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0年限制性股票解禁,沒有創業板怎麼辦
沒有創業板,可以到證券營業部去簽訂風險協議就可以開通
⑵ 怎樣知道企業價值被嚴重低估
衡量上市公司是否被低估的兩個主要指標是:市盈率、凈資產。
市盈率只是一個相對指標,相對於市場人氣和信心來說。例如:華夏銀行2008年一季度每股收益為0.2元,經測算,其動態市盈率為15倍,顯然低估,原因是目前市場低迷、缺乏信心,而當市場高漲時,可以給予其30倍市盈率,其合理價格應為24元。
凈資產是另一個衡量是否低估的指標,但往往凈資產低估的公司其盈利能力又大打折扣。例如:深天健,其每股凈資產為10元,而其股價為8元,顯然低估,但其2008年盈利水平目前有較大疑問。另如:南京高科,其凈資產高達15.8元,但其估價為14.6元,但其主營業務盈利水平不敢恭維。
中國A股市場的本質是博弈,同成熟市場差距很大,所謂巴菲特的理論未必能行得通。既然是博弈,過於拘泥於科學、合理、公式往往令人不得其解。就如,明明A股整體估值很低,基金經理還在砸盤凈賣出。
今日強勢股中創信測,其2008年每股收益測算為0.24元,考慮到3G收益,科技概念,給其40倍市盈率(很高了),其合理估值為10元,但目前為14.6元,其走勢仍在上升通道內,無法解釋!
做A股就是做熱點,分析判斷市場交投情緒。例如:選出月線站穩個股,進而選出周線站穩個股,根據N日內強弱、換手率排名,結合個人偏好、個股基本面選出備選個股,在市場交投情緒正常或上升時入場,在達到目標收益後或市場情緒轉弱時賣出。(這里說得比較籠統,切勿照此操作,此步驟需要長期個人總結和經驗積累)
⑶ 創業團隊激勵是用股票期權好還是受限股票單位 好
創業團隊中屬於創始人級別的員工,可以向他們發放限制性股權,該些員工將直接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的運營,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主動能動性。員工獲得的限制性股權,是實實在在的股權,只是這個股權會受到一些限制,比如不能進行交易、不能進行抵押、質押等。
創業團隊成員中其他員工,可以採用股權期權的方式來進行激勵。期權是公司與員工約定根據員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工作表現,員工可以在未來特定時間內按事先確定的價格來購買公司股權的權利。
⑷ 如果流通在外4000股,每股20,負債權益比0.25. 那公司價值是多少 公司又發新債20000回購股票,價值變成多少
這個分析公司價值沒有什麼意義的,首先要明確一點公司用發新債回購股票只能增大負債的比重,這個基本上可以肯定的,另外流通在外的4000股,每股20,只能說明4000*20=80000是公司的市值,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司的市值與公司的總凈資產是不等的,也就是說你所提供的負債權益比是沒有大多意義,對於公司回購股票有時候並不能增加公司價值的,當公司的股價明顯高於凈資產時,大量回購股票只會在回購後使得公司的凈資產迅速下降,且由於是通過發債進行的,這會使得財務運營杠桿增大,會增加公司的業績波動性。
⑸ 為什麼說公司增發股票 後每股價值就減少了 會影響原股東利益嗎
增發了新股,股本就增加了,但是每股的凈資產是要總的凈資產除以股本數的,所以,如果是折價發行新股,那麼每股的價值就被分攤到新股上了,所以原股東損失的被分攤的價值。如果溢價發行,那麼是新股東的價值分攤到了原股東,所以帶來了利益
⑹ 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成長性,如何判斷公司的股價是否被低估都要用到什麼指標
市盈率低就被低估 所 謂市盈率,是會計財務學上的一個比率,是以股價除以每股盈利而得出來。或者,再簡單一點說,這個比率就等於回本期。若某股的市盈率為20倍,即表示投資者 須持有該股約二十年,才有機會完全回本(這里假設每股盈利不變)。假如每股盈利增長理想,則持有該股的回本期將會縮短;自然,回本期是愈短愈好。
由於股票的市盈率等於股票的回本期,市盈率愈低即回本期愈短,所以市盈率也是愈低愈好。
市盈率可分為歷史市盈率和預期市盈率。一般人所說的市盈率,是歷史市盈率,即以有關股票現價除以最新往績的每股盈利來計算。不過,在買股票應買其前景的大 前提下,投資者更應考慮該股的預期市盈率。預期市盈率,是利用每股的預期盈利來計算的;不過,由於各證券行或基金對預測每股盈利評估不一,因此預期市盈率 也僅屬參考數據。至於哪個預期市盈率較可信,可看有關證券行或基金的預測往績作判斷。
無疑,市盈率能夠簡單、快捷地幫助投資者衡量個別股票的投資價值。但若單以市盈率的倍數去決定該股是否值得買,似乎不是最佳的方法。以市盈率選股,最好留意以下四點:
(1) 股價走勢:假如往績每股盈利不變,股價的升勢將直接刺激市盈率上升。換句話說,市盈率升跌與股價供求是有關的。在1997年牛市期間,中國光大控股,在人 為炒作下,其市盈率曾高達1000倍以上,即回本期需一千年以上,股價升幅可謂已與其基本因素脫鉤,追買或持有該股的風險可想而知。
(2)每股盈利的增長走勢:了解往績每股盈利增長的好處,就是認清該公司的經營往績如何,若每股盈利反復無常,時好時壞,即使該公司的最新往績每股盈利錄得佳績,往績市盈率被拉低,但並不等於其市盈率可持續維持於較低水平。
(3)宜先與同類股票的市盈率比較:不同行業的回報率和投資風險都不一,所以各類股票的合理市盈率亦不同。以優質基建股及公路股為例,若非處熊市,該類股的市盈率應值十倍或以上,因其投資風險極低。
(4)宜先考慮大市氣氛:大牛市時,二、三十倍市盈率的股票,也有很多人追捧,原因是市場資金太多,而投資者購買股票很多時與股票的基本因素無關。相反,若處熊市時,即使市盈率不足十倍,該股亦未必吸引到投資者購買,因市盈率之所以偏低,或與股價大跌有關。
⑺ 限制性股票為什麼要將公允與支付價格的差確認管理費用
限制性股票的公允價值的確定,應該根據授予日的該股票的公允價值和授予日的行權價格來確定,進而確定真正的公允,來計算和計量該股份支付的費用和成本及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
如:某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股東會批准,10名高管每人可以每股2元的價格購買公司的股票1萬股,授予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12元,行權為2年。2年內該批股票鎖定。如果不能達到2年的解鎖,則按授予時的價格回購。
則該公司該股份支付的公允價值就是10*(12-2)*1=100(萬元),應在2年時間內平均分攤,每年分攤50萬元。
有的復習資料里講的不正確,一概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的字面意思,而沒有看到實質,需要減掉授予行權的價格,就是管理人員實際出錢的那2元。上市公司裡面做的會更好一點,是要扣除該管理人員支出的那一部分,除非該公司授予的全部免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⑻ 為什麼很多企業都在做股權激勵,但是沒有起到激勵作用
你好,沒有起到激勵作用是因為沒有針對性的執行,比如這個股權激勵是對員工的長期激勵。但是短期、中期的激勵還是要有的。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斯在《行為管理學》一書中指出,通過對員工的激勵研究他發現,實行計件工資的員工,其能力僅發揮了20%~30%;在受到充分激勵時,其能力則可發揮至80%~90%.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收到充分激勵後發揮的作用相對於激勵前的3~4倍。
推薦使用橡樹雲。
橡樹雲是一個以激勵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軟體雲(SaaS),核心價值是為每個企業員工提供一個員工錢包,讓每個員工有屬於自己的積分賬戶、現金賬戶、股票賬戶、期權賬戶、企業年金賬戶等。橡樹雲還提供了以激勵為核心的應用生態,包括如團隊協作軟體、績效管理軟體、CRM軟體等,這些軟體也正是員工錢包的數據來源,讓協作、績效、銷售等工作能實時體現對員工工作的認可,並獎勵對應的積分、現金、股票或者期權等,讓管理更具有激勵效果。
一、讓每個員工都擁有三個動態儲存激勵價值的賬戶
1、積分賬戶(量化過程,認可反饋)
目的:量化過程(認可反饋) 來源:行為、任務、匯報、銷售 應用:觸發獎勵的依據之一
2、現金賬戶(獎勵成果,短期激勵)
中短期激勵,可按節點提現或可購買福利的賬戶,觸發獎勵獲得現金,高目標達成獲得現金。按項目節點、時間節點、里程碑節點觸發獎勵。
3、股票賬戶(留才,長期激勵)
目的:留才(長期激勵),來源:獎勵(由積分排名、績效、關鍵成果等觸發),應用:分紅、股東身份。觸發獎勵獲得股票,根據績效和積分排名等指標固定獲得股票。
4、開放式對接第三方系統API
用激勵串聯的管理工具:團隊協作、績效管理、CRM。
⑼ 原始股、增發股被稀釋後每股的價值會貶值嗎
那都是沒準的事,如果這個公司的業績很好,那可能會漲到10,那要不好也許會跌到0.1
公司發行原始股之後的資產是200,那麼這時的100股總價值是否會等於200
公司發行股票面值
可以是1元
發行價可以為3元,上市首日開盤價可以為6元
主要看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
⑽ 股票每股的價值是不是因為公司再融資或分割後當時會降價,請高手舉例指點
我來說點簡單的吧,下面的文字很白話
1.關於股票「分割」
你這個問題涉及了金融李的配股,送股,除權的概念,如果想了解專業的知識,在網路里輸入除權價格就可以查到。我在這里給你白話翻譯一下。
股票如果出現分割(暈,這個話太不專業了:),其實不是分割,而是你所持有股票的公司進行了送股或者配股活動。
比如你買了一隻股票,100元買了10股,每股價格為10元。後來公司說要10送10進行送股活動。也就是說你現在有的10股,還能另外再得到10股。但是這里注意,總價值是不會變化的。
100不變, 變成了20股,那麼現在股價就應該是5元錢啦(100/20)。
2.關於有些公司的股價少的問題
這點要注意,不是說股票價格少就代表了分割,因為股票價格第一次定價是來自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新股上市)時幾個承銷商的判斷決定的,這里比較復雜也不細講,涉及到大的環境,企業的領域,市盈率的參考等等問題,如果有興趣可以輸入IPO來查詢專業的知識,我不多講。
剛上市的時候股票是一個價格,然後由無形的市場或者一些炒家讓股票的價格變得波動起來,(廢話,不波動怎麼賺錢呀:)有時升,有時降。
好公司的股票可能股價也很低,這些也是相對的。比如說工商銀行,股票價格才幾塊錢,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總市值大,總市值是用股票數目乘以股票價格得來的,股票數目多,那這個公司的價格又不能無限擴大,那隻能犧牲股票的價格了。
總市值(不能無限擴大)=股票數目(已經固定好了)×股票價格(會被犧牲)
當有些公司的股票價格很高了,可能也會採取送股的方式降低價格,但是總的價值是不變的。
參考一下00002萬科A股的3年日K線圖,你會發現有幾次明顯的垂直降落,那並不是股票價格狂跌,而是由於送股之後股票價格降為近似一半而已。
也可以去看看貴州茅台的3年日K線圖,都能找到相似的活動。
有問題還可以直接給我發消息。
祝投資的道路一帆風順。但是現在這個階段一定要謹慎,不要盲目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