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股票普通交易是啥意思 2025-08-13 23:18:19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9-08 10:18:24

『壹』 坐過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飛機的請進

不會吧,你聽誰說的?馬航這幾年做的很好的,而且澳洲航線一直不錯!
我有時候都是從悉尼坐馬航回國的。
根本不歧視華人啊,馬來西亞就是華人建立起來的,他們的經濟還不是靠華人,不會其實華人的,華人在馬來西亞國內的聲望就很高。
而且他們的國語也很好。服務上雖然確實趕不上國泰航空和新加坡航空,但是比有些國內的航空公司服務好多了吧。
在澳洲的航班正點率都很高,沒有氣候的影響,沒有航空管制的影響。

『貳』 我剛玩股票,突入資金少 練練手而已 問幾個問題

1,資金動作基本一致的,你走我也走。所以熊市絕大多數股票都跌。不論買哪個,買一個虧一個。一堆指標全部金叉也能跌停板跌給你看。
2,除非你買1000塊賺1%就賣。
3,會漲的股票,因為質地好,不存在空間很小的問題。比亞迪目前沒有資金撤出跡象,長線看多。遇到大牛市再翻3倍也正常。
4,虧損了首先會被ST
5,歌爾聲學不好,資金在撤退。遠不如比亞迪。判斷資金在幹嘛,你可以看下obv。該股票質地差,資金一路出貨。漲不了的。obv向下彎的都是垃圾。
6,無意見。可以參考下。但意義不大。股票要配合操作方法才有意義。
7,對的。分紅和一般散戶沒有關系。只和大量持有的大股東有關系。
8,李代沫的事情具體不清楚,股價下跌一般是新聞未公布的其他深層情況所致。應該和李代沫沒直接關系。比如說投資者對其內部管理制度很失望。

『叄』 國內哪些城市有亞航的航班

亞洲航空公司簡介 亞航中國航線覆蓋城市名單

亞洲航空公司簡介 亞航中國航線覆蓋城市名單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 亞洲航空公司(AirAsia),簡稱亞航,總部設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是亞洲地區首家和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亞航成立於1993年,1996年投入運營,一度經營不善,2001年易主。此後,亞航發展迅速,從最初的兩架飛機、一條航線,發展到目前有超過80個航班目的地,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9年至2014年,亞航連續六年被評為「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

2005年4月,亞航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廈門是其進軍中國的第一個航站。目前,亞航的航線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重慶、長沙、成都、昆明、桂林、南寧、武漢、西安、香港等10多個城市。

亞洲航空公司簡介 亞航中國航線覆蓋城市名單

亞洲航空公司歷史

2001年,亞航集團首席執行官東尼∙費南德斯丹斯里(Tony Fernandes)與另外三位亞航的始創人,前任公司主席帕哈米∙拉賈博拿督、集團副執行官卡馬魯丁∙邁拉嫩拿督以及現任公司主席阿卜杜爾∙賓∙阿布貝卡拿督,滿懷著讓更多的馬來西亞人都能乘坐飛機旅行的美好願景而成立了圖恩航空公司,之後又用馬幣1個令吉(相當於25美分)的價格購得了瀕臨倒閉的亞洲航空的經營權。

隨後,在費南德斯丹斯里的帶領下,公司負著4千萬馬幣的高額負債開始了亞航艱苦的創業歷程,並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在亞航正式投入運作的兩年內,不僅還清了債務,還取得了盈利。

2003年8月,亞航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引進SMS訂票系統的航空公司,2003年亞航開通了至泰國普吉島的航班,開始了區域航班的經營。2003年亞航以新山的士乃國際機場為第二樞紐機場,首次執飛國際航班就由該機場飛往曼谷。

2004年11月22日亞航在馬來西亞大馬證券交易所成功公開發行股票,成為上市公司。

2004年,亞航與泰國西瓦那集團(Shin Corporation)合夥成立泰國亞洲航空,運營泰國國內的點對點航班,西瓦那集團佔有50%的股份,亞航佔有49%的股份,另外的1%的為個人股份。亞航有限公司控股(99.8%股權)的AA國際有限公司(AAIL)獲得印尼私營航空公司PT AWAIR公司49%的股份。AWAIR公司重新運營(印尼亞洲航空),作為低成本航空公司經營印尼國內各條航線。

亞洲航空班機塗裝

2005年4月,亞洲航空獲准開通曼谷-廈門的航線,成為首家進入中國內地航空市場的外國低成本航空公司。

2006年3月23日,亞航公司採用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用於的廉價航空公司運營的新型的廉價航空候機樓(LCCT)。

2009年,亞航被SkyTrax評為「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並於2006年-2014年間,連續6年獲得此殊榮。

在短短十年多的時間內,亞航從初期的2架飛機發展到超過160架。廣闊而頻密的航運網路覆蓋了亞太區以及部分中東和澳洲的國家。

截至2014年1月, 亞洲航空集團運載了超過兩億一

『肆』 馬來西亞歷代首相對國家所做出的貢獻

第一任:
東姑阿都拉曼,或阿卜杜勒·拉赫曼(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 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是馬來西亞的第一任首相。同時亦被視為「馬來西亞國父」。

1954年,東姑阿都拉曼成為了馬來亞的首席部長。馬來亞在 8月31日,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他成為了馬來亞的第一任首相。他在1970年時辭職,阿都拉薩就成為第二任首相 。1990年因病逝世,享年87歲。

第二任:
敦阿都拉薩,或敦拉薩或阿卜杜拉·拉扎克(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自從1951年東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統主席職位之後,阿都拉薩便出任巫統副主席。長期以來,他是為人所熟知的東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繼人。獨立後,他出任副首相兼國防部長,一直到1970年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後,他乃坐上巫統主席之職位,並且出任首相之職位。

阿都拉薩出生於彭亨州,少年時期曾在著名的霹靂州江沙馬來學院就讀。較後獲獎學金在新加坡萊佛土學院攻讀。1950年在英國考獲法律學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師。

他於1950年參加巫統,並且被選為巫統青年團團長。1951年出任巫統副主席。1955年,參加馬來西亞首次全國立法議會之大選。1956年,聯盟代表團前往英國談判獨立,他是代表團的成員之一。除了副首相職位之外,他亦曾兼任鄉村發展部長,國防部長之重要職位。

1969年,五一三事件發生後,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阿都拉薩出任國家行動理事會主任。1970年9月22日,東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職位,並且署理國防及外部長。

巫統在阿都拉薩的領導下。採取了一連串的新政策,積極推動國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經濟政策,俾在20年內建立起一個馬來人的經濟社會,這給巫統帶來了新的面貌。

這一路來,原本由巫統、馬華和印度國大黨組成的聯盟,在1969年大選中受挫,損失了許多席位。敦拉薩進行活動之下,最先在砂勞越與人民聯合黨,較後則檳城民政黨,霹靂州人民進步黨,以及泛馬回教黨,組成了州和中央聯合政府。於是,國民陣線組織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關系方面,阿都拉薩積極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1974年五月,率領馬來西亞代表團,官式訪問北京,正式簽署馬、中兩國建立邦交之協定。而在7月,馬來西亞舉行第四次之全國普選。

這次之大選,國民陣線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在154個國會席位中,贏得了135個席位。而在州議會方面,全國360個席位中,國陣贏得了215個席位。於是,便產生了一個強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這可說是阿都拉薩的一項輝煌的成就。

在應付五一三事件以後的國內動盪局面,阿都拉薩所採取的策略,是盡量減少政黨的政治活動手段,去促進各政黨之間的合作。國民陣線的成立,乃基於這一精神,而國陣取得的成就,也說明此一策略獲得了成果。同時,也更進一步的鞏固了巫統的地位。

在巫統里頭,當東姑擔任主席,阿都拉薩乃擔任署理主席,當阿都拉薩任主席後,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邁醫生擔任。但敦依斯邁醫生於1973年8月突然去世。於是,胡申翁出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薩於1976年1月,在治療白血病時在倫敦逝世,終年54歲。

阿都拉薩的長子納吉在阿都拉薩逝世後,積極參政,並在政壇上一路青雲直上。2003年,馬哈迪從政壇退休後,納吉就出任馬來西亞第九任的副首相。

『伍』 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

=================
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
=================
姓名:馬哈迪·莫哈末(Mahathir bin Mohamad)
任期:1981年7月16日 – 2003年10月31日
尊稱:宏願之父
貢獻:8大貢獻

1、與第三世界國家建立密切聯系……馬哈迪上台後,馬來西亞與西方國家的關系趨向淡化,尤其是與前殖民宗主國英國鬧僵,以至提出「最後購買英國貨」(BUY BRITISH LAST)的口號;同時也修訂了傳統過分依賴西方的外交政策,轉向與第三世界國家建立更密切的聯系。如大力支持南南國家(SOUTH-SOUTH COUNTRIES);加強與東合、不結盟運動(THE NON-ALIGNED MOVEMENT, NAM)及共和聯邦的關系;以及促進與伊斯蘭教世界的合作,支持阿富汗(AFGHANISTAN)、波斯尼亞(BOSNIA)、巴勒斯坦(PALESTINE)等伊斯蘭教國家的主權斗爭。

2、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馬來西亞也積極參與聯合國和平部隊維護和平的任務,同時也曾被選為安理事會的非常任理事國(1989-90)和大會主席(1997)。

3、主動出擊,挑戰西方霸權……為了拓展馬來西亞的貿易領域,馬哈迪經常率領貿易代表團出國訪問,加強與各國的貿易聯系;同時經常抨擊歐美國家的經濟和政治霸權主義,勇於為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和利益仗義執言,因此頗受國際社會的推崇。

4、2020宏願……90年代開始,政府提出「國家發展政策」(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其目標仍延續新經濟政策,並提出馬來西亞在30年內發展成為「先進工業國」的「2020宏願」(WAWASAN 2020)。雖然這個政策因襲了新經濟政策的某一些因素,但已不再執著於馬來人在股權中所佔有的分額,而是強調經濟增長與利益分配的「均衡發展」,強調通過迅速發展經濟來重新分配財富;於是經濟建設成為馬來西亞未來30年的主題。根據首相馬哈迪的描繪,到2020年時,馬來西亞將會是一個精誠團結的國家,一個充滿自信的馬來西亞社會,一個具有高度道德價值觀、民主、自由、相互容忍、具有愛心、經濟上公平、進步及繁榮的社會。但是實現這個宏願,馬來西亞必須面對一下九項挑戰:1、建立一個具有共同命運的大馬團結邦國際創造一個共同命運的「馬來西亞民族」(BANGSA MALAYSIA);2、締造一個自由、安定、自信、自豪的社會;3、建立一個成熟的,以多元種族為單位的大馬式民主社會;4、建立一個有強烈道德觀和倫理觀的社會;5、建立一個成熟、自由、寬容、全體人民可自由實踐及奉行本身的風俗、文化及宗教信仰,並對國傢具有歸宿感的社會;6、建立一個科學進步、具有革新精神和遠見,對科技文明有所貢獻的社會;7、建立一個以家庭制度為單位、充滿愛心和具備愛心文化的社會;8、實現一個經濟公平的社會;9、實現一個繁榮、在經濟上具有競爭力、活力和彈性的社會。

5、私營化政策……70年代成立的國營公司,由於執行偏差,導致組織日益臃腫。為了減少公共開支、提高生產力和競爭能力,同時改善服務水平,增加政府的收入,1983年起,政府開始對國營企業進行私營化,如郵政電訊、馬來西亞航空、公路興建、港口營運和房屋建造等。

6、促進國內資本的發展……從1986年起,政府推行「促進投資法」,積極鼓勵外國投資,也鼓勵國內資本發展中小型企業,為各中小企業提供各種便利,並放寬《工業協調法令》的限制,以華人資本為主的中小型企業迅速發展起來。另外,1986年時,政府也確定了12個重點發展的工業部門,鼓勵建立高技術產業,其中有橡膠、棕油、木材、石油化工、電子電器、交通器材、機械與建築工業、鋼鐵、紡織與服裝工業等,是馬來西亞產業和出口更趨於多樣化。

7、向東學習政策(LOOK EAST POLICY)……1982年,政府推行學習日本和韓國人的勤奮和團隊精神的政策,並爭取日、韓兩國投資和貿易。在這項政策下,政府派遣學生和工人到日、韓兩國深造和受訓,同時也鼓勵兩國的大企業和廠家到來聯營投資,希望通過合作關系達到技術轉移的目標,從而提升馬來西亞在種工業領域的地位。其中一項最成功的合作是1985年推出的國產車。國產車是由馬來西亞重工業機構(HEAVY INDUSTRIES CORPORATION OF MALAYSIA,HICOM)及日本三菱集團(MITSUBISHI)聯營的國家汽車工業(PERUSAHAN OTOMOBIL NASIONAL, PROTON)所創造。

8、經濟改革政策……馬哈迪上任時,新經濟政策已執行了10年,並在重組社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當時適逢世界經濟不景氣,國家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馬哈迪在繼續推行新經濟政策的同時,鑒於其所造成的馬來人的依賴性,提出了許多創新的改革政策,在強調照顧馬來人利益的情況下,加快國家的經濟發展,使各族都享受到經濟建設成果,以便成功走出經濟低迷的困境。

『陸』 馬航破產了嗎

馬航的國企之痛:巨額賠償將迫使其倒閉或重
一場巨大的航空事故在8日凌晨突然襲來,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吉隆坡飛北京的MH370航班在起飛一個多小時後在雷達上消失,至今沒有被發現蹤跡。盡管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參與搜尋,但依舊沒有找到任何有效信息。

搜救工作依舊是第一位的,但馬航所面臨的財務困境已經由此愈加捉襟見肘。如果飛機最後被證實失事,那麼履行賠償義務可能致使這家已經近3年連續虧損的馬來西亞上市公司重組或倒閉。

馬來西亞航空在該國是國有企業,相當於馬來西亞的國家航空公司,成立於1937年,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自2004年該國的亞洲航空上市以來,馬航的日子就開始越來越艱難。亞航主營東南亞航線,策略是廉價機票。亞航的非國企低成本優勢突出,令馬航幾度採取措施自救,但由於工會組織強大,馬航想縮減成本的策略至今沒能成功。

股價遭遇暴跌

失聯航班事件發生在上周六,經過周末兩天的搜尋,失聯航班並沒有什麼消息。到了本周一,恐慌和擔憂席捲了整個亞洲市場,早盤開盤之後,多國重要股指顯著下跌,包括A股。上證指數周一暴跌2.86%,報收於1999點,跌破2000點大關。日經225指數周一下跌1.01%;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綜指當日下跌0.56%。

於馬來西亞吉隆坡交易所上市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股票在周一遭遇大跌,開盤跌幅高達16%,之後盤內收窄跌幅,至收盤下跌4%。該公司股票成為吉隆坡交易所換手最頻繁的股票,當天交易2.12億股。同為上市公司的馬來西亞機場控股公司的股票也下跌了3.8%,創自去年9月以來的最大跌幅。截至周二,該公司股票收於0.24馬來西亞林吉特/股。

作為馬來西亞貨幣的林吉特也受到事件的影響,兌美元下跌0.6%。截至周二收盤,1美元大約兌3.2853馬來西亞林吉特。

3月12日已經是客機失聯後的第五天,在多國多設備投入下依舊沒有下落的情形正在加重恐慌。馬航的股票盡管暫時穩定在0.24林吉特,但進一步的走勢依舊不太樂觀。

對此次客機失聯的原因,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猜測,尤其是對恐怖襲擊格外擔憂。循著恐怖襲擊的猜測,市場上出現了馬來西亞航空的股票被提前做空的消息。這種猜測並沒有太多的證據支持,只是根據馬航的股票近期都在下跌,以及馬航官網投資者關系欄目下的該股票走勢,自2月17日開始,馬航的股票就一直處於下跌通道。

但這種說法並沒有獲得更多的支持。一位香港對沖基金經理就認為,馬航股價的下跌可能更多的是源自其並不好看的業績報告。

對於提前做空的猜測也隨著兩名使用假護照登機者身份的曝光而弱化。根據馬來西亞政府公布的照片顯示,兩名使用假護照的人都是伊朗男青年,其中一名19歲,欲乘此航班輾轉偷渡去德國與母親相聚,是恐怖分子的幾率較小;另一名被曝光的使用者身份還在進一步核查。

連續3年虧損

馬航出現如此大的航空事故,讓人不得不關注這家公司本來的「質地」。根據馬航財報,該公司近三年的凈利潤都是負的。

馬航股票的這波下跌,剛好和其公布去年四季報業績的時間吻合。2月18日,馬航發布其2013年四季報,該公司去年四季度凈利潤為負的3.43億林吉特,約合1.04億美元;同比2012年四季度的虧損0.51億林吉特顯著加重。2013年全年馬航凈利潤共虧損11.7億林吉特,約合3.57億美元,是2012年全年虧損額的3倍。該公司2012年的凈利潤虧損4.33億林吉特,約合1.32億美元。2011年,該公司全年虧損25.2億林吉特,約合7.64億美元。

馬航業績的頹勢應該說起源於2004年,這10年間馬航都備受廉價航空公司的競爭壓力。馬航作為馬來西亞老牌航空公司,一直以服務好、安全記錄高為宣傳亮點,但其客流份額卻逐漸被後起之秀亞洲航空蠶食。

亞洲航空也是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亞航於2004年登陸馬來西亞交易所,發售7億新股,融資8億林吉特。該公司以經營東南亞廉價機票為特色,已經攻下了中國出遊東南亞的主要市場份額。根據去過東南亞旅遊及關注東南亞旅遊的中國旅客反映,他們對亞航更為熟悉,原因是票價比較便宜,推廣比較有力。

根據中國遊客的印象,亞航攻入中國市場是以搶購0元機票的方式開始的。早在幾年前,亞航就通過午夜放出0元東南亞短途航線機票的方式,籠絡了潛在客戶的需求。在票價方面,馬航普遍高於亞航,且在中國內地的推廣力度不及亞航。

與其國內風生水起的廉價航空公司亞航相比,馬航的國企身份似乎成了桎梏。亞航在經營廉價機票中能夠獲利,與保持較高票價依舊虧損的馬航形成鮮明對比,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公司運營成本。

馬航作為國有企業,運營成本較高,在面對去年年底燃油價格上漲的情況時顯得更加力不從心。馬航也想縮減其成本,減少虧損,但這項工作開展得十分不順利。其工會組織強大,對裁減人員和縮減工人工資及福利有較強保護,使得馬航削減成本之路基本泡湯。但多年來,馬航在經營不利的情況下獲得了政府的資金支持,還維持著國家航空公司的形象。

只是,在這次意外的航空事件之後,馬航可能面臨高額賠償,這有可能成為壓垮這家國企航空公司的最後那根稻草。

或再啟重組

馬航和亞航在其國內是前兩大航空公司,而且馬航也看到了亞航的成功,其挽救自身的工作也並非沒有做過。而亞航雖然是後起之秀,但也看中馬航佔有的市場份額,兩家航空公司在2011年曾有過換股的意向,但該筆交易很快在第二年徹底破裂。當時亞航的首席執行長費爾南德斯指責馬航工會阻礙了馬航迫切需要的運營調整。

事實上,馬航的振興之舉最早開始於2006年。馬航當時已經意識到與同行存在的成本差距,它需要在艙位產品、品牌推廣、定價、分銷和網路布局等方面進行改革。但是馬航歷次控製成本的改革都沒有成效,在近年虧損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需要靠政府資金支持來維持市場佔有率,亞航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對其他航空公司不公平。

除了馬航自身感受到的危機,各研究機構對馬航的收益率越來越不樂觀。在其投資者關系頁面下,有很多來自投資機構的研究報告。最近的一個報告是來自星展銀行署名Wang MingTek的題為《收益繼續下滑》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在結論處直言:「來自國內和地區的運營者競爭使得操作環境依舊具有挑戰性,繼續給馬航造成收益下行的壓力。馬航管理層已經暗示了他們預期的2014年收益依舊不容樂觀。同時,馬來西亞-印尼航空(Malindo Air)正在侵略性擴張,提供促銷機票。」

在自身已經深陷財務困境的情況下,馬航如何應對此次重大客機失聯問題還需要繼續關注。如果馬航面臨巨額賠償,其處境將變得異常艱難,除了倒閉之外,重組可能是各方更願意看到的出路。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柒』 馬航現在倒閉了沒有

目前(2015年10月28日),馬航(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是沒有倒閉的,只是2015年9月1日已經更改名字。

2015年9月1日,馬來西亞航空官方正式宣布公司換用全新的名稱——新馬航(MAB),當日0:15從香港飛抵吉隆坡的MH433航班成為新名稱啟用後的第一架航班。

相關重要事件:

停用航班號

2014年3月13日,馬航MH370航班失去聯系第6天,馬航宣布停用MH370/371航班號,以示對這架失聯客機所載人員的尊重。

2014年7月20日下午,馬航就MH17航班在烏克蘭墜毀事件發布第八份聲明,MH17這一航班號將從2014年7月25日起永久停用。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直飛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這一航線航班號碼將更換為MH19。

員工拒飛

2014年7月21日,馬來西亞全國空服員職工會主席依斯邁納沙魯丁指出,馬航在短短四個月內發生兩起重大空難,嚴重影響機組人員的心情,一些機組人員甚至拒絕飛行。

2014年3月8日發生的馬航MH370客機失聯事件,以及7月17日的馬航MH17客機被擊落,讓很多空服人員都感到無法接受。空服人員受到影響,機組人員因這些事故而士氣受挫。改變航線

2014年7月21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將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MH4航班航線由此前經飛烏克蘭上空修改為從敘利亞上空飛過。Flightradar24公司首席執行官Fredrik Lindahl強調,洲際航班並不經常取道敘利亞上空,而且7月20日當天,也沒有發現任何其他洲際航班從敘利亞上空飛過。

外媒評論稱,盡管MH4航班使用的是國際民航組織批準的一條路線,但新航線經過另一條戰爭沖突地區敘利亞,還是突顯了航空公司在亞洲和歐洲繁忙的航線之間尋找飛行通道的困難程度。不管馬航如何說,讓飛機從戰爭區域經過一直受到人們的嚴厲批評,美國聯邦航空署「強烈反對」美國航班取道敘利亞領空。

『捌』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重要事件

2014年3月13日,馬航MH370航班失去聯系第6天,馬航宣布停用MH370/371航班號,以示對這架失聯客機所載人員的尊重。
2014年7月20日下午,馬航就MH17航班在烏克蘭墜毀事件發布第八份聲明,MH17這一航班號將從2014年7月25日起永久停用。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直飛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這一航線航班號碼將更換為MH19。 2014年7月21日,馬來西亞全國空服員職工會主席依斯邁納沙魯丁指出,馬航在短短四個月內發生兩起重大空難,嚴重影響機組人員的心情,一些機組人員甚至拒絕飛行。
2014年3月8日發生的馬航MH370客機失聯事件,以及7月17日的馬航MH17客機被擊落,讓很多空服人員都感到無法接受。空服人員受到影響,機組人員因這些事故而士氣受挫。 2014年7月21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將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MH4航班航線由此前經飛烏克蘭上空修改為從敘利亞上空飛過。Flightradar24公司首席執行官Fredrik Lindahl強調,洲際航班並不經常取道敘利亞上空,而且7月20日當天,也沒有發現任何其他洲際航班從敘利亞上空飛過。
外媒評論稱,盡管MH4航班使用的是國際民航組織批準的一條路線,但新航線經過另一條戰爭沖突地區敘利亞,還是突顯了航空公司在亞洲和歐洲繁忙的航線之間尋找飛行通道的困難程度。不管馬航如何說,讓飛機從戰爭區域經過一直受到人們的嚴厲批評,美國聯邦航空署「強烈反對」美國航班取道敘利亞領空。 2014年8月,馬來西亞計劃將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退市,全部收歸國有,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Khazanah將收購該航空公司其餘全部股份。 8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宣布將在內部實行「徹底檢查」,表示將在被政府投資基金接管後完全私有化。馬來西亞國庫控股擁有馬航70%的股份,其表示將收購所有小股東的股份,並在本月底敲定一項重組計劃。
2014年11月6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以93.98%贊成票通過馬航國有化議案。在獲得大多數股東同意後,馬航最大股東國庫控股(Khazanah)將透過選擇性削資和資本回退,即每股回退馬幣27分或總價約14億令吉(約25.2億元人民幣),將馬航國有化及除牌,以展開重組計劃。
馬航主席諾尤索夫在特大結束後受訪時說,馬航將從2015年7月1日開始執行重振方案。「正如所知,我們已宣布12項措施和時間表,我們將逐步進行這些工作。」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馬航)2014年11月6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國庫控股之前宣布的重組計劃包括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來接管馬航的資產和業務,以及裁退30%或6000名員工。
中新社吉隆坡2015年4月3日電,馬航新股東國庫控股將不會屈服於馬航職工會的壓力,堅持按原計劃開始裁員,裁員人數將達到6000人。
此間財經日報The Edge3日報道說,裁員將從管理層開刀,國庫控股說,重組計劃循序漸進,將無可逆轉。
數據顯示,馬航過去三年虧損逾41億馬幣,2014年由於MH370失聯和MH17墜毀兩起空難事故,更讓馬航雪上加霜,2014年虧損將超過10億馬幣。
在馬航重組計劃下,馬航將歸屬「舊公司」,重組的馬航將歸於「新公司」,新公司將於2015年7月1日正式生效。馬航董事局宣布馬航新聘任的新董事經理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慕勒也將提前在5月1日上任
馬航有約2萬名員工,裁員約占馬航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2014年12月4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在吉隆坡宣布,從12月15日上午8時起正式停牌。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上市生涯進入倒計時。這意味著下周五(12日)將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股票在交易所中上市的最後一天,一旦過了下周五下午5時,將無法再買賣馬航股票。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在此間發表聲明表示,由大股東國庫控股提出的每股27仙資本回退計劃,將在17日除權,在以後十天內進行每股27仙資本回退。截至周四閉市,馬航股價報26.5仙,平盤作收,全天有3496萬股股票換手。 2015年6月1日,馬航發布全面重組計劃,被解僱員工或高達6000人。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馬航)1日以郵件形式向員工發布了全面重組計劃,預計大約有6000名職員將被解僱。
法新社分析稱,這是馬航新任首席執行官穆勒在改革方面「邁出的第一步」。穆勒此前說,他會確保所有被裁人員「在無損尊嚴的情況下離開」。
郵件稱,馬航將會提供至少1.4萬個工作崗位,但是2015年,馬航一共有約2萬名員工。郵件中並沒有提及具體的數字。重組之後,新馬航將於9月1日開始正式運作。新馬航將削減飛往西方國家的長途航班,更專注於區域中程航線。據了解,馬航在此前三個財年業績均出現巨額虧損,而2014年接連發生的兩起空難事故更令馬航雪上加霜。此前專家認為,迫於經營壓力,馬航不得不進行重組,並希望通過重組走出困境。故引發馬航退出交易。

『玖』 馬來西亞的經濟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為了使經濟多樣化,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減少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因此,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上世紀70年代前,馬來西亞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同時實施馬來民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旨在實現消除貧困、重組社會的目標。
1987年起,經濟連續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1991年提出「2020宏願」的跨世紀發展戰略,旨在2020年將馬建成發達國家。重視發展高科技,啟動了「多媒體超級走廊」、「生物谷」等項目。
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經濟出現負增長。通過穩定匯率、重組銀行企業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基本恢復並保持中速增長。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下降,政府為應對危機相繼推出70億令吉和600億令吉刺激經濟措施。2009年納吉布總理執政後,採取了多項刺激經濟和內需增長的措施。如今經濟逐步擺脫金融危機影響,企穩回升勢頭明顯。2010年公布了以「經濟繁榮與社會公平」為主題的第十個五年計劃,並出台「新經濟模式」,繼續推進經濟轉型。
國際貿易,促進了航線在相鄰的馬六甲海峽,與製造的關鍵環節。馬來西亞是一個農業與自然資源出口國,石油是主要的出口。馬來西亞曾經是錫的最大生產國,橡膠在世界棕櫚油。製造業在國家的經濟影響很大,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經開始遠離它。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商。
吉隆坡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維持在或低於3%的通貨膨脹率及失業率,加上其充足的外匯儲備及較小的外債使類似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經濟蕭條再次發生在馬來西亞的可能性變得非常小。
馬來西亞主要的股票市場是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英文:Bursa Malaysia Berhad)及MASDAQ(科技股市)。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碟驅動器生產國。 普騰汽車在國內外的銷量也與日俱增。 鋼鐵等重工業仍然是馬來西亞的經濟支柱之一。 膠乳和橡膠工業都是馬來西亞的經濟強項。 2013年馬來西亞主要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3166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553美元通貨膨脹率2.1%對外貿易總額4401億美元外匯儲備1349億美元匯率1美元≈3.2林吉特(表格數據資料參考資料來源於: ) 馬來西亞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工業,重點發展電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和紡織品等。2006年製造業銷售收入5113億令吉,增長11.2%,;就業人數108萬。馬來西亞的工業主要是原料主導型的加工工業,近些年來,在電子,汽車以及鋼鐵方面發展非常迅猛。馬來西亞工業發展很快,從事工業的就業人數也逐漸增多。如今,馬來西亞將出口導向型作為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將工業發展成為技術密集型工業,增加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因此,在建築業,製造業和電子業都取得長足發展。
馬來西亞是生產及出口半導體、視聽器材、空調、橡膠產品及人造油產品,並居於領導地位的國家。馬來西亞工業經過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馬來西亞工業以汽車、電子、機械製造等比較發達。國產小汽車在東亞一帶享有盛譽。馬來西亞也把重點放在推介資訊科技上,它以多媒體超級走廊宏願計劃大舉開放通訊市場、網上資訊服務、電子商務、數碼廣播科技。 馬來西亞製造業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生產部門,近30年來,馬來西亞製造業發展迅速,2010年製造業總產值約為2641.7億美元,增加值為539.1億美元,佔GDP的比重達22.5%。馬來西亞製造業以食品製造、電子電器業、木製品業、煉油業、橡膠產品業和非金屬礦產品業為主。
在製造業各行業中,精煉石油產品、化工產品、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和動植物油脂製造(主要指棕油製品)是2010年馬來西亞GDP的主要貢獻行業。這四個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為238.7億美元,占製造業的比重達到44.2%。
電子製造業
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發展迅速,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主要涵蓋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消費電子產品製造、計算機和周邊設備、通訊設備製造等領域。2010年,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總產值539.7億美元,增加值為96.4億美元,占製造業的比重為17.9%,從業人員31.4萬人。其中,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產業總產值為284.1億美元;消費電子產品製造產業總產值為125.8億美元;計算機和周邊設備製造產業總產值為94.1億美元;通訊設備製造產業總產值為35.7億美元。世界上有1/3的半導體是在馬來西亞的檳城裝配的,眾多的電子供應商、采購商和製造商聚集在檳城,使今日的檳城有「東方矽谷」之稱。
汽車產業
在馬來西亞,汽車工業被認為是最重要、最具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2011年,馬來西亞汽車銷量達到60萬輛,位居印度尼西亞、泰國之後,是東盟第三大汽車市場。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個汽車製造商:寶騰(Proton)、派洛多(Peroa)和韓國KIA。其中,寶騰是馬來西亞民族汽車工業的標志,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公司,而派洛多是馬來西亞於1993年成立,主要同日本的大發、豐田合作,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汽車品牌。馬來西亞汽車市場是由馬來西亞民族汽車控制著,寶騰和派洛多每年占據該國90%的汽車市場份額,這是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的一大特點。此外,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的另一特點是乘用車銷量遠高於商用車,2011年馬來西亞乘用車銷量達53.5萬輛,而商用車僅為6.5萬輛。數據顯示,2010年馬來西亞汽車產業總產值達到70.3億美元,其中乘用車總產值為69.7億美元,商用車總產值為0.6億美元。 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油棕、橡膠、熱帶水果等。糧食自給率約為70%。2010年農業總產值為1046億林吉特,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3%,就業人口147.5萬。盛產熱帶林木。漁業以近海捕撈為主,2011年魚類捕撈量為52.6萬噸。
2006年9月,馬政府向國會提交2007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總收入1348億令吉,總支出1594億令吉,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06年的3.5%降至2007年的3.4%。
截至2006年底,外債總額512億美元。截至2007年3月,馬外匯儲備為873億美元,是短期外債的9.1倍,可支付進口8.1個月。 稱呼
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稱呼他們時並不以他們的姓作為稱呼。馬來人的名字可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中間隔著「bin」或「binti」,有時會省略。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男士:中間就用「bin」,而女士則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
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有人封號的人可直接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見面禮
傳統的馬來人見面禮十分獨特。他們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來西亞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進餐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用餐時若看到餐桌上有一個大大的水壺時,別誤以為是裝著飲用水的茶壺,其實裡面的水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
拜訪
在馬來西亞,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到馬來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盤腿而坐,女性則應把腿偏向左邊而坐。
其他禁忌或禮節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對他們不敬的舉止。馬來人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腳底對著人是對別人的侮辱。
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稱為馬來西亞語,一種標准化的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雖然在1969年種族騷亂後,馬來語成為主要語言。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活躍的第二語言。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准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馬來西亞英語也廣泛使用在企業,並使用大馬式英語(Manglish),這是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及泰米爾語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錯誤使用馬來語,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大馬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馬來西亞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為規范華語使用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於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根據馬財政部統計,截至2003年8月,馬個人存款占銀行存款總額58%,年增長率6%。根據馬能源、通訊和多媒體部統計,截至2004年6月,固定電話用戶454.7萬人;行動電話用戶1240.8萬人,城市和鄉村中的固定電話擁有率為23%和12%,行動電話擁有率為53%和12%。截至2006年4月,馬電腦用戶420萬人,互聯網使用人數佔40%。
馬來西亞房價世界排名第99位,租金卻是第9位,相對於新加坡高昂的開銷,馬來西亞不僅地理位置理想還有眾多優惠政策,「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以其較低的門檻、較簡易的程序和較優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國外人士到馬來西亞置業定居、購房投資。2011年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每月4025令吉。 截至2010年,全國共有32979名醫生,137所醫院。1986年馬發現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2006年6月,馬共發現艾滋病患者5830人。2010年人均壽命男性為71.9歲,女性為77歲,嬰兒死亡率6.8‰。
根據馬來西亞衛生部統計,2003年,全國平均每1377人1名醫生,共有病床34089張。2006年人均壽命74.1歲。 馬來西亞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祖國報》《馬來前鋒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華文的《星洲日報》《光華日報》《南洋商報》等。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台屬官辦,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電台建於1963年,用馬來語、英語、印度尼西亞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
馬來西亞電視台屬官辦,建於1963年,設有兩個公共無線電視頻道(國營電視台)TV1、TV2,無線電視TV1使用馬來語播放節目,而TV2則使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各個族群的觀眾服務。另外還擁有四家私營無線電視台的首要媒體集團。旗下包括使用華語和英語的八度空間電視台(8TV)、國民電視(NTV7)、以及使用馬來語的TV3與TV9。首要媒體集團和馬來西亞電視台並沒有開辟以中文節目為主的免費電視頻道,馬來西亞現有的6個免付費電視頻道所播出的節目都需要和馬來人和印度裔一起共用。另外馬來西亞也在1996年開辦了Astro集團,該公司主要提供管理服務於旗下子公司,包括收費電視服務,電台廣播服務等等。 馬來西亞政府努力塑造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推行「國民教育政策」,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比較普遍,有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2007年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91.9%,入學率71.5%。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1130萬冊.
小學學校分為三種。第一是以馬來文為主的國民小學;然後還有以華文或淡米文為主的國民型小學。而中學則分為兩種,既是國民中學5年制和以華文為教育體系的華文獨立中學6年制。國民中學普遍為5年制,即中一至中五,但有中學預備班與大學先修班。等級分為初和高中。初中時報考(PMR)高中科班制即分為理,商和文科,高中報考SPM,國民大學先修班則分為兩種即中六和Matric預科班。中六報考STPM,預科班以學期鑒定。大馬現有61所獨中,每所獨中皆分為高、初中等級,並於初中三及高中三報考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初中及高中統一考試初中學生統一課程,而高中則分學科班級上課。學科班級普偏上分理科和文商,有條件的獨中也開辦技職教育班。從中學至大學,可通過不同途徑即私立學院所開辦的A-Level,大學基礎班,專業文憑。
1997 年馬來西亞政府通過了《私立教育法》,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馬來西亞有10 所高等公立大學,4 所外國大學分校,652 所私立學院 ( 其中 79 所私立學院提供 3 + 0.2 + 1 等雙聯課程) .私立教育機構每年招收的學生有幾十萬名,為了保障質量,馬來西亞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國家學術鑒定局 (LAN),對私立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學費以及師資水平進行監督和調控。馬來西亞著名公立大學有馬來亞大學,2013QS亞洲排名32,世界排名167;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等2013QS亞州大學前100強,五所馬來西亞高校列於其中。 馬來西亞羽毛球項目較突出,是羽毛球界的五大強國之一(丹麥、中國大陸、韓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歷代皆有人才出,李宗偉,華裔,男子單打選手。從1998年開始代表馬來西亞出外參加比賽,在2003年在大馬衛星羽球賽贏得首個冠軍。常被拿來與中國林丹、印尼陶菲克和丹麥的皮特·蓋德並列為四大天王。李宗偉如今仍然是中國羽毛球男子單打的有力對手。
馬來西亞至今未獲得過奧運金牌,羽毛球是大馬唯一贏過奧運獎牌的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拉昔夫與耶萊尼兄弟奪得男雙銅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謝順吉與葉錦福贏得男雙銀牌,拉錫德摘取男單銅牌。李宗偉與林丹,兩人在2008年與2012年連續2屆奧運會雙雙闖入男單決賽,李宗偉連續2次都遺憾獲得銀牌。
馬來西亞選手曾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奪得8枚金牌、17枚銀牌和17枚銅牌,無論是金牌數還是獎牌總數都創造了該國代表團亞運會歷史最好成績。上述8枚金牌分別來自保齡球(3枚)、羽毛球(1枚)、武術(1枚)、帆船(1枚)、壁球(2枚)。
馬來西亞足球協會在2004年正式推展馬來西亞超級足球聯賽,並希望能夠藉助有關的足球聯賽提高馬來西亞的足球水平。 馬來西亞民航主要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經營,有飛機110餘架,開辟有航線113條,其中80條為國際航線。1996年11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亞洲航空公司投入運營。全國共有機場37個,其中有5個國際機場:吉隆坡國際機場、檳城、浮羅交怡、哥打基那巴魯和古晉。 馬來西亞共有118座機場,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大馬的國家航空公司是馬來西亞航空,提供國際與國內航班,此外有兩家馬來西亞籍的航空公司飛航。

『拾』 馬航會倒閉嗎

馬航的國企之痛:巨額賠償將迫使其倒閉或重
一場巨大的航空事故在8日凌晨突然襲來,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吉隆坡飛北京的MH370航班在起飛一個多小時後在雷達上消失,至今沒有被發現蹤跡。盡管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參與搜尋,但依舊沒有找到任何有效信息。

搜救工作依舊是第一位的,但馬航所面臨的財務困境已經由此愈加捉襟見肘。如果飛機最後被證實失事,那麼履行賠償義務可能致使這家已經近3年連續虧損的馬來西亞上市公司重組或倒閉。

馬來西亞航空在該國是國有企業,相當於馬來西亞的國家航空公司,成立於1937年,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自2004年該國的亞洲航空上市以來,馬航的日子就開始越來越艱難。亞航主營東南亞航線,策略是廉價機票。亞航的非國企低成本優勢突出,令馬航幾度採取措施自救,但由於工會組織強大,馬航想縮減成本的策略至今沒能成功。

股價遭遇暴跌

失聯航班事件發生在上周六,經過周末兩天的搜尋,失聯航班並沒有什麼消息。到了本周一,恐慌和擔憂席捲了整個亞洲市場,早盤開盤之後,多國重要股指顯著下跌,包括A股。上證指數周一暴跌2.86%,報收於1999點,跌破2000點大關。日經225指數周一下跌1.01%;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綜指當日下跌0.56%。

於馬來西亞吉隆坡交易所上市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股票在周一遭遇大跌,開盤跌幅高達16%,之後盤內收窄跌幅,至收盤下跌4%。該公司股票成為吉隆坡交易所換手最頻繁的股票,當天交易2.12億股。同為上市公司的馬來西亞機場控股公司的股票也下跌了3.8%,創自去年9月以來的最大跌幅。截至周二,該公司股票收於0.24馬來西亞林吉特/股。

作為馬來西亞貨幣的林吉特也受到事件的影響,兌美元下跌0.6%。截至周二收盤,1美元大約兌3.2853馬來西亞林吉特。

3月12日已經是客機失聯後的第五天,在多國多設備投入下依舊沒有下落的情形正在加重恐慌。馬航的股票盡管暫時穩定在0.24林吉特,但進一步的走勢依舊不太樂觀。

對此次客機失聯的原因,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猜測,尤其是對恐怖襲擊格外擔憂。循著恐怖襲擊的猜測,市場上出現了馬來西亞航空的股票被提前做空的消息。這種猜測並沒有太多的證據支持,只是根據馬航的股票近期都在下跌,以及馬航官網投資者關系欄目下的該股票走勢,自2月17日開始,馬航的股票就一直處於下跌通道。

但這種說法並沒有獲得更多的支持。一位香港對沖基金經理就認為,馬航股價的下跌可能更多的是源自其並不好看的業績報告。

對於提前做空的猜測也隨著兩名使用假護照登機者身份的曝光而弱化。根據馬來西亞政府公布的照片顯示,兩名使用假護照的人都是伊朗男青年,其中一名19歲,欲乘此航班輾轉偷渡去德國與母親相聚,是恐怖分子的幾率較小;另一名被曝光的使用者身份還在進一步核查。

連續3年虧損

馬航出現如此大的航空事故,讓人不得不關注這家公司本來的「質地」。根據馬航財報,該公司近三年的凈利潤都是負的。

馬航股票的這波下跌,剛好和其公布去年四季報業績的時間吻合。2月18日,馬航發布其2013年四季報,該公司去年四季度凈利潤為負的3.43億林吉特,約合1.04億美元;同比2012年四季度的虧損0.51億林吉特顯著加重。2013年全年馬航凈利潤共虧損11.7億林吉特,約合3.57億美元,是2012年全年虧損額的3倍。該公司2012年的凈利潤虧損4.33億林吉特,約合1.32億美元。2011年,該公司全年虧損25.2億林吉特,約合7.64億美元。

馬航業績的頹勢應該說起源於2004年,這10年間馬航都備受廉價航空公司的競爭壓力。馬航作為馬來西亞老牌航空公司,一直以服務好、安全記錄高為宣傳亮點,但其客流份額卻逐漸被後起之秀亞洲航空蠶食。

亞洲航空也是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亞航於2004年登陸馬來西亞交易所,發售7億新股,融資8億林吉特。該公司以經營東南亞廉價機票為特色,已經攻下了中國出遊東南亞的主要市場份額。根據去過東南亞旅遊及關注東南亞旅遊的中國旅客反映,他們對亞航更為熟悉,原因是票價比較便宜,推廣比較有力。

根據中國遊客的印象,亞航攻入中國市場是以搶購0元機票的方式開始的。早在幾年前,亞航就通過午夜放出0元東南亞短途航線機票的方式,籠絡了潛在客戶的需求。在票價方面,馬航普遍高於亞航,且在中國內地的推廣力度不及亞航。

與其國內風生水起的廉價航空公司亞航相比,馬航的國企身份似乎成了桎梏。亞航在經營廉價機票中能夠獲利,與保持較高票價依舊虧損的馬航形成鮮明對比,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公司運營成本。

馬航作為國有企業,運營成本較高,在面對去年年底燃油價格上漲的情況時顯得更加力不從心。馬航也想縮減其成本,減少虧損,但這項工作開展得十分不順利。其工會組織強大,對裁減人員和縮減工人工資及福利有較強保護,使得馬航削減成本之路基本泡湯。但多年來,馬航在經營不利的情況下獲得了政府的資金支持,還維持著國家航空公司的形象。

只是,在這次意外的航空事件之後,馬航可能面臨高額賠償,這有可能成為壓垮這家國企航空公司的最後那根稻草。

或再啟重組

馬航和亞航在其國內是前兩大航空公司,而且馬航也看到了亞航的成功,其挽救自身的工作也並非沒有做過。而亞航雖然是後起之秀,但也看中馬航佔有的市場份額,兩家航空公司在2011年曾有過換股的意向,但該筆交易很快在第二年徹底破裂。當時亞航的首席執行長費爾南德斯指責馬航工會阻礙了馬航迫切需要的運營調整。

事實上,馬航的振興之舉最早開始於2006年。馬航當時已經意識到與同行存在的成本差距,它需要在艙位產品、品牌推廣、定價、分銷和網路布局等方面進行改革。但是馬航歷次控製成本的改革都沒有成效,在近年虧損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需要靠政府資金支持來維持市場佔有率,亞航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對其他航空公司不公平。

除了馬航自身感受到的危機,各研究機構對馬航的收益率越來越不樂觀。在其投資者關系頁面下,有很多來自投資機構的研究報告。最近的一個報告是來自星展銀行署名Wang MingTek的題為《收益繼續下滑》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在結論處直言:「來自國內和地區的運營者競爭使得操作環境依舊具有挑戰性,繼續給馬航造成收益下行的壓力。馬航管理層已經暗示了他們預期的2014年收益依舊不容樂觀。同時,馬來西亞-印尼航空(Malindo Air)正在侵略性擴張,提供促銷機票。」

在自身已經深陷財務困境的情況下,馬航如何應對此次重大客機失聯問題還需要繼續關注。如果馬航面臨巨額賠償,其處境將變得異常艱難,除了倒閉之外,重組可能是各方更願意看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