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間
海王集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家集醫葯產品研發、醫葯工業製造、醫葯商業流通、醫葯零售連鎖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海王集團旗下醫葯產品研發、醫葯工業製造、醫葯商業流通為海王生物公司業務,海王生物於1998年上市,股票交易代碼000078。
公司介紹
編輯
二十年來,海王立足於生物制葯產業前沿,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在醫葯產業和生物工程產業等領域不斷開拓,實現了持續的快速發展。截止2010年,海王集團擁有總資產101億,擁有四個現代化制葯工業基地、兩個現代化物流基地以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能夠在生物制葯世界最前沿開展技術創新,其醫葯產品覆蓋生物制葯、化學葯品、中葯現代化等領域。經過多年培育,集團旗下的海王生物、海王英特龍、海王星辰分別在深圳證交所、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
海王擁有中國醫葯行業最具價值品牌,「海王」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2004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共同組織評審並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海王以其鮮明的品牌定位、強大的品牌競爭力名列醫葯行業第一名,成為中國醫葯行業品牌價值快速提升的典範。經世界品牌實驗室的專業評估,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連續7年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評定中位居中國醫葯行業前列。2010年,「海王」品牌價值166.55億元人民幣。海王已成為國內健康產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知名品牌,綜合實力在中國醫葯產業界位居前列。
海王本著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的根本理念,在經營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價值和個性,追求員工與企業的共同可持續發展,建設以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為人才發展創造空間為目標的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體系。2000年,海王集團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授予「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稱號;2001年,被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認定為「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2年,獲得廣東省人才協會頒發的「人才開發成就獎」;2004年,獲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優秀民營企業」;2005年,榮獲深圳市「珍惜人才獎」;2006年,獲國家統計局、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授予「中國自主創新能力行業十強」稱號;2007年,榮登第四屆「南方周末中國(內地)創富榜」總榜第七位,子榜最佳公眾形象第一位,最佳社會責任第三位。此外,海王集團還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成長中國100強企業」、「最具競爭力高新技術100強企業」、「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廣東省百強企業」等400多項榮譽。
海王將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龍頭,以創新為靈魂,瞄準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前沿,把握國際高新技術發展趨勢,利用已有的資源優勢,建立健全醫葯產業系統,使產品開發、生產和營銷過程系統化、規范化、集約化,不斷擴大企業規模,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資源效益,力爭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一個國內領先、極具國際競爭意識與能力的技術創新型制葯企業。
健康讓一切努力成為可能,健康是成就事業、成就幸福、成就人生、成就未來的基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與夢想。海王所從事的正是維護人類健康這樣一項光榮的事業。貢獻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努力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這是我們海王進步和發展的唯一目標。
公司前身為深圳蛇口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992年12月13日經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以深南府復(1992)118號文批准成立。1996年7月25日經深圳市證券監督管理辦公室以深證辦復(1996)68號文批准,進行公眾股份公司改組。1997年4月16日,經深圳市工商局核准擬募集設立的股份公司名稱為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為5,730萬元。1998年8月4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證監發字[1998]214號文批准本公司向社會公眾發行人民幣普通股1,910萬股,並於1998年12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❷ 有哪些上市公司屬於生物科技
主營生物制葯上市公司:
1、深圳市北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4、四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桂林集琦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金花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8、上海復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9、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10、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11、廣東肇慶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13、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4、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15、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據中國生物公司排名數據統計分析,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分別是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博雅生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拓展資料:
生物科技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它是由英文biotechnology翻譯而來。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將生物科技定義為「生物科技包含一系列的技術,它可利用生物體或細胞生產我們所需要的產物,這些新技術包括基因重組,細胞融合和一些生物製造程序等。」
醫葯生物技術產業是指應用重組DNA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細胞培養技術、生物反應器、蛋白質工程、克隆技術、幹細胞技術、生物信息學技術、高通量篩選等技術,所生產的葯品或試劑、醫療診斷手段、醫療器械及相關產品所行成的產業。
醫葯生物技術產業是以上技術研發成果的規模化生產,本文著重介紹生物技術葯物、疫苗、血液製品、生化葯物、診斷試劑、抗生素六大方面。
❸ 6月16號海王生物為什麼停牌
000078 海王生物生命歷程: 2009年6月15日 海王生物:對媒體報道予以澄清 海王生物(000078)傳聞情況: 2009 年6 月11 日新聞晨報發布一篇題為《海王生物將受益於疫苗生產》的報道,署名單位為南京證券,作者為談世鴻。傳聞涉及主要內容如下: 1、海王英特龍還與管軼教授率領的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並著手甲型H1N1 流感疫苗研發生產工作。 2、海王英特龍目前已投入3 億元在光明新區建設的疫苗生產基地。 澄清說明 經與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王英特龍」)核實,對上述報道與傳聞事項說明如下: 該報道有關海王英特龍與管軼教授率領的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及疫苗生產基地的投入表述與實際情況不符,現將實際情況說明如下: (1)海王英特龍與管軼教授率領的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協商共同進行流感病毒變異及疫苗生產所用毒株的研究和申請立項的合作事宜,但目前尚未簽訂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 有鑒於此,上述合作事項仍存在不確定性。同時,由於相關研究、立項及研究成果的實際運用本身均存在風險,敬請廣大投者注意投資風險。 目前,海王英特龍正在申請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產用毒株,尚未進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產。海王英特龍預計下周可以拿到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產用毒株,並開始對現有100萬人份疫苗生產車間進行改造,待改造後的生產車間通過GMP認證後,海王英特龍將開始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產工作,預計產能在100萬人份至200萬人份之間。整個過程需要6-8個月的時間,但最終生產時間還取決於葯監部門的批准。海王英特龍1000萬人份的疫苗生產基地尚沒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產計劃。 本公司將根據海王英特龍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合作洽談進展情況,海王英特龍有關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產准備情況,及時發布信息公告。 (2)海王英特龍投入光明新區疫苗生產基地的工程建設資金約人民幣1.7億元,目前該生產基地的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正處於申請GMP認證的准備階段。 根據JV執行合同,該在建工程是海王英特龍本次注入JV公司出資資產的一部分。除該在建工程外,海王英特龍本次注入JV公司的出資產還有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輛及其他固定資產。 由於海王英特龍與GSK已達成JV執行合同,海王英特龍不會對該疫苗生產基地進行新的投入,有關疫苗生產基地未來資金投入、相關GMP認證,以及生產准備等後續工作將轉由JV公司負責。 上述合作事項公告已於2008年11月21日和2009年6月10日在《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及巨潮網站上披露。 其他說明 1、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海王英特龍沒有就上述澄清事項接受過媒體的采訪, 本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不存在違反公平信息披露原則的情況。 2、本公司根據公司2009 年上半年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預計公司2009 年中期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不會有大幅變動。 風險提示 《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及巨潮資訊網為本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體,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公司在上述媒體刊登的公告為准。
❹ 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海王英特龍秉持「健康成就未來」的理念,以現代生物技術與葯物制劑技術為創新平台,發展細胞因子類蛋白質治療葯物和預防用生物製品,創建以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研發和專業化營銷能力為代表的核心競爭力,逐步確立國內市場的領導地位,同時展開國際化戰略。
❺ 國內疫苗上市公司有哪些
國內疫苗上市公司有:
1、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成立於1989年(原名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2003年8月更為現名,下稱中生集團),原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簡稱「中生集團」)隸屬於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下轄北京、長春、成都、蘭州、上海、武漢六個生物製品研究所以及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從事疫苗和血液製品研究及生產的專業機構,是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為一體的中國最大的生物技術企業集團、能生產預防、治療、診斷用生物製品200餘種。
2、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華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於1998年首家通過了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定點大型生物製品生產企業,公司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省、市級科技攻關項目,其中外科用凍幹人纖維蛋白膠被列入國家863項目。
5、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CO.,LTD.)是由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Hong Kong) Ltd.)、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資組建的生物高科技企業。公司於2001年在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北大生物城注冊成立。
北京科興先後承擔了包括「SARS滅活疫苗研製」、「廣譜流感大流行疫苗」等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人用禽流感疫苗」研究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以及北京市重大專項在內的20餘項科研課題。
❻ 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哪裡的操作工薪資怎樣
此公司由葛蘭素史克私人有限公司與深圳海王英特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於2009年8月6日正式主次成立。海王英特龍持有合資企業60%的股份,GSK pte持有合資企業40%的股份。 \r\n葛蘭素史克海王流感疫苗項目為國內迄今為止最大的中外合資生物製品項目,合資公司主要致力於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開發和生產流感疫苗,包括季節性流感疫苗,大流行前和大流行性流感疫苗。 \r\n日前制定計劃:到2015年,要將其在印度和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增加一倍。為此,公司開始採取措施,紛紛在新興市場降低葯品價格,以便緊跟競爭對手輝瑞、賽諾菲-安萬特和諾華公司的步伐。\r\n 葛蘭素史克兩項收購行動在即 前景良好\r\n平均月工資5500
❼ 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上市資料
公司簡稱 海王生物
股票代碼 000078
總股本 65251.04萬股
流通股 65156.45萬股
發行日期 1998-08-07
上市日期 1998-12-18
所屬行業 化學葯品原葯製造業
所屬地區 廣東
所得稅率 15.00%
法人代表 張思民
❽ 國內疫苗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十大人用疫苗企業排名:
1、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2、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4、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6、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7、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8、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9、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10、上海聯合賽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十大動物疫苗公司排名:
1、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廣東大華農動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3、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4、內蒙古金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7、金宇保靈生物葯品有限公司
8、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9、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0、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8)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製作的用於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其中用細菌或螺旋體製作的疫苗亦稱為菌苗。疫苗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兩種。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傷寒菌苗、流腦菌苗、霍亂菌苗等。
不同疫苗的生產時間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個月才能生產出一個批次。疫苗的開發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且成本很高。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對於家庭來說也是減少成員疾病發生、減少醫療費用的有效手段。
疫苗一般分為兩類: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預防性疫苗主要用於疾病的預防,接受者為健康個體或新生兒;治療性疫苗主要用於患病的個體,接受者為患者。
根據傳統和習慣又可分為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抗毒素、亞單位疫苗(含多肽疫苗)、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等。
參考資料:網路-疫苗
❾ 海王生物
海王生物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海王英特龍)與葛蘭素史克公司(GSKPTE)於2009年6月9日共同投資設立深圳葛蘭素史克海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葛蘭素史克海王),,注冊資本7833萬美元,經營范圍為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疫苗(流行性感冒亞單位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
此股現在目標價35元
葛蘭素史克公司是世界疫苗界的翹楚,
昨日海王生物在深交所互動平台上表示,由於子公司海王英特龍根據其自身與葛蘭素史克的合作進程以及甲流疫情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工作進度調整,因此甲流疫苗尚未投產上市。
甲流疫苗投產上市後此股目標價: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