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是每季度什麼時候確認股數
關於什麼時候更新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的確認股數,具體的日子是沒有辦法定的,主要是看上市公司的季報和年報是在哪一天披露,季報和年報披露的這一天就是股票數量確認的時候,在這里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東的股數變化超過了2%的話才能更新,低於2%是不會更新的,所以有些股東可能會在二級市場上進行小的買賣做差價,股數變動但是沒有披露是很正常事情,如果說大量的變動還不更新的話,這就會涉及到監管不嚴的問題。畢竟大股東才是整個股票市場的主體,股價的漲跌和小股民們沒有太大關系,因為持有的股數不多或者買入的不多,都引起不了什麼浪花。
⑵ 自然人股在股票上市後什麼時候可以流通交易
這要視乎情況而定的。自然人股票屬於以下情況的,就按以下情況的時間得到相關流通的權利。
對於2006年以後(包括2006年)上市的股票,它們的限售股股東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網下申購的投資者(一般只限於資金量較大的機構投資者),一般是該股票在A股首日上市交易後三個月後才能上市流通。另一類是該上市公司的發起人,一般也就是指大股東或其他特定的持股量相對小的股東,這一類它們一般要等到該股票在A股首日上市後最多三年以後(一般來說如果持股量較小的股東則最少一年)才能上市流通。(註:若是通過網上申購的投資則能在股票上市首日就能賣出相關的股票。)
對於股權分置後的限售股指的都是在2006年以前上市的股票,這些股票的原來的非流通股東經過股權分置改革後,獲得了上市流通的權利,但一般都要在該股票股改後的大約三年時間內分段允許上市流通的。
對於增發的類別,一般是該股票有非公開增發等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售時間,主要是防止非公開增發對象通過增發的途徑等套取利潤,用時間來控制這種行為的成本。
⑶ 一般股票增發要多長時間才可以上市流通
股票增發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過指定投資者(如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全部投資者額外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的融資方式,發行價格一般為發行前某一階段的平均價的某一比例。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1-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現在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基本實現了股票全流通
你的基本定義是什麼?在2005年以前,A股市場的流通股比例是很小的,可能10%都不到,2005年股改後流通股的比例大大的增加了,但現在許多公司中還有所謂的大,小非存在,尤其是一些在近期上市且對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如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他們的大,小非還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A股市場離全流通還很遙遠.
⑸ 新股上市後大慨多久會解禁限售股
1、對於一隻新股來說,其限售解禁一般會有三次:第一次限售股是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個月後,這次限售解禁是由於IPO網下申購的部分解禁。
2、第二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一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該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東的解禁;第三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大股東的解禁。
3、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作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
(5)剛上市公司股票什麼時候流通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
參考指標: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可能存在的風險,推薦參考以下指標:
1、大股東的類型。處於行業壟斷地位,屬於國家經濟命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會對其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輕易套現。另外,屬於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國企,套現資金的歸屬、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關法規完善,如是否上繳社保基金,還是部分上繳等。在相關法規出台前,這些公司的股票還不會形成較大的套現壓力。
2、作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家大多數會專心從事實業,並非從事買殼、賣殼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大規模套現以實現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東屬於非發起人的民企,擅長資本運作,則有套現的可能。
3、業績狀況。業績優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持股勉強保持相對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後的套現需求也不大。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東退出意願較強。
⑹ 剛上市的股票為什麼不是全流通
剛上市的股票不是全流通的意思是剛發行的股票是在一級市場,而通常所說的流通交易是在二級市場,也就意味著是從別人手裡買股票了。
全流通是指承認中國股市特有的「非流通股」與「流通股」市場分裂狀況下,本著尊重歷史成因,公平合理地解決「非流通股」與「流通股」不平等的問題,解決「非流通股」的流通性質,從而達到中國股市全部是同股同權同價的流通股——普通股的問題。簡稱為「全流通」問題。所以「全流通」概念並不是簡單的字面意思「全部流通(出來)」。中國股市成立時制度上比較特殊,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流通(即在交易所公開買賣),包括國家股,法人股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股權分置」或「全流通」問題。一般投資者購買的是可以流通的流通股。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
⑺ 公司上市原始股什麼時候可套現
你好,原始股是公司尚未上市之前通過政府產權交易機構發行的股票。原始股的持有者通常是公司員工、部分與公司有密切關系的人員和公司私募的對象。
以前的上市公司中,很多的法人股和流通的股票權利是一樣的,但是成本相對來說要低很多,產生的風險還會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股票。如果原始股想要套現的話,必須要通過股權分置改革來實現。
原始股套現的規定如下: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進行股票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⑻ 公司的股票從准備上市到正式流通需要經過哪些環節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
我國(上海、深圳)股份制公司要成為上市公司,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1.《公司法》對股票上市的條件明確規定:
(1)股票已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5000萬元。
(3)開業時間3年以上,最近3年連年贏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公司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的,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
(4)持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達公司總股份的25%以上,公司股本超過人民幣4億元,其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比例在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3年無重大違紀行為,財務報表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2、上海證券交易所對申請上市公司的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採取分部上市的辦法進行交易。
(1)在第一部上市的條件:公司實收股本不得少於500萬元人民幣,公司向社會發行的股票占實收股本額的比例不低於25%;記名股東不少於25人。
(2)在第二部上市的條件:申請上市的實收股本額要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占實收股本額的比例不少於10%,記名股東不少於300人。
3、深圳證券交易所對申請上市公司依照營業記錄、資本數額、股票市價、資本結構、獲利能力、股權分散程度及股票的流通性等指標,將不同的上市股票分為三類。
(1)一類股票上市條件:主體企業,從事主要業務的時間須在3年以上,且具有連續盈利的營業記錄,實際發行的普通股總面值在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最近一年度有形資產凈值與有形資產總額比率在38%以上,且無累計虧損;稅後利潤8年度決算,實收資本額的比率要求在前面2年均應達利10%,記名股東人數在1000人以上,持有股份量占總股份0.5%以下的股東,其持有股份之和應占實收股本總額的25%以上。
(2)二類股票應具備條件:公司申請發行股票前一年有形資產凈值佔有形資產總額不低於20%,普通股實行發行面值須在人民幣1500萬元以上;上市企業最近一年有形資產值佔有形資產總值比率不低於30%,且無累計虧損,資本利潤率前兩年均達8。%以上,最後一年達9%以上,股東人數不少於800人,持有股份量占總股份的0.5%以下的股東,其持有的股份之和應占實收股東總額的25%以上;企業連續營業時間2年以上。
(3)三類股票上市的條件:實收股本金額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上,最近年度股本利潤達到10%以上;記名股東人數在500人以上。
中國內地企業到香港聯交所上市有什麼要求?
(1) 必須是在中國正式注冊或以其他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且必須受中國法律、法規的制約;
(2) 上市後最少在三年之內必須聘用保薦人(或聯交所接受的其他財務顧問),保薦人除了要確定該公司是否適合上市之外,還要向該公司提供有關持續遵守聯交所上市規則和其他上市協議的專業意見;
(3) 必須委託2名授權代表,作為上市公司與聯交所之間的主要溝通渠道;
(4) 可依循中國會計准則及規定,但在聯交所上市期間必須在會計師報告及年度報表中採用香港或國際會計標准。上市公司的申報會計師必須是聯交所承認的會計師;
(5) 必須委任1人與其股票在聯交所上市期間代表公司在香港接受傳票及通告;
(6) 必須為香港股東設置股東名冊,只有在香港股東名冊上登記的股票才可在聯交所交易;
(7) 在聯交所在市前要與聯交所簽署上市協議。另外,每個董事和監事需向聯交所作規定的承諾,招股書披露的資料必須是香港法例規定披露資料。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上市半年內不能出售該部分股票,半年以後仍要維持控股權。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祝你成功!
⑼ 新上市公司大股東所持股份什麼時候上市交易
一般情況至少3年。
股票上市,意味著公司所有的股份均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然而,為了避免原股東上市後立馬套現走人而導致公司經營混亂,國家、證監會、交易所等層面均對原股東在上市後出售股票的行為進行了系列規定:
1、國家層面:《公司法》等。
2、證監會層面:《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歷次保薦代表人培訓提出的要求(內部規則,實踐中效力跟法律一樣)等。
3、交易所層面:《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等。
總的來說,要確定某股東的限售期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估計要用3頁紙的一個大表格才能把各種類型的限售要求說清楚,確定限售期要考慮很多因素,常見的有:
1、在哪個交易所上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規定均有差異。
2、股東的性質——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的鎖定期要求不同。
3、成為股東的時間長短——比如,上市前6個月內入股與上市前24個月入股的鎖定期要求不同。
4、成為股東的途徑——增資入股與受讓股份入股的股東,鎖定期可能不同(受讓的話還要看是否從控股股東處購買的)。
5、股東是否同時是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會有額外的鎖定要求。
6、證監會審核時的要求——經常變,所以有時候會看到一些比較非常規的鎖定期要求。
7、最後,以5%劃界的限售是以前股權分置改革時候的要求(所謂大非、小非)。
⑽ 上市公司一般在什麼時候解禁原始股
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過股權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從上市日起的1~3年內。
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10)剛上市公司股票什麼時候流通擴展閱讀: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
原始股從總體上可劃分為:國有股、法人股與自然人股。
(1)國有股是國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國的法律還沒有允許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業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經過轉讓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個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該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