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高手請進!!股票如何估價就以601988中國銀行為例吧,我在5.90買入的
根據資產組合理論,證券的期望收益為:
E(r1)=Rf+Bi(Rm-Rf)
r是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率..................
我不多說了,你去買本國際投資概論,裡面全有啦!也可以下載電子書
『貳』 證券公司如何給新股定價
新股定價不是由證券公司單一定的。是參考公司盈利水平,市盈率等多方面因素,由很多家機構撮合報價,最後共同商定一個價格。
由於機構報價參雜很多利益因素,其中也會產生圈錢腐敗,所以新股定價往往都虛高!新股上市大約要半年以上才逐漸回歸應有價格。
『叄』 兩證券公司對某股票大宗折價交易對股價的影響
會的.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在一級市場或2
級市場,進行股權解禁賣貨套現.大手比拋貨股價肯定會跌.另外還會造成市場恐慌.打擊投資者意願.這樣的股票應該盡量避免.
其次有的股票里的莊家覺得此股有發展前途.存在上漲空間.價格低估.變藉助大股東的解禁股,接下大股東拋出的貨.為以後的控股做好基礎
『肆』 證券公司給予上市股票的評價有幾個級別分別推薦到何種程度
證券公司將股票投資評級一般分為:買入--增持--中性--減持--賣出
股票評級標准,股票評級系數:1.00~1.09強力買入;1.10~2.09買入;2.10~3.09觀望;3.10~4.09適度減持;4.10~5.00賣出
由於業界對股票投資評級並無統一的規范,因此我們在閱讀各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報告時,常常看到不同分類的股票評級,而且即使是稱謂相同的評級,其具體的定義也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如,申銀萬國的分類為「買入」、「增持」、「中性」與「減持」。其中「買入」的定義為:報告日後的6個月內,股票相對強於市場表現20%以上,「增持」則是相對強於市場表現5%-20%。而海通證券的評級體系中雖也有「買入」、「增持」,但其「買入」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介於5%與15%之間。對比可知,同樣是給予一隻股票「買入」的評級,申銀萬國的分析師理應比海通證券的分析師對該股後市表現更為樂觀。
與上面不同,國信證券採用的股票評級體系為「推薦」、「謹慎推薦」、「中性」和「迴避」。依據其定義,這里的「推薦」與申銀萬國的「買入」相類似,同樣是指優於市場指數20%以上,不過,其「謹慎推薦」則是指優於市場指數10%-20%之間,與申銀萬國的「增持」稍有差別。
容易讓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證券的評級體系中,「推薦」並非表示特別看好,只是「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10-20%之間」,其「強烈推薦」才是最為看好的評級層次,即「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20%以上」。從這里還可以發現,招商證券考慮的是股價的絕對漲幅,而非其他研究機構所指的相對漲幅。
此外,光大證券評級體系中的「最優」、「優勢」大致與海通證券的「買入」與「增持」相對應
『伍』 一般證券公司,對買賣股票收取的傭金是多少
股票交易傭金是指在股票交易時需要支付的款項,股票交易手續費分三部分:印花稅、過戶費、證券監管費。券商交易傭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
印花稅由政府收取;過戶費屬於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收入;傭金屬於券商的收入。
傭金組成:
印花稅
成交金額的1‰,向賣方單邊徵收(國家收的不可改變,也就不要想了)
過戶費
(僅上海收取,也就是買賣上海股票時才有):每1000股收取1元,不足1000股按1元收取(上海登記結算中心收,也是死的,別想了)
監管費
俗稱三費:約為成交金額的0.2‰,實際還有尾數,一般省略為0.2‰.
『陸』 券商研究報告里的對應估值是什麼意思
估值是股票價值的體現。簡單通俗點說,估值就是預測股票未來幾年的凈利潤及市盈率。如報告里說,某股票19-21年凈利潤為127、152、183億元,當前股價對應PE為25.6、21.4、17.8倍。其計算公式為:當前股價/(凈利潤/總股本),或者當前股價/每股收益。
一般認為,估值低具有投資價值,估值過高則要注意投資風險。股票無論怎麼炒作,長期來講,都有估值修復過程,所以研究估值對股票投資具有重要意義。
『柒』 證券公司,給的,股票投資評級,還有目標價,可信么,認真點
可信。因為券商需要提供優質的服務以提高股民與自己的黏性。畢竟,經紀業務才是券商們的本職工作。
但是,可信度並不一定高。因為,證券公司也是人為做出來的評級。而投資顧問和研究員的水平,也不一定有野路子出身的大師水平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券商服務,如果全部按券商提供的策略進行投資,該虧的還是要虧地,能賺的也還是能賺地。所以,任何人給出的建議和策略都只能當做參考,而不能當做進出場的依據。完善自己的投資理念和策略都是王道。或者因為沒時間和精力,就乾脆交給基金,省心省事。至於賺錢多少,真的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捌』 中信證券股票的合理估值是多少錢
估值這個東西其實很玄乎,因為不同的人估值的標准不一樣。
現在的中信無論是盈利還是市場佔有上,都具備優勢,在業內也算是龍頭。
財務狀況也良好,股價也跌到位了,准確來說現在的股價是相對合理的。
但是考慮到實際情況,券商在牛市比較值錢,在熊市就不好說了。另外你也明白,中信有政策面的風險,畢竟是中信集團。加上國企的尿性,假如沒有的的行業機會,增長空間是一個追到的問題。
對於未來 ,國內的資本市場還是有很多空間,但是從最近監管層在遇到股災後作出的應對,個人還是偏悲觀的,假如國內資本市場能有一次大改革,中信現在的估值非常合理。
『玖』 證券公司怎麼預測哪些股票漲
股票的上漲下跌都是一個概率時間,是說的概率而不是預測,說基本上靠猜也不準確,就是從各方面分析覺得上漲的概率比較大就會給客戶推薦。
『拾』 一些證券公司透過一些消息預測某隻股票的目標價,請問這只股票確實能夠達到這個價嗎
不好說!有可能達到目標價,有可能低於,也有可能遠遠高過目標價,也有可能遠遠低於目標價。這四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各佔25%。因為社會活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公司經營和其股票價格的波動也是社會活動的一種。這種活動涉及的因素多到人類無法計算的程度。
我記的有外國人做過一種實驗,好象是彈球實驗。球在牆壁上來回碰撞,當碰撞次數達到50次以上,想精確計算其最後一次的運動軌跡需要計算整個宇宙所有粒子的波動。驚人吧!
更何況影響股票價格波動的因素更多於影響彈球運動的因素。我估計想精確知道多少天以後的股票價格,需要計算的因素的數量比整個宇宙的粒子數量還多無數倍。簡單說人類是不可能預知將來某段時間的股票價格的。這種證券公司的目標價頂多當作參考,有幽默感的話當作笑話看也行。人類是一種思維有缺陷的動物,喜歡尋找規律,喜歡預測未來,等等。這些習慣在原始社會是人類生存下來的法寶。但是社會進化到現在如此復雜的程度,還用這種祖先遺傳的本能來從事社會活動,就有點蠢了!包括那些專家、大師,本質上仍然受到這些本能的影響,還在搞著精確預測,探索著沒有規律的規律。哈哈。
隨便聊聊,牽涉了點哲學性的東西,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