利潤為19.45億法郎;以下依次為Publicis傳播集團、法國DDB、揚-羅必凱等知名世界性廣告集團,在法國的廣告業,通常本土公司的力量占據壓倒性優勢,排名一般在前三名,但是1997到1998年,這個傳統的廣告業結構發生了變化,法國最大的廣告公司哈瓦斯(Havas)廣告的母公司哈瓦斯集團的最大股東CGE調整了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賣掉了一些收益不好的媒體,包括哈瓦斯廣告在內。
這期間,哈瓦斯廣告為了提高收益,把營業開發的主要目標市場從飽和的國內市場轉移到美國,其主要廣告集團歐洲RSCG集團總部也移到美國;常年排名第三的BDDP被美國的奧姆尼康集團收購,而今年排名第三的DDB本來就是奧姆尼康集團的廣告公司;因此,奧姆尼康集團在法國內的總營業額已經超過了哈瓦斯廣告,打破了法國廣告業的平衡。
廣告媒介
報紙:法國的報紙分全國性報紙和地方報紙,全國性報紙包括一般報紙、體育報紙和經濟報紙,其中日報共11種;地方的日報有64種,其發行量一般超過全國性報紙,這是法國報紙的一個重要特徵,這些報紙之間往往進行合作,如共同策劃廣告,獲得成功,比如有三份分別屬於一般性報紙與日刊體育報紙和經濟報紙的報紙針對以管理者為對象的市場共同策劃廣告,目標對象覆蓋率達50%,加上發稿簡單化、廣告費便宜,獲得很大成功,除了同類媒體之間的合作外,還與其他媒體合作,如與電視媒介組合,也獲得了成功。
雜志:法國發行量前6位的雜志幾乎都是周刊電視雜志,以電視的節目為其主要內容,發行量最高的《TELE 7 JOURS》周發行量為277萬份,其餘的也都在100萬份以上。其次為女性雜志;此外,新聞類雜志,還有一些計算機雜志、健康類雜志等比較受歡迎。
電視:目前法國有微波電視台7座,其中國營電視台4座,民營電視台3座;除獨力法蘭西文化電視台ARTE外,都可以播放廣告,ARTE可以接受企業的節目贊助,此最大的電視台是有87年歷史的民營電視台TF1,1997年平均收視率為34%,廣告費佔有率將近全部電視廣告收入的一半(49.9%);最近電視收視率逐漸下降,據分析主要是因為節目質量差、以及衛星數字電視大受歡迎。相應地,電視的廣告費收入增長也開始緩慢下來。目前衛星數字電視有三個台,總用戶超過115萬,成為歐洲衛星電視普及率最大的國家。
廣播:法國的廣播有三種類別,第一類為國營的廣播電台,可以播放公共、行業和社會團體的廣告,但是禁止播放商業性廣告;第二類為在戰後因法國不允許播放廣告的時代,為了播放廣告而在國境周圍建立並成長起來的所謂國境「周邊」電台,主要有4個,RTL、EUROPE1、RMC以及SUD RADIO,作為法國最重要的廣播廣告媒體,佔了廣播廣告收入的主體地位,1997年約為56%,第三類是84年允許播放廣告以來急速發展起來的FM民間廣播台,共有8個全國的電台網路,此外還有獨立的約1400個地方電台。
戶外廣告:法國的戶外廣告在歐洲質量最好,也最為發達,是法國的第三大媒體,戶外廣告無論在全國、地方、市場、品牌主題等的處理都實施了網路化,以周為單位非常有組織地進行銷售,法國對戶外廣告的效果分析、測定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有比較發達的軟體系統,如Carat1997年發表的Maximat系統,1997年獨立的歐洲戶外廣告咨詢公司6個公司集團化,成立歐洲戶外廣告網(ONE)。
媒體外廣告:1997年法國總廣告費中的63.6%屬於五大媒體以外的所謂媒體外投資,包括直銷、促銷、現場活動、PR、電話指南薄廣告等;而在10年前,這些所謂媒體外廣告費只佔40%,媒體廣告佔60%;此外,現場活動在法國非常發達。
新媒體:根據1997年新媒體廣告調查結果,該年多媒體廣告費已達6.45億法郎,增長率為59.3%;這其中包裹萬維網上企業的主頁製作費,以及線上廣告的製作費以及宣傳費,真正用於網際網路媒體購買的費用還不到4000萬法郎,不過已經是上一年的8倍,也開始實驗衛星數字播送上雙向廣告的播放,這種雙向式電視廣告已經引起廣告主的極大興趣。
法國第二大廣告與傳播集團
全球廣告業收入排名:第6位
下屬主要公司:靈智大洋、傳媒企劃集團、ArnoldWorldwidePartners
在陽獅收購BCom3廣告集團之前,哈瓦斯(Havas)曾是全球前5名、法國最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目前,哈瓦斯旗下主要的廣告公司包括靈智大洋(EuroRSCGWorldwide,總部位於紐約)、ArnoldWorldwide(總部位於波士頓)、傳媒企劃集團(MediaPlanningGroup,總部位於巴塞羅納)與市場服務機構「精實整合行銷」()等。2002年,哈瓦斯以總收入18億美元,排名全球第6大廣告與傳播集團。
國最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
全球廣告業收入排名:第4位
下屬主要公司:陽獅中國、盛世長城、李奧貝納、實力傳播、星傳媒體
股權結構:公司創始人MarcelBleustein-Blanchet的女兒、監事會主席ElisabethBadinter控制了陽獅35%的股份;電通持股15%。
1926年創建的陽獅集團(PublicisGroupeSA)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通過一系列並購迅速躋身全球性廣告與傳播集團之列。2000年6月該集團以價值19億美元的股票平穩收購盛世長城(Saatchi&Saatchi),加強了集團的美國業務;2002年3月,對廣告集團Bcom3(由李奧貝納和達美高於1999年合並成立)30億美元的收購及入股電通17%,使陽獅進一步鞏固了在美、日的市場份額。然而此項交易也導致了達美高(D』arcy)在華客戶光明乳業、上海家化、多普達手機(DOPOD)和南孚電池等轉投奧美、天聯和電通等4A公司懷抱。實力傳播與星傳媒體(StarcomMediaVestGroup,2002年以全球217億美元的承攬額位居最大的品牌傳播公司之列,在76個國家設有110個辦事處)的組合,使陽獅成為世界第一大媒體策劃與購買商(如表4、5)。2002年,陽獅以27億美元的總收入排名全球第4大廣告與傳播集團。
鑒於Cordiant被WPP收購,陽獅集團董事長兼CEOMauriceLevy2003年6月表示有意收購Cordiant在媒體策劃與購買公司實力傳播25%的股份(目前市值約為7500萬英鎊)。
陽獅中國:率先介入商業咨詢
中國業務主管:何緯(NeilHardwick)
何緯履歷:現任陽獅中國總裁。何緯於1984年加入盛世長城倫敦分公司開始廣告生涯,之後在達比思和陽獅台灣分公司任董事總經理和總裁。何畢業於蘇格蘭葛拉斯哥大學。
1998年,陽獅集團通過收購在華港資廣告公司恆威(Ad-Link),在國際廣告與傳播集團中最晚進入中國市場,近年來在華業務年增長率超過25%。陽獅中國董事總經理謝宏略表示,該公司與隸屬同一集團的盛世長城(系2002年全球第13大廣告代理公司,收入4.76億美元)和李奧貝納在業務拓展上盡可能避免競爭;雖然陽獅的海外客戶未必會成為其中國客戶,但會有優先競爭的機會。與WPP、Interpublic等同行不同,陽獅旗下沒有獨立的公關公司,只在集團內部設有公關部門。
謝宏略指出,陽獅最大的優勢在於獨特的定位:「HolisticNetwork」不僅向客戶提供本地化的廣告與傳播服務,更深入參與客戶的商業運作,致力於成為企業全方位的商業顧問,與麥肯錫、波士頓顧問集團等戰略咨詢公司展開競爭。
展望中國市場,謝宏略預計陽獅的機會在於中國入世後逐步對外開放的煙草、零售等行業領域;此外,內地廣大農村與中小城鎮市場也有巨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