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能製造2025龍頭股有哪些
泛智能製造方向主要有:
1、上海機電
主要生產製冰、冷藏設備、空調設備、微波爐、燃油取暖器等家用電器;印刷包裝機械;電子計算機(器)及其外部設備;起重運輸機械;銷售公司自產產品;投資舉辦符合國家鼓勵允許的企業。
智能製造,源於人工智慧的研究。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礎,後者是指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
智能製造應當包含智能製造技術和智能製造系統,智能製造系統不僅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而且還具有自學習功能,還有搜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並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能力。
『貳』 有關機器人的股票有哪些
我國機器人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和世界先進國家尚有距離,2013年業內曾選出十個機器人品牌:沃迪、嘉騰、GSK工業機器人、埃夫特、創想、漢迪、普華靈動、鑫拓、凱爾達、博美德。當然,以上很多是沒有上市的公司,自然沒有股票,機器人和自動化製造業、數控關系密切,可以關注,以下幾家是上市主營機器人或機械自動化的:機器人(300024)、沃迪裝備(830843)、藍英裝備(300293)、沈陽機床(000410)、法因數控(002270).希望對你有用。新年快樂!
附錄最新消息一則:
2013年起,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報告,當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約18萬台,其中在中國銷售量約3.7萬台。
12月下旬舉行的2014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上,業內一致預期,今年我國機器人市場銷量可能突破5萬台,且在未來5年內市場增速有望保持在每年40%以上,機器人產業井噴之勢已經可見。
「智能製造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十分迫切。不管是歐洲的『工業4.0』、美國的『下一代機器人』,還是日本的『機器人革命』,無不預示著全球製造業正在經歷一場模式變革。」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陽新松機器人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指出。
在工業4.0背景下,業內對於機器人市場快速擴圍預期的主要根據在於中國諸多產業自動化的提速。在此前中國傳統工業企業中,只有汽車生產企業已經普遍應用工業機器人,有些工業如紡織服裝行業中某些「柔性」工序仍必須由人工完成,工業機器人無法替代。但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本屆產業大會上獲悉,中國機器人下游應用開發正在提速,機器人產業擴圍已經形成趨勢。
以法因數控的一款塗膠機器人為例,產品最大有效負荷高達8千克,運動半徑達1379毫米,整個工作站柔性高,精度好,膠型均勻一致無飛濺;通過自動編程或者離線編程,可以完成復雜的三維立體空間的自動塗膠動作,不僅適用於汽車及車燈、車門等零部件,在家電等電子產品中也能進行自動塗膠。
長江證券相關分析師指出,機器人產業行業景氣度持續高企,隨著下游產業應用的擴圍,我國工業機器人格局或將完成從「T」型到「O」型的轉變,亦即形成龐大的中端市場,從而帶動中國整個智能裝備製造業的崛起。
『叄』 無人機概念股有哪些龍頭股票
A股市場上無人機概念股有:航天通信 、洪都航空 、北方導航 、中航機電 、山河智能 。
1、航天通信
航天通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600677),經營范圍:航空器部件的維修、停車業務(限下屬分支機構憑有效許可證經營)。通信產業投資;企業資產管理;通信產品開發,通信工程、通信設備代維,計算機網路服務(不含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經營)等。
2、洪都航空
中航工業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洪都)是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地,原名為南昌飛機製造公司,前身為國營洪都機械廠。2000年12月,「洪都航空」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600316),這是我國第一家以飛機整機作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3、北方導航
北方導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導航集團)隸屬於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600435),開展慣性器件及慣導系統、衛星定位及導航系統、航空炸彈、通信系統的工程化研製,開展制導火箭、制導航彈、靈巧彈葯、智能化彈葯和無人機、無人車等無人平台等領域的研發與市場開拓。
4、中航機電
中航工業機電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北中航精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稱:中航機電,股票代碼:002013)是中航工業旗下航空機電系統業務的專業化整合和產業化發展平台。
5、山河智能
山河智能[002097]是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所屬板塊:機械行業板塊,預虧預減板塊,智能機器板塊,無人機板塊,湖南板塊,長株潭板塊。
『肆』 上海天永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員工的公積金和社保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
這個誰也不會知道你們單位是如何繳納的。只能告訴你有關規定,按規定社保繳納是以你個人實際收入為繳費基數計算的,公積金也是同樣。
社保由單位和員工個人共同繳納,五項社保的具體繳費比例各地有所區別,但大致分別為: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個人工資的20%和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約10%和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約2%和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約0.8%,個人不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約2%,個人不繳費
公積金是個人收入的10%繳納,單位、個人各負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