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恆基兆業地產集團現狀如何
恆基兆業地產集團為香港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過去三十多年執香港房地產發展之牛耳,對香港的地產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而雄踞香港中環維多利亞灣、以樓高 88 層全港最高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為標志的綜合建築群即是其旗下最著名的綜合物業之一。
㈡ 1985年恆基地產如何發展的
1985年11月,恆基兆業地產公司斥資6億港元,向母公司恆基兆業及李兆基本人購人永泰建業股票1.26億股,控制永泰股權達70.8%,通過這次收購,使恆基地產增加了永泰的36個地盤,擁有近900萬平方英尺樓面面積的發展土地,土地儲備擴大了23%。
㈢ 香港恆基主席李家傑為什麼要投資中國奧園
李家傑選擇奧園的原因可能很復雜,但其中一個原因大概率是「看好奧園」。之所以看好奧園,根源始於企業不斷提升安全邊際。去年9月,奧園、恆基聯合體以67.78億元拿下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的住宅用地,即現在的廣州奧園恆基•學苑壹號項目。經過三年的發展,項目於今年9月18日開盤,並創造了「開盤2小時勁銷超10億」的好成績。
㈣ 什麼是藍籌股:次新股:概念股:創業板
藍籌股的概念最早是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是指業績優良,市值較大,股性活跌的股份。在香港,讀者耳熟能詳的藍籌股有匯豐控股、長江實業、恆基發展、新鴻基地產、中信泰富等。現納入恆生三十三指數的股份,由於都屬於各行業的佼佼者,因此大都可算作藍籌股,但是有股份開始走下坡路,如果變化較大,恆生指數服務公司會作適當的調整,即剔除某些股份,換進相同數量的新近發展較快的股份。 藍籌股這一說法也被中國大陸的證券傳媒所引用,一般是指具有穩定的盈餘記錄,能定期分派較優厚的股息,被公認為業績優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比如銀行、保險、石油、地產、鐵路建設等大盤國企股等。
次新股,顧名思義,新股是相對於老股而言的,新和老是相對而言的,上市交易時間越短的就越新。一般來說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為新股,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一段時間以後為次新股,其中上市時間最短的為次新股里的新股,次新股亦是相對新股而言,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這個概念很難用量化界定。一般來說,上市半年之內的股票尚未分紅,含金量很高,可以稱這批股票為次新股板塊。
概念股,就是講故事,舉個例子,這個股票現在業績不怎麼樣,甚至虧損,但是它通過重組或是涉足當下比較熱捧的領域——互聯網,具有互聯網+概念,將來有業績轉好可能,會受到資金炒作,這叫概念股。類似的有機器人概念、影視概念、券商概念等等。
創業板是相對主板而言的,主要上市的是一些高科技新興產業類的股票,目前核准制的前提下和中小板區別不是太大,股票代碼是 「300」開頭的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㈤ 如果港股發生分紅,是否需要除權,同時在k線圖有缺口
港股分紅送股,一樣需要除權,在k線圖上留有有缺口,見K線圖恆基地產。(點擊看大圖,一目瞭然)
㈥ 香港界地產大亨李兆基將要落下帷幕,這是為何
2019年3月20日,恆基地產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李兆基因年事已高,現正式考慮退休,將由其子李家傑負責內地產業業務,李家誠負責香港的地產業務,李兆基將繼續留在公司,擔任董事為集團服務,自此,香港地產界的「四大天王」第一代已全部退出一線,第二代已全面就位接班。
相比於李嘉誠來說,李兆基是一個確確實實的「富二代」李兆基出生時,其父李介甫已經擁有天寶榮金鋪和永生銀號兩間門店,經營著黃金、匯兌、外幣買賣生意,所以從6歲開始李兆基就被父親安排到商鋪學習做生意,年僅12歲,李兆基就熟練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等知識,稱為順德無人不曉的天才,15歲時,自己開始經營兩間店鋪,自此,他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靠人不如靠己,要有過硬的本領自己當老闆才行。1958年,李兆基聯合馮景禧、郭得勝等8個人,共同成立永業公司,開始涉足房地產行業。1973年初,永泰公司上市,此次讓李兆基大賺一筆。也許是上天眷顧,李兆基大賺之後,香港股市遭遇崩盤,地產行業陷入了低谷期。三年後,股市有所恢復,李兆基成立恆基兆業有限公司,並於1981年買殼上市。如今,李兆基擁有恆基兆業、中華煤氣、港華燃氣、香港小輪、美麗華酒店等多個上市公司,總資產高達3500億港元。如今,高達91歲高齡的房地產大亨李兆基也為他這傳奇的一生落下了帷幕,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㈦ 恆基地產主要股東李寧是什麼來頭
不是李寧,是人稱「四叔」的香港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2013年3月《福布斯》之全球富豪榜第24位,2014年3月《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之第3位,排名僅次於首富李嘉誠及二富呂志和。
㈧ 什麼是藍籌股啊,什麼是紅籌股
藍籌股指多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此類上市公司的特點是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二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學公司等股票,都屬於「藍籌股」。
藍籌股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改變及經濟地位的升降、藍籌股的排名也會變更。據美國著名的《福布斯》雜志統計,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有43家公司股票仍在藍籌股之列,而當初"最藍"、行業最興旺的鐵路股票,如今完全喪失了入選藍籌股的資格和實力。
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藍籌股當屬全球最大商業銀行之一的"匯豐控股"。有華資背景的「長江實業」和中資背景的「中信泰富」等,也屬藍籌股之列。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雖然歷史較短,但發展十分迅速,也逐漸出現了一些藍籌股。
藍籌股一般需滿足以下的條件:
1、盤子較大,屬於航空母艦,而「小舢板」是難以挑起大梁的;
2、具有較強的分紅能力,注重對股東的回報;
3、公司在該行業中占據領導地位;
4、公司所處的行業正處成長期,行業景氣度高。
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
紅籌股(red chips)的說法則僅適應於香港股票市場。對紅籌股的具體定義,尚存在著一些爭議。主要的觀點有兩種。一種認為,應該按照業務范圍來區分。如果某個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業務,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紅籌股。國際信息公司彭博資訊所編的紅籌股指數就是按照這一標准來遴選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按照權益多寡來劃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大部分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或具有大陸背景,也就是為中資所控股,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屬於紅籌股之列。1997年4月,恆生指數服務公司著手編制恆生紅籌股指數時,就是按這一標准來劃定紅籌股的。通常,這兩類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資者視為紅籌股。
早期的紅籌股,主要是一些中資公司收購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後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近年來出現的紅籌股,主要是內地一些省市將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組並在香港上市後形成由,如「上海實業」、「北京控股」等。紅籌股已經成了除B股、H股外,內地企業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的一條重要渠道。紅籌股的興起和發展,對香港股市也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從1993年至1997年6月底,紅籌股公司通過首次發行及增資配股籌集的資金為115.5億美元。1997年l至6月,香港股票市場的總籌資額約為1433億港元,其中,紅籌股佔了23.8%。
後來,有人將紅籌股做了更嚴格的定義:必須是母公司在港注冊,接受香港法律約束並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才稱為紅籌股。通常,上述幾種范圍的股票都被投資者視為紅籌股。
H股,是指注冊地在中國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H」,是取香港英文HongKong詞首字母。
由此可見,紅籌股和H股同在香港上市,其根本區別是:紅籌股在境外注冊、管理,屬於香港公司或者海外公司;H股在內地注冊、管理,屬於中國大陸公司。紅籌股和H股與投資決策密切相關的主要區別還有:
紅籌股股份可全部上市流通,國有H股股份則有部分不能上市流通;日後增發新股時,紅籌股可能擁有更大的彈性和空間,而H股增發的風險可能較高,時間也可能相對較長。
紅籌股管理層持有的認股權可能與海外公司一樣,管理層可享受全部認股權的所有權益;但H股則不同,管理層並未真正擁有上市公司認股權,即使擁有的也是模擬的認股權。
在發行可換股債券和其它債券時,紅籌股公司並不需要符合內地的法律程序和條件,但H股則需要內地的法律程序和條件、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另外,在所屬行業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業績較好、成交較活躍、紅利稍好的大中型公司股票被稱為紅籌股。"紅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籌次之,白色的籌碼最差。
翼虎網 http://www.ygzs8.com/Article/Index.html
㈨ 北京恆基中心被誰買了
北京恆基中心被李嘉誠買了。根據香港恆基地產集團發布的公告得知,李嘉誠於2020年購買香港恆基地產集團的北京恆基中心。
㈩ 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
1 長江實業 -9
2 中電控股 0
3 香港中華煤氣 -1
4 九龍倉集團 +2
5 匯豐控股 -22
6 香港電燈 0
11 恆生銀行 0
12 恆基地產 -2
13 和記黃埔 +1
16 新鴻基地產 -4
17 新世界發展 -1
19 太古股份公司'A' -5
23 東亞銀行 -3
66 港鐵公司 0
83 信和置業 -2
101 恆隆地產 -4
144 招商局國際 -1
267 中信泰富 -3
291 華潤創業 +1
293 國泰航空
......
恆生指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