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了,不知道是否要申購些內部股票
樓上的那些朋友都是在亂吹,根本就沒看清楚樓主所提供的資料.
樓主的公司將要發行1億股,集資2-3億元,也就是說在香港的發行定價會在2.00-3.00/股之間,你的內購價格在2.00元/股,是發行價的下限.假設公司的股票最終以中間價發行,即是2.50元/股,你內購股票後在二級市場拋售,仍然可以獲得25%的利潤,雖然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股票發行不成功,以最低價(2.00/股)定價發行,上市首日股價不漲反跌等),但是總的來說你獲利的空間和可能性仍然比較大!還有,樓主認為現在股市不怎麼樣,擔心被套,這也可以理解,但我認為股市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雖然現在內購你有一定的網險,但正因為現在行情不好,股票才不會有太多的溢價發行,上市公司和保薦機構希望多留一點獲利的空間給投資者,這是成熟市場的一貫做法,建議積極參與內購.
另外要強調一點,你既然不看好你們的公司發展前景,那就切記在上市首日如果獲利就要堅決退出,不要因為第一天漲幅不錯就起貪念,這是投資大忌,要嚴守自已定下的紀律.還有,香港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散戶投資者也很成熟,股票的發行定價比較合理,不會出現樓上某些朋友說的幾倍或十幾倍的獲利空間,香港市場跟大陸A股市場是很不同的.
⑵ 公司上市前內部員工認購的股權,如果沒能上市怎麼處理
剛看到這提問,也看到了其它人的回答,個人也有些話想要說。
我有幾個問題想問提問者,在後面的話里逐一問吧。第一個問題:公司上市前,公司員工(普通大眾員工)認購內部股,這是件很平常的事,但問題的關鍵在於認購價格。這個價格是多少呢?我想你們公司很多認購的員工沒有想過這個價格的意義吧?你後面所提到的一系列變故有一部分和這個有絕對的關系。在你第一次提出的三個問題里的第一個問題,這問題的答案完全可以給你所經歷的這件事定個性,不是危言聳聽,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完全可以讓你們公司現在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進去」,當然在他們之前的肯定是你們公司的財務經理。而他們進去的結果你應該可以想像的到。後面在接著說這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公司為什麼在你們認購內部股一年後提出收回股權證?而且還附帶可選擇性的方案?從你羅列的幾點方案看,這是多選題還是單選呢?後面你提到的承諾書又是針對你們的選擇,公司出具的一份書面保證。呵呵,你沒有了股權證,那幾點方案就是空談,還談什麼選擇呢?而那份承諾書,在證券法面前的法律效力完全比不上股權證。可能有的人會說這很正常啊。現在的公司都這樣。正常是因為公司「做事」沒有出紕漏,一旦關鍵環節出問題,那權益受損的肯定是認購員工。這樣做的好處是公司可以將發生的問題內部處理。這處理的時間因素,可能是當事人所沒有考慮到的,因為他們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承諾書的內容,這內容就是價格。只要這價格>當初所花的認購價。多數當事人就認為沒有問題了。可知道內情的人,就不該這么認為。
你第二和第三個問題是一個意思的。而你後面的問題補充中提到「起訴」。呵呵,看到這里,本人也有一驚啊。這一驚不是單純的因為「起訴」二字,而是價格。還是回到第一個問題,這上市方案失敗後公司的回購價和你們當初的認購價之間的余額。
好了,先回答你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所說的之後你們公司又上市了。如果這件事如你所分析的一樣。那你們公司5年內很難在提出上市申請。而且近兩年內這次上市失敗的風波夠你們現任總經理平息一陣子的了。還有,你們公司現在平靜嗎??
你想解決這件事給你帶來損失的決心有多大呢?這損失也許是經濟上的損失,當然,它也包含著精神上的。按照你的思路,解決方法不是不可行。當你找到代理律師的時候,首先他也會和你弄清一個問題。還是價格問題。而這件案子的能否成立的關鍵也在此。隨後的事,只有有了這個前提。律師會逐一告訴你解決思路。
把整件事在從頭至尾的想一邊,然後權衡下。在想想你個人下一步的發展有該怎麼發展了。
⑶ 上市公司員工自己購買公司股票的具體程序
不知道你公司有沒有上市如果是正准備上市你要買原始股的話這個要和你公司法人代表商談簽好合同需當地公證處公正等各項程序和上市落實了你就是股東了,如果你公司已經上市你要買流通股的話你就要小心了這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被抓到的話是要回繳和罰款的甚至還要坐牢。
⑷ 股票的發行價和內部認購價有區別嗎
沒有內部認購價格。
股票發行價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時所確定的股票發售價格。此價格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由於發行價是固定的,所以有時也稱為固定價。發行價如果定得低,公司上市融資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失去上市的意義。
但是,如果發行價定得過高,就沒有人願意買,也照樣融不到資。因此,根據市場的接受能力,參考同類公司的市場價格,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定一個折中的價格,既滿足融資的需要,市場又能接受。
(4)85折內購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發行價格是股票發行計劃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內容,它關繫到發行人與投資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後的表現。若發行價過低,將難以滿足發行人的籌資需求,甚至會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
而發行價太高,又將增大投資者的風險,增大承銷機構的發行風險和發行難度,抑制投資者的認購熱情,並影響股票上市後的表現。
因此,發行公司及承銷商必須對公司的利潤及其行業因素、二級市場的股價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然後確定合理的發行價格。
我國確定股票發行價格多採用兩種方式:
一是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 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
二是區間尋價方式,又叫「競價發行」方式。即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上限和下限,在發行時根據集合競價的原則,以滿足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作為確定的發行價。
⑸ 什麼是股票內部認購價
股票內部認購價是指一家公司上市股票為100,而公司為了讓員工對公司有一種向心力,對公司就像對自己家一樣,保證公司穩步快速的發展,公司給員工的價格就是股票內部認購價,股票內部認購價會低於上市價而高於公司未上市的價格,如果上市前的價格是50,那麼股票內部認購價就是在大於50小於100.
⑹ 員工內購公司股票有多大風險
沒什麼風險的吧,能拿到內部價么?或者是新股上市,就拿原始股。賺得飛起。
⑺ 公司可以內購蘋果筆記本電腦打85折,靠譜嗎
公司內購,還是靠譜的。無非就是想利用這個進行報銷而已。
不過你需要公司提供發票,發票抬頭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都可以。
⑻ 五糧液的股票現實行內購有購買的必要嗎
內購,內部員工嗎?
⑼ 公司內部股票能買嗎請高手回答,萬分感謝。
1、最簡單的判斷標准,如果有可能上市或聽說領導在搞上市,那不用猶豫,必須買,那可是原始股啊,你沒見新股公開發行,發行價都是十幾,幾十元的啊。
2、如果不能上市,那要看自己的單位有沒有發展前景,如果有前景,那也是可以買的,因為一來可以享受分紅,二來到時也可以轉讓,轉讓價格肯定高於你現在買的1.5元每股
3、如果自己單位一般,沒什麼發展前途,那算了吧。領導通過給你一個股權憑證(相當於借條),就拿你們幾百萬。
4、不過,從你單位的情況,可供購買的一共才200萬股,總價也就300萬元,我覺得不太象單位領導騙你們的錢,300萬現在算什麼啊,我覺得,給員工一次發財的機會的可能性比較大。
⑽ 已上市公司現在給公司員工內購股票以最低價購買有什麼風險,有什麼注意事項
提高公司股票每股價值,同時提高每股價格,使得價格堅挺,說明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這樣可以減少流動性。
收購股票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大股東收購,另一種是公司自購。
大股東收購能夠提高其股份,而公司自購通常都是注銷,減少了流通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