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八佰伴
東山再起》——一位七十七歲日本企業家的自傳 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東山再起——七十七歲開始的新航程》中文譯本,日 前在復旦大學舉行了發行儀式。本書的作者原八佰伴集團總裁和田一夫先生,在 儀式上向讀者介紹了自已寫作此書的初衷,並與中國讀者們進行了現場交流。 八佰伴集團是日本一傢具有傳奇色彩的零售企業,當年風靡中國的電視連續 劇《阿信》就是以和田一夫的母親和田加津為原型創作的。在和田一家人的努力 下,八佰伴從一個小賣店開始發展成為一家連鎖型的零售企業。上世紀六十年代 作為長子的和田一夫開始成為八佰伴的主要經營者,由於和田先生先進的管理方 式和經營理念,同時也得益於日本經濟的快速起飛,八佰伴迅速成長為當時在日 本最具影響力的零售企業之一。 20世紀90年代,和田一夫把八佰伴集團總部先後遷到中國香港和上海,企業 也得到了空前發展。1995年底上海第一八佰伴開業時,曾創下首日一百零七萬人 次客流的世界紀錄。但是由於日本八佰伴的經營不善和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影響, 1997年八佰伴集團破產了。在經歷了沉重打擊後和田一夫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並 在六十八歲時重新創業,他對事業和人生不懈努力追求的精神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 經過近十年再次創業,和田一夫在企業咨詢、綠色農業等領域獲得了很大的 發展,他也成功的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在七十七歲來臨之際,和田一夫根據自 己多年企業經營的經驗教訓和再次創業的經歷寫下了《東山再起》一書。在發行 儀式上和田一夫表示,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為社會做出貢獻,作為一個已經年過 古稀的人他並不覺得自己已經到了休息的時候,相反他覺得自己應該更加努力的 工作,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新書能為人們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發。 ============================== 八佰伴 "我們不如把家裡這間臨街的房騰出來,開個賣水果、蔬菜、雜貨的店鋪,不是很 好嗎?" 一夫的父親想了想,覺得主意不錯,便一口答應,並立即告知了祖父老和田 ,祖父亦不反對。 這樣,經過簡單的收拾和籌備,和田家的小小蔬菜水果雜貨店便開張了,取 名叫八佰伴商店。只是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店會成為一夫父母雙親的終身職業 ,並在一夫手上發揚光大,成為揚名世界的大企業! 在日語中,八佰屋即是菜店的意思。取名"八佰"用以紀念開初老和田和加津 靠一桿稱沿街賣菜,白手起家。八佰伴就是以八佰(菜店)為伴。 ============================== 他為自己設計了一條通往外交官的有效途徑:報考當時的名校東京外事專門學校 英語科。這所學校,即今天的東京外語大學,一直是外交官的最佳教育機構。 為了報考這所學校,和田一夫起早摸黑地苦讀英語。他意志堅毅,學業一向 出色。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此番他更是加倍努力了。他在家中牆上、寫字桌上 、床邊,凡是目力所及的地方,都掛上英語單詞。每天從睜眼到熄燈,進屋出門 ,口中都念念有詞,廢寢忘食,樂此不疲! 盡管後來他未能如願地當上外交官,但此番扎實的"童子功",卻給他馳騁國 際舞台、建立國際流通集團的"國際主義"思維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和田一夫) ============================== 八佰伴,黯然謝幕 By 劉樹華 發表於 2006-3-9 15:13:00 八佰伴(Yaohan)簡介 聞名於日本乃至世界的八佰伴集團發展歷史曲折艱辛,充滿傳奇,它的創始人阿 信之子——和田一夫,將八佰伴從一個鄉村菜店開始,一步步發展為日本零售業 的巨頭。 八佰伴最成功的還是它的海外戰略。通過急劇的商業擴張,八佰伴在破產前十年 中成為日本在亞洲的頭號海外企業,其百貨超級商場遍布日本、巴西、美國、新 加坡、香港、馬來西亞、汶萊和中國大陸。在全盛期,八佰伴擁有員工近3萬人, 在世界上1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50家超市和百貨店,年銷售額達5000多億日元。 1997年,債務纏身的八佰伴財務危機全面爆發。「阿信精神」的傳承——八佰伴 國際集團宣布破產。 1997年9月18日,一起在日本朝野引起大地震的事件發生了。零售業巨頭八佰伴日 本公司於該日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靜岡縣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更生法的申請,等於 宣布八佰伴破產。 日本有2.8萬人因八佰伴破產失業,並且這樁日本戰後最大宗的破產事件,間接增 添了日本政府和銀行不少負擔,而其總裁和田一夫因日本八佰伴公司負債1613億 日元,承擔起全部責任,將所有私產抵債,自己一貧如洗,賃屋而居。 11月,香港八佰伴國際集團也宣告破產清盤,其香港、澳門的十間分店關門停業 。12月,吉之島集團正式宣布收購日本八佰伴。曲終人散,八佰伴自此淡出輝煌 了三十餘年的商業舞台。 八佰伴破產,正值亞洲國家地區受金融風暴沖擊,經濟向下調整時期,雖然有種 種外部不利因素導致八佰伴經營的失敗,然而,主要的原因卻是管理層脫離實際 的擴展雄心,將八佰伴推上了不歸路。 1、傳奇的發展史 八佰伴原是和田父母開的一個鄉下蔬菜店。1961年,和田一夫在赴美考察之後, 憑借多年「八百伴」「最低售價」的招牌,向父親表露了建超市連鎖集團的志向 ,57歲的父親經歷了不眠之夜後,第二天出人意料地把八佰伴社長之職禪讓給他 。於是,和田一夫成了八佰伴真正的掌舵人,當時八佰伴的總資產約1000萬日元 。 從1966年起,八佰伴以平均一年一個分店的速度開始擴大連鎖,8年間開了8家分 店,八佰伴在日本有了一定的實力。這時,日本市場的競爭已經趨於飽和,於是 ,充滿商業頭腦的和田一夫確定了向海外發展的信念,決心把目標瞄準海外。 1971年,八佰伴巴西首家分店開幕,掀起「殷勤微笑」的服務狂潮,擴建後一舉 成為聖保羅市最大的百貨商場。 但是緊接著,八佰伴遭遇了一次危機。1972年底,在靜岡縣縣長請求之下,和田 一夫出於道義,斥資20億日元買下本縣虧損嚴重的花菱購物中心及周邊空地。在 其接手經營後,花菱營業額翻了一倍。 但接踵而至的石油危機,造成銀行緊縮貸款。關聯銀行不肯兌現諾言再支持八佰 伴在地皮上興建物業,八佰伴銀根大緊。這時八佰伴因為已經開了10家連鎖店, 資金消耗過重,已負債80億日元,資不抵債,行將為人所並。幸而當時全國有近 萬家保齡球館倒閉,和田一夫選擇了15家郊區保齡球館做超市,其停車場正可以 彌補市區超市停車場地不足之缺陷。這15家分店先後開張,本錢少,生意好,盈 利喜人,八佰伴才沒有被危機吞噬。 然而八佰伴還未徹底從花菱事件的陰影下走出來,又迎來了企業的第二次危機: 八佰伴在巴西擁有四家分店,其中設立在巴西國際中心的分店,是南美最大的購 物商場。1977年巴西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日系銀行多數不肯施援,最後八佰伴 獲駿河銀行支持而暫時解圍。隨著巴西經濟繼續惡化,八佰伴最終在無奈中全線 撤離。 但是巴西的失敗並不能阻止八佰伴在海外的進步。整個80年代,八佰伴的主要精 力仍放在海外,除了在台灣桃園、英國倫敦、美國洛杉磯、紐約,以及
㈡ 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代碼
可以去 www.sgx.com 去查找。在listed company 下面按照字母順序排列。
㈢ 中國民營醫院集團的「管理輸出模式」是誰提出來的
賽特商業管理:從師八佰伴 獨創管理輸出模式
2001-12-19
崛起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賽特集團,在短短幾年中,已迅速發展成為一個以旅遊服務 業為中心,以商業管理、物業管理為基礎,跨行業、跨地區、多元化、國際化發展的現代企業集團。
在人們眼中,賽特最出名的似乎應該是商場,光是一個800平方米的超市,年銷售額就曾經創下過一億元的最高紀錄。然而,賽特集團總裁王辛民告訴記者,賽特最有特色的產品其實是商業管理輸出———賽特集團超前的經營理念、創新的營銷意識、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卓著的經營業績開創了同國際市場接軌並適合中國特色的全新的輸出商業和物業管理模式,現在正以豐富的管理經驗、雄厚的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優勢,不斷擴大輸出管理的成果和規模。
與八佰伴合作期間,賽特每年的學費是80萬美元。如今,賽特輸出管理的銷售億元以上的大型商廈就有10個,年利潤以千萬元計,遠遠超出了當年的學費。
說到賽特的商業管理輸出,不能不提八佰伴與和田一夫。面對記者的錄音機,王辛民開始講述賽特與八佰伴共同書寫的從學生到老師,開辟現代商業管理輸出模式的商界佳話。
兩年蜜月盡得真傳
零售百貨業一直是個開放相對滯後的領域,即使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這個行業依然不會立刻向外資打開大門。9年以前,賽特與八佰伴合作,請日本人來管理賽特,算得上是石破天驚。當年北京雖有4家中外合資的百貨商場,但由外國人當家做主的商場,賽特卻是獨一份。
王辛民坦言:賽特和八佰伴原定的合作期是15年,實際雙方的蜜月只維持了兩年便友好分手。但是在短短兩年中,我們學到了真東西。
現在走進全國各地的大型商場,地下是超市,一樓是化妝品和珠寶,二樓是女裝,三樓是男裝,四樓是文具家電,似乎已經成為定式。這種按照消費者購物需求和便捷程度來分區布置商品、滿足顧客集中購物、連帶購物需求的觀念,就是標準的八佰伴創立的賽特模式。
過去北京所有商場都不太注意照明,賣場照度大都為500左右。和田一夫卻在裝修期間明白無誤地提出一個令中方人員聽不明白的觀點———有多亮才能賺多少錢,硬是把賽特賣場的照度調高到800。結果,賽特的燈光一打開,就觸發了顧客們的趨光性,引來涌動的購物人群———哪個人不願到光線充足的櫃台前,享受溫暖、安全的購物氣氛。從此,北京的高檔購物中心照度全都大幅提高,開始進入光明時代。
鞠躬從15度到90度有4種角度、面對顧客手的擺放姿勢、對第一批進店顧客和最後離店顧客的問候和感謝……嚴格的日式管理將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潛移默化地融入賽特的企業文化中。
然而,當時八佰伴與賽特的這種合作絕不是今天賽特推出的商業管理輸出。當時的大背景是作為北京市比較高檔的新型商場,賽特一開始就走了捷徑———通過合作,請日本八佰伴當老師直接介入日常管理,使賽特誕生伊始,管理和經營理念便與國際接軌。一直對中國內地市場虎視眈眈的八佰伴總裁和田一夫也從來沒把每年80萬美元的學費當成自己的終極目標,而是希望通過和賽特的合作,更好地了解中國市場,為自己今後在華的發展奠定基礎。1995年,隨著賽特將八佰伴的經驗研習純熟和八佰伴重心移向上海,雙方實現各自最大利益後揮手告別,從此踏上不同的發展之路。
另闢管理輸出之路
1997年11月,八佰伴國際集團的重要成員之一、八佰伴(香港)百貨有限公司向香港最高法院申請自動清盤,八佰伴日本公司也在早些時候宣布破產,負債總額已高達1613億日元,幾乎與此同時,曾在八佰伴門下「實習」的賽特集團,其輸出管理的第一家賣場———北京西單賽特迎來它的周歲生日,其銷售業績在當年新開業的百貨店中穩拔頭籌。自1995年起,「賽特」告別八佰伴,走上了自行管理之路。後來的實踐證明,「賽特」自行經營管理是成功的。就在老師八佰伴上演戰後流通領域規模最大的一次破產時,「賽特」年銷售額由最初的3.2億元上升到8.1億元,保持每年近26%的遞增速度,而且在人均創利和單位面積產出上,位居北京乃至全國的前列。
賽特面臨著新的選擇,是像老師一樣走上資本擴張之路還是另闢蹊徑?
因顧客不滿意或不喜歡所購無質量問題的商品,只要保持原質原貌和原始包裝完好,不影響再次出售均可在約定時限(本市顧客一月之內,外地顧客兩月之內)內自由退換。超過約定時限,顧客可根據客觀情況與購物中心協商解決。過季削價而又無質量問題的商品限定在削價期間可以自由退換———這就是賽特著名的自由退換貨制度。
它的前身是賽特的日本總經理黑山正博的一種習慣———自己掏腰包,不問情由、不問過程,只要顧客提出要求,就為其退貨。1995年王辛民接任賽特商場的總經理,立刻把前任總經理的這種習慣制度化,並設立每年100萬元的基金,用來彌補自由退換貨過程的損失。這一制度的建立,使得賽特贏得了一大批忠實的顧客人群。
回首自己的發展之路,賽特發現自己手裡掌握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以八佰伴經驗為基礎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摸索出的零售百貨業的管理模式。能不能像老師收學費那樣,把賽特的無形資產轉化成有形資產?
事實證明,賽特獨創的商業管理輸出模式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的認可,迄今為止,賽特輸出管理的大型零售百貨業共有15家,其中10家獲得成功,另5家由於種種原因停止合作。每年僅管理輸出帶來的效益就超過千萬元。除了這些有形回報,在不同所有制類型、不同地域文化條件下積累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又成為賽特新的無形資產。
王辛民向記者透露:今年開始推出的賽特論壇,就是為了更好地總結零售百貨業的管理經驗和經營戰略,並將以此為契機,籌辦賽特商學院,將賽特管理模式推向更高的層次,使得賽特積累的管理經驗這一珍貴的無形資產,能夠轉化為更大的有形利潤,同時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經驗積累。
㈣ 北京賽特集團有限公司是什麼性質的企業
注冊號: 110000450004359
企業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主體名稱: 賽特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陳俊明(ANTHONY PAUL CHAN)
行政區劃: 朝陽區
成立日期: 1980-11-15
注冊資本: 2000 萬美元
經營期限自: 1980-11-15
經營期限至: 2011-05-14
登記機關: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企業狀態: 開業
地址/住所: 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二十二號
經營范圍: 附設卡拉OK歌廳、康樂項目、酒店、餐館。 提供和經營會議、社交場所、展覽場所、附設購物中心、劇場、科技咨詢和技術開發、辦公樓、商務中心以及其它有關的生活、工作的服務場所和設施。 其中土地使用權出資為1200.0萬元
年檢年度: 2009
㈤ 誰了解西安賽特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的待遇
呵呵!你找對人了,呵呵,我是西北院下屬的西部材料(股票代碼002149)公司下屬的西部鈦業公司的,那個廠就不說了,廢話一大推,呵呵,關於你的問題有的籠統,我的回答也智能籠統啊,這個待遇主要是針對正式工,就是簽約正式勞動合同的職工,福利有五險一金,工資是相當的可以,上班時間為一個月21個班,勞動強度一般,一線的正式工最少在2000+2辦公科室的待遇更是沒法和1線的比啊,工作輕松,時間短,如果你文憑高,去那准沒錯,不管科室或1線都值得選則。
㈥ 江蘇天楹賽特環保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不知道你什麼崗位,和外面想不總體水平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