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股票有沒分紅制度
中國暫時沒有強制分紅制度,唯一一條就是三年不分紅就不得再融資,這句話反過來理解就是如果你想再融資只要三年內少量分紅就行,當然也有極少量講誠信的上市公司,歷年分紅不少,建議你到紅利指數樣本股里尋找這樣的股票.
㈡ 中國股市紅利所得稅是否合理
印花稅調整後應該盡快取消紅利所得稅
千呼萬喚始出來。投資者期盼已久的證券交易印花稅調整方案終於出台了。 1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作出決定,從2005年1月24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2‰調整為1‰。
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率,這是一件有利於降低投資者投資成本的利好之舉。因此,作為廣大的投資者是熱烈歡迎這一政策出台的。不過,就在這一政策出台的同時,投資者也留意到,另一項同樣被投資者寄予厚望的「取消紅利所得稅」的政策並沒有同時推出。為此,投資者在為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出台感到欣慰的同時,又不能不為「取消紅利所得稅」政策沒有適時出台而倍感遺憾。而以筆者之見,「取消紅利所得稅」的政策應盡快出台。
首先,從時間上來看,「取消紅利所得稅」政策的出台具有迫切性。目前上市公司2004年年報的披露工作已經拉開序幕,而由於年報披露之前管理層對現金分紅的重視,這就使得現金分紅有望成為2004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主流。應該說,管理層強調現金分紅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股票的投資價值,但如果不取消紅利所得稅,那麼上市公司的分紅不僅不會增加投資者的回報,相反還會出現分紅越多投資者損失越大的不合理現象。這顯然是與管理層強調現金分紅的初衷相違背的。也是不利於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的。並且,我們還需要看到的是,一旦錯過了年報分紅季節,那麼,不僅投資者的損失將會成為定局,而且,即便是管理層隨後再推出「取消紅利所得稅」政策的出台,其真正發揮作用也還要等到下一個年報分紅期的到來。因此,從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來看,目前推出「取消紅利所得稅」政策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感。
其次,推出「取消紅利所得稅」政策能保護更多投資者的利益。雖然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但實際上,對於那些超過半數以上的深度套牢了的投資者來說,這種交易成本的降低至少在目前來說並無實際上的意義。因為他們在股票深度套牢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再進行股票操作了。相反,「取消紅利所得稅」政策的出台能夠給所有的投資者帶來利益。因為對於那些套牢的投資者來說,雖然他們不進行股票操作了,但股票的分紅他們還是有份的。因此,如果取消了紅利所得稅,那麼他們就可以減少這20%的紅利所得稅損失,否則就會增加這20%的所得稅損失。因此,不論投資者是否被套牢,「取消紅利所得稅」的政策都能給這些投資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因此,為了保護最廣大的投資者利益,讓那些深度被套的投資者也能感受到政策的溫暖,管理層也有必要盡快推出「取消紅利所得稅」的政策。
㈢ 關於股票分紅方面的一點疑問
國內現有的分紅體系極為不合理,如A股的分紅除權直接是對投資者侵害,只有股票填權才能獲利,簡單說只能是靠做股票差價獲益。
㈣ 股票分紅是智商稅嗎
不是的。
股票分紅大部分是盈利了才會分紅,分紅可以讓讓投資人拿到穩定的回報,從目前中國股市來看,分紅的大部分都是盈利性公司,沒有盈利的公司大部分是不會分紅的,因為他沒有錢拿出來分,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穩定分紅的公司都是經營比較好的公司,而不分紅的公司則不一定,存在巨大的風險性,說不定就是上市圈完錢就跑了的。
㈤ 股票分紅到底是好是壞大神們幫幫忙
分紅派息,是上市公司對於股民的回報。當然是好事。比起不分紅的「鐵公雞」,這樣的上市公司是不多的。 分紅派息之後的股票,如果大盤是上漲的,走填權行情的可能性大增,收益更大。
㈥ 中國股市現金分紅為什麼還要除權,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除息除權對於股東有著中性的影響,可是事實上會增多股數、獲得現金分紅,於是投資者並未賠本。
拓展知識:
一、除權除息
除權除息是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XR),XR是EXCLUDE(除去)RIGHT(權利)的簡寫。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XD),XD是EXCLUDE(除去)DIVIDEND(利息)的簡寫。 除權除息日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則不可以享有本次分紅派息或配股。
(對於新三板企業,股轉登記日買入的享有權益,賣出的不享有權益。依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正式實施後,交割模式由「T+1全額非擔保交收」變為了「T+1全額擔保交收」。)
二、除權除息的影響
1.形成
導致上市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化的情況有很多,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實施送股、轉增、增發、配股、回購注銷等。其中,送股和轉增是比較常見的會導致除權的情況。由於在公開和定向增發的定價方面,都有「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的規定,即和市場價頗為接近,因此上市公司均未進行除權處理。如6月份實施公募增發的三房巷。不過,由於配股在定價方面沒有被要求接近市場價格的原則,上市公司在針對原股東配股時,往往配股價遠低於市場價格,因此在配股實施完成後,都會進行除權處理。如人福科技於2006年8月7日實施配股除權,配股比例為10:3,配股價3.80元,配股除權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5.77元,除權當日的基準價的計算公式為(5.77元/股×10+3×3.80元/股)÷13股=5.32元。
2.作用
實際上,除權、除息的目的就是調整上市公司每股股票對應的價值,方便投資者對股價進行對比分析。試想一下,如果不進行除權、除息處理,上市公司股價就表現為較大幅度的波動。而進行了除權、除息,投資者在分析股價走勢變化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復權操作,而使得除權、除息前後的股票走勢具有可比性。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變化,而無法進行除權除息處理。例如上市公司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時候,非流通股股東將所持有的一部分股份作為獲得流通權的對價支付給流通股股東,雖然流通股股東所持的股數增多了,但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未發生變化,股票對應的價值也維持原樣,因此便不進行除權處理,但對於流通股股東而言,每股的持股成本則發生了改變。在實施對價的時候,上市公司股價往往以放開漲跌幅的方式,來反映這一特殊情況。
3.影響
除權、除息一方面可以更為准確地反映上市公司股價對應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股東調整持股成本和分析盈虧變化。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實施高比例的送股和轉增,會使除權後的股價大打折扣,但實際上由於股數增多,投資者並未受到損失。除權、除息對於股東而言影響是中性的。
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進行除權後,投資者往往對填權抱有樂觀預期。實際上填權不是必然的。除權後上市公司的股價是否回補除權缺口,關鍵在於其每股價值是否得到提升,以及整體市場因素。例如馳宏鋅鍺在4月12日實施了10送10股派30元的超高比例分配,股價在4月11日的收盤價為147.45元,4月12日除權後的收盤價為79.45元,如果要完成填權,股價就必須要重新漲至150元左右,而其市場價為84元左右,完成填權恐怕是很困難的,除非每股凈資產也出現同樣較大比例的上升。
所以,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的除權除息,要理性分析其原因,以及對股價的影響,對於填權行情不可過於迷信,更應看重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㈦ 中國股票怎樣分紅的
可以分紅。
中國股票不一定年年分紅
一般根據公司的半年報或者年報分紅方案,只要你在分紅的股權登記日當天持有該股票,就可以參加分紅
分紅一般是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自動結算到到你的資金帳戶,不用操心!
㈧ 中國股市的股票分紅是騙人的嗎比如股價10元,分紅2元每股,然後你手中的股票就變成8元,你還得交稅
本來股市的分紅就是自己分自己的紅,根本沒有增加市值,除非填權了才有收益。
㈨ 中國的股票有分紅嗎是怎麼分的
有的分,有的不分。
真正的分紅是送股或者派息,國家要收10%的紅利稅,剩下的部分會經系統自動劃轉到你的賬戶,你只需要保證在股權登記日收盤時持有股票就可以參與分紅了。
一般說來,成熟市場上市公司每年利潤的50%以上都會進行分紅回饋股東,可是A股大多數公司只會圈錢,比較少分紅,有的甚至用轉增股份這樣的會計技巧來忽悠投資者,更有甚者用配股這種圈錢手段來作為分紅,現在規定大股東必須參與配股,這種不要臉的『分紅』才得到了些遏制。現在對應到A股,分紅率能達到40%以上的就算不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