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賺錢是賺誰的錢
呵呵,這個問題也奇怪也不奇怪,很多才來股市的新股民們常常問這個問題,甚至於很多炒股炒了很多年的老股民也不明白。
股市上的人有賺的就有賠的,關於錢的流動,理論上應該是這樣解釋:
1、股市上的錢具有流動性,具體來說,賠的人把錢賠給了賺的人,一方面如此,另一方面也許你會說,那麼股市上的錢的總數是一定的不變的?不!如果是那樣,股票的股價也一定不會漲和落了。在市場清淡的時期,股價很低迷,因為大量的錢都退出了股市,這時候錢都到別的市場或者在股票帳戶里存留,所以股價這時是縮水狀態。市場比較活躍的時候,股價被買入的資金推高,錢都流向了股市,這時候其實是新的股民湧入了市場,他們在股價很高的情況下買入,他們卻只能准備賠錢,當時他們卻不知道,以後市場下跌,他們恐慌賣出,然後再到下一個牛市中被別人低價買入,賺錢的人也不知道是以前這些股民賠的錢。自然賠錢的人也不知道是賠給了賺錢的人。
2、不過有一個例外:國家是永遠的贏家。國家在股市裡養活了一批巨資持有者,他們被股民們叫做莊家,莊家在股市裡操縱股價,興風作浪,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大量吃進股票,然後操縱股價節節推高,拉動整個市場掀起牛市行情,然後在很高的位置股民們蜂湧而至的時候他們卻悄然拋出股票,然後用手中殘留的股票拚命低賣,達到打壓股價的目的,等股價十分低迷的時候再出手買入。周而復始。
如此您應該知道賠的錢就是賺的錢,而股民就是來賠錢的,賠給誰了?我不說,您一定就會知道了。呵呵
❷ 炒股票的人是不是主要賺的是炒股者的錢,而不是發行股票的公司的錢吧
像99年519行情和95年518關閉國債,這個時候媒體上報紙上或看電視,市場都是一致看空的,這時候市場交投十分稀少,很多股民都認為,大盤要跌破一千點,要達到某個更低的點位,結果很多恐慌盤就會拋出,這時候很多人都去賣股票,行情就會發生變化了,因為市場都看空都在賣股票,那麼股票都到了誰的手裡去了呢?市場中講是機構和庄,庄是什麼呢?莊家是從賭博術語中演變過來的,庄是什麼概念呢?從股票上講的話呢,就是少數人持有多數籌碼,這些人就可以稱為庄,這些人就可以稱為庄,賭博之中的莊家是講統吃統賠這種性質,所以當大多數人看法都一致的時候,大多數都去壓肯定不會都贏,因為市場永遠是一個少數人盈利的地方,二八法則嘛,在世界上有這么一個法則,就是說20%的人擁有世界上80%的財富,在股市之中也是一樣,永遠是20%的人盈利,80%的人屬於虧損,因為股市本身是一個零和游戲,零和市場它本身並不產生財富,在這里是一個資產重新分配的場所,當少數人盈利的時候,結果就是大多數人在虧損,這是毫無疑問的。
❸ 買股票賺的是誰的錢
股票賺兩個錢:
1、上市公司的分紅。
2、賺後面買進的人的錢。
記住,到最後,只有手上「貨」最少的人才最賺錢。
❹ 我們買股票賺的誰的錢
什麼叫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實賺的錢是企業獲益的錢~而企業獲益又是從老百姓手裡獲得的~所以幾家歡喜幾家愁啊~又人賺錢了就必然又人虧了錢~
❺ 股票的錢賺的誰的
賺企業的錢
股票是企業所有權的憑證,買入一股就意味著持有一股的企業權益,買入股票後自然就成為企業的股東。股票價值由企業產生多少利潤決定,簡而言之,企業賺的錢越多,股票就越值錢,買的人就會越多,股價也就越高。找到優質企業,伴隨企業成長,自然可以賺到企業的錢。
賺對手的錢
股市為股票交易提供了一個產所,買賣雙方可以根據自己認可的股票價格進行買賣,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低買高賣可以賺到差價。在這個市場博弈的過程中,一方賺了另一方的錢。通過信息收集、行業研究,掌握行業周期變化,低買高賣自然可以賺到對手的錢。
賺制度的錢
股票市場的規則在不斷變化,這個過程會產生制度紅利。例如90年代的原始股、2003年的法人股、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非注冊制下的ST股重組等等。關注不斷變化的制度,在出現套利機會時果斷出手,自然可以賺到制度的錢。
❻ 炒股是否等於賺上市公司的錢
炒股不是賺上市公司的錢。
炒股其實就是公司把股票放到市場上讓大家買,每個人給的價不同,所以就有了漲和跌,炒股就是賺取股票差價,有賺的就有賠的。
❼ 股票賣了賺了 錢是證券公司的嗎
你好,股票的買賣都是你通過股東賬戶進行委託交易的行為。你的資金都是在你的股東賬戶上流動。會在交易日當天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結算後,資金回到你的證券賬戶上來。
❽ 投資股票是不是股民只賺股民的錢,能賺到上市公司的錢嗎
怎麼說呢,實際上不存在誰賺誰吧,比方說你買在低位賣在高位,賺了其中價差,而在你賣的高位處買入的那些,你賺的就是他們的錢,這裡面可能有莊家要拉升,有散戶跟風啦,有其它等等
至上市公司怎麼說呢,就目前來看分紅等等都算不得啥,因為分完後還要除權除息那些個就等於是一個樣了
❾ 股票賺的是誰的錢
一、首先要明確二級市場並不產生價值:
所說的股市指的是股票二級市場,根據定義,二級市場主要功能之一是為金融資產提供流動性。
在二級市場上,各種對股票的未來持有不同預期的交易者按照自己對股票的評估進行買賣(比如:認為某隻股票現在的價格被低估了,未來一定會漲,於是買入該股票)。總的來說,買就有人賣,賺的總有人虧。但股票交易本身並不產生任何價值。
二、那麼股票的漲跌主要由什麼決定呢?
極其粗糙的說,是由其他股市上的投資者對這只股票總的預期決定的(也就是說:大多數投資者覺得某隻股票要漲,那麼就會有很多人買進,於是股票就真的漲了;經過實證分析已證明,符合某些條件時,股票價格與公司的實際價值基本無關。)
三、股市上的錢是誰的錢+博傻理論?
如果股票的價值已經與公司價值脫離了緊密的聯系,那麼就是說,這已經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完全是在投機,而投機的標的是其他人對股票的預期。之所以說這是投機,是因為無法知道股市上其他投資者的觀點,只是在進行類似買大小一樣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