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亞洲股神」李兆基:萬年老二擊敗李嘉誠,憑的啥
那就是李兆基的不懈努力和他敢闖敢拼的性格。而且他的目標就是擊敗李嘉誠。
㈡ 李兆基到底是賣葯的還是做地產的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於廣東順德大良。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稱號。香港地產發展商,恆基兆業、中華煤氣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案例:
1948年,已經做了4年掌櫃,得到充分磨練的李兆基,帶著1000塊錢隻身去到香港。當時的香港中環文咸東街,足足有二三十間金鋪銀店,專營黃金買賣、外幣找換、匯兌等生意,業務性質跟李介甫在順德的永生銀號沒有分別。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從事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其時正值解放戰爭之際,不少內地財主跑到香港,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興隆。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賺了一筆,為其後來事業的發展奠下基石。
五十年代初,內地解放以後,英國很快承認了中國的地位,並建立外交關系。李兆基意識到香港將成為中國通向世界的橋梁,於是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生意十分順手。
投身地產
當時,香港人口急增,工商業開始發展,政府和市場上的房屋興建計劃,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早就認為實物比貨幣更為保值的李兆基,決定向實物(地產)進軍。後來李兆基回憶當年生活時曾說:「我七八歲時已常到父親的鋪頭吃飯,自小對生意已耳濡目染,後來在銀庄工作,令我深深體會到無論法幣、偽幣、金元券等,都可隨著政治的變遷,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令我領悟到持有實物才是保值的最佳辦法。」
1958年,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德勝等八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開始涉足地產生意。公司開辦後,他們推出「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廣大中下層市民,一改過去地產業經營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樓宇均銷售一空。
1963年,李兆基與郭得勝、馮景禧三人又將永業重組,成立了「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由年長而且擁有40%股份的郭得勝先生出任集團主席,年紀最小,擁有股份30%的李兆基則出任副主席兼總經理。
進入股市
1972年新鴻基地產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餘年的「三劍客」也於此時分手了。分手後,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他又用這些物業於1972年底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為副主席。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氣沖天之時,李兆基趁機將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漲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撈了一把。之後,香港股市隨世界經濟衰退而大崩盤,地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時手裡握著巨額現金,他看準機會,大肆壓價購進土地和舊樓。
㈢ 李兆基的資料
李兆基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於廣東順德大良。香港地產發展商,恆基兆業、中華煤氣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他是2008年1月福布斯雜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三位,排名次於李嘉誠及郭炳湘等三兄弟。身家為230億美元,摺合1795億港元。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稱號。李兆基與同為新鴻基創辦人的郭得勝及馮景禧,連同胡兆熾、黃少軒、戚宗煌、呂賢藻及郭錦濤,在1958年組成永業,合資經營地產。所獲榮譽:佛山市榮譽市民、順德市榮譽市民、亞洲企業家成就獎、廣州市榮譽市民、亞洲股神、亞洲首富等。另有同名香港藝人。
㈣ 股票神李兆基選股基本法 是什麼
股神選股"基本法" 每次公開露面,李兆基幾乎都會被各傳媒記者問及股票投資的事。 今年11月22日,李兆基在出席向香港大學捐款儀式,被傳媒追問港股動向時表示,股市已跌至一個趁低吸納的水平,他當天更是動用10多億資金分段入市。他聲稱,自己打算再分兩次買入港股。他打比方說,如果入市本金是100億港元,他會先以50億港元入場收集超跌的股票。他相信年底港股恆生指數會升至30000點的目標,明年農歷年間會升到33000點的水平。 李兆基還慷慨向記者傳授"炒股五行論"。他說,股票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論"來劃分種類,而他最喜歡"金",即銀行、保險及交易所,包括招商銀行、中國人壽等;另外,同時他又稱看好"火"類股份:即易燃液體,特別是中海油及中國神華等;至於屬"土"的地產股,雖然一向看好該行業,且由於近日受多個壞消息影響不斷受壓,但長遠還是看好。他期望"港股直通車"可以在明年春天推出,屆時會對香港股市帶來正面影響。 其實,李兆基每隔半年都會找機會向記者詳細傳授他的投資心得。 他在香港大學捐款儀式後,同記者侃了45分鍾股經。 李兆基對記者說,我在半年前跟你們說過一次,你們可能未完全明白,我今天再談談投資的基本法。 第一條是選國家。各國當中當然以中國好,美國最衰。 第二條是選行業。我會選保險、能源及地產三個行業。 第三條是選公司,要選行業的龍頭股,龍頭股升得差不多便選找龍尾股。具體公司我推薦中國人壽、平安保險、中石油、中海油、神華能源、中煤能源、碧桂園、中國海外和富力地產。 第四條是轉本位。美國突然減息半厘,令美元下跌,港元也跟隨下跌。換言之,你手上的100元,今天只餘99元,如果減息幅度增至一厘或1.25厘,你手上更只餘96或95元,所以一定要轉本位。 現在中國基於自身經濟狀況持續加息,美國則迫於無奈減息,根本不同味道,美元肯定會走弱。所以如果你仍然以港元為本位,一年下來最少會損失10%。所以我建議將手頭現金購入澳元,賺取年息6-7厘,勝過港元存款利率的2-3厘;如果要做生意則借港元,年息4-5厘,可以賺息兼賺價,財息兼收。 第五條是沽空一隻、持有一隻。現在香港可以買賣全球股票,所以不要只買單一產品。你看好一個國家、一個行業,同時看淡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便可以從中取利。我建議買進中國人壽和平安保險,沽空美國地產股或日本銀行股。 他不無幽默地說,我在半年前已經講過,但是你們未明白,如果明白了,可能已經賺到錢,不用再做記者了。 買龍頭股長線投資 在談到投資心得時,李兆基對記者說,股神巴菲特有一樣很好,就是買股都是長線投資。我買新股,也都是長線投資,選喜歡的股,就拿著,就算過了禁售期,允許我賣我都不會賣。 據了解,當年李嘉誠和鄭裕彤都認購中國人壽,但在2005年禁售期一過,他們就分別在5塊多錢的價位拋售手上一半的股份,回報率分別是40%和50%,各賺3.7億和1.9億,兩位富豪雖獲利不菲,但比起四叔李兆基,只是"小巫見大巫"。因為李兆基一直持股至今。而中國人壽上周末的收市價是42.4元,4年回報超過10倍。 李兆基說,投資股票,應該買"龍頭股",所謂"龍頭股",是指內地來香港上市的大企業,如工商銀行、中國石油,有過萬億的資產;也指有代表性,對國家有代表性的企業。可以說,投資這些股票是不會買錯的。這些股票你可以繼續持有,但由於過去的升幅大,期望它們的股價再翻一番,恐怕不容易。
㈤ 李兆基什麼時候投身股市的
1972年新鴻基地產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餘年的「三劍客」也於此時分手了。分手後,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他又用這些物業於1972年底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為副主席。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氣沖天之時,李兆基趁機將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漲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撈了一把。
㈥ 李兆基如何把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股票套現,大賺了一筆
公司成立之初,正值股票市場炒得天翻地覆,李兆基趁熱打鐵,以每股1元,升水至1.7元,將永泰建業公司實收股本2532.4萬港元,出售股票套現,大賺了一筆。
㈦ 李兆基四大公司的市值是多少
至1990年3月,恆基兆業地產公司的總市值達106.93億港元,恆基兆業發展公司的總市值也有40.85億港元,此外,又透過恆基兆業地產持有29.7%總市值為107.61億港元的中華煤氣、持有32.6%總市值933億港元的香港小輪的股權。四大公司的總市值近265億港元,與最初的1.5億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㈧ 亞洲股神李兆基說A股牛市,世界股神巴菲特也說股市要漲,可信嗎他們
還不到底,這次股市起來是政府在後面推的,不能撐久的。經濟危機的大底還沒到。市場幾百年的經驗證明,歷次股票大底都有第二次探底,並且比第一次還要底。中國股市也不例外,早晚也跌下來。
亞洲股神和世界股神說的都是很模糊的話,或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說出虧心的話。人那,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好
㈨ 李兆基如何將恆基兆業地產公司上市集得資金10億港元
1981年6月,李兆基抓住股市牛市和地產高潮的大好時機,一舉將恆基兆業地產公司上市集得資金10億港元,充實了資金實力,從而在緊接而來的股市、地產低潮中平穩地度過了不景氣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