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上市公司的一些問題
老大,你這個題目也太大了,而且很顯然網上沒有多少現成的資料,估計沒人會願意給你長篇大論解釋一通。
首先是要到證券公司那裡開設股票帳戶
給你找篇關於炒股的文章湊合看吧。
「股炒」之道,簡言之,買賣而已;深探之,龐雜奧妙。
各種理論,爭相鬥艷,各有千秋,殊途同歸,猶如武功,門派雖多,至上功夫無非知行合一,物我兩忘。 「炒股」不僅靠分析技巧,更重要的是自身心境的修為。
有詩雲:意靜不隨流水轉,山高豈礙白雲飛;紅綠升降藏暗機,我心不動豈奈何!
散戶投資者要想操作好股票,首先必須積累很多必要的知識,而在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就是市場。有很多散戶朋友在買賣決策過程中,要麼聽股評,要麼聽消息,要麼是靠一知半解的技術知識來指導操作,唯獨缺乏自己的獨立分析和判斷。為什麼?就因為他們缺乏獨立分析判斷的能力。僅此一條,就註定其投資必定失敗。
培養獨立分析判斷能力必須拜市場為師。在我們的市場中,誰最容易賺到錢?主力機構通過對政策、資金動向、上市公司等諸方面透徹的研究,並藉助於嫻熟的操作技巧和資本運作手段,最終比較容易賺到錢。而主力機構所具備的各種優勢往往是散戶投資者所無法企及的,但如果散戶在認識清楚市場的本質之後,就可以主動將自己從盲目跟風的地位中解放出來,轉而以主力機構的眼光來分析市場。
由於各種條件的制約,散戶在向市場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像專業人士那樣全面和精通,但是,在使用技術分析來判斷市場時,散戶與機構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二者擁有相同的信息平台,這就要求散戶朋友們對技術分析不僅要精通,而且要活學活用,才能在這方面與機構投資者抗衡。對於技術分析,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按趨勢操作
技術分析認為,趨勢一旦形成,多空雙方的輸贏已分,未來股價仍將沿著趨勢運行,直至這一趨勢被打破,出現新的趨勢。
在研判市場時要注重對趨勢的把握,特別是大盤的運行趨勢。一隻股票的莊家高度控盤後,可以輕易改變這只股票股價的運行趨勢,但卻沒有哪個莊家能夠隨意左右大盤的運行趨勢,所以才會有「市場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
散戶如何按趨勢操作? 學過技術分析的人都對趨勢不陌生,關鍵在於嚴格地按照相關理論去操作:首先用趨勢理論研判大盤,以決定有無行情可做,然後再精選上升趨勢確立的品種予以關注,並在股價回落至上升趨勢的支撐線時介入。介入之後,對於運行於上升通道中的品種,若通道寬度夠大,可以利用上下軌波段操作,否則可一路持有,直至趨勢改變時出局。當上升趨勢轉為盤局時,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結合成交量變化來決定是否出局。
在利用趨勢操作時要注意兩點:一是只參與大中級別趨勢,放棄小趨勢;二是不拖泥帶水,當持有的股票上升趨勢完結時應堅決出局,不應後悔錯過高點或希寄二次沖高。當然高手可以做做短線。
充分利用散戶自身優勢:資金量小,靈活,船小好調頭。利用趨勢進行操作時,散戶的這一優勢還會得到強化,趨勢逆轉時能以較好的價格離場,買入時能夠在理想的價位一次性買入。
B. 股票上市後對企業有哪些好處
股票上市後對企業的好處有:籌集資本、改善財務狀況、減少股東個人的融資和擔保、提高公司地位和市場形象、股權的變現、提高資本的融通能力。
1、籌集資本。
籌集資本應該是上市能夠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上市可以為企業籌集到比較長期的資本,用於擴展業務、購買廠房設備、加強研發或者清償債務。
2、改善財務狀況。
上市通常會增加股東權益,且公司不需要增加額外的債務。這可以立即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情況。
3、減少股東個人的融資和擔保。
許多私人公司的資金來源是股東,股東為公司向銀行的'融資提供個人擔保也很常見。如果公司上市,就可大大減少股東個人的融資和擔保。
4、提高公司地位和市場形象。
公司會因為公共上市公司的地位而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從而帶來一系列的間接好處。這些好處包括吸引具有專業水準的員工和以更優惠的條件取得融資等。這樣就提升公司的素質、增強了公司的穩定性和鞏固了公司的競爭地位。
5、股權的變現。
如果公司上市,主要股東的股份就可以很容易在股票市場上交易,管理層與員工們也能夠將所持股票出售而獲得較為巨大的收益。
6、提高資本的融通能力。
上市公司可以擁有更多融資渠道,如果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上表現極好,公司將有可能用公司的股票向銀行質押貸款或以股票置換的方式進行收購等,而且通常這類融資成本低。
首次完成公開上市的公司只要具有較高業績和發展潛力,便很容易再次在證券市場上籌措源源不斷的資金,並易獲得銀行的信任。這也就開通了未來在公開資本市場上融資的通道,增加借貸能力。
C. 大中小盤股如何劃分
這一概念隨著股票市場的不斷擴大也在不斷變化,以前將流通股本在3000萬以下的股票稱為小盤股,現在的范圍可能有所擴大,流通盤在5000萬以下的股票也應列入小盤股;同樣道理中盤股的流通盤范圍上限也由以前的5000萬擴展至8000萬甚至1億或更多;而大盤股則在1億股以上或1億2千萬以上;而4億以上的,往往被稱為超級大盤股。
D. 股票的大中小盤優,平,差股
大小盤:指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想出資人發行的股份的多少,大盤多,小盤少...
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做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在臨近年末的時候,次新股由於上市的時間較短,業績方面一般不會出現異常的變化,這樣年報的業績風險就基本不存在,可以說從規避年報地雷的角度來說,次新股是年報公布階段相對最為安全的板塊。
績優股:業績優良的公司的股票,在我國,投資者衡量績優股的只要指標就是每股稅後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
績差股:有稱垃圾股,理解的意思與績優股相對應.
小盤適合做短線 大盤反之
E. 深證成指和上證指數有什麼區別嗎用什麼來區分了
1、性質不同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簡稱「上證指數」或「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深證成份指數,簡稱深證成指(SZSE COMPONENT INDEX)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它是按一定標准選出50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股,用樣本股的自由流通股數作為權數,採用派氏加權法編制而成的股價指標。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
2、規模不同
自2015年5月20日起,為更好反映深圳市場的結構性特點,適應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深交所對深證成指實施擴容改造,深證成指樣本股數量從40家擴大到500家,以充分反映深圳市場的運行特徵。截止至2015年6月1日,深證成指暴漲5.07%報16971.53點。
從1990年至201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從最初的8隻股票、22隻債券,發展為擁有894家上市公司、938隻股票、18萬億股票市值的股票市場,擁有199隻政府債、284隻公司債、25隻基金以及回購、權證等交易品種,初步形成以大型藍籌企業為主,大中小型企業共同發展的多層次藍籌股市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證券市場。
3、計算方法不同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自由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
F. 請問:股票上市後,股票價格的升、降對上市公司有何影響
票的第一大作用就是為上市公司融資的,IPO後,股票的價格和各種因素有關,其中也和上市公司的業績有很大關系。業績好,才有更多人追捧!反過來股票上市後,上市公司都會留有股票,價格高了,就等於公司的股本溢價變多!股本溢價是在所有者權益中的,它的增加可以使公司抵禦更大風險!
G. 股票大中小盤是怎麼分的
流通股本小於5億的,通常都認為是小盤股;
5億到20億的為中盤股;
20億以上的算是大盤股。
小盤股由於盤子比較小,一般非常活躍,容易被大的資金操縱,機構一般都喜歡在小盤股上坐莊,低位吸籌,然後拉升,高位再出貨。一般來說,小盤股的機會相對比較多,但風險相對大一點。大盤股表現比較穩定,不過很少出現連續幾個漲停板的情況。
H. 股票發行出去以後,還上市公司還有多大關系價格的變化對公司影響還會很大嗎
股票的第一大作用就是為上市公司融資的,IPO後,股票的價格和各種因素有關,其中也和上市公司的業績有很大關系。業績好,才有更多人追捧!反過來股票上市後,上市公司都會留有股票,價格高了,就等於公司的股本溢價變多!股本溢價是在所有者權益中的,它的增加可以使公司抵禦更大風險!
I. 上證指數的計算及權重股所佔的比例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
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
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一) 計算公式
1.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2.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等以成份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Σ(股價×調整股本數)。上證180金融股指數、上證180基建指數等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 Σ(股價×調整股本數×權重上限因子),權重上限因子介於0和1之間,以使樣本股權重不超過15%(對上證180風格指數系列,樣本股權重上限為10%)。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根據國際慣例和專家委員會意見,上證成份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30,40,50,60,70,80,100
3. 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Σ(股價×發行股數)。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4.上證基金指數以基金發行份額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基金的總市值/基期)× 1000 其中,總市值= Σ(市價×發行份額)。
5.上證國債指數以樣該國債在證券交易所的發行量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國債的總市值+報告期國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100 其中,總市值= Σ(全價×發行量);全價=凈價+應計利息報告期國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樣該國債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6.上證企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以樣該企業債的發行量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企業債的總市值+ 報告期企業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100 其中,總市值 = Σ(全價×發行量),報告期企業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樣該企業債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7.上證公司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指數樣本總市值+ 報告期公司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總市值= Σ(全價×發行量) 報告期公司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指數樣本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8.上證分離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指數樣本總市值 + 報告期分離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總市值 = Σ(全價×發行量) 報告期分離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指數樣本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二) 指數的實時計算 上證指數系列均為實時計算。具體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盤價(無成交者取昨收盤價)計算開盤指數,以後每大約2秒重新計算一次指數,直至收盤,每大約6秒實時向外發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1.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 X = 前日收盤價; 2. 若當日有成交,則 X = 最新成交價。
指數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數=修正後的市值/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二)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1. 新上市。對綜合指數(上證綜指和新上證綜指)和分類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和行業分類指數),凡有成份證券新上市,上市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4.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修正指數。
5.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7.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A股與B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上證指數十大權重股及其所佔比例:
代碼 股票名稱 比例(%)
601857中國石油 23.53
601398工商銀行 7.78
600028中國石化 6.17
601628中國人壽 4.98
601988中國銀行 4.74
601088中國神華 4.20
601318中國平安2.16
600036招商銀行1.80
601328交通銀行1.47
601600中國鋁業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