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回購股票一般怎麼處理
股份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盈餘所得的積累資金或債務融資,以一定的價格購回本公司已經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將其作為庫藏股或進行注銷。通過減資來收縮股本,以提升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調整股本結構。
② 公司回購股東股份該怎麼記賬
1、以面值回收:
按實際支付的價款:
借:庫存股
貸:銀行存款
轉銷股本:
借:股本
貸:庫存股
2、回收價低於股本:
按實際支付的價款:
借:庫存股
貸:銀行存款
轉銷股本:
借:股本
貸:庫存股
貸:資本公積
3、回收價高於股本:
按實際支付的價款:
借:庫存股
貸:銀行存款
轉銷股本:
借:股本
借:資本公積
借:留存收益
貸:庫存股
(2)股份公司回購股票的稅務處理擴展閱讀:
庫存股的主要賬務處理:
①企業為減少注冊資本而收購該公司股份的,
應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②企業為獎勵該公司職工而收購該公司股份的
應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做備查登記。
③企業將收購的股份獎勵給該公司職工屬於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如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
按根據職工獲取獎勵股份的實際情況確定的金額,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按獎勵庫存股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
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④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有異議而要求企業收購該公司股份的,
企業應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⑤轉讓庫存股
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按轉讓庫存股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
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為借方差額的,借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應借記「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⑥注銷庫存股
應按股票面值和注銷股數計算的股票面值總額,借記「股本」科目,
按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
按其差額,同⑤轉讓庫存股。
③ 回購本公司股票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回購本公司股票的會計分錄:
(1)回購本公司股票時:
借:庫存股(實際支付的金額)
貸:銀行存款
(2)注銷庫存股時:
借:股本(注銷股票的面值總額)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先沖股本溢價)
盈餘公積(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股本溢價和盈餘公積仍不足部分)
貸:庫存股(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
(3)回購價格低於回購股票的面值總額時:
借:股本(注銷股票的面值總額)
貸:庫存股(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關注環球網校回購本公司股票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④ 回購股票和注銷股票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能否舉下例子
1、回購股票時
借:庫存股(實際支付的金額)
貸:銀行存款
2、注銷股票時
借:股本(注銷股票的面值總額)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先沖股本溢價)
盈餘公積(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股本溢價和盈餘公積仍不足部分)
貸:庫存股(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
3、回購價格低於回購股票的面值總額時:
借:股本(注銷股票的面值總額)
貸:庫存股(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舉例如下:
企業以10元每股的價格回購1萬股,面值為1元的股票
那麼 一 回購庫存股
借 庫存股 10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0
二注銷庫存股時
借 股本 1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 90000
貸 庫存股 10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不夠時,假如只有80000,那麼只能沖80000
另外10000要沖留存收益
借 股本1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80000
利潤分配- 未分配利潤9000
盈餘公積1000
貸 庫存股100000
拓展資料
按照通常的財務理論,由公司購回而沒有注銷、並由該公司持有的已發行股份被稱為庫存股。庫存股在回購後並不注銷,而由公司自己持有,在適當的時機再向市場出售或用於對員工的激勵。也就是說,公司將已經發行出去的股票,從市場中買回,存放於公司,而尚未再出售或是注銷。
企業為減少注冊資本而收購該公司股份的,應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為獎勵該公司職工而收購該公司股份的,應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做備查登記。
企業將收購的股份獎勵給該公司職工屬於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如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根據職工獲取獎勵股份的實際情況確定的金額,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獎勵庫存股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⑤ 關於公司回購個人股份的處理
股份回購的賬務處理
股份回購是指股份公司由於資本過剩、改變股權結構或企業發生重大虧損而需要減少資本時,按一定的程序購回發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我國的會計准則對股份回購引起的會計問題沒有具體的規定,因而使得各股份公司對此處理不一。
由於股票發行價格與面值不一定相同,因而收回股票的價格也可能與發行價格不同。「股本」科目是按股票的面值登記的,收購本企業股票時,亦應按面值注銷股本。超出面值付出的價格,目前有四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主張依次沖減資本公積、盈親公積、未分配利潤。理由是資本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在股份回購時,應該按照核心的項目依次沖減。同時,考慮到公司在發行股票時,溢價部分已記入資本公積賬戶,因此,首先沖減資本公積賬戶。特別是如果公司回購股份的目的不是為了注銷,而是准備將來再次發行或流通,則這部分回購的股份再次發行時的溢價部分也要記入資本公積科目。
二、主張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理由是股份回購決策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根據配比的原則,應該由未來的業務經營活動負擔相應的成本,而不應該由當前所有的股東承擔其後果。因此,主張尚未沖減的余額應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由那些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的股東承擔股份回購的溢價部分。
三、主張按比例沖減相關權益科目。理由是所有者權益項目重要性是一致的,性質是相同的,沒有先後的順序可言,應該按同等比例沖減。
四、主張按贖回的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沖減資本公積、盈餘公積,不足部分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此法兼顧了配比和同股同權的原則,因此,也深得筆者的青睞。理由有三:
(一)注銷的股份與留存的股份性質一樣,應該與留存的股份平等地享有公司的凈資產,按照比例沖減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如果採用其他方法,則意味著人為地將不同的權益項目加以區分或排序。
(二)公司作出股份回購決策體現了未來的發展戰略,理應由未來的業務經營活動負擔相應的成本,達到經濟決策與經濟後果匹配的效果。因此,尚未沖減的余額應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由那些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的股東承擔股份回購的溢價部分。
(三)股票回購決策一經作出,在現有的條件下通常會提高每股的盈利水平,並提高凈資產收益率,進而提高股價,使未來的股東享有更高的市場回報。這部分超額回報與股票回購的溢價部分應該有一個配比的關系。對此影響未來的決策承擔經濟後果是可以理解的。
⑥ 股份回購的賬務處理
出資回購股份時
借:庫存股
貸:現金
借:股本 (按回購數乘以股票購買的價格)
資本公積(也可以貸方,表示回購價格低於股本價格))
貸:庫存股
按股本和回購價格先沖減資本公積,再沖減盈餘公積,不夠 沖減的情況下再沖減未分配利潤)
⑦ 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的如何進行會計賬務處理
股票質押式回購的股票質押成功後,將從公司的股票賬戶轉入證券公司專用質押賬戶,進行質押登記。但是所有權仍歸你公司所有,若將股票從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下轉出也不合適。因此,賬務處理建議為:
1.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變,僅將質押股票進行表外登記,應計入受限金融資產;
2.融入資金100萬,借:銀行存款;貸:股票質押式回購款
3.計提利息,借:財務費用;貸:應付股票質押式回購利息
⑧ 原始股回購,需要交稅么
要收稅的,由賣出的證券營業部代扣。以下是具體規定和降低繳稅的方法。
優惠政策:
1、稅收構成
上市公司大小非限售股股東分機構類型股東和個人股東,在股票到解禁期限後,股東們的解禁所得收入分別需要繳25%的企業所得稅或20%的個人所得稅。其中個人所得稅中有部分可以根據地方政府稅收政策的不同可以實現不同比例的優惠。
2、繳稅金額計算
個人轉讓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轉讓收入,減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即:
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稅費)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20%,限售股轉讓收入,是指轉讓限售股股票實際取得的收入;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買入時的買入價及按照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合理稅費,是指轉讓限售股過程中發生的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與交易相關的稅費。
如果納稅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的,不能准確計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一律按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稅費。
3、如何實現最優退稅
實現最優退稅有兩個關鍵環節:
選擇在退稅比例高的地區進行減持
限售股轉讓收入=減持價*數量,盡量降低「限售股轉讓收入」,即在相對低位找第
三方(可以是減持者親朋好友),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接盤,實現退稅,然後再等合適價格讓原接盤者再拋售套現。
⑨ 回購股票並注銷的賬務處理
借:股本-20 000 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0 000 000
貸:庫存現金 40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