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份制公司怎麼交稅
企業納稅申報流程:
一、報增值稅流程:
1、每月10號(如果10號是節假日,可順延一天)之前到主管稅務局的徵收所去申報納稅,填增值稅申報表,申報表根據納稅人類型不同也不同:如果是一般納稅人要填一張主表和八張付表;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只填一張主表和一副付表。
2、增值稅申報方式有手工申報、IC卡申報和網上申報,手工申報和IC卡申報都是要到稅務機關來申報,不同是IC卡申報要先在企業的電腦里先寫卡,然後在到稅務所申報。網上申報是要在網上下載申報表,填好後再上傳。每個企業的申報方式都不一樣,如果你不知道你們的申報方式,可向主管的稅務機關的徵收所查詢。
以上是原申報方式,現在我們用神州浩天的綜合征管軟體就沒有原來那麼繁瑣了,只要輸入相關數據報表可以生成並列印出來
二、企業所得稅的申報
1、企業所得稅每季度終了15日前申報。具體的說就是4月15號(報1-3月的)、7月15號(報4-6月)、10月15日(報7-9月)下年1月15日(報上年10-12)之前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按季先預繳企業所得稅(如果本季度有應交所得稅的話)在下年的4月底前對上一年的企業所得稅進行匯算清繳。
2、02年1月1日前成立的企業,企業所得稅在地稅申報,02年1月1日以後新成立的企業,企業所得稅在國稅申報。個人獨資企業不是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而是交個人所得稅。股份制企業、有限公司(包括新的一人公司)都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稅號是指稅務登記證號碼。它是由技術監督局的組織機構代碼前面加六位的地區代碼構成的。地稅的稅務登記證號碼比國稅多三位(後面加了三個零)。
㈡ 公司給員工的股票需要交稅嗎
估計是要繳納契稅和印花稅,一、印花稅納稅人
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二、印花稅稅目和稅率(稅額標准)
根據應納稅憑證性質的不同,印花稅分別採用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具體稅目、稅額標准詳見《印花稅稅目、稅率(稅額標准)表》:此外,根據國務院的專門規定,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因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股權轉讓書據,應當按照書據書立的時候證券市場當日實際成交價格計算的金額,由出讓方按照1‰的稅率繳納印花稅。
1、比例稅率
(1)借款合同,適用稅率為0.05‰。
(2)購銷合同、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技術合同等,適用稅率為0.3‰。
(3)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貨物運輸合同、產權轉移書據合同、記載資金數額的營業賬簿等,適用稅率為0.5‰。
(4)財產租賃合同、倉儲保管合同、財產保險合同等,適用稅率為1‰。
(5)因股票買賣、繼承、贈與而書立「股權轉讓書據」(包括A股和B股),適用稅率為1‰。
㈢ 股份分紅怎樣納稅
你好,若是昨天賣出享受了分紅的股票,賬戶若有資金,系統自動今天扣款,晚上清算後查交割單,就可以查詢扣款記錄。
根據現行的股息紅利稅收取標准為: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對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紅利所得按持股時間長短實行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
持股超過1年的,稅負為5%;
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負為10%;
持股1個月以內的,稅負為20%。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㈣ 公司股份升值須繳稅嗎
未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應按「財產轉讓所得」20%征稅。
應繳稅款=75000*(1.52-1)*20%=7800元.
如果中間還有支出其他手續費等,可以當作成本扣除.
wzl_165的說法是錯誤的,股票轉讓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僅限上市公司.
㈤ 公司投資股票,或的收益;要繳稅嗎
公司投資股票獲得收益需要繳稅,個人按股息紅利所得叫納個人所得稅,稅率20%;企業計入投資收益,交納企業所得稅,按企業適用稅率25%、20%、15%不等。
投資收益涉及繳納所得稅。
(1)如果單位所得稅屬於核定徵收,投資收益要與收入合並計算繳納所得稅。
(2)如果單位所得稅屬於查賬徵收,投資收益要結轉到本年利潤中,按利潤計算繳納所得稅。
㈥ 為什麼說股份有限公司是永續存在的,是對公司的收益重復納稅的
永續存在是說股份公司公司的投資主體即使是死亡(針對自然人)、破產(針對法人)等因素,公司的投資方可以轉移,由新股東購買股份,因而在經營上是連續的,這樣對比合夥、個體等方式,股份公司更具有傳承性,因而是永續存在的,而其他形式的經濟體會因上述原因導致公司清算或經營結束。
重復納稅主要是針對所得稅,一是企業所得稅,二是個人所得稅。在交納完企業所得稅後進行利潤分配,給股東分紅時,這一部分股東個人所得仍需納稅,因而總體上對於企業利潤來講,是重復納稅的。
㈦ 請問公司原始股上市後賣出要不要交稅
要交稅。
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通過上市獲取幾倍甚至百倍的高額回報。通過分紅取得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回報。
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7)股份公司繳稅也是股票擴展閱讀
對於購買原始股。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一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另外一個途徑即通過其轉讓進行申購。公司發起人持有的股票為記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一年之後的轉讓應該在規定的證券交易場所之內進行,由股東以背書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轉讓。
㈧ 股份公司自然人股東屬於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么
股份公司自然人股東,在收到分紅時,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是屬於個人所得稅納稅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對股息、紅利徵收個人所得稅,這點大家都很明白,在這就不詳細說了!
送股和轉增股是否計征個人所得稅呢?相信這點大家都很疑惑: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的規定:
(1)股份制企業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不屬於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對個人取得的轉增股本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但是,在隨後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原城市信用社在轉制為城市合作銀行過程中個人股增值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1998]289號)進行了相應的補充說明,國稅發[1997]198號文件中所說的資本公積金轉增個人股本不需征稅,專指股份制企業股票溢價發行收入形成的資本公積金轉增個人股本不作為應稅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而與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資本公積金轉增個人股本,應當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包括企業接受捐贈、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資產評估增值等形成資本公積金轉增個人股本要徵收個人所得稅。
(2)股份制企業用盈餘公積金派發紅股屬於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對個人取得的紅股數額,應作為個人所得征稅。
可能看完了上述規定,讀者還是不明白:我沒拿到現錢,為什麼要征我的個人所得稅?對此筆者是這么理解的,未分配利潤或者盈餘公積轉增注冊資本,實際上是該公司將未分配利潤或者盈餘公積向股東分配了股息、紅利,股東再以分得的股息、紅利增加註冊資本。因此,送股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第十一條規定:股份制企業在分配股息、紅利時,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應得的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面值一般為1元/股。
四.股息紅利如何計稅:
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國實施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
(1)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2)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3)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暫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上市公司派發股息紅利時,對截止股權登記日個人已持股超過1年的,其股息紅利所得,按25%(即20%x25%=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對截止股權登記日個人持股1年以內(含1年)且尚未轉讓的,稅款分兩步代扣代繳:第一步,上市公司派發股息紅利時,統一暫按25%(即20%x25%=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並代扣稅款。第二步,個人轉讓股票時,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根據其持股期限計算實際應納稅額,超過已扣繳稅款的部分,由證券公司等股份託管機構從個人資金賬戶中扣收並劃付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應於次月5個工作日內劃付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收到稅款當月的法定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通過上述操作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持股時間不足一年,對截止股權登記日未轉讓的,股民會被按照5%的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如果超過一年在出售的話,則無需補稅。
㈨ 員工購買公司股票如何繳稅
實施股票期權計劃企業授予該企業員工(包括在中國境內有住所和無住所的個人)的股票期權所得,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1、員工接受實施股票期權計劃企業授予的股票期權時,除另有規定外,一般不作為應稅所得繳稅。
2、員工行權時,其從企業取得股票的實際購買價(施權價)低於購買日公平市場價(指該股票當日的收盤價,下同)的差額,是因員工在企業的表現和業績情況而取得的與任職、受雇有關的所得,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對因特殊情況,員工在行權日之前將股票期權轉讓的,以股票期權的轉讓凈收入,並入其當月工資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員工行權日所在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行權股票的每股市場價-員工取得該股票期權支付的每股施權價)×股票數量;
3、員工將行權後的股票再轉讓時獲得的高於購買日公平市場價的差額,是因個人在證券二級市場上轉讓股票等有價證券而獲得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的征免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4、員工因擁有股權而參與企業稅後利潤分配取得的所得,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適用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