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我國實施股票期權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計劃模版 2025-08-26 00:32:31
四川德康股票代碼 2025-08-25 21:37:55

我國實施股票期權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8-20 11:46:39

⑴ 如何查看各個上市公司實施股票期權

有的上市公司寫明,有的是協議里體現!

⑵ [求助]如何才能查詢到年度實施股票期權的上市公司的名稱呢

去上交所和深交所網上查(輸入股票期權),每一家累加!

⑶ 上市公司推出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存在機會主義擇時嗎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公布以來,我國越來越多上市公布實施股權激勵,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預案公告前後是否存在時點的機會主義選擇擇時、圍繞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後的信息披露擇時和盈餘管理機會主義擇時,以及機會主義擇時行為的具體方式如何在一個公司實施股票期權激勵過程中被組合運用,和機會主義擇時與激勵草案內容之間到底有何關系。這些問題越來越得到政府和學術界的關注。 本文以2010年1月1日-2014年6月31日首次披露股票期權激勵草案的324家上市公司作為總體樣本,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證研究。本文... 展開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公布以來,我國越來越多上市公布實施股權激勵,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預案公告前後是否存在時點的機會主義選擇擇時、圍繞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後的信息披露擇時和盈餘管理機會主義擇時,以及機會主義擇時行為的具體方式如何在一個公司實施股票期權激勵過程中被組合運用,和機會主義擇時與激勵草案內容之間到底有何關系。這些問題越來越得到政府和學術界的關注。 本文以2010年1月1日-2014年6月31日首次披露股票期權激勵草案的324家上市公司作為總體樣本,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證研究。本文先從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點的機會主義選擇擇時、以及圍繞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後的信息披露擇時和盈餘管理機會主義擇時這三個方面來進行研究出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推出前後管理層機會主義擇時行為,然後用這三個方面的擇時加權綜合來得出整體擇時,並且進一步研究出各類擇時和期權激勵草案公告內容之間的關系。 研究發現,有63.88%的企業是存在公告時點的機會主義選擇擇時,61.11%的企業是存在信息披露擇時58.33%的企業是存在盈餘管理擇時的,均超過了一半。同時通過加權綜合,得到有企業有77.78%存在整體的機會主義擇時,可見我國的企業的擇時情況較為嚴重,委託代理問題矛盾突出,我國的期權激勵制度的設計存在一定的缺陷,最後通過實證研究4個擇時和股票期權激勵草案公告內容指標之間的關系,得出發行激勵總數占總股本比例(%),在四個擇時中都是顯著的;預留權益總數占發行激勵總數比例(%),在整體擇時、公告時點擇時和盈餘管理擇時模型中是顯著的;首次授予激勵對象人數,它在整體擇時和公告時點擇時模型中不顯著,但在信息披露擇時和盈餘管理擇時模型中是顯著的;激勵期權能夠行權的有效期,它在公告時點擇時、信息披露擇時、盈餘管理擇時模型中是顯著的;首次授予高管權益比例,它在四個模型中都是顯著的。 通過上述研究,一方面證明了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進行股票期權激勵時管理層進行了一種或多種機會主義擇時,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也為政府和企業就如何完善激勵計劃制度,進一步抑制管理層擇時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據。

獲取更多股市資訊就在老錢庄股市直播(www.lqz.cn)

⑷ 我國有哪些上市公司實行了股票期權

我國有哪些上市公司實行了股票期權,可以看該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的定期報告,比如年報、半年報或者季報,如果實施股權激勵的話,是必須要披露詳細內容的。
簡介: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即以股票作為手段對經營者進行激勵。股權激勵的理論依據是股東價值最大化和所有權、經營權的分離。
股權激勵在國內上市公司大范圍施行始於2005年,當時股權分置改革全面展開,部分上市公司將股權激勵與股權分置改革相結合,主要採取的是非流通股股東轉讓股票的方式。在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下發以後,更多的上市公司開展了股權激勵,因當時股價較低,大部分公司採用的是股票期權,很多上市公司的經營層也因此受惠。但到2007年前後,股價已經大幅度上漲,股票期權帶來的激勵額度變得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出現不具備行權條件的情況,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又推出了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方式。
由於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下半年開始雖然股票價格大幅下挫,似乎更具備實施股權激勵的條件,但實際上,股權激勵兌現的前提是達到業績條件要求,以2008年度經濟環境下大部分上市公司很難達到。監管層對業績指標的一般要求是:實行股權激勵後的業績指標(如:每股收益、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等)不低於歷史水平,股票期權等待期或限制性股票鎖定期內,2006—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行業都處於周期性高點,利潤水平也處於高位,而2008年下半年起出現下滑,處於低位,在業績上很難滿足股權激勵的要求下實施此方案顯然無濟於事。隨著中央府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使得上市公司業績得以改善,提高,從而讓中國經濟在世界金融危機的狀態下,走出了獨立行情,再配配合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日趨完善,全流通的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股權更加分散,以及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理念被普遍接受,股權激勵在未來一定會得到上市公司更大的范圍內的實行和發展。

⑸ 期權股在公司上市後多久能套現

一、期權是公司與職工協商,確定在未來一定時間內,職工可以依據實現確定的價格購買公司的股權,如果到期公司股權價值上升,職工可以選擇購買,如果到期公司股權價值下降,職工也可以放棄購買。

二、關於期權,我們國家存在明確法律規定的是股票期權,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權激勵模式,國家法律規定,上市公司在職工行權是需要滿足業績的要求。

三、上市公司的原始股套現,也就是賣掉原始股要分情況:

1、如果是在一板市場申購的原始股,上市交易的第一天即可賣出;

2、如果不是在一板市場申購,而是購買的即將在證券市場上市交易的公司原始股,要看原始股的性質(如法人股-內部職工股)來定,比如:內部職工股一般在普通流通股上市交易半年後才能上市交易。

3、如果購買的不是經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審核批準的上市公司的原始股,那是上當受騙了。

(5)我國實施股票期權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買進一定敲定價格的看漲期權,在支付一筆很少權利金後,便可享有買入相關期貨的權利。一旦價格果真上漲,便履行看漲期權,以低價獲得期貨多頭,然後按上漲的價格水平高價賣出相關期貨合約,獲得差價利潤,在彌補支付的權利金後還有盈利。

如果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下跌,則可放棄或低價轉讓看漲期權,其最大損失為權利金 最大損失應為得到權利金-付出權利金差額。

看漲期權的買方之所以買入看漲期權,是因為通過對相關期貨市場價格變動的分析,認定相關期貨市場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他買入看漲期權,支付一定數額的權利金。

一旦市場價格果真大幅度上漲,那麼,他將會因低價買進期貨而獲取較大的利潤,大於他買入期權所付的權利金數額,最終獲利,他也可以在市場以更高的權利金價格賣出該期權合約,從而對沖獲利。

如果看漲期權買方對相關期貨市場價格變動趨勢判斷不準確,一方面,如果市場價格只有小幅度上漲,買方可履約或對沖,獲取一點利潤,彌補權利金支出的損失;另一方面,如果市場價格下跌,買方則不履約,其最大損失是支付的權利金數額。

⑹ 關於我國的股票期權

是的,而且這些高管的期權一般有各種各樣限制,就算有期權市場他們也不能買賣這些合約本身,所以不能把他們當做衍生產品市場一部分來看待

⑺ 求實行股票期權的國企名單

1華中私募股票內部操作系統
2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4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5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6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7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8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9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1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高層發行股票期權的具體數據和占發行股本的百分比
這應該是保密的吧!

.

⑻ 如何才能查詢到年度實施股票期權的上市公司的名稱呢謝謝大家

網上查不到的,可以看下這個網站,這個是最近送配的股票http://finance.qq.com/a/20110213/000501_1.htm。一般情況下,是公積金高和未分配利潤高,送配的可能性比較大。你下有股票軟體嗎?點下公積金排名看下,就知道了。送股最厲害的就是三一重工了。

⑼ 實施股票期權激勵制度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可以看該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的定期報告,比如年報、半年報或者季報,如果實施股權激勵的話,是必須要披露詳細內容的。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即以股票作為手段對經營者進行激勵。股權激勵的理論依據是股東價值最大化和所有權、經營權的分離。
股權激勵在國內上市公司大范圍施行始於2005年,當時股權分置改革全面展開,部分上市公司將股權激勵與股權分置改革相結合,主要採取的是非流通股股東轉讓股票的方式。在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下發以後,更多的上市公司開展了股權激勵,因當時股價較低,大部分公司採用的是股票期權,很多上市公司的經營層也因此受惠。但到2007年前後,股價已經大幅度上漲,股票期權帶來的激勵額度變得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出現不具備行權條件的情況,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又推出了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方式。
由於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下半年開始雖然股票價格大幅下挫,似乎更具備實施股權激勵的條件,但實際上,股權激勵兌現的前提是達到業績條件要求,以2008年度經濟環境下大部分上市公司很難達到。監管層對業績指標的一般要求是:實行股權激勵後的業績指標(如:每股收益、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等)不低於歷史水平,股票期權等待期或限制性股票鎖定期內,2006—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行業都處於周期性高點,利潤水平也處於高位,而2008年下半年起出現下滑,處於低位,在業績上很難滿足股權激勵的要求下實施此方案顯然無濟於事。隨著中央府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使得上市公司業績得以改善,提高,從而讓中國經濟在世界金融危機的狀態下,走出了獨立行情,再配配合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日趨完善,全流通的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股權更加分散,以及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理念被普遍接受,股權激勵在未來一定會得到上市公司更大的范圍內的實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