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公司發行股票手裡股票被稀釋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83什麼 2025-08-17 03:26:46
股票怎麼才算交易成功 2025-08-17 03:23:02
股票代碼舊是什麼意思 2025-08-17 03:20:54

公司發行股票手裡股票被稀釋

發布時間: 2021-09-03 18:47:09

① 為什麼發行新股票可以稀釋股權

一,發行新股票可以稀釋股權的原因:

  1. 發行新股票是在原有股票的基礎上新增加了股票,股份的總數變大了,由於原來的股東並不參與新股票的認購,所以他們的持有股份的數量沒有變,在股份總數變大的情況下,自然持股比例(持有股份數量除以股份總數)就降低了,這就叫股權稀釋。

  2. 公司上市會發行25%的新股,原股東的持股比例會稀釋到上市前的75%。

② 公司上市IPO發行股票後,原始股的權益是不是稀釋了

控股比例減半,原來100%控股,現在控股50%,看似權益減半其實並非如此!IPO1億股,每股10元,募集資金10億元,總股本2億,那麼這家公司的市值是20億元,也就是說IPO前,這家公司的市值還是10億元,IPO的實質就是投資者出資10億元給這家公司,於是公司的股東不再是原先那些人,又增加了出資的投資者,這家公司的市值增加10億元,所以,原始股東原先擁有這家公司的全部股票對應的是10億的市值或者說資產,現在有投資者出資10億給你這家公司,你原先的股分比例當然要減半,投資者得到另一半的股份,否則,你的公司突然多出10億元價值翻倍,而原始股東的持股比例不下降,那豈不是等於白送10億給他們?這是不現實的。第二個問題你搞錯了邏輯,正確的應該是這樣的:某公司有原始股1億股並准備上市,市場先對這家公司進行估值比如10億,那麼每股的價值就是10元,IPO1億股就是融資10億元,2億股就是融資20億元,3億股就是融資30億元......每股的價格在計劃發行多少股前就已經根據公司的總價值通過詢價招標確定了,然後再確定發行多少股,也就是募集多少資金,發行多少股理論上對原始股的權益是不會產生影響的,但是原始股東的控股比例會下降,比如IPO1億股,原總市值10億元,控股比例100%,權益10億元;IPO後總市值20億元,控股比例下降到50%,但權益還是10億元,IPO融資後,公司的價值增加了10億元,原始股東的持股比例下降了50%,但這些股票的價值不變。大金額或大數量的交易會通過大宗交易平台,信息會披露的。原則上是這樣的,但是公司賺取的利潤不會全部拿來分紅,甚至完全不分紅,賺的錢會留在公司發展經營用,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公司,手握760億美元現金,無負債,不並購,不分紅,抱著持現金為王道的理念,每一季度還將增加100億美元,預估不久將手握千億美金,它僅憑自己產生的現金流就做到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市值3400億美元!還有就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他的公司始終保持400億美元以上的現金!

③ 股票股利為什麼會稀釋股價

公司不可能通過增發股票增值,增值只是公司增加市面流通股票數量的一種手段,股票多了,總值不變,股價自然下降。
股票股利在會計上屬公司收益分配,是一種股利分配的形式。股利分配形式有現金股利、財產股利、負債股利、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增發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通常也將其稱為「紅股」。
股利指股份公司按發行的股份分配給股東的利潤。股息、紅利亦合稱為股利。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終結算後,將盈利的一部分作為股息按股額分配給股東。股息,是指公司根據股東出資比例或持有的股份,按照事先確定的固定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公司盈餘;而紅利是公司除股息之外根據公司盈利的多少向股東分配的公司盈餘。顯然,股息率是固定的,而紅利率是不固定的,由股東會根據股息以外盈利的多少而作出決議。

④ 原始股、增發股被稀釋後每股的價值會貶值嗎

基金注入後如果增量收益除以增量股份小於注入前每股收益,每股的價值會貶值。

⑤ 股票稀釋是什麼意思

股權稀釋顧名思義就是股權所佔比例減少了。一般情況下股權代表的是對公司的投票權和分紅權,所以股權被稀釋就意味這兩個權利相應減少。股權稀釋,有兩個層面上的解釋,一是企業增發股份,導致原持股股東手裡的股份佔比降低,股權被稀釋,原持股股東一般指的是創始人團隊。二是當公司追加投資時,後期投資者的股票價格低於前期投資者,或者產生配股,轉增紅股而沒有相應的資產注入,前期投資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值就被稀釋。對企業來說,在融資擴大的發展過程中,股權稀釋是必須的,合理地進行股權稀釋,也能夠實現股東和企業的雙贏。對於創始人來說,股權稀釋意味著投票權比例的減少,但是持有股權的價值在稀釋前後是否減少,關鍵取決於稀釋前後公司價值的變化。

⑥ 公司上市之後持有股權比例被稀釋會對公司的實際控制產生影響嗎

上市肯定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可以籌集資金用於生產經營,另一方面股權流失會被其他控股股東趁機兼並

⑦ 股權稀釋是什麼意思

股權的稀釋意味的意思如下:
當公司具有復雜的股權結構,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以外,還有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的時候,由於可轉換債券持有者可以通過轉換使自己成為普通股股東,認股權證持有者可以按預定的價格購買普通股,其行為的選擇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變小。通常稱這種情況為股權稀釋,即由於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減少的現象稱為股權的稀釋。由於中國目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屬於簡單股權結構,中國證監會目前還未對復雜結構下的每股收益的具體計算方法做出規定,原則上規定發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種類股票的公司應該按照國際慣例計算該行指標,並說明計算方法和參考依據。
眾所周知,很多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發生了股權稀釋的現象,因此後悔莫及。但也有很多企業在融資之處就已經有詳細的方案可預防出現這種現象,如何在融資中避免股權稀釋呢,我們以卡聯科技與LP簽訂的「反稀釋條款」來說明,具體內容:增資完成後,如果卡聯科技再次增加註冊資本,新股東增資前對公司的估值不應低於本次投資完成後的估值,以確保PE所持的公司權益價值不被稀釋。如公司再次增加註冊資本,新股東增資前對公司的估值低於公司投資後估值的,PE有權調整其在公司的權益比例,以保證權益價值不被稀釋;如果公司以低於本次投資後的估值再次增加註冊資本的,則李兵和張捷將向PE進行現金補償。

⑧ 公司股票增發,持股比例被動稀釋是利好還是利空

就被動稀釋來說,持股比例較低的大股東,遠期有控股權易主的想像而已,實際上,善意的大股東易主,多是友好協商,出現大股東變化的公司,也很少。
在二級市場大肆收購,因為持股比例變更,事實上的二股東(可能是多個賬戶的聯合體),要求大股東交權,很罕見。
整體來說,這個因素可以不必理會,遠期股權爭奪往往利好股價,但那是遠期的或有事件,可遇不可求。
還是看業績走向,能夠實現增發,就是利好,後期跟蹤項目落實,看能否符合業績預期,股權比例變化,對市場在短期內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公司業務正常,股價表現就良好。大股東地位就穩定,哪怕比例低一些。
當然,這個隱患,大股東當然會注意到,現在很多公司定向增發給大股東,就是在主動築牢控制權。

⑨ 公司上市後股份會稀釋嗎,例如一個企業上市前大股東有百分之60股份,那企業上市後大股東還依然持有百分之60

當然會,募集資金可不是白拿的。

我國A股的規定是,IPO時上市公司總股本低於4億股的,至少要發行25%的公眾股;超過4億股,至少發行10%。也就是說,如果上市前大股東持股60%,根據總股本規模不同,IPO後會被至少攤薄25%,或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