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券商承銷上市公司股票有何好處
市值託管在券商 企業上市要發行股票 發行要收取發行費用的
② 上市公司能否炒股為什麼
國家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經貿委做出規定,嚴禁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炒股。1.國有企業不得炒作股票,不得提供資金給其他機構炒作股票,也不得動用國家銀行信貸資金買賣股票。2.上市公司不得動用銀行信貸資金買賣股票,不得用股票發行募集資金炒作股票,也不得提供資金給其他機構炒作股票。3.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為長期投資而持有已上市流通股票(在國務院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以上),應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交易所應採取措施,加強管理,監督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遵守本規定。4.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只能在交易所開設一個股票賬戶(A股),必須用本企業(法人)的名稱。嚴禁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以個人名義開設股票賬戶或者為個人買賣股票提供資金。5.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清算機構和證券經營機構,應對已開設的股票賬戶、資金賬戶進行檢查,如發現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炒作股票,或者以個人名義開設股票賬戶以及為個人股票提供資金的,應及時糾正並向中國證監會報告。
為什麼不能?
答:中國股市有一個不應忘卻的歷史教訓:股市漲起來,公司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往往會回到股市,用於炒作股票。
過去數年間,這種現象其實一直存在。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場募集資金後,原先計劃中的投資項目變來變去,遲遲落不到實處,實際上,它們已經將大把的資金投入股市。當年甚至有這樣的事:承銷商在股票承銷之際,就已經和上市公司約定,融資後將其中多少資金交與證券商投資。顯然,在股市火爆之時,以股票投資獲取收益,遠比實業投資容易得多。
不過,上市公司如果將融入資金購買地產或是股票,對國家整體經濟將是重大傷害。它不僅會使市場泡沫橫飛,而且同時會削弱一個經濟大國賴以維系健康的實業基礎,從而加劇經濟的泡沫化、空心化。
2001年中國股市進入前一輪熊市之後,很多上市公司因為「委託理財」而身陷困境,有些甚至走到了崩潰的邊緣。這一事實,充分說明我們的擔心絕非杞人憂天。盡管當年那種方式的「委託理財」尚未開閘,但誰能確保上市公司的融資一定會用於實業發展?
況且,通過股票投資「洗錢」也是十分方便的途徑,這使得過去的中國股市幾乎變成了一個上市公司的「洗錢場」。股票投資虧了,上市公司背著;賺了,在上市公司的報表中不體現或少體現,差額落入個人腰包。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托市,有關政策法規對於實業公司購買證券資產予以解禁。而且迄今為止,上市公司在股市上進行投資,幾乎沒有任何防火牆。
鑒於上述原因,在中國股市IPO和再融資重新啟動之時,我們發出「謹防融資泡沫」之語,希望能夠引起監管當局的重視。
當然,准許上市公司購買股票,有利於中國上市公司之間的兼並收購。但如何興利避害,在利弊之間找到平衡,卻是考驗監管部門智慧的問題。
③ 券商給公司做上市能給券商帶來哪些好處 急著用在線等半小時!!
1、一般做上市也會是財務顧問,可以收取財務顧問費用;
2、券商可以收取發行上市相關的保薦、發行費用
3、公司上市後一般大股東的股票託管在券商處,增加券商託管資產;
4、後續配股增發、財務顧問、重組等往往仍是該券商,券商通過持續服務,收取費用;
5、提高券商的知名度;
④ 券商怎樣幫助公司上市呢
IPO啟動
券商就相當於扶一把
扶它上位嘍!
⑤ 既然已經委託券商發行了股票,為什麼還要上市
公開發行過程中,願意認購的人,是希望能夠轉手的,因為只有能夠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這筆投資才是有流動性保障的。
同時,公司IPO之後,部分原有大股東獲得配額的股份後,也會要求能夠到證券二級市場上進行流通,雖然大股東所佔有的股份往往帶有限售條件,但是當公司的股票上市後,大股東們就可以通過市場股價的表現來衡量自己持有資產的真實價值了,這就是上市後股票所具有的價值評估作用。
另外,上市的公司,能夠在二級資本市場上更好地進行財務運作,例如回購股份,或增發股份。如果沒有上市,那麼這些資本運作的進行就需要非常復雜的評估。
⑥ 股票是怎麼買賣的當一個公司發行股票時,是什麼機構幫它賣的投資者是怎麼買股票的想賣就能賣嗎他
公司發行股票要找券商幫它承銷的,就是找證券公司代理發行;投資者買股票有兩種方式,其一是在一級市場,也就是股票剛剛發行時從券商手中直接申購到的;其二就是在二級市場買入,也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在二級市場上有足夠多的用戶,可以保證你想買的時候能買到股票,想賣的時候也能賣的出去
⑦ 證券公司給予上市股票的評價有幾個級別分別推薦到何種程度
證券公司將股票投資評級一般分為:買入--增持--中性--減持--賣出
股票評級標准,股票評級系數:1.00~1.09強力買入;1.10~2.09買入;2.10~3.09觀望;3.10~4.09適度減持;4.10~5.00賣出
由於業界對股票投資評級並無統一的規范,因此我們在閱讀各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報告時,常常看到不同分類的股票評級,而且即使是稱謂相同的評級,其具體的定義也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如,申銀萬國的分類為「買入」、「增持」、「中性」與「減持」。其中「買入」的定義為:報告日後的6個月內,股票相對強於市場表現20%以上,「增持」則是相對強於市場表現5%-20%。而海通證券的評級體系中雖也有「買入」、「增持」,但其「買入」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介於5%與15%之間。對比可知,同樣是給予一隻股票「買入」的評級,申銀萬國的分析師理應比海通證券的分析師對該股後市表現更為樂觀。
與上面不同,國信證券採用的股票評級體系為「推薦」、「謹慎推薦」、「中性」和「迴避」。依據其定義,這里的「推薦」與申銀萬國的「買入」相類似,同樣是指優於市場指數20%以上,不過,其「謹慎推薦」則是指優於市場指數10%-20%之間,與申銀萬國的「增持」稍有差別。
容易讓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證券的評級體系中,「推薦」並非表示特別看好,只是「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10-20%之間」,其「強烈推薦」才是最為看好的評級層次,即「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20%以上」。從這里還可以發現,招商證券考慮的是股價的絕對漲幅,而非其他研究機構所指的相對漲幅。
此外,光大證券評級體系中的「最優」、「優勢」大致與海通證券的「買入」與「增持」相對應
⑧ 證券公司能幫上市公司做那些常規業務
1、財務顧問、發行股票、企業戰略投資引進、避稅減持等。
2、融資類:股票質押式回購、公司債券、定向增發,等;
3、並購類:尋找並購標的,發行並購產業基金;
4、理財類:上市公司現金流理財投顧對接;
5、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出表、現金流資產ABS、應收賬款回購、等。
(8)券商幫上市公司買股票擴展閱讀:
證券公司分類:
從證券經營公司的功能分,可分為:
1、證券經紀商
即證券經紀公司。代理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接受投資人委託、代為買賣證券,並收取一定手續費即傭金,如東吳證券蘇州營業部,江海證券經紀公司。
2、證券自營商
即綜合型證券公司,除了證券經紀公司的許可權外,還可以自行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它們資金雄厚,可直接進入交易所為自己買賣股票。如國泰君安證券。
3、證券承銷商
以包銷或代銷形式幫助發行人發售證券的機構。實際上,許多證券公司是兼營這3種業務的。按照各國現行的做法,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公司均可在交易市場進行自營買賣,但專門以自營買賣為主的證券公司為數極少。
另外,一些經過認證的創新型證券公司,還具有創設權證的許可權,如中信證券。證券登記公司是證券集中登記過戶的服務機構。它是證券交易不可缺少的部分,並兼有行政管理性質。它須經主管機關審核批准方可設立。
⑨ 一個公司的股票要上市售賣,必須委託證券公司在交易所進行嗎
要上市的話,當然要委託一家券商幫助上市了,不過中國要想上市還是非常困難的。銀行發行的可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流通,不用經過證券公司的,國債也一樣,可交易債券需要在證券公司的平台上進行,但是一般的國債就不用了
⑩ 券商如何幫助公司上市 越具體越好,不要復制粘貼哈。謝謝了!
首先通過初步了解公司是否符合上市基本條件,包括不限於公司所屬行業是否為國家鼓勵類或非限制類、歷史沿革是否存在重大瑕疵、盈利能力是否已達到或未來可能達到上市條件、經營模式是否存在不確定性、主要資產、業務、人員等不存在重大的依賴等;
之後,進入現場初步盡職調查階段,進一步判斷其未來上市的可行性;
通過協調會等形式明確上市主體及公司改制前後問題的解決時間表,並實施。
之後公司經歷股份公司改制(整體變更、新設等)、輔導(規范)、申報(證監會)、核准、發行、最終上市。
當然在這期間公司需要配合中介機構(券商、律師、會計師等)完成大量准備工作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