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買自己公司股票注意什麼
擴展閱讀
生物制劑股票代碼 2025-07-11 12:26:27
民眾金融科技股票股東 2025-07-11 12:09:26

買自己公司股票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6-11 09:43:46

Ⅰ 買公司股票要注意、弄懂哪些問題

所處行業,盈利模式,市場前景,競爭敵手,。不過,那是長期投資思路. 股本大小,有題材否,是否熱點,沒有利空,股性活躍

Ⅱ 怎樣購買企業的原始股票,要注意什麼問題

你不看新聞么,目前我國已有數百萬人上當受騙買「原始股」,社會上推銷的所謂「原始股」都是非法集資,這些推銷員都是江湖騙子。
企業發行股票必須有證券公司承銷。

Ⅲ 新手買股票要注意什麼

玩的的好話可以利用杠桿的原理,幫你實現你想要的利益。風流佳話

Ⅳ 購買自己的第一支股票時應注意些什麼

這個我最有感觸了:
1 購買第一支股票很大程度就像第一次做愛,你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結果就已經產生了。
2 所以強烈建議,購買第一支股票以體驗和學習為主,金額要少(比如只買100手)
3 證券投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大部分人都在賠錢,是因為知識。買了以後,抓緊學習投資的知識。
4 如果硬要在購買本身給建議,那麼:不管哪個行業,一定要選該行業的龍頭股(起碼前三名的),這樣抗風險能力高,而且也有穩步收益的長線持有價值。

Ⅳ 買入自己公司股票在什麼時機比較安全

買入自己公司股票在估值偏低、低位震盪、長期橫盤、放量上漲的時候、時機比較安全。

Ⅵ 上市公司股東 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 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參考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一般普通的職工什麼的,就和普通小散戶沒區別。如果是公司高管。那你多看看上市的時候那些交易證監會所給你的文件,證券法規和公司法就可以了。

Ⅶ 本公司的員工購買將要上市公司的股票應該注意什麼

1、如果該公司確實已經進入上市流程,認購原始股當然比較劃算。但是,關鍵是判斷上市的可靠性。一般經驗是:是不是已經有財務顧問、是不是做了正式審計、法律意見書誰來做,承銷商是誰等等。有了這其中的3項以上才能說明已經進入的上市流程;
2、公司的認購價格和未來上市的發行價格需要從審計報告中的有關數據計算出來。原則上內部認購價應該是發行價的某個折扣,比如5折。假定承銷商估算的發行價是10元,內部認購按照5折的話就是5元;
3、股票能否升值這事公司業績和市場決定,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4、原始股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套現是有時間期限的,也就是鎖股期(禁售期),一般為1-3年,不同國家、不同交易所、不同板塊,規定也不同;
5、如果上市不成功,一般是不退的(因為已經是股東了)。但是,也可以要求控股股東或大股東在未達成上市時回購股份
6、分紅要根據公司年度業績,並由董事會決定分與不分,或分多少;如果分的話,根據持有股份數量計算。

Ⅷ 如果我買了自己工作的公司的股票,是不是我也是股東了

從很多投資的理論來說,普通員工其實是不應該主動增持自己公司股票的。原因很簡單:你不能陪著公司一起跳坑,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但這話半年前說,會被無數互聯網公司員工出來打我的臉,因為人家都覺得近水樓台,幹嘛不買?
從有良心的經營者的角度來說,企業管理者也不應誘使員工購入本公司股票。這個邏輯是:公司的運營責任,以及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如何,其實都取決於管理層在經營上的策略方針。基層員工領到的是工資,完成的是份內的工作,沒有理由將自己的勞動所得再貼補到公司的股票里,為公司撐台。這么說雖然略顯自私,但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本就應該公私分明,不應該用感情來綁架或者利誘員工。
你買了,公司股票漲了,你賺,是你自己的事情;同樣,公司股票跌了,賠的也只是你自己。
當然,很多朋友都不傻,可以說:「我看到公司業務蒸蒸日上,對公司未來有信心,我為什麼不買?」這就牽扯到了一個「系統性風險」的問題。
恰好目前系統性風險正大,所以我也不用舉太多例子:A股幾乎全盤腰斬的局面里,難道裡面都是爛公司?公司業績再好,你也只能把它和年終獎掛鉤,但股票,該跌還是要跌的。好公司並不代表好股票,這是炒股的第一節課你就該學到的。
話說回來,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是一種什麼體驗?
普通員工里也有不少加入了「員工持股計劃」的,這就是所謂的「期權」。擁有期權的普通員工,盡管在嚴格意義上不是直接持有股票,但你擁有的是「定價購買權」,隨你心意可以折換差價兌現期權,或者直接用現金買入這部分股票。對於很多互聯網從業者來說,這已經是很常見的事兒了。
我曾經先後拿過兩家公司的期權,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家在東京A證上市。拿期權的滋味其實沒有拿股票爽,因為大多數期權條款里都會規定「如果你提前滾蛋了,那麼期權全部收回」。這就是所謂的 One Year Cliff ,拚死拼活你也要干滿一年,否則期權對你來說就是白紙一張。
大多數期權的全額兌現時間設為3-5年時間,即使董事會批給你5%股份的期權,如果你只幹了2年就走,可能也只能兌現1%左右的水平。這其實是董事會對公司的保護條款:如果聘任的人不符合公司要求,或者公司臨時覺得這個人請的太貴了,那麼就早點兒讓他走人,少分點兒錢給他。
對於普通員工來說,拿著期權也不是想套現就能套現的----所有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都需要受到證監會的監管,在公司公布季報、年報、並購、拆分、重大事項之前的2周左右時間之內(各國規定不一),所有內部員工的持股和期權的交易都會被列為「內幕交易」的調查范疇。很多公司乾脆直接在這段時間里關閉交易。而可以交易的時間段,被稱為「窗口期」。
嗯,所以盡管你看到公司股票飛漲,但是也無法套現;或是價格跌破你的期權行權價格,但還是沒法出逃,看著期權變成廢紙-----這就是員工持股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