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宏碁是上市公司嗎
台企,而且也是台灣的自主品牌企業,有多年歷史,上市也要在台灣上市,股票代碼為2353,想炒股沒法炒,不是上深的企業
B. Acer 是什麼品牌
明基電通集團(AcerCM)日前宣布將推出自有的獨立品牌「BENQ」,公司英文名稱由Acer Com-munications& Multimedia Inc.更改為BENQ Corporation 。 自 2002年元月起,明基電通將以自己的品牌「BENQ」作為全球行銷的標記。
宏基(Acer)集團的創始人、明基電通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先生表示,明基專屬的品牌「BENQ」,定位於提供高價值與個性化的全方位產品,明基將提供體現數字時尚的電子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享樂科技的最佳介面。施振榮先生強調,Acer的業務以扮演電子商務激活者的角色為主,而獨立品牌的「BENQ」將以體現數字時尚的電子產品(Digital Life De-vice)為核心業務。今後,明基的客戶與合作夥伴們將直接與獨立的「BENQ」品牌進行業務往來。
明基電通集團總裁李火昆耀先生表示, 明基電通擁有屬於自己的品牌標記「 BENQ」,將有利於明基開拓更寬廣的業務空間,同時也滿足了客戶與渠道夥伴對於明基擁有獨立品牌的要求。明基電通推出新品牌「BENQ」後,無論在公司營運、產品方向都將有更清楚的定位,而客戶關系、管理哲學、企業文化以及員工都維持不變。李火昆輝先生說,一個成功的 好品牌,需要堅強技術力的支持。明基一直以來在研發技術上投入的深度與廣度為國內業界僅見,尤其在光電、影像、寬頻、無線通訊等技術方面擁有相當的技術積累,以雄厚的技術實力,強有力的支持新品牌的發展。目前,明基每年將營業額的4%投入到技術研發中, 全球的研發技術人員已經超過1,000人。
李(火昆)耀先生同時指出,科技產品已經逐步從過去局限於的商業應用轉變為終端消費者普遍使用, 這將成為未來市場成長的主要推動力。 明基透過新品牌「 BENQ」,將會把衍生的品牌效應擴散至更多的消費者能夠體會的環境,提供更多的新產品。李火昆耀先生說,「BENQ」的靈感來自於明基集團的企業發展理念「傳達資訊生活真善美」(Bring Enjoynent and Quality to Life)。 明基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歡樂、生活品質的改善、生產力的提升,體會科技帶給人類的好處。從產品的創新、生活的形式,到科技與人性結合的美感,明基BENQ都將積極扮演提供者的角色。
2001年,明基電通銷售額達20億美元,其中自有品牌的銷售約佔60%,較去年成長兩成。大多數自有品牌的產品都是經由明基海內外子公司行銷全球各地。近兩年來明基電通致力於銷售渠道的布局,陸續完成了歐洲及亞太地區行銷據點的建立,並成功地在中國大陸打開品牌知名度,多項產品獲得媒體評測及消費者首選的肯定。
C. 宏碁集團上市了嗎
你問這個干嗎,它是台企,而且也是台灣的自主品牌企業,有多年歷史,上市也要在台灣上市,股票代碼為2353,想炒股沒法炒,不是上深的企業,想買電腦無需要過問上不上市,宏基全球第二,性價比中,和華碩差不多…關鏈你是想問什麼具體內容了…
D. Acer不是已經上市了嗎股票名稱和代碼是什麼呢
1樓的,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只能說在台北股市上市,沒有大陸上市。
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的集團簡介
原本宏碁集團是從代工到品牌,經營多元化的事業,至2000年開始正式切割獨立成「宏碁集團」、「明基電通集團」、「緯創集團」形成「泛宏碁集團」,施振榮形容「兄弟登山,各自努力」。Acer其品牌在其總經理蔣凡·可蘭奇擔任歐洲區總經理期間筆記型電腦打敗眾多國際品牌,Acer躍身為歐洲第一大筆記型電腦品牌、世界第5大個人電腦品牌製造商。宏碁集團並非一開始就是全球前兩大PC製造商,而是經過多年的布局,完成了多品牌布局,到2009年才終於取得驕人的業績。成為實實在在的全球前4大PC製造商。 宏碁集團包括以下PC品牌:acer、Gateway、Packard Bell、emachines、Founder方正(僅收購方正PC業務)。以及PDA和攜帶型設備品牌倚天。acer在歐洲、非洲佔有絕對的第一排名,Gateway(捷威)品牌則在美國占據市場第三的位置,Packard Bell也為宏碁在歐洲佔有一席之地。宏碁的多品牌戰略如今已經凸顯出高瞻遠矚的市場意義。 acer在中國的市場也不可小視,同配置和性能的筆記本中,設計更合理,性價比更高。
F. 宏基公司全稱
宏碁(qí)成立於1976年,是一個國際化的自有品牌公司,主要從事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顯示產品與伺服器的研發、設計、行銷、銷售及服務,也結合物聯網積極發展雲端技術與解決方案,是一個整合軟體、硬體與服務的企業。宏碁2014年個人電腦出貨量全球排名第四,營收為103.9億美元,擁有全球約7000名員工。[1]
公司名稱
宏碁
外文名
Acer Incorporated
成立時間
1976年8月1日
總部地點
中國台灣
經營范圍
IT產品和個人電腦
快速
導航
旗下產品
品牌文化
名稱由來
社會活動
售後服務
召回信息
奧運贊助
體育營銷
大事年表
所獲榮譽
中國業務
主要產品
企業責任
產業定位
應用APP
人事變動
品牌介紹
宏碁集團並非一開始就是全球前兩大PC製造商,而是經過多年的布局,完成了多品牌布局,到2009年才終於取得驕人的業績。成為實實在在的全球前二大PC製造商。
共3張
宏碁筆記本電腦
宏碁集團包括以下PC品牌:Acer、Gateway、Packard Bell、emachines、Founder方正(僅收購方正PC業務)。以及PDA和攜帶型設備品牌倚天。
Acer曾在歐洲、非洲佔有絕對的第一排名,Gateway(捷威)品牌則在美國占據市場第三的位置,Packard Bell也曾為宏碁在歐洲佔有一席之地。
Acer在中國的市場也不可小視,同配置和性能的筆記本中,設計更合理,性價比更高。
Acer PC機在2011年中國區銷量第二。
宏碁公司2015年全球員工總數為8000餘人。是一家專注於信息產品行銷服務的國際化企業,主要從事自有品牌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伺服器、液晶顯示器及數位家庭(digitalhome) 等產品之研發、設計、行銷與服務,並發展通路事業與微巨電子化服務事業。[3]
宏碁2014年合並營收為103.9億美元,主營業務:主要從事自有品牌台式機、筆記本電腦、伺服器、超迷你攜帶型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器和投影機及數位家庭(digitalhome)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營銷與服務,並發展通路事業與微巨電子化服務事業。2012年初,並購iGware公司,開始針對雲端產業的布局,做中長期規劃與戰略。
宏碁於1999年起連續11年榮獲讀者文摘品牌榮譽,同年並獲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2009年度十大風雲科技公司之一,2000年王振堂獲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201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G. 宏基電腦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宏基電腦很棒,現在越來越年輕化,值得購買。
宏碁Predator TRITON 700配有 15.6英寸FHD IPS 顯示器,畫質銳利。同時,其內建Acer TrueHarmony音效技術及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音效技術。
對於游戲本而言,性能和散熱十分重要。Predator TRITON 700搭載了第七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和NVIDIA GeForce GTX1080/1060顯卡,擁有兩條NVME M.2 SSD和最高達32 GB 的DDR4 2400MHz 內存。
散熱上,PredatorTRITON 700還配備了兩個第二代3D刀鋒速冷金屬風扇,宏碁官方稱,較普通塑料風扇CFM提高35%。
H. 「宏基」是哪個國家的介紹一下
Acer宏碁是一家台灣老牌的計算機製造廠商,如:宏碁(Acer)筆記本。Acer宏碁集團於1976年在台灣創立,當時僅有7名員工,3.5萬美金的注冊資金,以研發生產計算器產品為主。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今日的宏碁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從事以個人電腦、相關零組件、通訊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研發、製造與行銷。目前,Acer宏基集團在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20多家聯盟子公司,在其中的21個國家建立了17個百萬級製造廠和26個裝配廠,員工人數超過28000名
I. 宏基總部在哪
宏基地址:台灣省桃園縣龍潭鄉高原村渴望路185號 電話:(03)407-1888
宏碁集團(簡稱宏碁),品牌為「Acer」,是台灣的電腦製造公司,由施振榮等人於1976年8月1日創立,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個人電腦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筆記本電腦製造商。主要生產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以及個人數位助理、伺服器、顯示器和其他儲存裝置等電腦周邊產品。
J. 宏基老總是誰
施振榮 施振榮(Stan Shih,1944年12月——):宏碁集團創始人,挑戰世界的華人企業家
施振榮,1944年12月18日生於台灣彰化縣。童年飽嘗生活艱辛。1971年施振榮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獲碩士學位後加入榮泰電子公司任設計師,1976年創辦多技國際公司,後改名宏碁公司。1981年開始生產自創的品牌機,1988年宏碁電腦成為熱門產品,1992年施振榮再造新宏碁,1995年獲《世界經理人文摘》全球15位最創時勢的企業家,1996年被《商業周刊》選為全球25位最佳企業總裁之一。
亞洲管理學院董事、台灣企業經理協進會常務理事、台灣管理科學學會監事、台灣自創品牌協會理事長。
1971年8月~1972年8月,環宇電子公司副理;
1972年9月~1976年9月,榮泰電子公司協理;
1976年9月~1989年4月,宏碁集團總經理;
1989年5月迄今,宏碁集團董事長。
1976年台灣十大傑出青年;
1981年台灣青年創業楷模;
1983年第一屆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1989年被《FORTUNE》評選為「與亞洲做生意不可不認識的二十五位人物」之一;
1992年獲台灣交通大學名譽博士;
1994年獲台灣公共關系基金會「最佳民間發言人獎」;
1995年被《世界經理人文摘》推選為「全球15位最能創造時勢的企業家」之一、
1996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全球25位最傑出的企業管理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