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上買一個公司的股票可以控制該公司嗎
肯定不行的。
股市有規定。當你持有一個公司10%的股票的時候,必須馬上發布公告,說明情況。
比如,南方證券已經控股了哈葯、哈飛兩家上市公司90%的股票,還是進不了這兩個公司的董事會。原因就是,「偷偷」收購的,證監會不認可。
只承認你的利益,股票有效,但是沒有參與公司管理的權力。
2. 股東持有公司多少比例的股票能股票完全控制公司
理論上股東持有公司51%比例的股票能股票完全控制公司,實際上高於大股東一個點就可以了,有些大股東20%都不到就可以控股。
3. 上市公司可以控制股票漲跌嗎
你好,你這是理解錯誤。1,上市公司並不能控制股票的上漲和下跌,通常情況下是由市場決定。2,如果有大資金想操縱該股,有什會和上市公司取得聯系,要求上市公司配合在關鍵時刻發布利好消息,由於現在查的很緊,這種行為已經很少了。
4. 為什麼常常聽說只要有50%以上的股份,就可以控制這 家公司,可是股票上買股票沒有表決權
對於股份公司,上市公司也屬於股份公司的一類。誰佔有的股份多就聽誰的。而你只要拿到50%以上的股份,就意味著其他股東手裡的股份加起來也沒你的多。你提出的任何決策即使他們反對也是無效。所以說你實際上就控制這家公司。
至於買股票其實也有表決權,只是你持有的股票可能只佔總股本的萬分之幾。你對公司的影響微乎其微。
5. 公司可以無限制的增加股票數嗎
不可以,看你們的盈餘公積有多少,盈餘公積轉增資本(股本)不能超出盈餘公積數,企業虧損則不能用盈餘公積轉增股本。
6. 上市公司可以控制自己的股價嗎
企業上市以後,公司的股價是由市場決定的,股價的高低通常取決於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是否看好,任何人操控股價都是違法行為,並且《證券法》對大股東買賣公司股票都有明確的規定和相關的限制,一方面禁止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利用內幕信息買賣公司股票,另一方面持有5%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證券法》 第七十七條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縱證券市場:
(一)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二)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三)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四)以其他手段操縱證券市場。
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7. 通過股票控制一家公司,需要購買多少
51%的股權可以絕對控股
如果是相對控股可以持有的相對少一點
8. 可以通過公開市場大量購買一個公司的股票,然後達到控制這個公司的目的嗎
股票本身就是拿來買賣的,特別是對於A股同股同權來說,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你的話語權越高,如果持股達到較高的比例,進入公司的管理層並控制公司也並非不可能。
通常情況下,一個公司的股權有幾個界限,不同的股權比例所享有的權利是不一樣的。
絕對控制權67%,當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只有一個公司67%以上的股權,那麼它就可以做到100%的控制這個公司,別人反對一點作用都沒有;
相對控制權51%,基本上可以很安全的控制這個公司;
安全控制權34%,一票否決權 ;
30%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
20%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 臨時會議權
10%,可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
5%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當然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股權結構是建立在同股同權的基礎上,只要你的股票是通過合法合理的渠道購買的,符合監管的相關要求,那從理論上來說,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之後,你不僅可以進公司的管理層,甚至有可能控制整個公司。
但從實際上來看,想要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控制一個公司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關於大量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以達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最近幾年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萬寶之爭。
當股東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超過5%,按照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就必須發布公告,而一旦發布公告之後,大家知道有人要舉牌上市公司,會有更多的人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從而在短期之內推升這家公司的股價,這會讓收購的成本進一步增加。
而且一旦舉牌之後,就會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警惕,他們肯定也會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反制,比如通過回購股票,以及輿論壓力給收購方施加壓力等等,這會大大的增加收購方的收購難度。
第二、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創始團隊都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很多是上市公司為了避免控制權落入他人的手中,他們在上市的時候創始人團隊所掌控的股權比例一般都很大,比如目前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持股比例都達到3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董事長持股比例達到40%以上,所以即便某一個人通過公開市場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想要成為第一大股東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是同股不同權。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特別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為了保持創始團隊的絕對控制權基本上都實行的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方式,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京東,阿里巴巴等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
比如在京東的股權結構當中,雖然劉強東只有15%左右的股權,但其所擁有的投票權卻超過75%,相反,雖然騰訊旗下的投資公司擁有京東18%的股權,但其投票權卻只有4.5%左右。 這種同股不同權的股票設置,可以讓創始人團隊以較少的股份掌握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從而可以有效避免被惡意收購的目的。
第四、上市公司可以開啟毒丸計劃。
毒丸計劃簡單來說就是股權單薄反收購措施,當一個上市公司面臨惡意收購的時候,上市公司公司創始團隊為了保住自己的控制權,就會大量低價增發新股,讓收購方手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下降,從而達到稀釋收購方股權的目的,比如2005年新浪在面對盛大收購的時候,就採用了這種毒丸計劃,最終盛大隻能無奈的放棄收購新浪的計劃。
9. 控制多少股份可以掌控一家公司
絕對控股
如果股東較多,且持股相對均衡的話,持有百分之十幾就可以控股是有可能的,但這既要看公司股份的構成情況,又有其歷史原因。去年末上海大眾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大眾交通」僅佔20.76%,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也只佔20.22%,且第二大股東都是百分之幾。想了解大公司的情況可以查他們的年報--股份變動及股東情況;想控股則不僅是資金的問題了,人家有可能會反收購哦。
10. 公司如何控制股票
應該說是——股東如何控制股票。一個公司控制另一公司的股票,也是該公司的股東。
分絕對控制與相對控制
絕對控制:控股在51%以上。對公司大大小小事情有絕對的決定權。
相對控制:控股在1/3以上。對公司大事擁有否決權。例如國美的黃氏家族與陳曉的紛爭,就是使用否決權的經典對戰。
控制股票,就是買賣行為。有錢能買入該公司股票達到51%,你就擁有絕對控制權了。只能買入該公司1/3股票,那麼只能有否決權。
大多數公司為了控制公司,基本是擁有1/3股票。為了控股,有時發行配股進行股權稀釋。或者進行債轉股,然後對公司進行控制。
都為為控制與反控制。