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索尼影視娛樂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中金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2025-08-04 21:09:36

索尼影視娛樂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9-11 10:09:14

『壹』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的黑客事件

2014年11月末,社交網站Reddit上一位用戶公布了索尼影業員工電腦顯示的畫面,畫面文字標題註明「被#GOP攻陷」,下方的文字威脅稱,已從索尼影業獲得大量敏感文件,其中一些在打包壓縮後被發送到公開互聯網上,如果索尼必須在必須在格林尼治標准時間11月24日下午11點滿足他們的要求,否則將公布更多的文件(尚不清楚黑客們提出了什麼要求)。最後,黑客組織還附上索尼影業泄密信息的鏈接。
這位Reddit用戶稱,他曾經在索尼影業工作過,這張圖片來自仍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好友。針對此事,索尼影業在電影網站Deadline上發表聲明稱:「我們正在調查這起IT事件。」
北京時間12月9日晚間消息,信息安全公司FireEye旗下Mandiant部門創始人凱文·曼迪亞(Kevin Mandia)認為,索尼影業遭遇的黑客攻擊是企業無法避免的。此外,黑客發動攻擊的地點已被鎖定至泰國曼谷一家豪華酒店。
曼迪亞對索尼影業CEO邁克爾·林頓(Michael Linton)表示,此次攻擊是「前所未有」的,而其他公司在面對這樣的攻擊時也不會比索尼做得更好,因為此次攻擊的目的就是摧毀索尼影業的內網系統。
2014年12月15日消息,索尼影業日前向各媒體發送長達3頁的公開信,要求新聞機構不要公布已被黑客盜取的公司私人信息。索尼明確表示「不同意新聞媒體佔有、評論、復制、散播、公布、上傳、下載或利用被盜信息」,收到此信的媒體應確認他們銷毀了這些備份。索尼稱,如果媒體機構不理會,該公司將「別無選擇,必定追究你們使用和散播泄露信息導致的損害和損失責任」 。
2014年12月17日,索尼影業的一份公告中表示,由於受到暴力威脅,因此將取消電影《刺殺金正恩》(The Interview)在影院的上映。索尼影業考慮通過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提供這部電影的點播服務。 2014年12月23日,據國外媒體報道,索尼黑客事件波及面此前已經從媒體渠道擴展到微博客社區Twitter用戶,而現在這把火更是燒到了Twitter自身。索尼律師已經發出威脅性警告,如果這家社交網路公司不封殺分享有關這次黑客事件的用戶賬號,索尼將訴諸法律行動。

『貳』 索尼電影公司是美國的嗎

sony影業其實就是原來的「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在1989年被sony收購了。
它本來就是好萊塢的傳統老牌公司,當然是美國的了,只是現在由sony控股。

『叄』 美國SONY索尼影視娛樂公司不是日本的嗎

鼠飈氨↓

鏈接:diu./www.ujust.cn?jgxb
理辦法:
1、電池失效:如果進入BIOS主界面系統時間不對,則說明主板電池失效,導致電腦調用CMOS默認參數,如果與本機硬體環境不符,則無法正常啟動電腦。可購置主板電池進行替換,再開機連按DEL鍵(筆記本為F2或指定的其它熱鍵)進入CMOS界面,並重新設置正確的參數,最後按F10保存退出重啟。
2、配置錯誤:由於人工配置CMOS參數與本機硬體環境不符,也會出現此種情況。一般情況下,可根據屏幕黑底白字的提示信息,按F1鍵跳過非致命錯誤直接啟動電腦,或按DEL鍵進入CMOS後,再按F9裝載預定義參數或選中Load Optimized Defaults(載入高性能預設值)或Load Fail-Safe Defaults(載入故障安全預設值),再按F10保存退出重啟。
3、硬體故障:如果以上操作無效,則說明硬體存在問題,一般為內存和硬碟接觸不良或硬碟主引導記錄損壞,需要重新插拔內存或硬碟,或者修復硬碟主引導記錄或重裝系統或更換硬碟。

『肆』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的詳細資料

1989年9月被SONY以60億美元天價收購哥倫比亞電影
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Columbia TriStar Motion Picture Group索尼在Betamax與VHS影像紀錄競爭中慘敗後,盛田昭夫認為有必要將最高檔的硬體與最先端的內容結合,才能掌握市場。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日本索尼陸續並購了CBS(擁有火炬女神與獨角獸象徵的哥倫比亞三星製片)的電影與音樂部門,使它成為SPE(索尼影視娛樂,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的旗下子公司。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日本經濟大幅成長,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而美國的經濟卻是走下坡般萎靡不振;日本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敗給美國,許多日本企業為了民族自尊心,瘋狂的並購了美國的企業,而眾家美國公司卻無力反擊。其中以日本三菱集團買下紐約的地標洛克斐勒大樓以及新力索尼以60億美元天價買下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創下了當時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並購案,被美國人視為日本人入侵美國。但是,這樁日本歷史上金額最高的收購案也一度使索尼成為日本歷史上虧損額度最高的企業。1980年代末期,日本開始爆發了泡沫經濟危機,而索尼電影事業群也因為票房不佳,而從此慘賠數年,成為當時索尼獲利的主要障礙。直到1997年,霍華德·斯金格主導改革,逐漸獲利,並於2001年拍攝電影霍華德·斯金格主導,並購歷史悠久的米高梅電影公司,成為世界第一大的電影製作公司。
2004年12月 – 旗下索尼影視娛樂並購米高梅電影公司,躍身全球第一大電影公司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MGM)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之一
50億美元的價格將米高梅買下,從此,好萊塢八大公司中的最後一個獨立製片公司消失了。如今,米高梅與哥倫比亞公司同屬索尼旗下,開始了新的征程。然而,它擁有的170座奧斯卡金像(數量為好萊塢八大製片公司之首)卻仍在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伍』 索尼有幾個公司或有股份的公司

1945年10月 – 井深大在東京 日本橋地區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員工7人
1946年5月 – 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組為東京通信工業公司,資本額19萬日幣
1947年2月 – 遷移至現址品川區御殿山
1955年8月 – 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58年1月 – 因應國際化腳步,公司名稱更名為索尼
1959年– 大賀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 – 成立美國分公司
1960年12月 – 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 – 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 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輕的大賀典雄主持
1961年6月 – 在美國發行ADR
1962年12月 – 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 – 荷蘭Phillips簽署免費交叉授權協議
1966年 – 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 – 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資成立CBS/Sony音樂公司
1968年5月 – 成立英國分公司
1969年 – 安藤國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 – 成立德國分公司
1970年9月 – 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73年2月 – 成立法國分公司
1975年5月 - 全面發展Betamax
1979年8月 – 與美國保誠人壽保險公司合資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 – 主導CCD技術開發者-岩間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 – 於德國成立Sony Euro 歐洲區總部
1988年1月 – 並購美國CBS唱片部門,CBS / SONY更名為Sony Music
1988年1月 – 發布與任天堂合作,開發共同開發SFC|超級任天堂 用 CD 主機。
1988年12月 – 放棄Betamax錄像帶規格加入了VHS規格結束了長達14年的錄像帶規格戰
1989年11月 – 並購美國哥倫比亞三星製片電影公司,進軍好萊鎢市場
1991年4月 – 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險)
1992年 5月 – 與任天堂合作破局
1993年11月 – 成立SCE-新力電腦娛樂進軍家庭娛樂游戲市場
1995年4月 – 發布由大賀典雄指定出井伸之接任社長
1995年5月 – 發布(數位、夢想、小孩)標語
1995年11月 – 成立SCN-索尼通訊網路進軍網際網路內容服務市場
1996年10月 – 成立中國分公司
1997年3月 – 霍華德·斯金格加入SONY
1997年12月 – 創辦人井深大逝世,享年89歲
1998年 – 發布全球形象口號
1999年10月 – 創辦人盛田昭夫逝世,享年78歲
2000年4月 – 發布財報,集團品牌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創立以來達到最高峰
2000年6月 – 出井伸之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安藤國威接任社長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Bank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EMCS Corporation(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2001年10月 – 與瑞典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公司
2001年11月 – 大賀典雄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會場中,突發性腦溢血倒在指揮台上
2002年10月 – 並購愛華,成為旗下品牌之一
2002年11月 – 提出「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為消費者建立Sony about you觀點
2003年4月 – 財報發布季損10億美元巨額虧損,引發Sony Shock(索尼震撼),股價2天重挫25%,日本股市受到波及
2003年12月 – 發布「Transformation 60」(TR60、轉型60)改革計劃
2003年12月 – 發布QRIO機器人為SONY親善大使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損保保險業務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銀行、保險、人壽,三大金融業務
2004年4月 – 與韓國三星電子共同合資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 – 成立Sony Connect在線音樂服務
2004年8月 – 旗下Sony Music(索尼唱片)與全球第5大唱片公司BMG Music(博德曼唱片)合並,成立新力博德曼
2004年12月 – 旗下索尼影視娛樂並購米高梅電影公司,躍身全球第一大電影公司
2004年12月 – 發布與韓國三星電子達成授權技術共同分享協議
2005年3月 – 發布經營權重大變革,創立59年以來,首位外籍霍華德?斯金格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中缽良治接任社長
2005年4月 – 發布以美金3億500萬美元,贊助FIFA國際足球聯盟
2005年6月22日 – 霍華德·斯金格正式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
2005年8月23日 -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9月22日 - 發布代號「日本計劃」(Project Nippon)的改革計劃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1月7日 -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CES)發布以發展四大娛樂領域業務重點的(Entertaining the Future)計劃
2006年1月19日 - 發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全面接管Konica Minolta影像事業部門
SONY在東亞地區的發展
台灣,香港
1967年 台灣聲寶(SAMPO)電器公司所代理,成立台灣新力股份有限公司(Sony Instries Taiwan Co., Limited)
2000年 4月 日本Sony總部收回代理權,並重新改組成立台灣新力國際為Sony在台灣的法人代表,聲寶退出經營權,整合所有SONY在台灣的關系企業資源,並將消費性電子部門獨立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 新力索尼於台北市西門町徒步區設立Sony Digital Square第一間直營店。
2001年4月 日本So-net在台灣設立台灣索尼通訊網路(So-net Taiwan)。
2002年1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2在台灣銷售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與台灣索尼通訊網路合作設立Dreamix直營店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Clié在台灣銷售
2003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VAIO在台灣銷售
2004年4月7日 新力索尼在台北101設立 Sony Style Taipei 第二間直營店。
2004年4月 舉行首次「SonyFair 04影音嘉年華」
2004年6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在ADSL用戶量成長,成為台灣第三大網路服務供應商
2004年7月 美國SOE與GAMANIA合資,在台灣設立SOE台灣辦事處。
2004年10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Dreamix直營體系更名So-net Plaza轉型復合式概念店
2004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由藝人金城武代言台灣區VAIO全系列筆記型電腦
2005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並回台灣新力國際成為旗下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2005年4月 舉行「SonyFair 2005影音嘉年華」
2005年5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P在台灣銷售
2005年8月23日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12月 LocationFree媒體網路傳輸技術在台灣上線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4月 擴大舉行「SonyFair@Taiwan 2006影音嘉年華」與「飆新力藝巨星演唱會」
2006年11月1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3台灣、香港於2006年11月17日與美國同步上市
2006年11月17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在台灣台北西門町「Sony Digital Square」舉行首賣會,首批300台銷售一空
Sony Taiwan Limted - 台灣新力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SEMT / Sony Electronics Markting Taiwan 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已變更為 台灣新力國際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So-net Taiwan / Sony Network Taiwan Limted -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SCEH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ong Kong Taipei Branch- 香港商[新力電腦娛樂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
Sony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瑞典商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SonyBMG - 新力博德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AXN-TAIWAN ONE, LLC - 美商超躍有限公司
SOE / Sony Online - 美商亞洲新力在線游戲股份有限公司
Sony Music Publishing–新加坡商新索國際版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1978年 1978年開始開展中國業務,先後在北京(1980年)、上海(1985年)、廣州(1994年)和成都(1995年)等地設立了代表辦事處。
1982年 開始在北京和上海授權生產專業磁帶錄像機。
80年代中期 在廈門和江西省的OEM工廠開始生產電視機。
1993年9月 與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Sony出資70%)。1994年2月開始運營。主要生產和銷售攝像機(Hi8,D8,DV)、光學拾音頭、8毫米攝像機部件。
1995年10月
Sony與北京郵電學院科技開發公司/北京京芝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公司三家公司合資成立「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並於1997年11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行動電話、磁帶錄像機和DVCAM格式專業用攝像機的生產和營銷。
1995年11月 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1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光學拾音頭的生產和銷售。
1995年12月 與上海廣電集團和上海真空電子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映像有限公司」(Sony佔70%的股份)。1996年12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貴翔平面特麗瓏彩電、投影電視等的生產和銷售。索尼影視娛樂公司北京代表處成立。
1996年10月 獨資區域性管理公司「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8月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成立。產品包括聚合鋰離子電池等。
2000年10月 青少年體驗型科技館索尼探夢在北京開業。
2001年 索尼音樂娛樂(國際)與上海協和集團、上海錦文投資公司合資成立「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並於2002年初開始運營。
2001年10月 EMCS中國成立。
2002年8月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作為EMCS中國的一部分,軟體研究開發工程中心在上海成立,主要設計適合中國市場的AV類產品軟體。
2002年11月 作為索尼(中國)旗下的一個機構,索尼信息系統解決方案(亞太)中心在大連成立。索尼國際采購中心在深圳成立,主要業務是為EMCS日本采購零部件。
2003年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第二工廠開始為中國市場生產AV/IT產品。
2003年6月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注資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規模的專業電視多媒體設備製造商之一。
2004年4月 索尼電子華南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2月開始運營,生產DVD播放器。
2004年6月 上海公司搬遷至新天地辦公。
上海技術中心成立於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現有的軟體研發中心搬遷至新址,面積擴大至3,400平方米。除軟體研發之外,AV/IT硬體和零件設計,一部分質檢及其他研發相關職能一一建立。
索尼影視國際電視公司和中國電影集團華龍電影數字製作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中國首家中美影視製作合資公司-華索影視數字製作有限公司。
2005年 索尼集團執行副總裁高篠靜雄先生就任索尼公司駐中國總代表。
2005年2月 索尼中國設計工程集團成立,高篠靜雄先生擔任該機構總裁至9月。
2005年8月 「Creative Center(創造中心)」 在上海成立。作為索尼全球創意源泉之一,上海創造中心將根據中國消費者需求、喜好及生活方式量身設計各類新品。
2005年12月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有限公司並購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
2006年1月 原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第二工場變更為索尼數字產品無錫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高篠靜雄先生正式兼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6年10月 索尼探夢搬遷新址並重新開業(新址位於北京朝陽公園內)
2007年1月 永田晴康先生正式擔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陸』 日本索尼公司和美國索尼電影公司有什麼關系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日本的是主公司,美國的叫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哥倫比亞影業就是他們的 做PS系列的叫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索尼電腦娛樂公司。 和索尼都有關系,控股權這是機密類的吧。。

『柒』 索尼影視百世娛樂公司到底是日本的還是美國的

需要查詢美國公司的注冊信息,需要提供公司的英文名稱,以及注冊的美國50州中的名稱,這樣就可以查到美國公司的所有注冊信息。美國公司的注冊信息是公開化的,可以申請公司的良好存續證明和原始的注冊證書以及年審文件。

『捌』 索尼影視娛樂公司到底是日本的還是美國的

索尼影視娛樂公司日本索尼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索尼影視娛樂公司」。

索尼影視娛樂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簡稱為SPE,原為成立於1924年的哥倫比亞(Columbia)三星(TriStar)電影公司,是歷史相當悠久的電影公司。

1989年9月25日,在Sony會長盛田昭夫的主導下,日本索尼 (Sony)陸續並購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電影與音樂部門,也並購了擁有火炬女神與飛馬象徵的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全部成為了索尼影視娛樂的子公司。

索尼在1989年以近50億美元並購了好萊塢大電影公司「哥倫比亞」,其中用34億從可口可樂公司購買哥倫比亞的股權,並承擔了哥倫比亞公司16億美元的附帶債務。並購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奧維茨(CAA的創始人)。也就是說從上世紀開始這個日本財團就進入了美國電影行業。1989年對哥倫比亞成功收購後,索尼在美國成立了索尼(美國)有限公司(SCA),負責索尼在美國所有子公司的一切業務。索尼影視娛樂(SPE)是它旗下負責電影的公司,也就是常說的索尼影業。

『玖』 索尼音樂娛樂公司的旗下藝人

1、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市,美國演唱家、詞曲創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慈善機構創辦人。

2、西城男孩(Westlife)是於1998年成立於愛爾蘭斯萊戈郡的男子組合,由奇恩·伊根、尚恩·菲南、馬克·菲海利、尼基·柏恩和布萊恩·尼古拉斯·麥克法丹(2004年離隊)組成。

3、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1981年12月2日出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美國女歌手、演員。童年時期,布蘭妮加盟電視節目《米老鼠俱樂部》後開始演藝生涯。

4、周傑倫(Jay Chou),1979年1月18日出生於台灣省新北市,畢業於淡江中學,中國台灣流行樂男歌手、音樂人、演員、導演、編劇等。

5、黃渤,1974年8月26日出生於山東青島,祖籍甘肅臨洮,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歌手,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配音專業。黃渤早年曾有過駐唱歌手、舞蹈教練、影視配音等多種工作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