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
1、某一年度社會商品價格總額為42000億元,貨幣流通速度10次,求貨幣需要量?若貨幣流通量為5250億元時,求貨幣的流通速度?
答案:貨幣需要量(M)=PQ×V=42000/10=4200(億);貨幣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分析] 掌握上面的兩個概念,此題就可以了。
[難度] *[概念] 社會商品價格總額 貨幣流通速度
2、某一時期,流通中貨幣需要量為3萬億元,由於生產發展,貨幣需要量增加20%,但實際執行結果卻使流通中的紙幣量達到了5萬億元,求此時貨幣的貶值程度?
答案: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流通市場貨幣需求量/紙幣流通總量
=3(1+20%)/5=0.72則,紙幣貶值了(1—0.72)×100%=28%
[分析] 實際上考的是通貨膨脹的表現
[難度] **[概念] 流通中貨幣需要量 紙幣 貶值 通貨膨脹
3、已知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總額200元,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貨幣的流通次數為5次。求流通貨幣的總額X的數值?
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流通中需要貨幣總額的數量為220元。
[分析] 考的是貨幣的兩個職能 流通和支付手段 {賒-、到+、抵-(口訣:說到底,減加減)}
[難度] ** [概念]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支付總額、抵消支付總額、流通次數、流通貨幣的總額、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第三章
4、一張面額為100元的股票,預計股息為8%,銀行此時的存款利率為5%,求股票的理論價格應是多少?
答案:股票理論價格=預期股息收益÷銀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
[分析]股份資本和股息 {剩餘價值理論、資本論}
[難度] ** [概念] 股票、股息、存款利率、股票價格、資本、剩餘價值
5、某資本家的全部預付資本為1000萬元,其中不變資本800萬元,可變資本200萬元,獲得剩餘價值200萬元,其利潤率是多少?
答案:P』=m/c+v=200/(200+800)=20%
[分析]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七大轉化之一}
[難度] *** [概念]預付資本、不變資本、可變資本{註:流通資本和固定資本,一個是小c;一個是大C,一個是預付;一個是生產,一個是價值構成;一個是有機構成,有階級性}、利潤率、七大轉化:略。
6、某企業原預付資本為1000萬元,資本有機構成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資為500元,本月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採用了新的機器設備,使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到19:1。試問,在不追加資本的情況下,由於有機構成的提高,被排擠出工廠的人數是多少?
答案:在工廠有機構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資總額為:1000萬×1/9+1=100萬。因每個工人的工資為500元,故工廠的工人總數為100萬/500=2000人。
勞動生產率提高後的每月的工資總額為1000萬×1/19+1=50萬,因每個工人的工資額仍為500元,所以本月工廠工人總數是50萬元/500元=1000人。所以現在每月被排擠出工廠的人數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分析]資本的有機構成 {分析資本主義的剝削性}
[難度] *** [概念]資本的有機構成、工資、勞動生產率
計算題(後補充)
7、 某製鞋廠擁有平均生產條件,資本家雇傭工人50人,工作日為8小時,工人人均4小時生產1雙鞋,消耗生產資料價值為22元,每個工人1小時創造新價值2元,勞動力價值8元。計算:(1)該廠工作日中的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2)該資本家一天消耗的資本價值,其中c和v各為多少?(3)資本家一天共獲得的剩餘價值和剩餘價值率。 (4)每雙鞋的價值量。
解:(1)必要勞動時間=8/2=4(小時);剩餘勞動時間=8-4=4(小時)
(2)c=22×(8/4)×50=2200(元);v=8×50=400(元);共計耗費資本價值= c+v=2600(元)
(3)m=2×4×50=400(元);m』=400/400=100%
(4)總價值=c+v+m=2200+400+400=3000(元)
總雙數=8/4×50=100(雙)
每雙價值量=3000/100=30(元)
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各為4小時。
(2)資本家共耗費資本價值量為2600元,其中c為2200元,v為400元
(3)資本家一天共獲取剩餘價值400元,剩餘價值率為100%
(4)每雙鞋價值量為30元。
[分析] 資本與剩餘價值
[難度] **** [概念]略
8、 某製鞋廠擁有一般生產條件,工作日為8小時,每個工人生產2雙鞋,每雙鞋社會價值量為30元,其中生產資料轉移價值為22元,新創造價值為8元,工人日工資8元。如果該廠首先採用先進技術,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資仍為8元。計算:該廠資本家一天從一個工人身上獲得的超額剩餘價值。
2. 某銀行家自有資本11.5萬元,吸收存款100萬元,存款利息為3%,除了用於銀行業務開支5000元外,其餘全部貸出,
解:
1-銀行利潤=(11.5-0.5)*5%+100*(5%-3%)-0.5=2.05萬
2- 銀行利潤率=2.05萬/11.5萬=17.8%
3-股票價格=(100*9%)/3%=300元。
3. 擁有某公司百分之10的股票是不是等於百分之10的年收入
你是擁有10%的決定權,但召開股東大會如果決定不分配公司利潤,或者決定只分配部分利潤,你就得不到相應的利潤比例。一般是按股份多少分紅,如每股分多少錢。
4. 股票計算題
我是個學生,對股票略有研究,希望這是你想要的答案
1. 除權價= (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應分的現金紅利+配股率×配股價)/ (1+每股送股率+每股配股率)即次日股價為:(5.8-1/10+2.8×3/10)/(1+7/10+3/10)=3.27元
2.除權除息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應分的現金紅利+配股率×配股價)/(1+每股送股率+每股配股率)即次日股價為:(18.00-2/10+5.5×3/10)/(1+7/10+3/10)=8.98元
3市盈率=每股股價/每股收益 即:該公司新股股價是26×0.50=13元
5. 持有某一公司股票達到一定的數量是不是就可以成為該公司的股東
持有一個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哪怕只有一股,也是股東,只是股東的大小,行使的權利是不一樣的。
因為上市公司一般對外發行的股票數量相當大, 一般散戶手中的股票份額微不足道。因此,中小股民是沒有辦法進入公司董事會進行日常管理的,也就沒有發言權。如果持有的股票份額大到一定的比例,便有機會進入公司董事會,行使投票權。
注意,有許多大股東本身不是自然人,而是法人。當成為大股東時,可以對公司的決策投"贊成"或"反對"票;而只是小股東時,如果要反對公司的政策,只能選擇拋售公司股票,也就是財務學界里常說的"用腳投票"。
6. 設:某銀行家自有資本11.5萬元,吸收存款100萬元,存款利息率為3%;除了用於銀行業務開支500
1、存款的計息起點為元,元以下角分不計利息。利息金額算至分位,分以下尾數四捨五入。除活期儲蓄在年度結息時並入本金外,各種儲蓄存款不論存期多長,一律不計復息。
2、到期支取:按開戶日掛牌公告的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3、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其餘部分到期時按開戶日掛牌公告的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以一次為限。
4、逾期支取:自到期日起按存單的原定存期自動轉期。在自動轉期後,存單再存滿一個存期(按存單的原定存期),到期時按原存單到期日掛牌公告的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如果未再存滿一個存期支取存款,此時將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5、定期儲蓄存款在存期內如遇利率調整,仍按存單開戶日掛牌公告的相應的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算利息。
7. 某股份公司有1000股,其中某大股東佔70%,其餘股東佔30%。如公司擬選3名董事,實行累積投票制。
實際上表決權票數是1000*3=3000票,90%通過,2700票。詳見下面介紹。
累積投票制指股東大會選舉兩名以上的董事時,股東所持的每一股份擁有與待選董事總人數相等的投票權,股東既可用所有的投票權集中投票選舉一人,也可分散投票選舉數人,按得票多少依次決定董事入選的表決權制度。
目的
累積投票制的目的就在於防止大股東利用表決權優勢操縱董事的選舉,矯正「一股一票」表決制度存在的弊端。按這種投票制度,選舉董事時每一股份代表的表決權數不是一個,而是與待選董事的人數相同。股東在選舉董事時擁有的表決權總數,等於其所持有的股份數與待選董事人數的乘積。
方式
投票時,股東可以將其表決權集中投給一個或幾個董事候選人,通過這種局部集中的投票方法,能夠使中小股東選出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避免大股東壟斷全部董事的選任。
累積投票權制度的獨特作用在於:
1、它通過投票數的累積計算,擴大了股東的表決權的數量。
2、它通過限製表決權的重復使用,限制了大股東對董事、監事選舉過程的絕對控制力
累積投票制的表決權
累積投票權是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在投票表決一些重要事項時,實踐中主要是在選舉董事或監事時,給予全體股東的一種與表決公司的其他一般事項所不同的特別表決權利,這種權利的特別之處主要表現在:表決權的數額。
在實行累積投票時,股東的表決權票數是按照股東所持有的股票數與所選舉的董事或監事人數的乘積計算,而不是直接按照股東所持有的股票數計算。簡單地說,股東的表決權票數等於股東所持有的股票數乘所選舉的董事或監事人數。
舉個例子:某公司要選5名董事,公司股份共1000股,股東共10人,其中1名大股東持有510股,即擁有公司51%股份;其他9名股東共計持有490股,合計擁有公司49%的股份。若按直接投票制度,每一股有一個表決權,則控股51%的大股東就能夠使自己推選的5名董事全部當選,其他股東毫無話語權。但若採取累積投票制,表決權的總數就成為1000×5=5000票,控股股東總計擁有的票數為2550票,其他9名股東合計擁有2450票。根據累積投票制,股東可以集中投票給一個或幾個董事候選人,並按所得同意票數多少的排序確定當選董事,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其他股東至少可以使自己的2名董事當選,而控股比例超過半數的股東也最多隻能選上3名自己的董事。
計算公式
可得席位數Y=股份比例a*總股份數S*(席位數N+1)/(總股份數S+1/席位數N+1)
即 Y=aS(N+1)/(S+1/N+1)
依前例,可得席位數 Y=0.49*1000(5+1)/(1000+1/5+1)=2.936 。即:最少可以得到5個席位中的2個。
8. 是不是持有某個公司的股票就是該公司的股東
是。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持有股票就擁有公司的一份資本所有權,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
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東權利的大小,取決於股東所掌握的股票的種類和數量。股東可以申請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者分享紅利等。
(8)某資本家有某股份公司股票10張擴展閱讀:
證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是由證券管理部門批準的,為證券的集中交易提供固定場所和有關設施,並制定各項規則以形成公正合理的價格和有條不紊的秩序的正式組織。
(1)股票是一種出資證明,當一個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公司參股投資時,便可獲得股票作為出資的憑證;
(2)股票的持有者憑借股票來證明自己的股東身份,參加股份公司的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發表意見;
(3)股票持有者憑借股票參加股份發行企業的利潤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分紅,以此獲得一定的經濟股票市場的影響作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9. 國內的個人投資者持有某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有規定嗎例如百分之五或10%的
你所述的問題基本上在證券法中有明確規定,一起來看一下《證券法》第86條:
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百分之五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三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百分之五後,其所持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百分之五,應當依照前款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在報告期限內和作出報告、公告後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而且,當你持股比例達到30%時,還要觸發要約收購。看一下證券法第88條:
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百分之三十時,繼續進行收購的,應當依法向該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約。
此外,如果持股比例高達一定程度將有可能導致上市公司失去上市資格而退市,這種情況罕見,就不說了。
這種規模投資已經觸及上市控制權問題,如果沒有方案不建議貿然實施。
10. 比如某公司資產一千萬,但是欠債兩千萬,如果我有其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是不是代表我的股票一文不值,是
來自手機知道您好:您的問題可以有針對性的先簡單回答一下(涉及企業財務及會計、經營情況等等和字數限制)。
1、意味著該公司已資不抵債。符合破產條件(並不表示必須破產)。
2、不代表您的股票一文不值(如果有資產重組、公司新產品受市場歡迎並有盈利、公司現金流得到改善、債權人不急於破產清算、股東願意進行新的注資等等都可以使得該公司持續經營。只要公司不破產,您持有的股票就有希望)。
3、您不需要賠人家一百萬的債務(除了合夥企業,公司制企業都是有限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