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長型公司的普通股票預計下一年發放每股股利為2.5元,股利增長率為5%,該股票的投資收益率為10%,
曾經在某本國外的書籍看過類似的公式。不過不是針對成長型公司的,以下公式的適用范圍是:
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給股東,股東無從股價上獲得很大收益的情況下使用。
根據本人理解應該屬於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長型公司。因為成長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斷成長,所以多數不配發股息或者極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錢再投入公司進行再投資,而不是以股息發送。
最後
內在價值V=股利/(R-G)
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的貼現率;G是股利增長率
根據公式代入得出結果,這個相信LZ可以自己計算。
PS:成長股股票價值評估不是用股利來計算的,而是用EPS和EPS的增長率計算的。這是本人分析經驗而已。只有配息率高的才會用上面那條公式計算。如果根據分析公司內在價值做投資時,記得內在價值不是絕對如此,而是含糊數字,需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才能買入,不然按照內在價值的價格買入,虧損或者浮虧可能性超級大。
打字辛苦,請採納給分,如有提問,請加分,謝謝。
⑵ 請問有誰知道如何給一個股票估價
很多財經網站上都有熱門股票的投資報告,裡面就有估值。一般是根據他的成長性以及行業的成長性估算出未來1-3年的每股收益,然後判斷同類股票現在的平均市盈率,同時考慮到他的成長性,判斷是高估一點還是低估一點。最終算出這只股票的未來價格。這就是估值。
以茅台為例:一季度每股收益1.81元,同比增長48.75%,去年每股收益5.35元,假如一年也增長48%,那麼2011年每股收益可達到7.96元。考慮到白酒行業的整體成長性好,同時考慮到茅台的成長性更優於白酒整個行業,我們假設2011年底仍維持目前29倍的市盈率,則2011年底股價將達到230元,目前還有上漲空間,所以我們給的投資建議為增持。。。。
呵呵,這就是投資報告的模式,當然每股收益和未來市盈率的判斷沒那麼簡單,否則誰都會寫投資報告,那些投資分析專家就沒有飯吃了,他們有標准分析模板。但是道理就是我上面所說的這樣。
⑶ 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成長性,如何判斷公司的股價是否被低估都要用到什麼指標
市盈率低就被低估 所 謂市盈率,是會計財務學上的一個比率,是以股價除以每股盈利而得出來。或者,再簡單一點說,這個比率就等於回本期。若某股的市盈率為20倍,即表示投資者 須持有該股約二十年,才有機會完全回本(這里假設每股盈利不變)。假如每股盈利增長理想,則持有該股的回本期將會縮短;自然,回本期是愈短愈好。
由於股票的市盈率等於股票的回本期,市盈率愈低即回本期愈短,所以市盈率也是愈低愈好。
市盈率可分為歷史市盈率和預期市盈率。一般人所說的市盈率,是歷史市盈率,即以有關股票現價除以最新往績的每股盈利來計算。不過,在買股票應買其前景的大 前提下,投資者更應考慮該股的預期市盈率。預期市盈率,是利用每股的預期盈利來計算的;不過,由於各證券行或基金對預測每股盈利評估不一,因此預期市盈率 也僅屬參考數據。至於哪個預期市盈率較可信,可看有關證券行或基金的預測往績作判斷。
無疑,市盈率能夠簡單、快捷地幫助投資者衡量個別股票的投資價值。但若單以市盈率的倍數去決定該股是否值得買,似乎不是最佳的方法。以市盈率選股,最好留意以下四點:
(1) 股價走勢:假如往績每股盈利不變,股價的升勢將直接刺激市盈率上升。換句話說,市盈率升跌與股價供求是有關的。在1997年牛市期間,中國光大控股,在人 為炒作下,其市盈率曾高達1000倍以上,即回本期需一千年以上,股價升幅可謂已與其基本因素脫鉤,追買或持有該股的風險可想而知。
(2)每股盈利的增長走勢:了解往績每股盈利增長的好處,就是認清該公司的經營往績如何,若每股盈利反復無常,時好時壞,即使該公司的最新往績每股盈利錄得佳績,往績市盈率被拉低,但並不等於其市盈率可持續維持於較低水平。
(3)宜先與同類股票的市盈率比較:不同行業的回報率和投資風險都不一,所以各類股票的合理市盈率亦不同。以優質基建股及公路股為例,若非處熊市,該類股的市盈率應值十倍或以上,因其投資風險極低。
(4)宜先考慮大市氣氛:大牛市時,二、三十倍市盈率的股票,也有很多人追捧,原因是市場資金太多,而投資者購買股票很多時與股票的基本因素無關。相反,若處熊市時,即使市盈率不足十倍,該股亦未必吸引到投資者購買,因市盈率之所以偏低,或與股價大跌有關。
⑷ 為什麼成長型公司股票估值會高於非成長型公司的股票估值
因為有無限的想像在投資者的心中,有成長就有價值,就適合做價值投資,會導致交易的股份減少,根據供求關系,自然而然會抬升股價。
⑸ 股票價值評估怎麼做
有人說股票的價值是凈資產,有人說是增長率,還有人說是市盈率、市夢率、MEG等等。其實,這些都不對。
我們買股票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寧願把錢換成企業股票,目的無非是為了從企業獲得超過本金的回報。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首先我們必須要收回成本,然後是獲得超過本金以外的回報。
我們知道股權投資不同於債權投資的主要地方是,股權投資不返本付息,也不退本。那麼,如何才能夠收回投資的本金呢?只能是靠企業盈利。如何獲得超過本金以外回報呢?辦法還是靠企業盈利。
到此,我們知道股票的價值就是股票的盈利。於是,華爾街的教父本傑明和巴菲特開始研究企業的內在價值這個概念。什麼是企業的內在價值呢?就是將企業未來所能創造出來的盈利折現到現在是多少錢?
在計算內在價值時,必須預測如下幾點:1、企業的壽命還有多長?2、在其壽命內還能創造多少財富?3、未來的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這幾條很關鍵。
首先、企業的壽命還有多長?根據以往的規律,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3~5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壽命是8~12年,世界500強的平均壽命是50年以上。有人認為世界500強也是從小企業發展起來的,所以應該投資小企業,等待它成為世界500強。但是,我們還必須知道,世界500強是萬里挑一,世界500強是在擠垮數以萬計的小企業後,才能從死人堆里脫穎而出。要想從數以萬計的企業中選中未來能成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好比你在選的號碼。
其次、估算企業在其壽命內還能創造多少財富?既然是估算,就不要自欺欺人地認為是科學,所以,那些運用高等數學來估算內在價值的,並不比巴菲特的心算來的更可靠。據說巴菲特的辦公室里連一個計算器都沒有,完全憑借他的心算和驚人的安全邊界值。
最後、還必須知道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為什麼要使用它呢?假如我們不投資股票,而是買國債,獲得無風險收益。但是,我們放棄了這個保守的收益,而是投資股市,這樣我們就必須把無風險收益拋除掉。還要注意,這個無風險收益率不是指現在的,而是對未來若干年內的無風險收益率的估算。
話說得有點遠了,現在說說重新評估股票價值
為什麼要重新評估股票價值?因為企業是活的,它隨著市場環境和自身發展的變化,盈利也會超出預期范圍。
不多說了,就說眼前:
眼前市場環境就要發生變化,明年有兩件制度性變革,第一件是新的會計制度實行;另一件就是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並軌。
新會計制度的實行,將使許多擁有土地和股權的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價值入賬,當然了,這只是財務上的重新計算,並不能增加或減少企業提供給股民的回報。
所得稅政策調整卻是實質性的,根據wto下新的形勢需要,國家從明年開始實行內外資所得稅並軌,對內資企業來說,相當於所得稅率從33%降低到25%。將使得股市中所有企業的盈利增高11%,這增加的11%盈利不是賬務調整造成的,而是實實在在節省下來的稅金,並且這種增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持續的。
⑹ 成長型股票的價值計算公式
是當前每股收益
不過你也應該知道 越是追求數字和公示的精確 結果就會偏差越大
⑺ 股票價值計算公式詳細計算方法
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的貼現率;G是股利增長率。
本年價值為: 2.5/(10%-5%) 下一年為 2.5*(1+10%)/(10%-5%)=55。
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給股東,股東無從股價上獲得很大收益的情況下使用。根據本人理解應該屬於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長型公司。因為成長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斷成長,所以多數不配發股息或者極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錢再投入公司進行再投資,而不是以股息發送。
您可登錄會計學堂官網,免費領取10G會計學習資料;關注會計學堂,學習更多會計知識。
⑻ 怎麼估算一家公司的股值多少錢
估算一家公司的股值多少錢的方法如下:
按20年為估算基準的安全股價:
估算20年後的累計利潤,除以股本,得出每股收益(A);
估算20後的市盈率pe;
得出20年累計利潤下的股價(C) = pe * A;
累計20次方的值(D)= (1 + pe/100)的10次方;
目前安全價格的計算 = C /D
所謂股值比就是每股股票的市價與每股股票的所佔凈資產的比率.股值比越低說明這個股票越值得投資,安全性越高.由於股票價格=每股盈利/市場利率,所以影響股值的主要因素有兩點:公司盈利(公司業績)、市場利率。
⑼ 何為價值型股票和成長型股票
一、成長型股票通常是指收益增長速度快、未來發展潛力大的的股票,其市盈率、市凈率通常較高。
二、成長性企業可以簡單的分為兩種增長模式:
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擴張都是企業成長的動力來源。
其中內生性增長來源於企業內部財務資源的積累,一般是穩定可持續的;外延式擴張是企業採用並購等資本運作手段,利用外部資源快速成長。
三、價值型股票是指賬面值比市價高的股票,是同其賬面值比較,股票的交易價格較低。賬面值是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減去負債的值。
四、優選方法如下:
以市盈率和每股收益指標為基礎,建立價值型股票的初選模型,從證券市場中挑選出具有典型價值型股票特徵的股票,形成股票池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對象。
採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當股票價格基本反映其基本面情況時,對股票池中股票的價格與基本面數據之間關系進行回歸分析,建立價值型股票相對內在價格的多因素模型。
當股票池中股票的基本面數據發生變化時,及時地通過多因素模型計算出股票的相對內在價值,通過與市場價格相對比,挑選出具有投資價值的價值型股票。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⑽ 股票成長性與估值匹配性
成長性,字面上的意思是長期的,前瞻的,價格可以穩定上升或下降。也可以理解為,該公司的業績在今後的幾年內會有較穩定的上升或下降趨勢,升則成長性較好,降則成長性較差。
估值匹配,絕對估值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應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相對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隻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於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