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力帆股份股票虛增業績
擴展閱讀
工信股票代碼 2025-08-21 10:00:31
什麼是股票交易中的量比 2025-08-21 09:43:11

力帆股份股票虛增業績

發布時間: 2021-08-27 08:32:30

㈠ 日報5.12|寧德時代研發無鈷電池/樂視網或退市老三板/力帆內訌

今天汽車圈兒里的新聞比較多。
首先是昨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4月的汽車產銷量,4月份車市是近兩年來增速表現最好的月份,首次實現了同比正增長。或許疫情之後,人們的消費觀念真的在悄悄地發生改變,擁有一輛車成為多數人的迫切需求。
其次,在動力電池領域,行業巨頭寧德時代透露對無鈷電池有技術儲備,並表示可將電池能量密度做到250Wh/kg以上,遠高於當前市場主流的160Wh/kg。還有一則新聞是樂視網若退市,或將退到老三板。
此外,還有理想ONE起火原因、力帆集團旗下兩家子公司仲裁結果、大眾在歐洲投建電池工廠等消息。詳細來看下:
一、國內車市22個月來首次增長
昨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4月汽車銷量207萬輛,同比增長4.4%。這是22個月以來的首次增長,主要在於2、3月份被抑制的購買力反彈,持續力度要看5、6月的銷售情況,目前汽車市場消費動能仍不足。中汽協預計,2020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下滑15%-25%。
二、力帆「內訌」仲裁結果披露
5月12日,力帆股份披露了旗下兩家子公司的仲裁結果。
這一場力帆集團「內訌」以一份長達30頁的裁決書落下帷幕,判決結果顯示,力帆將賠償盼達7.83億元。這次仲裁糾紛的源頭,是由於力帆乘用車向盼達汽車提供的新能源車存在嚴重質量缺陷。
據力帆此前公告,盼達汽車因運營需要,向力帆乘用車購買大批量新能源汽車。2015年至2018年期間,雙方及其指定公司共計簽訂《購銷合同》22份,購買車輛近萬台。
三、歐盟將於6月17日前決定是否通過PSA與FCA的合並決議
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發布的一份文件顯示,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將在6月17日前決定是否批准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和標致雪鐵龍(PSA) 之間進行的合並交易。
去年12月,PSA與FCA雙方簽署協議,雙方業務將以50:50的比例合並,合並後的集團將涵蓋標致、雪鐵龍、Jeep、阿爾法?羅密歐和瑪莎拉蒂等品牌。最新預計兩家公司最晚將於2021年初完成合並。
新公司將成為年銷量達870萬台的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每年實現約1700億歐元的營業收入及超過110億歐元的經常性經營利潤,產生約37億歐元的年度運行協同效益。
四、樂視網:若退市會退到老三板
5月12日,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樂視網,300104)在舉辦的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股票存在被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的風險。若退市,會退到老三板。
樂視網坦言,2019年樂視網因樂視體育、樂視雲違規擔保案計提相關負債約90億元,是公司在2019年巨額虧損,造成目前樂視網經營極度困難的主要原因。公司債務中賈躍亭擔保的金額約90億元。
4月26日晚間,樂視網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99億元,同比下降67.9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2.79億元,同比下降175.39%。其2019年歸屬母公司凈虧損112.79億元。
五、大眾投資34.5億在歐洲建立第二座電池工廠 年產能16GWh
日前,大眾宣布將斥資4.5億歐元(約合34.5億人民幣)在德國薩爾茨吉特新建Northvolt Zwei工廠,然後將其租給與Northvolt的合資企業,並計劃於2023年底/ 2024年初投入運營。
新工廠將生產鋰離子電池,初始生產目標為每年16 GWh,僅佔大眾2025年歐洲預期需求的十分之一,以後可以擴增至24 GWh。
大眾在歐洲與瑞典初創公司Northvolt以50/50投資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現在計劃共有兩個生產電池的工廠。首先開業的將是瑞典小鎮Skelleftea工廠,目前仍在建設之中,計劃於2021年投入運營。其次將是此次宣布的德國薩爾茨吉特Northvolt Zwei工廠,大眾汽車已經在這里建有電池研發實驗室。
按照大眾的預計,到2025年之後,歐洲電池需求將超過150GWh。
六、截至4月全國充電樁保有量128.7萬台
昨天,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54.7萬台,其中交流充電樁32.0萬台、直流充電樁22.6萬台、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88台。
截止到2020年4月,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充電樁數量超過1萬台的共有8家,分別為:特來電運營15.5萬台、星星充電運營13.1萬台、國家電網運營8.8萬台、雲快充運營4.1萬台、依威能源運營2.5萬台、上汽安悅運營1.9萬台、中國普天運營1.4萬台、深圳車電網運營1.3萬台。這8家運營商占總量的88.9%,其餘的運營商占總量的11.1%。
七、寧德時代正在研發「無鈷」電池技術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201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回復投資者稱,公司有自己的「無鈷」電池技術儲備,目前研發進展順利,正在想辦法搞好供應鏈,「因為是一個全新的、顛覆性的產品」。曾毓群還表示:「馬斯克告訴我,特斯拉希望自己做電池。據我了解,他們的技術路線對我們不會有沖擊,雙方在共同探討如何把電池做得更好。」
寧德時代獨立董事蔡秀玲透露,「如果讓我們自主設計電池包,我們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完全可以做到250Wh/kg以上,」遠高於當前市場主流的160Wh/kg。
關於動力電池技術,寧德時代表示,目前NCM811產品已佔寧德時代產品的20%左右,未來會持續加大NCM811產品的出貨量。
八、粵港澳大灣區車展 將於6月舉辦
「深港澳車展」2020將升維更名為「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並將於6月舉辦,但具體時間並未公布。舉辦地依然為深圳會展中心。
九、理想ONE車主回應冒煙事件
此前在5月8日湖南理想ONE起火冒煙事件的車主當事人在車主app中回應表示,消防相關專業機構的專家對車輛進行了分析,消防判斷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問題,也不是大家說的電池和電機問題,具體原因還在分析調查中。
同時,他表示,作為一個退役的消防兵,知道這種調查需要一定時間,大家就等待相關專業機構和理想發布最終報告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身負14億的訴訟糾紛,如今財務危機四伏的力帆車企究竟是為何走到這般

老牌車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來麻煩不斷,業績暴跌、轉型新能源遇阻,資金更是捉襟見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資金「拆東牆補西牆」,不過隨著資金狀況的惡化,先是3.79億元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無法歸還,引來監管的問詢函,而後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負多宗訴訟糾紛。

近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統計了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合計人民幣14.23億元(其中:未考慮延遲支付的利息及違約金、訴訟費等)。公告顯示,上述訴訟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等糾紛。

資金短缺再無現金流

除此之外,隨著力帆資金狀況的惡化,3.79億元的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無法歸還,也引來監管的問詢函。據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認購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籌得16.63億元,用於「汽車新產品研發」項目。但隨著公司財務壓力增加,這部分資金中有4.49億余元被用於暫時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現行規定,閑置募集資金暫時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單次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億元閑置資金,共分三次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規模3.79億元。也就是說,今年7月5日這筆資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23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終止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結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當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力帆股份說明相關情況。最終,迫於相應的審議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這次會議。

力帆股份表示,鑒於目前國內汽車行業及客戶群體正在發生轉變,傳統燃油汽車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發生技術革新,此前的募投項目「汽車新產品研發」擬開發的部分車型已不再適應市場需求,所以決定終止,相關資金也將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而後力帆股份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稱,公司在未歸上述3.79億元元已到期募集資金前,不啟動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相應審議流程。

是否真正實際進行了新產品研發我們不能確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確挪用了其中的4.49億元作為補充流動資金,且無能力償還,並試圖將結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對於一家上市車企,3.79億並不算一筆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資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事實上,力帆的危機遠不止於此。日前,因銷量慘淡,引發經銷商維權,要求退網並賠償:包括但不限於保證金、建店補償、返利、銷售款等全額返還給他們;全額回收庫存車和庫存配件及專用工具。隨著力帆老掌門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這艘大船的千瘡百孔逐漸顯露出來,而未來它將駛向何處?

㈢ 被關聯公司索賠7.98億元,力帆汽車唱的是什麼戲

4月2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下稱「力帆汽車」)與重慶盼達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盼達汽車)存在買賣合同糾紛,盼達汽車已向重慶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力帆乘用車賠償7.98億元。據了解,重慶仲裁委員會已受理該項申請。

事實上,力帆汽車銷量下滑的情況在2019年就已顯現,其12月銷量為402輛,下滑幅度超88%;11月銷量為73輛,下滑幅度98%。就全年來看,力帆汽車2019年燃油車累計銷量為22,536輛,下滑幅度達75.52%;新能源車銷量3,091輛,下滑幅度達69.49%。

此外,2019年力帆汽車曾多次被爆出「工廠半停工」、「拖欠工資」的情況。力帆股份在《2019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就虧損原因也明確表示「公司資金緊張、生產經營受到影響、不能給經銷商持續供貨」。

身負數百起訴訟案,加之業務不佳、資金緊張,力帆汽車還能堅持多久?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半數車企2019年業績預悲 長安預虧超24億上汽預減百億

眼下,A股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預告披露逐漸步入尾聲。截至2月5日,我們統計的14家A股上市車企中,已有10家發布業績預告。

其中,業績預悲的整車企業達7家(4家預虧、3家預減),業績預喜的僅3家。

具體來看,除江鈴汽車(000550.SZ)、江淮汽車(600418.SH)和*ST海馬(000572.SZ)凈利預喜外,去年被傳出破產謠言的眾泰汽車(000980.SZ)和力帆股份(601777.SH)飛出「黑天鵝」,分別預虧超60億元和49億元。

此外,長安汽車(000625.SZ)預計巨額虧損超24億元,一汽夏利預虧超12億元。而昔日「賺錢大戶」上汽集團(600104.SH)2019年凈利亦預減百億。

1、2月車市降幅或在兩成以上

事實上,銷量下滑、凈利「降」字當頭……上市車企當前遭遇,只是整體車市的縮影。

2019年,中國車市在28年高速增長後連續第二年現負增長,同比下滑幅度甚至超過2018年。

不過,去年的觸底讓業內對今年抱以反彈回暖的期望。中汽協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銷量2531萬輛,同比下滑2%;全國乘聯會則預計,202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將增長1%。

而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上月20日亦曾稱,今年汽車產銷形勢應該好於去年。估計今明兩年將是汽車企穩築底的關鍵時期,今年的產銷規模總體上大概能夠維持在2500萬輛左右。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機構紛紛看好今年的車市表現。

萬和證券上月指出,汽車行業政策穩定預期加強,預計2020年產銷穩中向好。「政策企穩有助於修復產業鏈盈利能力;特斯拉、Aions等存量爆款有望進一步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傳統車廠(大眾、ABB等)大量純電車型在2020年推出,有望帶動忠誠客戶的購買慾望。」

然而,期待的回暖還未至,車市在2020年開頭前兩個月,便遭遇了來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重擊」。據我們采訪各大車企獲悉,目前包括廣汽、江淮、海馬、力帆等絕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都延遲復工或開張。

「這次疫情的沖擊對車市屬於雪上加霜,導致剛剛回暖的車市又受到一定影響。預計今年1、2月車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0%以上。」崔東樹對我們表示。

不過,在崔東樹看來,危中有機,中國家庭私車消費基數低,潛力大。「雖然前兩月車市銷量會較差,但行業會克服困難,更多的挖掘車市機遇,推動首購群體購車的熱情進一步提升,推動車市2020年前低中高後強的走勢還是有機會的。」崔東樹說道。

事實上,疫情對汽車市場的影響或只是暫時,而來自新四化轉型升級壓力、存量市場困局等因素仍是車企亟需應對的。

「2019年包括國六實施等一些列政策等因素客觀上拉升了汽車銷量,是廠家和經銷商犧牲了利潤換取的。「郎學紅對我們表示,終端讓利和廠家的價格補貼是不可持續的,2020年已經很難再有大力度的促銷和以價換量,這些因素都決定了2020年汽車市場下行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力帆股份股票行情:深陷策劃泥潭

重慶銀行業針對力帆成立「債委會」近日,有重慶銀行業人士透露,重慶市銀行業針對力帆成立了債委會,此次債委會的成立由重慶銀行牽頭,多家銀行參與,估計去年就已成立。力帆股份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力帆成立債委會是屬實的。債委會成立背後,是力帆汽車慘淡的銷量,以及高築的債台。力帆股份9月發布的2019年公司債券半年報顯示,該公司期末的銀行貸款127.82億元,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為104.86億元。此外,有25家銀行為力帆股份提供授信,授信總額度共計125.66億元,未使用額度僅剩4.5億元。力帆股份9月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今年9月,力帆汽車銷售傳統汽車399輛,新能源汽車360輛,9月總銷量僅759輛。前三季度累計銷售傳統汽車22032輛、新能源汽車2035輛,分別同比下降72.25%和65.67%。

㈥ 6億股份遭凍結、資金鏈瀕危,力帆如何面對行業洗牌

力帆,這個曾經的摩托車行業的巨頭,在行業更迭當中沒有緊跟時代的步伐, 結果陷入到了如今的尷尬境地。

力帆所持股份97.28%被凍結

7月17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相關單位發來的《股權司法凍結及司法劃轉通知》、《上海金融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獲悉公司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輪候凍結。

目前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20,642,656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7.24%。此次股份被輪候凍結後,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計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股份數量為615,772,656股,占其持股總數的97.28%,占公司總股本的45.96%。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提升,大家對汽車的品質要求更高,這時候不論是外資品牌還是國內品牌企業,他們都在積極順應市場的需求,不斷對汽車進行升級換代,比如國內的吉利、長安、長城、廣汽等車企都頻繁的對車型進行更新換代,所以他們的市場份額也是越來越大,並成為了國內企業的主流品牌。

反觀力帆,從2003年開始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技術投入不夠,品質跟不上時代,在售部分車型換代周期長,技術老舊,甚至連營銷也是毫無新意,推廣力度也很小,目前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有力帆這個汽車品牌,品牌認知度低,品質沒保障這要消費者怎麼掏口袋?

所以力帆之所以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其實從他們選擇的經營思路那天開始就註定了這一天會遲早到來。畢竟中國消費者也不傻,在價位差不多的其概況下,哪怕多出幾萬塊錢很多人仍然會選擇質量有保障, 車型好,有一定品牌的汽車,所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力帆這種邊沿品牌車企的生存環境只會越來越難。

而想要擺脫目前生存困局,力帆必須改變經營思路,緊跟時代步伐,加大對汽車的研發投入,以市場為導向,及時更新車型,同時進一步加大品牌推廣力度。但是這些過程需要時間,因為任何一個品牌的行成都不是短期可以達到,而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檢驗。但是按照目前力帆的財務狀況來看,想要實現這些經營上的轉變我覺得很難,除非他們引進有較大實力的財閥進行重組。

㈦ 又一家車企涼涼「欠債未還」的力帆汽車面臨破產清算

今年車市競爭加劇,弱小車企陸續陷入經營困境中。力帆汽車就是其中的一家。

7月9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包括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全資子公司,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風險。

狗血的是,前段時間吉利汽車被曝出有意接盤力帆汽車,力帆股份因此大漲,趁機割了一波韭菜。隨後吉利控股新聞發言人楊學良表示並沒有此事。

大咖點評

今年車市的分化非常明顯,眾泰、力帆等經營不善的企業相繼陷入困境,車市已經出現了洗牌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一年虧損近50億,2月產銷量均為0,力帆汽車熬的下去嗎

3月12日晚間,力帆汽車發布2月產銷快報。快報顯示,今年2月力帆傳統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為0輛,同比下滑100%;1-2月傳統乘用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43輛和55輛,同比下滑98.54%和99.47%。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均為15輛,同比分別下滑95.38%和96.74%。

為了緩解債務壓力,力帆股份曾變賣乘用車生產基地,在2018年的時候又將旗下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資質的子公司出售給車和家。在汽車業務方面,力帆汽車已經在市場邊緣徘徊。如果在車市恢復正常後無法步入正軌,力帆汽車估計離退出賽場也不遠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力帆日子難!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產/退市風險

[汽車之家?行業]?力帆集團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破產/退市風險如影隨形。8月24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於日前收到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請已獲法院裁定受理。根據規定,力帆股份股票於2020年8月25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力帆」,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即使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但如果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不符合《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裁定書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當前貨幣資金4300萬元,到期債務11.96億元,其他財產流動性差、無法變現,依法應予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產原因,如不及時拯救,會給債權人、股東、員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帶來重大損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書還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從事汽車及摩通行業多年,擁有較為齊備的生產資質和成熟的生產技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銷售渠道眾多,具備重整價值,其擬通過股權重組、債務重組、資產重組、運營重組的方式實現重整,該重整預案具有可行性。

編輯點評:

近來,圍繞力帆股份的負面消息不斷,銷量下滑、債務/訴訟纏身、經銷商維權讓力帆的經營現狀堪憂。當國內多數車企的經營回到正軌,不斷提振銷量、推出新品時,力帆仍未從危機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產的邊緣。下一步究竟是破局還是破產,是力帆時刻在面臨的問題。(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㈩ 遭遇破產風險 力帆股份10家子公司被申請司法重整

中國網汽車7月10日訊記者今日獲悉,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包括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全資子公司,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並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也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子公司力帆乘用車、力帆汽車銷售、力帆汽車發動機、無線綠洲、移峰能源現階段生產經營均不正常。債權人的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公告中表示,即使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但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如果不符合《上市規則》等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此外,力帆股份表示,在法院受理審查案件期間,公司將依法配合法院對力帆乘用車等10家全資子公司的重整可行性進行研究和論證。若法院裁定以上全資子公司進入重整,公司將依法行使股東權利,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並促使全資子公司依法履行債務人的法定義務,在平衡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前提下,積極與各方共同論證解決債務問題的方案,同時將積極爭取有關方面的支持,實現重整工作的順利推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