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重慶三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100手出現 2025-09-02 18:43:08
匯銀控股集團的股票代碼 2025-09-02 17:43:33
股票10個交易日是幾天 2025-09-02 17:09:08

重慶三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6-05 05:27:31

① 重慶三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重慶三聖特種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重慶市江北特種建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5月10日,2010年3月23日正式改制為股份公司。 2016年10月21日,公司名稱由「重慶三聖特種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重慶三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Chongqing Sansheng Special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變更為「Chongqing Sansheng Instrial Co.,Ltd.」。
法定代表人:潘先文
成立時間:2002-05-10
注冊資本:43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9000015191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北碚區三聖鎮街道

② 2015年2月份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2015年2月份上市的股票在下面文章中

阿思達克通訊社1月21日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下一批新股最快本月底有望下發,數量或最高達20家。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新股發行有加速之勢,且發行數量較之前也會略有增加。數據統計顯示,目前過會未發行的企業共38家,下一批新股將從這些企業中產生。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證監會發行新股的速度將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節,隨著行情的走好,新股發行節奏進一步加快,下一批新股預計在一月底發行,新股發行數量參照上一批數量,有望達20家。
南方基金某基金經理認為,下一批新股發行時間有望最快在本月底發行,不過也有可能在下月初,發行數量最高或至20家。其表示,新股發行將嚴重抽血股市,使股市承壓。
某排隊IPO企業董秘表示,從目前了解到的消息來看,下一批新股最快一月底發行,數量可能達20家左右,目前新股發行節奏在加快,發行數量較之前也會略有增加。此外,其表示,目前38家過會未發行的企業中,最近一批過會企業最有可能率先發行,從上一批發行的新股來看,大多是過會就立即發行的企業。在目前過會企業中,有些於去年、前年過會,目前仍未發行可能因為存在一些問題導致。
據證監會最新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企業基本信息表顯示,上交所已通過發審會的企業有16家,包括喬丹體育、內蒙古大中礦業、益豐大葯房連鎖、浙江濟民制葯、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杭州電纜、寧波拓普集團、天津銀龍預應力材料、深圳市共進電子、寧波繼峰汽車零部件、廣州維力醫療器械、寧波弘訊科技、東興證券、上海創力集團、蘇州柯利達裝飾、江蘇萬林現代物流。
深交所中小板已過會企業有9家,木林森、廣東秋盛資源、升興集團、安徽富煌鋼構、山東仙壇、江西世龍實業、成都康弘葯業集團、重慶三聖特種建材及廣東光華科技。
此外,創業板過會企業有13家,包括合肥百勝科技發展、福建省三奧信息科技、北京中礦環保科技、河北四通新型金屬材料、崑山華恆焊接、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崑山華恆焊接、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浙江唐德影視、徐州五洋科技、四川環能德美科技、廈門紅相電力設備、蘇州天孚光通信、江蘇力星通用鋼球、山東魯億通智能電氣。
在上述38家企業中,最新一批的過會其有上海創力集團、江蘇萬林現代物流、東興證券、寧波弘訊科技、江蘇力星通用、山東魯億通智能電氣等多家企業。

③ 三聖股份有限公司的資金

重慶三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一、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基本情況
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可〔2015〕174號核准,並經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意,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發行人民幣普通股2,400萬股,發行價格為每股20.37元,共計募集資金48,888萬元,坐扣承銷和保薦費用4,000萬元後的募集資金為44,888萬元,已由主承銷商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於2015年2月13日匯入本公司募集資金監管賬戶。另減除與發行權益性證券直接相關的新增外部費用997.20萬元後,公司本次募集資金凈額為43,890.80萬元。上述募集資金到位情況業經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驗證,並由其出具《驗資報告》(天健驗〔2015〕8-7號)。

二、募集資金存放與管理情況
為規范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公司開設募集資金專項存款賬戶,並分別與對募集資金存放銀行具有管轄權的上級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北碚支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北碚支行、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行及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募集資金三方監管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