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市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有哪些
1、吸金作用。中國目前的法律和政策對上市公司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傾斜,如允許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市值作為質押物向銀行融資。
2、安全帽作用。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上市公司發起人股東的利益是和最廣大的買股票的人民群眾利益聯系在一起,對財產的安全性能夠起到保護作用。
3、價值最大化作用。上市後,使股東權益衡量標准發生變化。原來所擁有的資產,只能通過資產評估的價格反映價值,但將資產證券化以後,通常用二級市場交易的價格直接反映股東價值,股東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4、信用建立效應。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具有天然的信任感,有助於在間接融資市場上建立較高的信譽,便於銀行以較有利條款批出信貸額度。
(1)股票對上市公司而言具有的意義有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對股票市值的管理:
市值管理是建立在價值管理基礎上的,是價值管理的延伸。價值管理主要致力於價值創造,而市值管理不僅要致力於價值創造,還要進行價值實現。
價值管理是基於公司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管理體制,是強調價值創造的管理體制。企業集中於股東價值創造可以有效地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沖突的利益。
也就是說股東回報是首要的,因為只有保證股東能得到足夠的回報,公司才能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獲得維持發展的資金。而其他利益相關者才能從公司的持續發展中受益。
市值管理是建立在價值管理基礎上的,是價值管理的延伸。價值管理主要致力於價值創造,而市值管理不僅要致力於價值創造,還要進行價值實現。
價值管理是基於公司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管理體制,是強調價值創造的管理體制。企業集中於股東價值創造可以有效地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沖突的利益。
也就是說股東回報是首要的,因為只有保證股東能得到足夠的回報,公司才能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獲得維持發展的資金。而其他利益相關者才能從公司的持續發展中受益。
㈡ 股票上市後對企業有哪些好處
股票上市後對企業的好處有:籌集資本、改善財務狀況、減少股東個人的融資和擔保、提高公司地位和市場形象、股權的變現、提高資本的融通能力。
1、籌集資本。
籌集資本應該是上市能夠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上市可以為企業籌集到比較長期的資本,用於擴展業務、購買廠房設備、加強研發或者清償債務。
2、改善財務狀況。
上市通常會增加股東權益,且公司不需要增加額外的債務。這可以立即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情況。
3、減少股東個人的融資和擔保。
許多私人公司的資金來源是股東,股東為公司向銀行的'融資提供個人擔保也很常見。如果公司上市,就可大大減少股東個人的融資和擔保。
4、提高公司地位和市場形象。
公司會因為公共上市公司的地位而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從而帶來一系列的間接好處。這些好處包括吸引具有專業水準的員工和以更優惠的條件取得融資等。這樣就提升公司的素質、增強了公司的穩定性和鞏固了公司的競爭地位。
5、股權的變現。
如果公司上市,主要股東的股份就可以很容易在股票市場上交易,管理層與員工們也能夠將所持股票出售而獲得較為巨大的收益。
6、提高資本的融通能力。
上市公司可以擁有更多融資渠道,如果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上表現極好,公司將有可能用公司的股票向銀行質押貸款或以股票置換的方式進行收購等,而且通常這類融資成本低。
首次完成公開上市的公司只要具有較高業績和發展潛力,便很容易再次在證券市場上籌措源源不斷的資金,並易獲得銀行的信任。這也就開通了未來在公開資本市場上融資的通道,增加借貸能力。
㈢ 一個公司發行股票有什麼意義
因為股票對上市公司的好處有很多:
(1)股票上市後,上市公司就成為投資大眾的投資對象,因而容易吸收投資大眾的儲蓄資金,擴大了籌資的來源。
(2)股票上市後,上市公司的股權就分散在千千萬萬個大小不一的投資者手中,這種股權分散化能有效地避免公司被少數股東單獨支配的危險,賦予公司更大的經營自由度。
(3)股票交易所對上市公司股票行情及定期會計表冊的公告,起了一種廣告效果,有效地擴大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信譽。
(4)上市公司主權分散及資本大眾化的直接效果就是使股東人數大大增加,這些數量極大的股東及其親朋好友自然會購買上市公司的產品,成為上市公司的顧客。
(5)可爭取更多的股東。
(6)利於公司股票價格的確定。
(7)上市公司既可公開發行證券, 又可對原有股東增發新股,這樣,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就很充分。
(8)為鼓勵資本市場的建立與資本積累的形成, 一般對上市公司進行減稅優待。
鑒於股票對公司的發展和壯大都有著巨大的作用,發行股票還是很有意義的
㈣ 股票10送1對股民和上市公司各有什麼意義
對股民來說沒啥不同,10股送1股之後,股價會做復權處理,價格變成原價的10/11。這個就是按照送股前後的股票價值相等來計算的。
對上市公司來說,擴大了股本規模,簡單來說就是把股價降了下來,讓人覺得好便宜來買。
㈤ 股票的上市對企業而言有什麼樣的意義
股票上市對於上市的企業而言可以得到大筆的融資,這個資金是可以持續使用的,永遠不需要歸還,比在銀行貸款好多了,貸款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它不用,只需要支付股息和紅利就可以了.同時對於原企業的擁有者來說意思就更大了,他可能一下子變成一個億萬富翁.
㈥ 股票的市值並不等於凈資產,對上市公司有什麼意義
市值就是當時的股價乘以股數,就是上市公司的市值,具有即時性,不能代表上市公司的真正凈資產,真正地凈資產是對上市公司的客觀評估,和實體經濟的衡量相掛鉤
㈦ 股價對上市公司還有意義嗎
1。發行多少股、最初的價格可以說是自己定,或者承銷商幫著定價,但前提是能賣的出去。跟你公司里現在有多少家底並無關系。你定多少價都是自由買賣,總不能強賣嗎,定高了沒人買還是拿不到錢。有的公司是跟承銷商簽了協議,你承銷商建議我定這個價,那好,賣出去了你拿承銷費,賣不完的話你就出錢把它買完。
在中國股市IPO定價可能還有政府幹預因素在裡面,有的明知道20塊也有人搶,但是還是不敢賣那麼高。要不然中國石油恐怕就是發行價48,上市漲到100再往下載了。那股民的損失可就更大了。
2。你還是先了解一下股份公司是怎麼回事,股份公司為什麼要上市吧。首先,股份公司,包括不上市的股份公司,都起源於合夥賺錢的需求,很多人把錢湊到一起做買賣,當然要事先說好你占幾股,我占幾股,賺了利潤分的時候好按這個比例分,所謂分利潤,就是分紅。
其次,股份公司並不是把每年賺的錢都分給股東,因為它需要用賺的錢追加投資才能擴大規模賺更多的錢,但是有的股東需要把自己的錢拿回來點維持生計,怎麼辦呢?——這就是股票交易的起源: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10年都不分紅,把賺的所有錢都用來造新船,10年以後才大舉分紅,因此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只能看到自己的公司擴大卻10年拿不回任何錢,於是1609年阿姆斯特丹設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需要用錢的股東可以把持有的股份按議價賣給別人,議出什麼價格當然會跟公司的發展有很大關系了。
再次,有時公司需要大量投資擴張業務,就可能不止一次的再融資,因此發行過新股還可能再發行,甚至還需要到另一個國家發行,那每次掏了錢入股的新股東當然也是股東,新加入的每1股跟原有的每1股享有同等權利,所以當然都要算進總股本了。
既然可能不止一次的再融資,那麼再次發行的時候每新增的1股按多少錢賣,就會由當前股價決定了。如果你的原有的股票在市場上只賣10塊錢,卻按20塊錢發行新股,那誰會認購呢?他還不如在二級市場上花10塊錢從原有股東手裡買。另外,如果市場上的股價太低,就很容易被另一個公司全買下來,也就是收購。當一大群小股東持有股票的時候,是不能把CEO怎麼樣,如果這群小股東換成了一個比較大的股東,就有可能把CEO炒了。因此,短期來看股價對企業經營、對CEO地位的確是沒什麼影響的,但是長期來看股價低迷對一個公司會是件嚴重的事情。這個回答了你的問題吧?
3。借你的殼上市,就是把你持有的這個虧損公司的股票買下來啊,他省下了上市的費用和時間,你拿了錢。加入你的公司已經病入膏肓,當然能賣出點錢還是值了。
第一個問題,我的家底是1億,我發行價是1元,發行2億股,這么算不算高了。股票的價值是不是應該跟我的公司總資產一樣啊?
——不是的。如果是你說的這樣,相當於你出1億,別人一共出2億合夥做生意,事先說好你佔多少,比如佔33%的股份,大家都同意自願出資就行。
第二個問題,股價高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時候可以融更多錢。是這么理解嗎?
——對,再融資的價格可以更高
還有個不懂的,股價低了,會被收購,上市公司自己不是有50%以上的股權嗎?我的公司如果是國有企業,有收購我的,那錢給誰呢?是給國家,還是繼續給這個公司使用?
——有的大股東只持有一部分股份比如30%,另外70%可能在散戶手裡,如果股價低被一個人全部買入了,他就成大股東了。即使大股東持有50%,如果有另一個股東從小股民手裡一共買到30%,他也要進董事會的,權力不小,跟你對著干你受不了的,比如CEO提名,他說否就否了。
第三個問題,我上市的時候發行了一些股票,融來了一些錢,現在你借我的空殼,是為了再融資嗎?
——借空殼的時候一般都是公司里一點錢都沒有了,融來的錢早燒光了,就等死了。現在他買了這么一個殼,把自己的資產比如開始說的1億注入進去,組成一個新公司而已,新公司就是他的了。也可能過一段證明這個新公司能掙錢,然後再增發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