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股票的預期收益率
在衡量市場風險和收益模型中,使用最久,也是至今大多數公司採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其假設是盡管分散投資對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有好處,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將他們的資產集中在有限的幾項資產上。
比較流行的還有後來興起的套利定價模型(APM),它的假設是投資者會利用套利的機會獲利,既如果兩個投資組合面臨同樣的風險但提供不同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會選擇擁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投資組合,並不會調整收益至均衡。
我們主要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基礎,結合套利定價模型來計算。
首先一個概念是β值。它表明一項投資的風險程度:
資產i的β值=資產i與市場投資組合的協方差/市場投資組合的方差
市場投資組合與其自身的協方差就是市場投資組合的方差,因此市場投資組合的β值永遠等於1,風險大於平均資產的投資β值大於1,反之小於1,無風險投資β值等於0。
需要說明的是,在投資組合中,可能會有個別資產的收益率小於0,這說明,這項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會小於無風險利率。一般來講,要避免這樣的投資項目,除非你已經很好到做到分散化。
下面一個問題是單個資產的收益率:
一項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其β值線形相關:
資產i的預期收益率E(Ri)=Rf+βi[E(Rm)-Rf]
其中: Rf: 無風險收益率
E(Rm):市場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βi: 投資i的β值。
E(Rm)-Rf為投資組合的風險溢酬。
整個投資組合的β值是投資組合中各資產β值的加權平均數,在不存在套利的情況下,資產收益率。
對於多要素的情況:
E(R)=Rf+∑βi[E(Ri)-Rf]
其中,E(Ri): 要素i的β值為1而其它要素的β均為0的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首先確定一個可接受的收益率,即風險溢酬。風險溢酬衡量了一個投資者將其資產從無風險投資轉移到一個平均的風險投資時所需要的額外收益。風險溢酬是你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減去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的差額。這個數字一般情況下要大於1才有意義,否則說明你的投資組合選擇是有問題的。
風險越高,所期望的風險溢酬就應該越大。
對於無風險收益率,一般是以政府長期債券的年利率為基礎的。在美國等發達市場,有完善的股票市場作為參考依據。就目前我國的情況,從股票市場尚難得出一個合適的結論,結合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來估計風險溢酬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❷ 假定某上市公司股票下一年的預期收益率是每股0.8元,而且以後每年保持不變,市場利率為4%,則股票的
你好,我是用美國主流的價值投資理念解答一下,你所說的市場利率應該是股息收益率為4%。任何一家公司股價如果合理的話,市盈率就會與收益增長率相等,如果某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15倍,那麼你應該預期它的收益率為15%。
這里還要更改你一點小錯誤,你所說的每股0.8元是預期收益,不是收益率。我現在假設你的預期收益增長率為15%,市場利率(股息收益率)為4%。那麼計算它的合理價格應該是:
收益增長率15%+股息收益率4%=19% 即合理的市盈率為19倍,
合理股價=市盈率19倍乘每股收益0.8元=15.2元
另外,價值投資裡面的核心是內在價值,即低於內在價值買入股票才最具有安全邊際。所以這裡面你還要知道一個簡單比率:收益增長率/市盈率,如果比率小於1,那麼買入這個股票就很危險,如果比率為1.5,那麼這個股票不錯,如果比率大於或等於2,那麼這個股票太棒了。
本人是美國價值投資理念忠誠追隨者,所以只能以價值投資理念解答,希望能給你幫助。
❸ 某公司股票的預期收益率為18%,β系數為1.2,無風險收益率為6%,則市場的預期收益率是多少
解
預期收益率設為X
則方程式:
6%+1.2*(X%-6%)=18%
X=(18%-6%+1.2*06%)/1.2*100
X=16%
❹ 股票預期收益率的計算
股票的預期收益率=預期股利收益率+預期資本利得收益率。
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是股票投資的一個重要指標。只有股票的預期收益率高於投資人要求的最低報酬率(即必要報酬率)時,投資人才肯投資。最低報酬率是該投資的機會成本,即用於其他投資機會可獲得的報酬率,通常可用市場利率來代替。
股票的預期收益率E(Ri)=Rf+β[E(Rm)-Rf];
其中Rf:無風險收益率——一般用國債收益率來衡量;
E(Rm):市場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βi:投資的β值——市場投資組合的β值永遠等於1;風險大於平均資產的投資β值大於1,反之小於1;無風險投資β值等於0。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7-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市場要求投資某公司股票的收益率為12%
美股研究社稱:
該股票相對於市場的風險溢價為:12%-8%=4%
市場組合的風險溢價為:15%-8%=7%
該股票的β值為:4%/7%=4/7期望收益率=無風險利率+β值*(市場組合期望收益率-無風險利率)
所以,β值=(期望收益率-無風險利率)/(市場組合期望收益率-無風險利率)
即:β值=(12%-8%)/(15%-8%)=0.57
❻ 某公司的股票發行價為每股8元,預期該股票年收益率為4.5%,當年銀行年利率為2.25%,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該
如果不考慮風險的話,該股的價格為16元。因為從投資角度講:銀行存款的基準利率,即: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無風險投資。那麼假設投資該股票也是無風險的話,就值16元了。因為年收益4.5%剛好是年收益2.25%的兩倍。同樣投資於銀行和股票的同樣資金所得收益相同。風險相同(假設條件)。
❼ 某股份公司股票為20元,每年的每股現金股利為1元,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率為10%,則該股票的理論價格是多少
1 某股份公司股票為20元,每年的每股現金股利為1元,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率為10%,則該股票的理論價格是多少?
答 21
2 按上面,假定投資者准備在3年後出售該公司股票,預計到時候股票的市場價格為15,則該公司理論價格是多少?
答 11
3 該公司股息每年以3%遞增,其他不變,則該股票理論價格是多少?
答 12.5
❽ 年收益27。新投資支出20,新增年收益3,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是10%,融資後公司的價值如何計算
當前公司價值=27/10%=270百萬
新項目NPV=-20+3/10%=10百萬
新項目價值=20+10=30百萬
(1)普通股融資後公司價值=270+30=300百萬
(2)無稅無破產成本,公司價值不變=300百萬
(3)債券融資後公司資本結構為負債=20,股權=280,按照MM2,
債券融資後股東期望收益率=10%+(10%-8%)*(20/280)=10.14%
公司預期收益=0.1*1000+0.4*2000+0.5*4200=3000萬
(1)公司價值=3000/20%=15000萬,每股價值=15000/1000=15元
(2)公司價值不變=15000萬,其中債務=7500萬,權益=7500萬
(3)公司總收益率不變=20%,股東收益率=20%+(7500/7500)*(20%-10%)=30%
(4)公司總價值=15000+稅盾價值=15000+40%*7500=18000萬
(5)這個是說個人稅嗎?那公司稅還有嗎?若股東仍要求20%的收益率,需要交納個人紅利稅的情況下,無負債時公司價值=3000*(1-15%)/20%=12750萬,每股價格=12.75元,有負債時比較麻煩,首先要債務權益比例相同,那麼債券發行數量就不是7500萬,需要重新設計,但似乎與原題不符合。這一問是全新的還是接上一問?
❾ 如何查看上市公司每年的股票收益率
股本回報率(又稱股權收益率、股本收益率或股東回報率或股東報酬率,英文:Return On Equity,簡稱ROE),是衡量相對於股東權益的投資抄回報之指標,反映公襲司利用資產凈值產生純利的能力。計算方法是將扣除優先股股息和特殊溢利後的溢利除以股東權益。此比例計算出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投資回報率,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ROE = 凈收百益 / 股東權益
公司通常把盈利再投資以賺取更大回報,ROE正反映了公司這方面的能力,計算辦法是把凈收益(扣除優先度股股息和特殊溢利)後,除以股東權益。
然而,公司的股權收益高不代表盈利能力強。部分行業由於不需要太多資產投入,所以通常都有較高ROE,例如咨詢公司。有些行業需要投入大量基礎建築才問能產生盈利,例如煉油廠。所以,不能單以ROE判定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答,資本密集行業的進入門檻較高,競爭較少,相反高ROE但低資產的行業則較易進入,面對較大競爭。所以ROE應用作比較相同行業。
❿ 某公司股票投資者期望的收益率是15%,目前股利為1元,第一、二、三年股利增長率為10%,第三年
D0=1
D1=1.1
D2=1.21
D3=1.331
D4=1.331*1.05=1.39755
第三年末的股價=1.39755/15%=9.317
第二年末的股價=(9.317+1.331)/(1+15%)=9.259
第一年末的股價=(9.259+1.21)/(1+15%)=9.1036
現在的股價=(9.1036+1.1)/(1+15%)=8.8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