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主板和創業板發行新股的條件,要求及程序的區別
達到主板上市門檻的創業板在審企業,是否到上證所上市這要看企業自身的考慮。他表示,因為創業板企業更改上市地,要面臨重新申報、重新排隊,企業需要自己衡量成本。
目前業內流傳的一種說法是:中小板在審企業轉到主板申請上市,僅需履行董事會、股東大會決策程序,不用撤材料,原則上不用更換預審員;創業板在審企業轉到主板申請上市,需要先撤回材料,再按主板規則修改材料並履行董事會、股東大會決策程序,重新申報,重新排隊,原則上重新安排預審員。企業撤回材料、重新決策、重新申報大約需一個月時間完成,發行審核程序各環節以受理時間為先後順序排隊。
監管層對主板排隊企業到創業板上市的流程規定:「已申請在主板(包括中小板)發行上市的公司,在符合創業板發行條件和創業板市場定位的前提下,可自主選擇轉申請到創業板發行上市,但應按照《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試行)》的有關規定,先撤回主板發行申請,再按照創業板的有關規定履行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程序、完善申請材料後,履行創業板發行申請材料的申報程序。」證監會同時提示,對轉申請企業與新申請企業同等對待,沒有受理和審核上的特殊安排。
滬深均衡審核」原則,證監會並未公開更多細節安排。業內對所謂「均衡」的一種解讀是:在每個審核節點(主要包括見面會、反饋會、初審會和發審會)均以交易所為審核通道,均衡安排滬深交易所擬上市企業上會審核。即在每個首發審核節點的排會計劃中,主板企業排會家數=中小板企業排會家數+創業板企業排會家數。以交易所為審核通道的均衡審核機制(主板審核通道=中小板審核通道+創業板審核通道)將建立,取代此前以板塊為審核通道(上海0.5個、深圳1.5個)的不均衡審核機制。
『貳』 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上市條件的區別有哪些
主板:上市的企業多為市場佔有率高、規模較大、基礎較好、高收益、低風險的大型優秀企業。
中小板:主要服務於即將或已進入成熟期、盈利能力強、但規模較主板小的中小企業。
創業板:是以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為服務對象,主要為「兩高」、「六新」企業,即高科技、高成長性、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能源、新材料、新商業模式企業。
新三板: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
『叄』 公司上新四板需要什麼條件
新四板掛牌的條件:
1、最近12個月的凈利潤累計不少於300萬元。
2、最近12個月的營業收入累計不少於2000萬元;或24個月營業收入累計不少於2000萬元,且增長率不少於30%。
3、凈資產不少於1000萬元,且1最近2個月的營業收入不少於500萬元。
4、最近12個月銀行貸款達100萬元以上或投資機構股權投資達100萬元以上。
(3)新公司股票上主板需要的條件擴展閱讀:
新四板未來發展:
1、中國的資本市場主要還是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目前四板各交易市場不活躍,但是隨著國家加大對金融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力度,四板市場應該會是未來金融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2、了解納斯達克的發展歷史的人可以看到,四板市場經過長期的發展也極有可能從櫃台交易市場向做市商、交易所市場過渡。即使在NASD轉型為場內資本市場後,仍未與場外資本市場斷開聯系。成熟的資本市場中,場外資本市場將場內資本市場的源泉。
3、NASD現在同時負責監管美國的兩個場外證券交易市場即場外交易電子報價板(OTCBB)和粉紅單市場(PinkSheets)。由於OTCBB市場直接使用NASDAQ的報價、交易和清算系統,同時接受NASD和美國SEC的監管,NASAQ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美國主流場外交易市場OTCBB的運作模式。
4、美國許多公司的股票都先在OTCBB系統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積累擴張,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再升級到這些市場,思科、微軟等著名公司都走了這條道路。」
『肆』 A股主板上市條件
區分主板和中小板的巨大差別
次新股的行情一般產生於震盪的常態行情中,在主流熱點逐漸消失,新的主流熱點沒有形成之時,次新股行情往往成為維持市場人氣的主要板塊。目前,A股次新股主要在深圳中小板和上海主板上市。上市的背景、規模等因素決定了兩者的巨大區別。
中小板新股機會把握
規律之一:一般低於首日漲幅平均水平的次新股,在其後的表現中更有機會。操作中,一定注意那些首日漲幅偏低的股票,其機會要遠大於其他個股。此外,雖然同屬於中小板股票,但股本的差異仍然決定了首日漲幅的高度,比如在流通股本超過6000萬股以上的5家中小板公司中,剔除中工國際其首日平均漲幅僅為59.38%,遠低於4000萬流通股本以下品種的水平。
規律之二:相對於4000萬股以下流通股本的品種而言,盡管6000-8000萬股的流通股本要大很多,但其總體也是偏小的,其流動性性比4000萬股以下流通股本的品種好。對於大機構而言,其流動性是決定其投資的一個重要參數,而6000-8000萬股的流通股本從後期炒作角度而言,無疑將更勝一籌。何況它們上市首日的定位要低於4000萬股以下流通股本的品種,這類流通股本相對較大的中小板股票應該作為上市後期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品種。
規律之三:行業地位差異並不完全決定其後期走勢,如遠光軟體、瑞泰科技等品種,盡管首日定位很高,但其後期走勢無一例外地緩慢走低。但化工類股票中江山化工的首日漲幅較低,後期卻成為中小板股票中漲幅最大的品種之一。其關鍵還在於低起點的股票往往蘊涵著價值低估,在表現相對一般的基礎類行業中挖掘黑馬是一個方向。
主板次新股機會把握
由於沒有小流通股本的優勢,主板上市的次新股上市定位拼的是基本面的好壞,其首日定位總體比較合理,特別在相對小流通股本的品種中容易跑出黑馬。其市場機會在於:第一,中國國航的破發是一種標志,其後大盤新股的發行節奏有所放慢,當市場環境改變時,此類「受委屈」的公司往往出現爆發性行情;第二,管理層有意讓更多的好公司和大市值公司登陸內地股市,一來增加藍籌數量,二來穩定大盤;第三,股指期貨即將在年底正式推出,大盤藍籌指標股必定會成為機構長期持有的籌碼,短期內出現的稀缺性,使得這些股票具有了上漲動力。
『伍』 請簡述在主板和中小板塊的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這題求解!
(1)發行人應當是依法設立且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
(2)發行人的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發起人或者股東用作出資的資產的財產權轉移手續已辦理完畢,發行人的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3)發行人的生產經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4)發行人最近3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
(5)發行人的股權清晰,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上述1—5項屬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主體資格」。
(6)獨立性(資產、人員、財務、機構、業務)
(7)發行人具有健全、運行良好的組織機構
(8)發行人具有持續盈利能力
(9)發行人財務狀況良好
(10)募集資金運用合法
(11)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法定障礙:
『陸』 企業在主板上市的要求是什麼
根據中國最新修訂的《證券法》對公司上市的條件有所放寬,公司股本總額要求不少於人民幣 3000萬,取消了開業時間在3年以上、最近3年連續盈利的要求,主板上市又稱為第一板上市,是指風險企業在國家主板市場上發行上市。
主板市場是指傳統意義上的證券市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證券發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場所。
『柒』 公司上市需要什麼條件
一、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備上市的資格;
二、申請上市公司,公司經營必須是3年以上,在這三年內沒有更換過董事、高層管理人員、並且公司經營合法、符合國家法律規定;
三、上市公司的注冊資金無虛假出資,沒有抽逃資金的現象;
四、上市公司的注冊資金至少3000萬,公開發行的股份是公司總股份的1/4以上,股本總額至少4億元,公開發行的股份10%以上;
五、上市公司財務狀況:
1、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在最近的3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3000萬以上;
2、發行前的股份總額至少3000萬以上;
3、在最近的一期沒有彌補虧損;
4、最近一期的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20%以上;
5、最近的3年會計年度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累計至少5000萬,或者最近的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3億以上;
6、上市公司主要是募集資金,但是募集的資金之前必須要制定出嚴格的資金用途,所以重點是要嚴格核查公司是否具備上市條件;
(7)新公司股票上主板需要的條件擴展閱讀:
狹義的上市即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簽形式分配股票,又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可以用高於認購價的價格售出。在中國環境下,上市分為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內上市或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A股或B股)、中國公司直接到境外證券交易所(比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等)(H股)以及中國公司間接通過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並以該離岸公司的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紅籌股)三種方式。
廣義的上市除了公司公開(不定向)發行股票,還包括新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發布/推出。
參考資料;上市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