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大基因上市是直接ipo還是借殼
華大基因上市是直接ipo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發行結果公告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以下簡稱「本次發行」)的申請已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可[2017]1023號文核准,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發行人的股票簡稱為「華大基因」,股票代碼為「300676」。
本次發行採用網下向符合條件的投資者詢價配售(以下簡稱「網下發行」)和網上向持有深圳市場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的社會公眾投資者定價發行(以下簡稱「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發行人和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綜合考慮發行人基本面、市場情況、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資金需求以及承銷風險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13.64元/股,發行數量為4,010萬股。 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 2,810 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70.07%;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1,200萬股,占本次發行總股數的29.93%。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401萬股,占本次發行總股數的10%;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3,609萬股,占本次發行總股數的90%。
本次發行的網上、網下認購繳款工作已於2017年7月7日(T+2日)結束。
一、新股認購情況統計
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供的數據,對本次網上、網下發行的新股認購情況進行了統計,結果如下:
(一)網上新股認購情況
1、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股份數量(股):36,042,623
2、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的金額(元):491,621,377.72
3、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股):47,377
4、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金額(元):646,222.28
(二)網下新股認購情況
1、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股份數量(股):4,006,579
2、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金額(元):54,649,737.56
3、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股):3,421
4、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金額(元):46,662.44
放棄認購的網下投資者具體名單如下:
序號 網下投資者 配售對象 初步獲配股數 獲配金額 放棄認購股數
(股) (元) (股)
1 張志強 張志強 311 4,242.04 311
2 蔡耀平 蔡耀平 311 4,242.04 311
3 楊錦紅 楊錦紅 311 4,242.04 311
4 金愛娟 金愛娟 311 4,242.04 311
5 朱燁東 朱燁東 311 4,242.04 311
6 林曉斌 林曉斌 311 4,242.04 311
7 汪萍 汪萍 311 4,242.04 311
8 鄧小兵 鄧小兵 311 4,242.04 311
9 洪篤炯 洪篤炯 311 4,242.04 311
10 丘國強 丘國強 311 4,242.04 311
11 黃長遠 黃長遠 311 4,242.04 311
合計 3,421 46,662.44 3,421
二、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包銷情況
網上、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股數全部由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包銷,本次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包銷股份的數量為50,798股,包銷金額為692,884.72元,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包銷比例為0.1267%。
2017年7月11日(T+4日),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將包銷資金與網上、
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資金扣除保薦承銷費用後一起劃給發行人,發行人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交股份登記申請,將包銷股份登記至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指定證券賬戶。
三、保薦機構(主承銷商)聯系方式
網上、網下投資者對本公告所公布的發行結果如有疑問,請與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系。具體聯系方式如下:
聯系人:股票資本市場部
聯系電話:010-60833640
發行人: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保薦機構(主承銷商):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7月11日
B. 華大基因一年半估值縮水38億是怎麼回事
金陵晚報消息,作為基因領域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的招股書於3月14日晚間更新,並再度叩關A股。從相關數據看,雖然這家公司一度被VC、PE擠破門檻,但在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所謂「神一般存在」的評價已大打折扣。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按照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華大基因目前總股本3.6億股,公司擬募資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4000萬股。簡單測算,公司IPO募資計劃中的估值為42.5元/股,其目前總估值約為153億元。相比一年半以前,估值縮水38億元。
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這固然與投資機構起初的盲目樂觀有關,但從財務數據看,華大基因的業績也並非外界想像中那麼光鮮。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以及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和35001.75萬元。公司2015年凈利增長3.6倍,這是因為公司前身華大醫學於2014年12月啟動與華大科技的重組,華大控股、華大三生園將其持有的華大科技合計57.6225%的股權評估作價對華大醫學進行增資。
而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資料,2012-2014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173萬元、1.36億元、2812萬元,其中2014年凈利潤較上年下滑79.3%。對於如此大的業績波動,華大基因此前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詳細原因。而在這次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的凈利潤變成了5852.98萬元。
前述投資界人士推測,可能華大基因獨立發展的業績表現跟不上公司一路飆升的估值,控股股東才啟動了2014年底的重組。
追溯過往,2010年,華大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台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3年,華大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二代基因測序儀的生產能力。
這也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兩種聲音:一說華大基因是「騰訊」,有著強大的生物學領域創新技術;一說華大基因是「基因界的富士康」,一家基因測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已。
競爭對手正在謀求上市
近些年,基因市場被投資界熱捧,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華大基因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大客戶中,美年大健康位列第二大客戶,采購額5739.55萬元,佔比3.35%。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之一,美年大健康對基因檢測服務有旺盛需求。然而,《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旗下已經自設基因檢測服務公司美因基因,並且已經在2016年11月順利融資1.67億元。
此外,華大基因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2016年該板塊收入達9.29億元,佔比54.62%。而在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中,貝瑞和康一直被視為華大基因有力的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貝瑞和康也在謀求上市。據上市公司*ST天儀(原天興儀表)2017年3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貝瑞和康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4.46億元、9.22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1.42億元。
可見,貝瑞和康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285.63%。另外,在主要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方面,貝瑞和康9.2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華大基因的9.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證監會就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發出《問詢函》,總共提出了59個疑問要求華大基因解釋。證監會表示,華大基因歷史上重組較多,主要通過收購股權和資產的方式,將華大控股下屬一些板塊納入發行人體系。因此,證監會要求華大基因說明:是否在資產、人員、機構、財務、業務等方面是否均獨立於關聯方。
對於外界疑問,《金證券》記者曾多次致電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傳送給公司郵箱的采訪提綱也無人回復。
C. 華大基因開盤跌停原因何在
經過此前產前基因檢測引發的爭議、華大基因科學家學歷是高中被質疑,以及「王德明舉報華大基因弄賄賂主政官員、騙套上億國有資產」等利空發酵,加上今天迎來2.01億股解禁,華大基因早盤跌停。
7月16日周一,華大基因開盤跌停,股價跌至92.3元。
華大方面則出面辟謠,稱舉報內容絕大多數是假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市值大幅縮水 業績預告不佳
華大基因在上市之初是明星股,上市之後市值一度沖破千億,股價最高達到261元。
自2017年11月14日股價達到最高點後,華大基因股價便進入下行通道,截至7月16日發稿時,每股已跌至92.3元,市值僅剩下369.3億元。
業績方面,華大基因2018年上半年預計盈利1.95億元-2.15億元,同比增長僅有2.06%-12.53%。
以中報凈利潤上限2.15億來算,華大基因目前的PE仍舊超過100倍,而A股同類公司貝瑞基因的PE僅為60倍;如果說龍頭應該有溢價,那麼看看美國基因公司illumina,其作為全球基因龍頭企業,估值也僅為70倍左右。
此外,華大基因於今日(7月16日)迎來2.01億股解禁,占總股本比例50.17%,累計解禁金額193.94億元,解禁股類型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
D. a股中有和華大基因一樣的股票嗎
道富投資為您解答:
沒有!
據公司人士介紹,華大基因現具備每秒運行157萬億次的超級計算能力,數據存儲量達12.6PB,基因測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公司旗下子公司華大醫學、華大健康開展了兩輪融資,引來上百家機構的追捧。不過,對於何時上市的細節問題,華大基因方面委婉表示「目前不方便回應」。
據悉,華大基因旗下擁有科技、健康、農業、信息四大塊資產,計劃上市募集4億美元,但目前尚未確定哪些資產將納入上市公司。在健康方面,華大基因的基因測序產品為產前檢測、宮頸癌篩查等健康服務。截至2013年3月初,華大完成近10萬例無創產前基因檢測。
E. 華大基因股票上市了嗎
華大基因近期即將上市。
根據華大基因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提示公告顯示:投資者可以在2017年7月5日(T日)進行網上申購和網下申購。
資料來源:巨潮資訊網
F. 華大基因市值腰斬,到底是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
基因界的紅毛葯酒!
就是靠忽悠!
G. 華大基因一周宣布三度增持有何意義
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最近1個多月因頻頻爆出負面消息股價持續下跌。7月23日晚間,公司宣布再度增持,這次出手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汪建。
華大基因高管紛紛增持背後是股價的持續下跌。6月14日,「獨孤九劍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布文章,實名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
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報道了去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男嬰,認為該男嬰的不幸降臨和當時負責產檢的醫院和提供無創DNA檢查的華大基因有關。
另外,7月16日也是華大基因巨額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數量為2.06億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51.6%。按解禁前一天收盤價計算,華大基因解禁股市值約為211億元。
「舉報門」至今,華大基因股價已下跌逾37%。7月16日解禁日之後曾連續兩日跌停,7月23日跌幅為3.63%,報收76元。華大基因總市值已由最高時的突破1000億元縮水至304.08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網
H. 華大基因市值破千億到底是高還是低
華大基因昨日盤中市值突破1000億元,躋身到A股市值前列,關於華大基因估值的問題再次引起爭論。是高是低,問題在於你是什麼樣的投資者。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有更牛的一家公司橫空出世,或者有比現在更高明的技術出現,誕生新的行業巨頭。但是大多數投資者都沒有辦法猜測到這一點,總不能因為將來可能會出現新公司,而放棄布局一個有潛力的行業。
華大基因是個現象級企業,這家公司的熱度從沒退卻,一直在輿論前沿,即使還沒有什麼營業收入,即使在靠論文賺錢的階段,也總能吸引到公眾關注。一方面是因為這家公司從事的基因行業,在普通人眼中屬於高科技,另一方面是領導人意興盎然的作風。
還未上市時,華大基因就吸引了不少PE入資,估值一點都不低。從2012年年底開始,有超過50家投資人入股華大基因(包含原華大醫學與原華大科技),共計投資高達72.15億元。華大基因現在的市值證明了這些投資人的眼光,普遍有超過4倍的收益。
華大基因主要營業收入來自生育健康類服務、基礎科研類服務、復雜疾病類服務和葯物研發類服務四大業務板塊,營收的大部分來自前兩者,其中基礎科
研類服務是華大基因的發家之本,但是近年來和競爭對手相比營收優勢已不明顯。眾人最看好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增長迅速,也是華大基因能有如此高估值的最重
要原因。但華大基因認為他們在科研方面積累的優勢,持續的高科研投入,可以幫他們完成和競爭對手非一個維度的優勢。
作為對比,內地資本市場上和華大基因業務最為相似的貝瑞基因,在華大基因最近一波上漲同時,基本按兵不動。可以理解為市場給予龍頭高估值,也可以理解為市場對一個高研發投入的公司的認可。但如果是謹慎的投資者,也可以理解為,華大基因已偏離基本面。
肯定是高了。
I. 華大基因股票漲多少了
經查證核實,300676華大基因股票最高價260元,已經上漲10多倍了,建議出局觀察、等待調下來再低吸進場操作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